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析杨明标山水画的自然生态美
今年全国青年歌手大赛增加了原生态演唱的项目,令人大快朵颐,尤其是我的祖籍湖北长阳两位土家族农民兄弟的歌声,叫人拍腿喊好:那么朴实,那么原真,那么清亮!真有“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哪得几回闻”的天籁之妙。那日听过,满脑子是余音袅袅,不绝如缕的幻象。当我读到杨明标先生的画时,与听那歌的感受同一,尽管一个是空间艺术的绘画,一个是时空艺术的音乐,不同的艺术形式却给人产生了极其相同的艺术震撼。
纵观杨明标先生的山水画,画中大多有山水、亭阁、树木、农舍,这些介质的艺术再造,表现了杨明标的独特的艺术形式,体现了杨明标艺术追求。他把自己的精神物化为最原始的形态,呈现出和谐、天成、真纯的景象,显现出自然之美、生态之美的特质。
我以为杨明标的画,在力图追求原生态的自然之美。中国古典生态的理论指导思想是“师法自然”和“再造乾坤”。具体做法有:“叠山理水”、“顺其自然”,具有“小中见大”和“气象万千”的特点,其原理就是把握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原理。只要掌握了生态系统的主要特征和关键因素,就能够体现出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就能够产生“小中见大”和“气象万千”的奇妙效果。山贵有脉,水贵有源,脉理贯通,景物生动,山因水活,水因山转。以山水为主,以草木、花鸟为辅,以楼、台、亭、阁为中心,浑然天成,蔚为大观。这些零星散点的中国古典生态思想在杨明标先生的画中处处可见,并且活用得游刃有余、恰到好处。
中国古典园林生态讲究天人合一、内外一体,以静制动、以少胜多,其妙处在于:参差有别,错落有致,虚实、曲直、幽明、隐显、藏露、开合、远近、大小……在一系列对比中构造出别具一格的图景,“行云流水”、“渔樵隐逸”、“回环曲折”、“千姿百态”等想诠释的是意境丰富的深刻内涵。杨先生送我一幅小品《送别》(作者自命题):一座山,浑莽如黛,上山无去路,下江无扁舟;在一坪的上空,一蓬青松,枝繁叶茂,荫翳着两位古人。一位席地而坐,面江抚琴,不忍回头看即将离去的友人。一位手持杵杖,依依不舍,似有“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的缠绵况味。此山、此水、此木、此人,皆把作者的中心意图表现得酣畅淋漓,尽善尽美。
我以为,在杨明标的山水画中蕴藏着中国古典园林的阴阳、五行和八卦的思想意识,这不一定取决作者是否倾心研究过中国的古典园林和生态理论,作为一名从事具有悠久历史和民族特色的中国山水画的创作者,在长期的探索和实践中,自然而不自然形成了一种意识和观点,并运用娴熟的技巧来图解。杨明标的画组成的主要要素有“山水”、“花木”、“建筑”和“人物”几大部分。画面的构成因素:人物、山水、楼台、亭阁、草木、花鸟、禽兽、鱼虫……其营造法式和结构原理根据虚实、远近、疏密、刚柔、动静的配合,对称和谐的结局,“诗情画意”的表达,“天人合一”的境界,给人以美的享受,也给人以追求这种空间结构的疏密搭配,主题突出,上下相顾,远近呼应……无一不是中国古典园林生态学原理的体现。另外,老树、古木,古迹,又体现了时间特征,具有历史的烙印。
杨明标先生的山水画意境可谓至美,技法可谓至熟,尤其是近物的勾勒与表达匠心独运。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