诗歌是认知结果的诗意呈现。客观的、阔大的、持久的外部世界,容纳了我们,再消化和抛弃我们。“那折戈沉沙的雄心,从此收埋于/破书,残简,以及朽坏的琴”。诗句读起来颇为悲壮,其实还是关照和怜恤,让人心生悲悯。姜念光以独特的认识方式,日積月累地建立起自己的渠道,用诗把众多的高远、神秘事物引渡回人间,使我们看到了平常,看到了自我,看到了本质和结局。
诗人始终在建设自己的意象世界。世界是普遍联系的,诗人用诗意打通,使读者进入“联系”。“看阴影,有人用一天的尘土包住什么东西/看余辉,有人要再一次失手/万物要再一次失去名字”,在时间的运作之下,今天或者明天,我们命运相同。生冷的现实,使认识和情绪像血液一样在血管和意识里流动,生硬秩序规范下,整齐划一的外形包裹下,诗人姜念光从自我、从生命出发,将读者鲜活的内心一再激发,开辟出新的途径,直到生机勃勃,生生不息。
——微蓝
诗歌月刊 2017年9期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