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现代诗歌 古韵新吟 诗歌欣赏 我创我歌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金晓莹

时间:2023/11/9 作者: 诗歌月刊 热度: 13514
  河流的信念(组诗)
  1
  双台子河、大辽河
  一路上分别牵手几条小河,
  共赴海洋之约。
  由于志同道合,
  他们怀着美好憧憬,
  一路欢歌。
  但距海洋几步之遥时,
  出现分歧,
  不得不分道扬镳。
  不过,在海洋里,
  终于握手言和。
  2
  双台子河、大辽河
  在中国东北这片热土上,
  长途跋涉,
  最后落脚盘锦,
  抵达海洋。
  终于尘埃落定了,
  那一刻,
  我也长出一口气,
  了却了一桩心愿。
  3
  望着它们渐渐模糊的背影,
  我流下酸楚的泪水,
  为它们的成功,
  为它们的执着,
  为它们的离去,
  为它们的决绝。
  4
  这两条河的信念是,
  千难万险也要归入海洋。
  我的信念与它们的类似,
  只是我的海洋与它们的,
  表现形式有异。
  5
  这两条河流信步走来,
  步伐稳健,
  不急不缓。
  一路走过,
  孕育鱼虾,
  承载船只,
  滋润禾苗、树木、动物禽类,
  及人们干渴的心灵,
  像一位无私的母亲,
  奉献了所有。
  6
  历史上,
  辽河曾发过脾气,
  像头暴怒的狮子冲破不堪的堤岸,
  吞噬了无招架之力的百姓、田舍,
  所到之处,
  留下一片废墟荒冢。
  如今,它们像驯服的野兽,
  安静地流淌在坚固的堤坝内
  心无旁骛,
  广阔的海洋是唯一求索。
  7
  从另一个角度看,
  辽河是无情的,
  把有情人残忍地隔在两岸,
  于是数不尽的船只出现了,
  许多桥诞生了。
  辽河两岸的人们是多么勇敢与智慧,
  寓柔于钢,
  在巧妙地顺服自然中,
  征服了自然。
  8
  河的存在是天意,
  船与桥的出现则是合天意的人意。
  与其诅咒黑暗,
  不如点燃蜡烛。
  9
  一群先民风尘仆仆沦落辽河两岸,
  清悠悠的河水,
  肥硕的鱼儿,
  依依翠柳,
  湿润的空气,
  连绵的沃野,
  浩浩荡荡的芦苇,
  轻柔的风儿,
  叫喳喳的各类珍鸟儿。
  还有比这里更好的栖息地吗?
  他们收心立足,
  傍水而居,
  刀耕火種,
  繁衍生息。
  日复一日,
  繁荣富庶的古镇——田庄台,
  从无到有,从小到大,
  由弱到强,
  像怀胎十月的婴儿,
  终于诞生了。
  后来,百舸齐发,
  商贾云集,
  更是芝麻开花。
  但这都是明日黄花,
  眼下的田庄台,
  是一个病弱疲倦的人。
  昏昏欲睡,
  能够唤醒它们的,
  恐怕只有春天了。
  10
  小时候,
  讨厌盐碱地,
  讨厌碱蓬草,
  讨厌毫无起伏呆板的平原,
  讨厌一脚泥一脚水的稻田,
  讨厌横行霸道的螃蟹、腥臭的鱼虾,
  艳羡邻城的青山翠柏、瀑布山泉、瓜果
  飘香。
  长大后,
  更确切地说是最近几年,
  才意识到儿时的片面与无知。
  我们是鱼米之乡,
  地球之肾,
  坐拥亚洲第一大、世界第三大芦苇荡,
  有惊艳壮观的红海滩,
  每年春天,
  各种珍稀鸟类铺天盖地。
  这一切都归功于辽河、大辽河,
  她们是当之无愧的母亲河,
  她们以特有的方式养育着我们,
  水稻、鱼虾蟹、芦苇、碱蓬草……
  正是有了它们,
  全世界惊诧欣喜的目光,
  才齐刷刷投向这里。
  我居然看低了它们,
  我羞惭得无处藏身,
  不知该向谁认错。
  若说对家乡的热爱始于对家乡的了解,
  不如说始于对河流的了解。
  蓦然发现,
  不知从何时起,
  对辽河我已经爱得不能自已。

  诗歌月刊 2016年12期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