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现代诗歌 古韵新吟 诗歌欣赏 我创我歌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没有人生活在自己的地方

时间:2023/11/9 作者: 诗歌月刊 热度: 13854
  
  在长沙生活不到二十年,主持或参与的建筑设计和城市规划项目,已不下百项。类似的事情也会发生在国内其他同行身上。从数量上看,我们这拨人十余年间完成的项目,或是欧美设计师终其一生也难以完成的任务。我们适逢城市化加速时期,城市们忙着扩容和提质,结构性短缺的公共设施建设和空前繁荣的房地产开发,为设计师提供了庞大市场。由于业主关心的主要是速度和绩效、司题,设计师需要的就是在工程进度和造价上绞尽脑汁。至于建筑的艺术表现力,反正属于各种鸡鸭对话,能唬住人就好。所以,当看到某旧城改造项目、某广场、某大厦竣工时,某欧式、美式、地中海式楼盘前人头攒动时,我常会有一阵迷失。不难判断,拥有超常规蜕变速度的城市,上演的是一出喜剧、悲剧还是闹剧。这却是国内城市普遍热演的新剧。
  若从建筑艺术角度看过去,这剧情则不仅仅出现在国内城市舞台。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地球村每个角落的文化都在试图与“世界主流文化”接轨。建筑风格上的影响则体现得简单而直接,国际主义、北美与欧陆风刮遍全村,城市与城市的界线日益模糊。当某欧式、美式、地中海式楼盘前人头攒动时,那显然是市民在用货币对自己的生活和审美情趣投票。已经没有人在乎自己生活在哪里。或者说,人们更在乎的是,自己真能把家安在某个名为波托菲诺、托斯卡拉、黄金海岸之类的洋气地方?他们似乎热衷于“生活在别处”。显然,这已不只是在我职业领域生发的事情。兰波的诗句“生活在别处”,被米兰-昆德拉用来命名原题为《抒情时代》的小说后,已传遍地球村落。此刻,这城里的阅读者、写作者、漂泊者、彷徨者、失落者、旁观者、思想者、领导者、跟风者、立交桥下的寄居者,以及民工、厨师、服务员、司机、保姆、保安……究竟有少人“生活在别处”?或许,应该说,在全球化背景下,已经没有人生活在自己的城市。
  也没有人生活在自己的乡村。我出生于湖南隆回县一个叫古同的村子。我骨子里是一个农民。这是胎记。每年春节,我会和村里的其他人一样,从四面八方回到村子过这个传统节日。春节前后十来天,也是村子一年里头最热闹的时间,是其实际人口与人口普查数据大致接近的唯一时间。在其它的350多个日子里,村里的中青年,无论男女,都去了省城长沙或其他经济发达城市。村子里只留下了老人、儿童及少数妇女。留下的极少数人,围着那棵千年银杏树,充当着村里仅存的秘密潜伏者、寂寞守护者。我每年能看到一些新的红砖房子冒出来,我也能看到,村子内部正在腐烂。新房子越盖越多,住的人越来越少,就是腐烂之一种。这种腐烂,最近已经传染给了一些城市,被称为“鬼城”。2003年我写《还乡日记》时候,我觉得内心还有温暖,2013年我再次写《还乡日记》时,内心已一片荒凉。据我所知,这样的情况,不只是发生在古同村,而是发生在国内几乎所有的村落。
