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延不是一个趋炎附势之人。他原属荆州刘表。刘表死后,其幼子刘琮被武将蔡瑁、张允挟持降曹,此时曹操气势正旺,荆襄之人皆欲降曹,惟魏延却欲投此时势单力薄、连容身之处都没有的刘备。当时,刘备在曹操大军追迫之下,带领大批百姓,来到襄阳城下,欲与刘琮合力抵御曹操。蔡瑁、张允在城楼上以乱箭射之,城外百姓皆望城楼而哭。忽后城一将跳起,引数百人径上城楼,“大喝:‘蔡瑁、张允卖国之贼!刘使君乃仁德之人,今为救民而来投,何得相拒!’此人就是魏延。当即魏延轮刀砍死守门将士,打开城门,放下吊桥,放刘备入城,由于刘备不愿入城,转走江陵,魏延寡不敌众,只得逃离襄阳,投长沙去了。赤壁之战以后,关羽攻打长沙,与黄忠交战,长沙太守韩玄,因黄忠不愿射杀关羽而下令将黄忠斩首,又是魏延,“挥刀杀入,砍散刀手,救起黄忠”,随后又“直杀上城头,一刀将韩玄砍为两段,提头上马,引百姓出城,投拜云长”。从此魏延便成为刘备集团的成员。
刘备对魏延是非常器重的,让他多年担负独当一面的重任。东汉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刘备夺取汉中,称汉中王,准备迁都成都,行前要选派一员将领镇守汉中。汉中乃西川屏障,又是蜀汉北伐的基地,地位至关重要,留镇者必须是独当一面的大将之才。当时,刘备手下的第一大将关羽已经留镇荆州,“众论以为必在张飞,飞亦以心自许。”未料“先主乃拔延为督汉中镇远将军,领汉中太守,一军皆惊。”由此可见刘备对魏延的器重。刘备亲率大军伐吴时,命诸葛亮保太子,守两川;命骠骑将军马超并弟马岱,助镇北将军魏延共守汉中,以当魏兵――就连马超也是魏延的副手。
诸葛亮对魏延也是十分器重的,尤其是在蜀汉的开国大将关羽、张飞、黄忠、马超先后去世以后,魏延更成为诸葛亮倚重的得力大将。蜀汉建兴五年(公元227年),诸葛亮首次北伐,以魏延为督前部,领丞相司马、凉州刺史。在以后的几次北伐中,魏延常负先锋重任。因战功“迁为前军师征西大将军,假节,进封南郑候”。
然而,诸葛亮对魏延器重,却不信任。魏延刚投奔刘备,诸葛亮就给了他一个下马威:魏延杀了长沙太守韩玄,引军来投关羽。关羽引魏延来见。孔明喝令刀斧手推下斩之。玄德惊问:“魏延乃有功无罪之人,军师何故欲杀之?”诸葛亮说:“食其禄而杀其主,是不忠也;居其土而献其地,是不义也。吾观魏延脑后有反骨,久后必反,故先斩之,以绝祸根。”后经刘备说情,才被饶了性命。诸葛亮为何初次见面就不喜欢魏延,我们不得而知,“食其禄而杀其主,是不忠;居其土而献其地,是不义”,这在当时早已被“良臣择主而事”的观念所代替;当时“汉室微亡、天下纷争”,若欲成就帝王之业,必须延揽天下英雄,将投奔或归降的人视为“不忠不义”,只会闭塞贤路,自陷孤立。刘备手下的法正、严颜、黄忠、马超,都是背主之人,诸葛亮为何就不杀他们呢?“脑后有反骨”也纯粹是一种欲罪之词。但诸葛亮以后不喜欢魏延,则是由魏延的才能和性格所致。刘备手下被人们津津乐道的几员大将:关羽喜读兵书,颇有谋略;张飞粗中有细,时有妙计;赵云、黄忠用计不多;马超只是一勇之夫。魏延不仅武功高强,而且颇晓兵机,时常对诸葛亮的战略、战役方针发表不同意见。诸葛亮虽是圣贤,但也不是完人,作为一个领导者,怎么可能喜欢这个老是与自己唱反调的人呢?况且,在刘备和五虎大将相继去世后,魏延成了开国元勋中硕果仅存的大将,地位越来越高,资格越来越老,他的恃才傲物、自高自大的毛病就表现得越来越突出。与同事搞不好关系,与长史杨仪竟“有如水火”,“或举刀拟仪,仪泣涕横集”。常要自领一军,与诸葛亮分道而出,建立吞曹魏、复汉业的盖世奇功。在诸葛亮未采纳他的计策后,常散布对诸葛亮的不满,甚至认为诸葛亮过于胆小。只是由于对诸葛亮心存畏惧,才不得不有所顾忌。
