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女作家告诉我,女人最在乎的是外在的玩意。比如,男人说某女人:“她呀,爱花钱,又懒,又没脑筋,就一样好——模样迷死人。”这女人听了一定得意扬扬。
如果男人这么说呢?“这位嘛,为人可是没说的,心地好,性情柔顺,百里挑一的贤妻良母,说不足嘛,就是外貌不太那个。”这位“好女子”一定恨不得用长指甲掐得男人的脸流血。
为什么?女人善于直觉,也不乏世故。她们明白,“内在美”再丰盈,都难以像时装和首饰那样展现;至于“品性”之属,人见人殊,人言人殊。
年轻与美丽对女人如是重要,却不必非体现在她们身上不可。《纽约邮报》的幽默专栏曾举一例:一位女士逛时装店,试戴一顶帽子,售货员善解人意,说:“这帽子好极了,您一戴上年轻了十岁。”不料不错的恭维用得不是地方,女士愤然道:“那么说来,我脱下帽子,那十岁又回来了?”由此可见,女士的年龄在帽子上,而不在出生证和驾照上。岂止在帽子?也在许许多多的外物上。对此,中国旧文人早已运用自如——专讲才子佳人的绣像小说,形容女人的美,照例来上“闭月羞花之貌,沉鱼落雁之容”,看,女人的美丽,全在月、花、鱼、雁的反应里头呢!对了,“反应”就是一切。当然,马屁如诗,有打油与典雅、含蓄与浅露之分。
直接的赞美之外,巧用反语,也能出戏剧性效果。比如,在美国的酒吧,一位白领女士向调酒员要一杯“马爹尼”。调酒员认真看了看她的脸孔,十分抱歉地说:“对不起,小姐,能让我查看你的驾照吗?”
这么一来,小姐一定眼眸发亮,惊喜万状地打开坤包,出示由州政府发出、上载出生日期的驾驶执照。为什么?美国法律规定:凡光顾酒吧,要喝任何含酒精的饮料,年龄必须在21岁以上。调酒员对某顾客的年龄没有把握,有权查验证件。如果不把关,一时大意把酒卖给法定年龄以下的,就触犯法律,酒吧的营业执照会被吊销。被查验者,要是年龄已逾30,怎能不芳心大悦?颇有“侵犯隐私权”嫌疑的“查验”,恰恰给了她绝大的满足:哈哈,我的年龄,把老奸巨猾的调酒员也骗倒了!至于,到底谁骗了谁,除了这位自我感觉良好的女士,谁都晓得。
与此异曲同工的是巴士司机,停站时向鱼贯上车的乘客点头问好,忽然,他截住一位只往投币孔投进一枚二毛五分硬币的女士,礼貌地请她出示身份证。女士激动得两手微抖,终于从手袋内抽出钱包,打开来,从层层信用卡中间拣出身份证,略带矜持地递给司机,司机的嘴角掠过一丝顽皮的笑意,接过来扫了一眼,说声“十分抱歉”,递回给女士。女士点头向老人座位走去,落座时那无限酣畅的笑,使得一脸皱纹展开为大丽菊。
这是一场哑剧,乘客们大都没注意,但司机的“误会”虽嫌唐突,却肯定为女士造就出最快乐的一天。原因仅仅在于:按规定,只有超过65岁的乘客才享受优待,车费为两毛半,仅及全票的四分之一。外表看来不到这年龄的,司机有责任“验明正身”。鸡皮鹤发的女士们,谁不想当这样的“嫌疑犯”呢!
上述招数,诗法上,叫“逆向思维”。同理,女士对“花瓶”、“妖冶”、“风骚入骨”、“狐媚误国”一类貌似贬义的词儿,不一定痛恨;对“福相”、“富态”一类暗示“肥胖”的美好字眼,连同衣服中的“特大码”、“加大号”,一概怀着病态的敏感。你若拿来恭维,过火了便是“对着和尚骂秃驴”。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