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寒门征途:一个都不能少

时间:2023/6/13 作者: bride-bride 热度: 78412
  一

  1998年,张艺谋筹拍《一个都不能少》,电影讲了一个与命运对峙的故事。13岁的小老师,守着村中小学,不许孩子们辍学,一个都不能少。

  剧组面试了两万多人,一直找不到合适的女孩。副导演郦红去河北镇宁堡村,选村长一角,在村里见到一对双胞胎。

  双胞胎妹妹执拗不言,姐姐魏敏芝却落落大方。郦红问她会跳舞吗,她淡定地说:没学过,但我跳段自己编的印度舞吧。

  最后一道考题,是对着一面砖墙怒吼,同组女孩胆怯不喊,魏敏芝喊得撕心裂肺,就像要撕开什么。

  两星期后电影开拍,张艺谋从法国高价租来纪录片器材,镜头中的世界无限逼近真实。

  魏敏芝守着小黑板,像倔强的野草。她不用演,那就是她的人生。

  1999年,電影上映,获第56届威尼斯国际电影节最高奖金狮奖,后被日本评为年度世界十大佳片第二名。

  魏敏芝一夜成名,娱记像乌云一样将她包裹其中,有电影公司专门跑到乡下,给魏敏芝父母开出经纪合约。

  为此,张艺谋特意找到魏敏芝,有了一段特殊对话:拍《一个都不能少》这件事并不能改变你的命运,但是上学可以,好好学习,从现在开始。

  魏敏芝听了劝告,回绝演戏邀约。石家庄精英中学找到她,邀请她和妹妹去读书。学校设有宏志班,专门招收贫困学生。

  魏敏芝成了唯一消失的谋女郎。她在精英中学读了五年书,同学说她“每天熄灯后都打着手电学习”。

  高考前,她试着参加了北影的艺招考试,顺利通过初试、复试,但三试名落孙山,网上一片嘲笑声。

  她开始全力备战高考,最终考入西安外国语大学,并以全额奖学金赴美留学,学习影视编导。

  2010年,张艺谋带《山楂树之恋》,参加夏威夷国际电影节,举办发布会。魏敏芝成为现场提问者。

  同年,魏敏芝返乡,拍摄纪录片《奇迹的女儿》,奇迹不是她演电影,而是知识改变命运。

  村庄之中,童年的玩伴四散天涯,有的早已嫁人生子,有的远赴北京打工,很多人已无从联系。

  命运像蛛网样裂开,大家各有轨迹。每个人无从选择命运的起点,但教育决定了前行的方向。

  二

  《一个都不能少》拍摄完后,剧组出资6万元,给村小学建了三间房,取名水泉小学。

  最开始,还有游客好奇参观,但后来人越来越少,说没什么好看的。同样减少的还有学生。水泉小学最多时有过50名学生,但2005年学生只剩6人。

  学生流失,多因随打工的父母前往大城市。2008年,水泉小学彻底关闭。

  然而,华中科技大学学者杨华称,知识正在重新画线,“没有读书的人想要创业成功,已近痴人说梦”。

  他将那条线画在2005年,知识的威力压过机遇,“没读书的大老板已不会再出现”。

  一切重回起点,只是寒门子弟境遇变得更难。压力之下,两种论调开始交替出现。

  一种是“寒门再难出贵子”,另外一种声音是“读书无用论”。

  2015年,中国青年报派出记者到四川乡镇抽样调查,结论显示,“读书无用”在贫困层认同达62。32%,在中间层达37.24%。

  越贫穷的地方越认同读书无用,循环自此开始。

  2018年,哈佛学生到首尔采访,发现漆黑夜色中,灯火明亮的不是夜店,而是鳞次栉比的补习班。孩子们十点放学,到家后再学至凌晨。

  首尔还设有一种“学习密室”,学生每天在内学满12小时。密室无窗,只有一桌一床。

  所有这些努力,都为最后划分区层。美联储统计数据显示,美国最高学历群体比高中学历群体,平均收入高出六倍,且随时间推移差距不断拉大。

  击穿内卷壁垒,依旧要靠教育。

  英国BBC曾拍摄纪录片《7 Up》,讲述英国不同阶层14个七岁小孩,五十年的人生轨迹。

  五十年后,孩子们各有人生:精英家庭的孩子考取名校、工作高端,依然是精英;中产阶级的孩子依旧是中产;而来自社会底层的孩子,依旧延续贫穷。

  14个孩子当中只有1个例外,出身贫寒的Nick,因热爱科学,考入牛津大学,进入学术圈。读书改变了命运。他对镜头说:这是一场漫长的向上征途。

  三

  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助力寒门征途。

  去年,成都七中的直播屏幕走红网络。从2002年开始,248所贫困地区高中和成都七中共享课程。

  网校项目负责人说:

  那种感觉就像,往井下打了光,丢下绳子,井里的人看到了天空,才会拼命向上爬。

  直播屏幕跨越了空间,而另一种善意则穿透了时间。

  同样在2002年,广东顺德北滘镇,建起了一座特殊的高中。

  学校只招优秀的寒门子弟,费用全免,甚至考生考上大学后,全部费用也由学校承担,直至博士。

  学校发起者是碧桂园创始人杨国强。学校构想中,藏着他的少年往事。

  17岁前,他从未穿过鞋,他的最高学历只有高中,却也险些失学。

  上高中时,他因掏不出7元学费而退学。一年后,学校为他免除学费,并发了两元助学金。

  这位后来的地产大亨说,这是一生最重要的两块钱。

  2002年,杨国强与女儿杨惠妍,决定拿当时一半身家2.6亿元,建这所免费学校。那些被护荫的孩子,开启了新的故事。

  截至2020年,国华纪念中学共招收3260名贫困学子。2582名毕业生中,包括803名硕士与141名博士,108名学子出海深造。学校每年开支超3000万元。

  善意开始循环,四年前,毕业生成立校友基金,筹措60多万元善款,帮扶贫困学子。

  近日,根据真人故事改编的微电影《国华的孩子们》上线,电影藏着18年的温暖。

  影片结尾,老师在照片背面寄语:知识能把你变成你想成为的人。这是这所特殊学校的初心。

  德国教育家雅斯贝尔斯曾说:

  教育就是一棵树摇动一棵树,一朵云推动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