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文斌先生给我的印象就是一位敢于担当、直抒情怀、打抱不平、嫉恶如仇的汉子,大有中国士人努力躬行,兼济天下的情怀。中国士人传统情怀是一种被历代主流意识形态普遍认同的价值意识,它是镌刻在民族文化历史长廊上的一道价值烙印,是高尚的、积极的、向上的、具有使命感和凝聚力的民族情感。读罢《七彩吟》,在晚间跑步和入睡之前,我如老牛吃草般,回嚼起那些匆匆“入胃”的诗歌作品,于是有了如下文字。
一
《七彩吟》给我触动最深的并不是诗歌的意象,而是生命的痕迹。于是得出这样一个结论:《七彩吟》最大的价值便是作者通过自身的成长经历,以独特的视角,用诗歌的形式,真实记录了社会变迁、时代演进和生命嬗变的过程。正如作者在《序》中所说:“我生存的时代用‘七彩’来描绘比较合适。它串联了……新中国成立、土地改革、三反五反、镇压反革命、农村单干、农村初级社、农村高级社、农村人民公社、大跃进、三年灾害、四年调整、四清运动、文化大革命、粉碎四人帮、改革开放、中国特色等政治元素。”而本诗集所反映的时代,几乎涵括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的60余年(1950年——2011年),可见时空之远,跨度之大,其蕴含的历史信息之丰富。
读完整部诗集,我洞见了诗人的人生轨迹以及生命归属。作者的第一首诗歌是上小学五年级的作品,这首题为《少年》的诗,与成立不久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一样,怀着惊喜心情,也开启了向往之门,舒展了理想的翅膀。有趣的是,作者是一位非常有心的人,他不仅保存了自己的作品,而且连老师的批语也只字未损地留存至今。从这对师生的文字中,我们可以透视当时老百姓对建立新政权的热情是多么的高涨,对幸福生活的渴望是多么的强烈。然而,政权的基因不足也从新中国成立伊始就深藏其间,社会的病征也开始显现。在我们思维冷静、观念已复归常态的今天,回望过去,在一个只有10岁的儿童心里,就笼罩着“毛主席领导我们走向幸福的人生”、“我们要做毛泽东时代的好儿童”这样具有神圣色彩的意识和思想,这对于一个孩子,是多么的残酷。我不知道作者收入这首诗歌的目的何在,但是我敢肯定地说,作者当时的感情是真挚的,因为社会的背景赋予了人们的时代感,我们很难跳出社会大环境来谈理想。于是,在这个大背景下,人们,尤其是孩子,从入世之初,思想脉搏就开始受到“毛泽东”的洗礼,灵魂深处就受到神秘意识的填充。这是作者个人的人生写照,也是社会的真实写照。我们把这种现象置于人类社会学的显微镜中放大,就可惊奇地发现其病理之所在了:绝对服从,扼杀个性。从诗歌中,我们可以断定作者是一位极其努力的人,从小学习优异,还上了大学,可谓人生努力,一代精英。可是当初的“求学报国效黎民”的愿望,为何最终变成了“烟云过眼自垂泪”呢?作者这样说:“我个人的人生也可谓是一条七彩(意为丰富多彩)之路。扮演了数不清的人生角色。大起大落、大进大退、大喜大悲;曲曲弯弯、坎坎坷坷……。”在这部诗集里,我似乎没有找到作者更为详细诠释自己情感和价值判断的诗文,而在我的记忆里,似乎读过他的这类诗作。是怕不合时宜?是怕再起“乌台诗案”?此时,我只有猜疑。作者说“这本诗词选编就是上述背景自然而然的流露”,其中的“选编”二字,恐怕有其旨外之味吧。
好在,作者有这样的告白:“我自悟具有多元化的人生价值和多元化的性格情怀。”“多元”精神,在我们这样一个自诩为科学社会主义的国度里,显得是多么的难得和可贵。这种 “人生价值”、“性格情怀”的“多元”,并没有被一统的政治给扼杀殆尽,却也决定了作者的政治命运,因为其有悖于中国普世横行的价值取向和“游戏”规则。作者研究儒学,研究老庄,研究书法,于是就寻得了一种超脱,正所谓:“心到空时心自静,埋首笔墨乐无为”。我想,这里的“无为”,非老子《道德经》中的“无为”了。虽不是“无不为”,当然也绝非“嬉皮士”。这里的“乐无为”,是一种对际遇不满的宣泄,对生命残缺的控诉!与东坡先生的“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的戏谑何其相似。“沧桑之变,天地翻覆,社会扭转,人心浮动,我是一个见证者甚至是参与者”这是诗人的心声。
二
在这部诗集里,我还窥见了政治与百姓休戚相关的命运纠结及信仰衰败的关联。
