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是因为成人的天太难聊了,才应运而生如今热门的网络“哈哈党”,就是无论对方说什么,都用“哈哈”两字回应。
“我太郁闷了!”“哈哈。”
“你说这些人是不是怪胎?”“哈哈。”
“如果是你,你怎么做?”“哈哈。”
只要我不讓“话瓣”掉地上,随我“哈哈”,既不表露真正的态度,也逃避各种询问。果真是“无敌接话神器”。
坊间相传的这类“神器”还有:“可不咋地”“酱紫啊”“真的呀”……
市面上,那种教人“会讲话”的书,永远是畅销书。只是读完之后,不会聊天的依然不会聊天。因为“接话”神器偶尔用用可以,但是,如果让人发现了规律,只会觉得你在敷衍应付,反而一点也不可爱。
我认识的一位老大夫,年逾花甲,和蔼可亲。每当在路上碰见,90%都会特别真诚地问我:“吃了吗?”哪怕是刚从厕所里出来碰见……但因为她的表情语气都相当“关心”,以至于我还真觉得受到了关心。但时间长了,我发现每次碰到她,都要被问“吃了吗”,于是老远就准备好了答案……
同样地,和抬头不见低头见的人偶然遇到,我们大都会聊“今天的服饰”“今天的天气”或者“胖了瘦了”“气色如何”……但如果相处的时间超过5分钟,一般这种寒暄的话题就撑不住了,就得赶紧搬出重大新闻——“你说马航到底去哪了?”“俄罗斯的仗还打得完吗?”“你知道哪里哪里爆炸了吗?”
实在没新闻聊了,还有一个特好用的话题,就是聊“共同认识的人”——那个谁谁,她最近怎么样了?我记得她之前去非洲旅行了……这种聊别人,不仅可以让自己不被聊,还能让对方特别开心话题不断地和你聊下去。这就是“讲八卦”的无穷魅力。
其实不得不承认,我们并不是多关心别人的八卦,以及时事要闻,而是为了让自己变得“会聊天”而已。但当一次,我和一个职场前辈在“聊别人”时,她在一旁玩耍的孩子,忽然抬起头跟我们说:“你们大人真无聊。”
我们果真是无聊的大人。当我们以为自己娴熟了所有“捧哏”的技艺后,却发现自己每天90%的时间,都是在聊“无聊”的话题。从不走心的,嚅动着嘴唇,扪心自问,我们到底已经有多久没在用心聊天?
其实,和你聊这些的人,没有一个是真正关心你的。大多数人都是为了“会聊天”,所以,如果你真正想和他们聊起来,比如你真正所想的三观,那你必然成为“话题终结者”。
话不投机半句多,真正能走心聊天的那几个“同类”,把他们区分出来就好。
这是作为成人,在聊天这件事面前,必须要有的觉悟:
60%的聊天不必认真,一边聊还可以一边玩手机,使用接话神器就搞定。30%的聊天,要由着对方的动机,把他们当客户,不要碰价值观,这其中也会偶然包括至亲的人。5%的聊天,是不经意碰上的,一见如故,一聊真心,请珍惜这短暂的言语释放机会。而最后的4%,需要你特别管理,那三四个知心聊友,见他们可要为聊天约个局,专时专用且定期说说真心话。
最后神奇的1%,恐怕就是你内心的自白了。算起来,可以说它占1%,辩证来看,其实99%,我们都是在和自己聊天的。
做一个会聊天的人,恐怕除去社交的部分,剩下的,依然是你自身,是否是个和谐的大人?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