  一位生长在城里的朋友曾向我吐槽,无乡可还的人是悲催的。我突然发现,我这个有乡可还的人,也好不到哪里去。唯一的好处或是,若我回到古同村,回到家门口那棵千年银杏树下,回到满头花白的老妈面前,我就会看不见自己的成长。当我返回长沙,立马会发现自己已届中年。每每意识到这个、司题,就会有些尴尬。我开始对自己的身体和里面晃荡着的那个有些消沉的灵魂,有了陌生感。这算是某种抗拒?但显然是无效的。无需再过多少年,我将变成别人眼中的老头。或许,人真是突然长大的,不是慢慢长大的。我开始察觉到,随着年龄的增长,我熟悉的面孔不是越来越多,而是相反。是的,他们迟早都会离去。有的出去了,去了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有的进去了,由于过度信仰钱财,舍得用自由来交换。有的提前去了另一个世界。真希望那是平行世界,某一天我们可在那里相见。有的并没有离开,但面孔正在变陌生。就算近在咫尺,我们也互相看不见。或许我们也无需相互看见。人类虽是群居动物,但孤独才是支撑我们的骨头。
  我交往的朋友,年纪跨度很大,年长者已经或即将进入暮年。最近和几个年长的朋友聊天,他们多事业有成,言语中没有志得意满的快感,有的是萧瑟之气。他们的工作处于半退休状态,对赚钱已无多大兴趣,连以前酷爱的麻将、喝酒和泡妞,也兴趣陡减。有人仍然坚持工作的原因,是留住社会地位,留住一些应酬,防止闲死,或蛋疼。身边已没剩几个还认真做企业的。失败者留下了一点笑柄,成功者多数提前退了休,不再出没于险恶江湖。而另一些更年轻的,若无厉害的亲爹或干爹,多数努力属于徒劳。他们的薪水永远追不上日益高涨的房价,爱情和事业一同被赶进了潮湿的地下室。理想早已尸骨无存,苟活正成为我们集体的方向。若说我们多数人前半生的信仰是钱,后半生用什么来支撑已成为一个、司题。否则,多半会处于一种在茫然中等死的状态。这时候,我难免产生错觉,甚至已经没有人生活在自己的肉体里?
  我并不想过早为自己按下等死键。我从小被教育成一个无神论者,我必须在宗教之外,找到另一种抵抗时间的方法,不让自己沉沦。多数时间里与我若即若离的诗歌,挺身而出成了英雄。去年开始,我再度热衷于诗歌写作。我发现,年龄和诗歌写作是一种正相关关系。国内不少诗人,过了青春期,写作就难以为继。有人抛出关于诗歌写作的年龄、司题,认为诗歌和青春期的所谓激情和灵感关系很大。这显然是个伪命题。诗人更像武侠小说里的侠客,年长者更能悟出武学的上乘功夫。好诗人当如叶芝、卡瓦菲斯、米沃什等,能老而弥坚。我看到曾经敬佩的部分诗人,已销声匿迹。有的虽还在各种诗歌活动中抛头露面,但已不写诗了,或者写出来的不再叫诗了。一个诗人到了中年之后突然写不出诗了,我会觉得他过去的写作也是可疑的。在诗歌道路上,你坚持的每一条路都是死路。你能走多远,靠你的纠偏能力。实际上再大牌的诗人,走的也是死路。他们要把自己的路走死了才能成为真正的大诗人。他们的路上不会有真正的后来者。后来者需要寻找新的源头,把自己的路走死,才有望成为新的大诗人,源头性的诗人。所谓大诗人,首先应该是源头性诗人。
  或许,我还没到能随意奢谈年龄的年龄,但我还想继续谈谈。因为我确实意识到,有些东西是年龄带来的。比如,你会越来越明白,诗歌的命运首先得与你的命运捆绑在一起,再去捆绑读者的命运,时代的命运。你的命运,包括与你遭遇的语言和现实命运。动不动就妄言时代精神的人,在时事题材上耗费过多精力的人,无论他自认为与时代咬合得多么紧密,多是一厢情愿地对时代进行媾和或意淫而已,甚至一夜情都谈不上。比如,当代诗歌的某些老生常谈、司题:“写什么”和“怎么写”的问题。虽然美国诗人辛普森认为,诗歌有一个消化橡皮、煤炭、铀、月亮、诗歌的胃,但诗歌“写什么”的、司题并没有完结,它已经潜伏进了“怎么写”的问题之内。“怎么写”的、司题本身已经包含着“写什么”的问题。比如,诗歌突然和滑雪发生了关系:写诗有如滑雪。语言是脚下的滑板。滑板下的山坡是这个世界。你用滑板测度世界的坡度、起伏,避开障碍、陷阱与深渊。哲学家作为旁观者一直在争论:滑雪究竟是滑板的,还是你的狂欢?如果他们的话干扰到你了,你马上就会摔跟斗。你只能专注地、洒脱地滑行。你不是在玩弄滑板,也不是为了下一趟山。
