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统计,人的一生中大约有3年的时间在厕所度过,这个被人们选择性无视的存在,是人类发展史上最能体现文明的地方。在我国历史进程中,厕所也翻新出了不少的花样。
简单直接的坑式厕所
远古时代,无论男女老少,想要上厕所,都是就地解决,与其他动物没有什么区别。当粪便堆积到无法正常生活时,人类就会选择迁徙。直到有了粪坑的出现,人类才不必为了躲避自己的排泄物东奔西走,从而最终定居下来开展农耕生活。
据考古发现,中国最早的厕所出现在5000年前西安半坡村氏族部落的遗址。尽管当时的厕所只是一个设于房舍外的土坑,但已经预示着人们开始集中地点排便,迈出了厕所文明的第一步。
到了周朝,人们已经学会将木板子搭在大坑上以支撑双脚,在坑的中间设有漏井,粪便可直接落入池内。当然,即使是这种进阶版的坑厕,条件也还是简陋的,因为它总有被排泄物填满的一天,然后就需要不断易地挖新坑。
《仪礼·既夕礼》中记载有“隶人涅厕”。说的就是古人掘地为厕,待坑满后,命令奴隶把坑填上,再挖个新坑。于是,为了避免麻烦,人们将粪坑挖得更深更大,以便使用更长时间。但是坑挖得太深,上厕所就成了一件极有风险的事情。《左传》记载,公元前581年,晋景公姬孺“将食,涨,如厕,陷而卒”。
春秋时期的粪坑有着让人惊叹的深度,不慎跌入只能是凶多吉少。作为第一个有文字记载的殉难于厕所之人,晋景公也算是真·遗臭万年了。
節能环保型厕所
古代人意识到,人的排泄物是生态系统中不可或缺的一环,于是大力发展起可持续经济,打造出一种“猪厕合一”的厕所形态,称其为“圂”(hùn,也作“溷”)。
先秦时期,“圂”专指圈养猪的场所,到了战国末期,“圂”才有了猪圈与厕所两重含义。
将厕所建在猪圈上头,设有专门的道路和门通向厕所,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上厕所”。而下层猪圈围墙上有一些小洞,叫作“窦洞”,为粪夫清理粪便所用。
当人在上面酣畅淋漓的时候,猪可以在下面大快朵颐。并且,人的排泄物直接落入猪圈,与猪的粪便和饲料残渣混在一起发酵,称为“沤肥”,是农作物极好的肥料。圂厕不仅节约了空间,更把排污业与农牧业完美地结合在了一起,积极贯彻了绿色循环可再生的发展理念。
考古出土的大量“陶猪厕”冥器表明,与猪共厕在汉代十分流行。但是,这种“混合型厕所”在魏晋以后就逐渐绝迹。不过很多人家依旧把牲畜栏圈等设在厕所旁边。
移动便携式厕所
懒惰推动着人类的进步。为了方便如厕,古人不再局限于使用固定厕所,而是发明了一种便携式厕所,叫作“虎子”,也就是我们俗称的夜壶。虎子起源于战国,风行于汉及两晋,可能也是为了满足魏晋名士的风流与潇洒。
到了唐朝,由于开国皇帝李渊的祖父叫李虎,而古人讲究避尊者讳,不能将皇帝的名字用在如厕器具上,“虎子”就改名为“马子”。渐渐地,古人对于马子的要求也变得更高,不光要能用来装尿,还要能装粪便,于是马子的形制加大了,变成了桶形,“马桶”因而诞生。《梦粱录》中记述:“杭城户口繁夥,街巷小民之家多无坑厕,只有马桶。”可见,至迟到宋代,民间社会已流行木质的“马桶”之物。
马桶占地小、味道轻、方便清理,其功用超过了溺器,因此在民间很受欢迎。一直到民国,这种移动马桶都是千家万户的必备用品。
贵族VIP级厕所
在古代,贵族们对于如厕这件事则更加讲究,往往依照自己的需求打造VIP级别的专享厕所。魏晋时期,贵族们的厕所更是奢华到了浮夸的地步。据《世说新语》记载,富豪石崇家的厕所内纱帐环绕,十多位打扮靓丽的侍女列队伺候,还悉心帮如厕之人更衣。这样的服务,就是现代的高级厕所也未必比得上。
在硬装修之余,当时贵族的厕所里还出现了很多配套的“软包设施”。人们在厕所内摆香炉焚香熏,用一种名叫“澡豆”的颗粒状物质洗手,甚至还备有用来堵住鼻孔臭气的枣子。
元代的“洁癖狂”倪瓒则是为自己打造了专属的“香厕”。《云林遗事》记载,他用香木建了个高楼,高楼下面有个敞口的木格子,盖着厚厚的鹅毛。
排泄物掉到木格子里,又轻又软的鹅毛会马上飞起,将排泄物覆盖住。并且,仆人在下面守候,随时更换新的木格子和新的鹅毛,以保证厕所环境整洁,气味芬芳。
到了清朝,皇宫贵族们更加钟爱坐着如厕。清代皇帝、后妃们使用的便器叫作“官房”,用法十分讲究,分为长方形和椭圆形两种形式,用木、锡或瓷制成。官房除了不能冲水之外,与现在一般的马桶相比,也没有太大差别。
除了各具特色的私人厕所外,我国古代也十分重视公共厕所的建设。
早在先秦时期,中国就有了公厕,并设有专人管理。《周礼·天官》记载:“宫人,掌王之六寝之修,为其井匽,除其不蠲,去其恶臭。”所谓“匽”,就是指建于道路旁边的公厕。
当时的公厕还有具体的建筑标准。《墨子·旗帜》中称:“为民溷,垣高十二尺以上。”厕所设有2。7米高的围墙,充分考虑到了如厕时的隐私保护。
到了宋代,更是出现了设施服务完全不输现代星级卫生间的豪华公厕。南宋时,前来中国学习的日本僧人曾经手绘一本图册,叫作《五山十刹图》,其中有一幅图描绘的内容是镇江金山寺东司。“东司”这名字听起来仿佛是个神秘的权力机构,实际上指的就是厕所。
东司的中间设有挂手巾等物的“净竿”,下有烘干手巾的烤炉,左侧有烧汤水的火头寮。不仅解决了人们方便时衣物、饰品的放置问题,还能够提供衣物烘烤服务,并在冬天时为厕所供暖,可以说是考虑得相当周全了。
在清代,公厕管理有了新的变化,出现了收费厕所。我国最早有文字记载的收费公厕就出现在清嘉庆年间。据《燕京杂记》记载,当时“北京的公共厕所,入厕者必须交钱”,“入者必酬一钱”,交钱才能入内,并可拿到两片手纸。
吃饭喝水有多重要,上厕所就有多重要。在漫长的农耕时代里,人们想办法将粪便变废为宝,努力让如厕变成一种享受,厕所的发展历程,无疑可以作为中华文明的里子,也是衡量社会进步的重要尺度。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