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现代诗歌 古韵新吟 诗歌欣赏 我创我歌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惊春——瓦上花

时间:2023/11/9 作者: 诗歌月刊 热度: 14174
  
  林馥娜:二级作家。《诗·译》[英】编委。提出追寻“审美理性”的批评方法。被评论界称为“70后”女诗人中的佼佼者。著有《旷野淘馥》诗歌卷、诗论卷等作品集多部。作品选入多种选本、高考模拟试卷及“CCTV-10诗散作者及优秀作品”栏目。
  曾获国际潮人文学奖一文学评论奖;广东省大沙田诗歌奖一理论奖;《人民文学》诗赛三等奖等。主持人语:
  林馥娜的诗弥漫着一种生命被切割的痛楚感,独醒者的孤独感,和置身乱世的忧患意识。她的诗没有惯常的脂粉气,却充分展现了一种女性独具的对世界与生命体验的敏感。虽然一种不要协的尖锐气质常常使她的诗恩过于绷紧,但有时也能进入到一种“使自身成为一片旷野”的开阔空间,拓展了她的诗境。高春林的诗歌则具有一种洞察世事之后的明澈与辽阔。他以一种舒缓、节制、沉思的语调,从容地把诗意推向一种澄明与阔大之境,仿佛一条鱼慢慢游进了深水域。从他的诗中,我们能感受到一个迷途者走在回归本我道路上的动人的欣悦。
  ——兰坡
  0
  追杀的岁月停不下杀手的脚步
  鲜活之物终化成酸馊之泔水
  轻亵冒犯与绝地还击似乎是一对情侣
  我心负创伤,表情冷酷
  眼前晃荡着腐败可憎的现实
  与空洞无趣的表演
  时间的切片布满虫洞
  一个个空无的起点与终点
  哪些是我们不忍切割又必须切割的
  我仗剑前行,可我
  抵不住恻隐之眷念,惊春的葳蕤
  而骤然驻足、回望
  回望鸟儿播种的瓦上花,高擎的火种
  回望那梦想构筑完美世界与
  曾经痛哭或傻笑的时光
  并再次偏信,阳光有它温暖的味道
  而非螨虫燃烧的气味。又一次将一切
  宝物般收藏
  1
  事物如秋叶年年凋去
  还有多少未经历练的人生
  无从揣测。在懵懂初开的日子
  女人在生活里赶场
  倚在摇摇欲坠的公车上瞌睡
  她像祖辈、母辈一样躬身劳作,贴地行走
  而女人的翅膀
  尴尬地拖在身后,成为拖泥带水的无用之物
  密密麻麻的行迹
  一行行,深深码在心里
  2
  她不认识这样的自己
  只有劳作,没有理想
  踏水而舞、凌波而歌的自由,只是偶尔的梦想
  每天,拖着麻木的身体
  穿过大半个城市
  滚动着世俗的欲望和自强的躁动
  每晚,在身边沉沉的鼾声与婴儿香气的拥抱中
  安然入睡,就像飘在水床上
  忘了骨头的酸痛
  梦境里深情的顾盼中
  她踏歌起舞,白羽舒张
  于无澜的水面,击起涟漪阵阵
  3
  邀翔的海鸥
  像惊蛰的雷电
  叫醒沉睡的风声
  而红树林仍继续它一贯的沉稳
  就像电影里的风景
  以背景的静穆,挺立在主角的身后
  深扎的根,放飞朝向天空的枝叶
  沿着未可预料的前路,一寸寸突进
  镜像里的飞翔也是一种飞翔
  4
  身为女人,因被歌颂为伟大的孕育
  与宁折不屈的傲骨,而失去事业
  切骨的寒意往往由人的嘴里吐出
  失业的主妇,已然成为一条令人生厌的寄生虫
  顶着来自高压线阵的阴影与深入泥土的刺痛
  女人必须隐忍着,不发出受伤的尖叫
  一些女人,用灶台和忍让将一生消磨
  蒙昧地演绎古老的悲欢
  一些女人,饱含着核能无法施展的痛苦
  清醒地经受宿命的砺磨
  5
  吾乡吾土,我们被鸟儿放飞的
  灵魂
  将于何处落脚
  旧草垛边,熟睡的孩子满身泥土
  仿佛一堆拱起的麦子
  让人忍不住要匍匐掬起
  老妇在夕阳下
  重建可供反刍的过往
  鸡犬相闻与作物拔节的萌动已失去它的乡村
  青壮年决闸而出,拥挤、推搡着
  跌入时代的漩涡
  流水兵在工业线上、在铁打的营盘上疲惫转战
  没有寸田的留守
  只剩下锈蚀的镰刀和空荡的屋顶
  任谷雨的天水,如豆子沙沙溅落、流逝
  6
  对于偏执者
  贫穷令其野蛮,富贵使其狂妄
  礼义与他们之间耸立着一场灾难
  世界必须接受他们烂醉的颠狂
  与毫无来由的发作
  仿佛整个人类都是他的债户
  而人与人之间的墙无法推倒
  一些爱的力量已在长年里耗尽
  满眼是累月的沧桑。灵魂的打捞徒增悲伤
  在昼夜不息的摧毁中,许多圣贤的身影
  慢慢地淡了,淡到远山里去
  底线崩坏的末日不可避免地找上门来
  7
  活在时刻发生煽动的国度
  有时为存活、有时为堂皇的爱国
  疲于奔命
  我们头脑里塞满信息的浆糊
  满脸得意地转发貌似正确的微博,仿佛
  在传递某个惊天的真理
  而我们不得不承认
  变出来的炫目戏法,还是原来的道具
  与小丑的博笑并无二致
  国际观众早已退场
  只剩下打砸过的残骸废渣
  袒露出暴力仍未消尽的余响与无知
  8
  一只雏鱼鹰嘴里叨着一条小鱼
  它们圆睁的眼,就像彼此的镜像
  湿漉漉的清澈
  两只紧抓着苇杆的长脚
  撑起水里的天空
  它们打量着彼此及对面的世界
  仿佛僵持着
  想不通是要将对方举起还是放下
  天上的水涡和水里的云朵也屏住了呼吸
  9
  比山崖峭壁更跌宕的现世
  如何立地成佛
  背负各式房子的蜗牛被压跨在高速路上
  施暴者、虐婴者露出无耻的厚颜
  难以用诠释和理解融通的心肠
  缺失了灵魂的哪一缕幽光
  人们摩肩接踵
  在网路、在景点,在每一个可有可无的场合
  同时又亲友四散、内心寂寞
  一把意欲拂拭天下的拂尘
  淹没于灰霾弥漫的时代
  诗行如禅,蜿蜒潜行于近视与远视之间摇摆的中年
  10
  茶水烹调的日月,活得过于清醒
  胸怀辽阔的悲喜
  而又跳不出一隅之局域
  “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似乎没有人需要答案
  谁能举刃自行解剖
  必须使自身成为一片旷野
  让尘埃在幽微中下沉
  宛若晨开晚凋的太阳花
  以一种紫莹如云的丰沛
  肆意绽放,安然谢幕
  一个人愤怒,一个人归宁
  坦怀承受生命的风流云荡
  又似一棵棒叶不死鸟,落地生根于高瓴
  打望着茫茫的天高地阔

  诗歌月刊 2014年7期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