  好了,谈到诗歌,费多少笔墨,也不可能谈清楚。这个世界,没有人生活在自己的城市,也没有人生活在自己的乡村,甚至没有人生活在自己的肉体里。我无意中看到的这一切,或许并没有什么意义。“要是我很久以前死去,也不会有所改变。同样的星辰,城市和乡村,会被另一双眼睛观看。”米沃什在一首名为《诱惑》的诗里已经提醒过我,还有什么可焦虑的呢。因此,就算没有地方能让人安身立命,我也不会拧开煤气阀,而是拧开一瓶香槟,庆祝自己,还能委身于诗歌。
  2013-12-26,长沙谭克修诗选还乡日记(2013)
  车过水府庙
  所有还乡过年的人都是温暖的
  直到那些车辆凌乱地撞在水府庙之前
  有人要去手术台或更冰冷的地方之前
  当旁观车辆排着长龙缓缓告别车祸现场
  之后的旅程,我就对速度陷入了慌乱
  减速或加速,都可能会更慢地离开水府庙
  2013-2-8
  雪压在屋顶上
  早上我推开窗户,看见雪压在对面的屋顶上
  10年前,我俩同时看见,雪压在对面的屋顶上
  40年前,我刚认识的雪,也压在那屋顶上
  这40年来,仿佛什么也没有发生
  我们从来没有桐爱,父亲从来没有离去
  甚至我从来没有长大,雪从来没有压在屋顶上
  2013-2-9
  大年初一
  这是一个过于奇怪的日子
  村里人从四面八方赶回来
  他们天亮前就吃完早餐
  他们和遇到的所有人说吉祥话
  他们要一口气把全年攒下的吉祥话说出来
  他们和昨天相比仿佛是另外一群人
  他们已经忘记城里受到的委屈
  只是被当作小件行李临时寄存在车站
  他们千里迢迢赶回来
  完全不是为了挤爆那几个铁皮车厢
  他们要在这一天集合
  用喜悦和美丽的谎言把整个村子引爆
  2013-2-10
  潜伏者
  古同村有黑暗的木房子和鲜艳的红砖房子
  每座房子里都有人秘密潜伏
  他们化装成老人、妇女和儿童
  他们勤快地扫地,擦拭门窗、桌凳、柜子上的灰尘
  喂养家畜和家禽,晒发霉的被子和新的传言
  据说这些都是幌子
  他们的真正目的是制作充电器
  他们要把房子制作成一个巨大的充电器
  每到年关,充电器能给长途汽车运来的电池
  让电池不管出门多远,电量至少能用上一年
  2013-2-11
  1987或1988
  究竟是哪一年已经忘记
  只记得那是酷热的夏天
  我们去金石桥镇干什么已经忘记
  只记得往返的路上_,我已经像个男人
  用单车载着一个丰满的姑娘
  在沙尘飞扬的公路上狂飙
  姑娘穿的什么衣服已经忘记
  只记得她有一双奇异的手
  从单车后座伸出,缠绕在我腰腹上
  她的手长什么样子已经忘记
  直到今天上午,在村里遇见你
  我仍然无法桐信,你枯萎的手
  曾经从单车后座伸出,缠绕在我腰腹上
  就此激怒了我裤裆里的小牛犊
  搅得我很多个夏天无法安宁
  2013-2-12
  古同村
  古同不是一个四面环山的村庄
  是一个横放在坑里的收音机盒子
  当老银杏树冒充天线在晨光中伸出
  公路上的汽车和摩托就会提高调频噪音
  让你收听鸡鸣犬吠,老人咳嗽,孩子的乳名
  和一个疯女人的歌唱
  到了夜晚,收音机将变成洗衣机
  把月光和月光下的劳动,婆娑的树影
  老人的孤独,女人的寂寞,小孩的啼哭
  全部放进去滚动
  不需要洗的是成年男人的内裤
  它们已去外地,正被一些春梦高高撑起
  2013-2-13
  老银杏树
  古同村的每一棵树都是快乐的
  包括直挺挺的泡桐、杉树和马尾松
  包括歪脖子的苦楝树和桐子树
  包括果实已经落下的桃树、李树和杨梅树
  包括被冰雪压弯到路上的竹子
  但不包括那棵最大的树
  村里没有人知道它活了多少年
  传说村子不存在的时候它已经存在
  它看见过村里的所有秘密
  它看见村里的秘密正在加速减少
  它在秋风中慷慨地分发数以亿计的小扇子