诸葛亮初次伐魏、阵前骂死王朗后,命赵云、魏延当晚去劫曹营,赵云不假思索就要执行命令,魏延却说:“曹真深明兵法,必料我乘丧劫寨,他岂不提防?”北伐中原,每次都是兵出祁山,走陇右大道,“依法进兵”。首次北伐时,魏延就对诸葛亮的这个战略表示怀疑,建议由他“带精兵五千,直取路出褒州,循秦岭以东,当子午谷投北,十日之中,可到长安。魏军闻蜀军骤至,必弃城望横门邸阁而走。丞相可大驱士马,自斜谷而进。咸阳以西可一举而定”。这个建议,知己知彼,大胆精细,不失为一条妙计。因为在魏蜀之争中,蜀汉国小兵寡,力量单薄,经不起同魏国打消耗战;而且秦岭险峻,易守难攻,道路崎岖,粮草难继。只有出奇制胜,才能把握战争的主动权。然而诸葛亮以“此非万全之计”,否定了魏延的战略,让原本手忙脚乱的魏军赢得了喘息时间,而蜀军则不得不在陕甘山区与魏军打阵地战、消耗战,劳师数载,无功而返。深知诸葛亮的司马懿也评价道:“诸葛亮平素谨慎仔细,不肯造次行事。他却不知吾境内地理;若吾用兵,先从子午谷径取长安,早得多时矣。”
魏延为蜀汉政权征战一生,未战死疆场,最后却被自己人所杀;杀死他的罪名是“背叛”。那么魏延究竟有没有背叛呢?一次,魏延在背后说:“丞相若听吾言,径出子午谷,此时休说长安,连洛阳皆得矣!今执定要出祁山,有何益耶?既令进兵,今又教休进,何其号令不明!”诸葛亮听后说:“魏延素有反相,吾知彼常有不平之意,因怜其勇而用之,久后必生患害。”费祎出访东吴时,孙权也说:“此人勇有余,而心不正,若一朝无孔明,彼必为祸。孔明岂未知耶?”费祎传话于诸葛亮,诸葛亮说:“吾非不知此人。为惜其勇,故用之耳。”诸葛亮在五丈原临终时,又将马岱唤至榻前,授与一锦囊,密嘱:“我死,魏延必反;待其反时,汝与临阵,方开此囊,那时自有斩魏延之人。”然而,魏延并未在诸葛亮死后背叛蜀汉。
诸葛亮死后,侍郎费祎至魏延寨中,告诉魏延:“昨夜三更,丞相已辞世。临终令将军断后以当司马懿,缓缓而退,不可发丧。今兵符在此,便可起兵。”魏延问:“何人代理丞相大事?”费祎说:“丞相一应大事,尽托与杨仪;用兵密法,皆授与姜伯约。此兵符乃杨仪之令也。”魏延说:“丞相虽亡,吾今现在。杨仪不过一长史,安能当此大任?他只宜扶柩入川安葬。我自率大兵攻司马懿,务要成功。岂可因丞相一人而废国家大事耶?”此中可以看出魏延的意思:一、诸葛亮虽然去世,但北伐大业不能中断,应当由他继续“率诸军击贼”。二、论地位、威望、能力,都应当由他统率全军,现在却要他听从一个丞相府的幕僚,心中不服。然而这不能算“背叛”。如果魏延当时真要背叛,可以有三种选择:一、率领本部军马在前线倒戈降魏。二、按兵不动,等杨仪率军撤离后,割据汉中;何况他原本就是汉中太守。三、杀回成都,夺取蜀汉政权。但魏延都没有这样做,而是不“以一人死而废天下事”,主张继续北伐。所以,当杨仪不理魏延的主张,径自率大军南撤之时,魏延长期郁积的对杨仪的不满爆发了,抢先南归,烧绝栈道,拦住归路。与杨仪相互上表,说对方为背叛。后主阿斗是一糊涂人,却也在杨仪的表中看出了破绽曰:“魏延乃勇将,足可拒杨仪等众,何故烧绝栈道?”正犹豫间,杨仪奏表又到曰:“魏延不遵丞相遗语,自提本部人马,先入汉中,放火烧断栈道,劫丞相灵车,谋为不轨。”也只是说“先入汉中,放火烧断栈道”,又何来的“谋为不轨”呢?嗣后,双方又不断上表飞奏朝廷,互诬对方背叛;如果魏延此时已背叛,他又要上表干什么呢?朝中大臣,蒋琬、董允、费祎等人皆替杨仪担保,无人为魏延担保。最后,魏延在与杨仪两军对恃中,被马岱所杀,而杨仪则率军回到成都,这样,背叛的罪名就安到了魏延的头上。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