当百姓正在憧憬美好生活的时候,一场冲昏头脑的运动在全国掀起。1958年,第一个五年计划取得成就,随之大跃进疯起。于是出现了三年自然灾害,有着基因缺陷的政权领导下的中国,首次遇到大面积的灾难。8月,人民公社运动在全国展开。免费医疗、大食堂、政社合一,小生产被消灭,家庭不能拥有锅碗瓢盆。由于高度集权和“合理的个人崇拜”,不合领导人胃口的信息不能发送,于是出现了“一天等于二十年,共产主义在眼前”、“蚂蚁啃骨头,茶壶煮大牛,没有机器也造火车头”、“人有多大胆,地有多高产”这些反自然、反科学、反人性的荒谬绝顶的口号风靡全国。领导人被大量虚假信息包围,各地干部层层加码,相互攀比,大放卫星,真可谓谎言包天。执政党的政权,因为个人的好恶,就可以拿数亿人民的生存甚或生命当“共产主义”的实验品,当儿戏。这些后果,我们在作者的诗里,找到了印证。
一位为理想而学习的好学生,当他周末回到家里的时候,却是这般情景:“早餐半锅粥,勺搅翻波浪。食不充饥腹,何时饱肚肠。”(《周末回家所见》)。他同时看到人们在饥饿无奈的情况下,所出现的残忍、野蛮的场景:“腥臭昭瘴染春风,怜蜍哀鸣半空弥”(《饥荒人食蛙》)。更耐人寻味,也更加令人心酸和落泪的是《人蛙对话》:“昂首哇哇叫,泪涌似清泉”这等悲凉的世界,连青蛙都在向杀戮它们的人们求情,似有泪水涟涟的凄惨。可是“面色黄惨惨”的人却顾不了这些,在“凡物皆为食”的恶劣境况中,捉蛙人道出了自己的无奈:“人尚不能生,蛙岂独偷安?腹空似蛙鸣,老幼息奄奄”。面对惨景,诗人感叹:“似此求生图,我实不忍见!”
这是一位中学生的所见所闻和惨象实录,也流露出了一位涉世未深、没有城府的青年学生的真情实感。首先值得肯定的是,作者没有掩虚,没有趋势,真实并艺术地记录了中国在上世纪六十年代所发生的饥荒惨景。受到政治环境的限制和舆论工具的控制,全国上下都在假话大话之中,大有王安石推行新政的狂飙之势。红云如潮,势不可挡。就连中共高层领导人彭德怀因为一份万言书都被打成了右倾分子,最后落得含冤而死的下场。皇天之下,岂容异论?更不要说一位中学生怎会知晓三年自然灾害,其实就是“三分天灾,七分人祸”所酿成的恶果。这些诗歌,从一个学生的视角,通过一个村庄、一个家庭、一个人,记录了一个荒唐的年代,成为中国最有根据和出处的一段心酸历史。
可笑的是,就在诗人反映中国极端状况的同年的8月12日,而在地球的另一边,以社会主义自居的德意志民主共和国在一夜之间筑起了柏林墙。饶有讽刺意味的是,与柏林墙相呼应的、所谓两大阵营分界线的“三八线”却标示至今。柏林墙在耸立28年之后,在民主声浪中,轰然坍塌,东西德统一,百业凋零的原东德才得以全面恢复生机,社会得到空前发展。而朝鲜,如今依然还在由某政党扶植起来的政权——金家三代人的承袭统治下,过着“过年才有豆腐吃”的“千里马”社会主义的幸福生活。
与所有社会主义阵营不同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胜利。按照中国大陆的社会学说,以前苏联为主的社会主义阵营的国家,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先后或被兼并,或已变质,尚存的古巴、朝鲜,百业凋零,民不聊生。只有走特色社会主义之路的中国,得到了空前发展。然而,政权基因所存在的问题似乎并没有得到根本解决,在新形势下所出现的社会问题越来越多。信仰问题、价值取向问题、诚信问题、国富民穷问题、贫富悬殊问题、贪污受贿问题等等,都在这种体制下暴露无遗,成为新的社会灾难。我在这部诗集里似乎也听到了作者的疾呼:“鬼神皆看破,宗教麻醉丹。欲问人间事,自作自承担”(《看破》),这是信仰之塔崩溃后的迷茫兴叹。“一从‘二猫’显神通,致富敛财出英雄。坑蒙拐骗何足论,钱入私囊成富翁”(《世道》),这是对世道的质疑和对真理的叩问。最近,我收到一条短信段子,段子虽短,却可以洞察中国之现状。段子中的消长盈虚的对比,令人难堪,发人深省:高楼大厦越来越多了,道德之塔却越来越少了;精品高档商品越来越多了,货真价实的却越来越少了;有钱的人越来越多了,有思想的人却越来越少了;想快速出名的人越来越多了,脚踏实地奋斗的人却越来越少了;重视人际关系的人越来越多了,付之于真情的人却越来越少了;有文凭的人越来越多了,有真才实学的人却越来越少了……。其实,中国与所有社会主义国家所要解决的问题都是一样的,那就是把国家的权力真正交给人民。只有民主政权,才能将这些弊端统统革掉。换一个方式来说,这些问题就是伴随这种政权而附生的毒瘤。翦除这种权利,其弊病就会随之消亡。有如毛皮之关系,皮之不存毛将焉附?不改变这种体制,我们的国家就如封建帝王的朝代一样,遇到好皇帝,国家还可能兴盛太平;而遇到歹皇帝,人民定会遭殃。回望我国历次的政治斗争,哪一次不是因“领袖”的一己之念而霹雳所向,纵横全国?!只有民主政治,才有真正的社会和谐和人民的幸福;只有民主政治,才有国家的真正安定与富强。