  也不能掩饰它的忧愁
  我不想说出它的名字,它就在我家门几
  2013-2-14
  腐烂
  腐烂是一种自上而下的传染病
  最早由腐烂的乌云传染给酸雨
  再由漏雨的屋面传染给楼板
  再传染给五保户无人料理的癞痢头
  再传染给男人们嗜洒如命的胃
  再传染给几个打丁少女的宫颈
  再传染给众多寂寞大婶的膝关节
  再传染给成片荒芜的田野
  再传染给穿村而过的S312省道
  现在这条通车一年的水泥路已彻底腐烂
  正在将腐烂传染给地下的人
  2013-2-15
  父亲
  你执意出院,赶在年前躺回熟悉的床
  你稳住身子坐在背靠神龛的位置吃年饭
  你抿着锡壶里的烧洒,感谢幸福的晚景
  你笑我花钱如流水,又转身向财神爷祈愿
  我永远有流水一样花不完的钱
  三天后,你留给老妈最后一句话
  床头的上衣口袋,还剩有300元钱
  这些是让你觉得幸福的晚年岁月
  的最后片段。离我最近的片段。已过去8年
  再过若干年,当人们陆续离开村庄
  我想从那光荣的城市返回这里
  躺在当年你门己选中,你已经躺过的墓地①
  让那坟底的碎石扎我,让我在地下
  向你学会抽旱烟,喝烧酒,打骨牌
  学会木工,种地,砍柴,驯牛
  学会扳着指头过口子,一起去鸭田赶集
  夏天实辣椒西瓜,秋灭实凉薯芋头
  冬天实萝卜白菜,买点你喜爱的猪下水
  再带我去老供销社桐亲,去瞎子那里算命
  直到把这个日渐陌生的村落变同原来的样子
  2013-2-16
  正月初七,长潭西加油站
  长潭西加油站摆满了返城车辆
  车上没有下来一个城里人或乡里人
  下来了一堆烤红薯,在洗手问门口排队
  有几枚借着洗手池的镜子整理烤焦的皮
  下来了几块腊肉,盯着加油计景器上的数字发呆
  剩下的20公里路程,我想躺进车尾箱
  和真的腊肉、红薯、鸡蛋和青菜一起
  消失在长沙的暮色中
  2013-2-16
  注:①父亲入土之后,多次托梦给母亲,说他的坟地下面碎石扎人,睡不安稳二次年春,将父亲的坟地迁往另外一座高山,全家得以安寝。
  面孔
  每天有数不清的面孔向我袭来
  从小区入口,街头,商场,车站
  从办公室,会议室,洒店,球场
  他们开口说话,就像碎裂的杯子
  他们粘上微笑,就可能像青苹果
  若不哭不笑,也不申辩,我将无从辨识
  只看见无数的气球或水泡,在冬口的雾霾中漂浮
  长沙数百万张面孔里,我熟悉的寥寥无几
  这里每天都有一些面孔在消失
  我今天出门见到的面孔,多数是最后一面
  我熟悉的面孔会越来越少
  他们迟早会离去,或变得陌生
  而我已学会不去惊慌
  因为我越来越不确定,是否真的见过他们
  2013-2-1
  光
  你总是醒得比我早
  你看着我,和被单,和被单上的竹子
  和我落在竹叶问的稀疏的盹
  你看着我,也看着别处
  那首循环播放的《秋意浓》
  那追赶着旋律的,一闪而过的往事
  那追不上旋律的,尚未现身的爱人
  你看着我,四十年来一直看着我
  你更想看到的,或是我的歉疚
  2013-2-3
  洪山公园的雪
  经过一年的相处
  我已能说出洪山公园的秘密
  一条泥路领着渣土、沙石、木料和杂草
  春天喊来两只土狗交配
  秋天喊来一些流浪猫觅粮
  常年有数十座高压线塔等着一个沧桑男人的张望
  不能说出的秘密发生在夜晚
  70万方的黑洞里,有个疯子在植树造塘
  安顿尢处藏身的青蛙和鸟雀
  安排无数人的恋爱和猜想
  累了他就下一场雪
  以为一块白布就能把这些事物掩藏
  2013-2-6

  诗歌月刊 2014年4期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