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的来看,当代新诗研究的主流还是“内部研究”一路,似乎没有紧跟上1990年代以来学界兴起的文化研究潮流。这或许是因为,研究者们多少还诗有这样一种观念:与小说、电影等更为大众化的文艺类型不同,诗歌是一种高贵、坚定的文体,更少受到外在因素的影响和支配。从文化研究的角度看,这当然是一种幻觉。诚如王国维所言,一时代有一时代之文学,每个时代的诗性都少不了“诗外”因素的参与和建构。考察这些诗外因素如何内化到诗内,是很有意恩的研究恩路。本期推出的这个“空间与行旅的诗性建构”诗论小辑,大体可以看作这一研究恩路的产物。三位作者均系求學沪上的青年批评家,受过较严格的学术训练,也有一定的诗歌写作经验,集中推出他们的文章,可略窥年轻学人风采。
——刘康凯
投稿邮箱:lerkai@163.com
诗歌月刊 2016年12期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