我们希望中国在政治制度上实行真正的民主,同时希望中国执政党在自由民主的政治环境中,以优秀的政党角色,在竞争中取胜,成为人民的真正代表。而政府,不再是任何政党的工具,而是真正意义上的人民公仆。使我们所处的社会不再是“举国处处比奢华,柴门户户叹贫穷”(《今世》),让国民也不再有:“更迭反复无尽头,人间何时有太平”(《忧国忧民》)的感叹与忧虑。
三
毋容置疑,《七彩吟》诗集的文学价值亦很凸显。正如作者所言:“(诗集)从形式上看,古体诗居多,格律诗少见。”而我的心神恰恰是被这些并没有什么格律而叙事性特强的诗歌所牵动。
我是一个不会写诗的人,但是我却一直相信艺术都是相通的。正如我不会烹饪,却懂得美食一样。我个人以为,文斌先生的诗词与他的书法作品比,应该不在一个级别和档次上,但是其功用却是互相不能替代的。
这部诗集,我所喜欢的是那些颇具古风的诗歌。读着,不仅能够像古人那样摇头晃脑、抑扬顿挫地畅快吟哦,而且可以通过诗歌看到历史的影子,看到社会大背景下的人物、风貌、习俗以及人们喜怒哀乐的情态。
诚如作者说:“杜甫对我影响很大,可能是我悲悯和忧患的性格和他心有灵犀,所以我的诗总体风格偏于悲”(《序》)。杜甫的诗歌风格形成于安史之乱时期并逐渐在苦难中成形。杜甫深入社会并深切关注政治和民生疾苦,重视写实。他背负着对国家和民族的沉重责任,忠实描绘时代的面貌和自己内心的感受。从这方面来考量,作者与杜甫具有同样心性。本诗集具有古风意味的诗歌有:《周末回家所见》《人蛙对话》《三月九日夜宿舍大楼失火》《童谣诗》《母子别》《访旧地》《田家》等篇什,以五言居多。其特点是叙事性强,关注底层,展显民生,诗中蕴含着浓郁的感情,让读者深受感染。在此就以《母子别》为例,试作赏析。诗中写道:“小儿不盈月,寄养在乡里,母子各一方,遥遥无会期。”儿子还未满月,妈妈就要按照工厂军管会定的“纪律”回厂上班。只好把孩子寄养在远方的乡间,可是相会的日期却不知是何日。诗歌一开始就将母子关系,在方位和时空上拉开了距离,犹如小说的悬念,让读者揪心不已。接着诗歌写道:“愿儿成栋梁,我辈长已已,双亲寄重望,英才遇佳期。”虽然身在遥远的地方,可是我们是多么的希望孩子你能成为祖国的栋梁啊,现在我们是身不由己,但是我希望并相信我们的孩子,长大成人之后,一定会遇到一个好的社会环境。“儿本心头肉,毫毛皆情意,岁岁一相逢,屈指数归期。”你是爹娘的心头肉啊,你的一丝一毫皆与我们息息相关。一年一次的相逢是多么的遥远与漫长,但是在艰苦忙碌的岁月里,还是给父母带来了翘首期盼的归途。“望穿终南山,恨断泾河堤,登车怨路遥,心焦如火急。”这些归心似箭的描写,多么感人:恨呀,终南山,你为何那样高,那样险,居然挡住了我遥望故乡的视线?泾河水呀,你为何那样急,那样宽,居然阻隔了我急切归乡的道路?把一个见儿心切的父母形象活脱脱地跃然纸上。“一步跨入户,相见痛已极,泪欲夺眶出,稚子犹不理。”父母是揣着怎样急切的心情奔进家门的啊,当满眼含泪见到儿子时,却碰到不懂事孩子的“稚子犹不理”,真是可怜天下父母心!“三番不忍出,五顾步难移,横心赴远途,泪涌下如雨。幼松正稚嫩,顷然拄天日,双亲鬓白时,回首予愿足。”可是见面的时间总是有限的,很快就到了要分别的时候。出门后还要三步五回头地说:孩子呀,你现在还像是一个稚嫩的小松树,只要你来日成为祖国的栋梁,我们父母多苦多累也心甘啊!这与“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的万分焦灼与依恋的心情何其相似。
这首诗,以一个家庭的境遇反映了那个时期千千万万个家庭的生存状况,而在至高无上精神的驱使下,人们不得已被动地接受了那种“夫妻分居”“母子分离”的生活窘境。我相信,只要是那个时代的人,不管他们在当初是多么的红极一时,又是多么的出人头地,当读到此诗时,一定会潸然泪下、悲戚万状。那是一个多么缺乏尊重生命的年代,只有在高度集权政治威慑中的社会,才会有如此普遍的悲凄事件发生。我们常常处在“人人爱国”而“国不爱人”的社会环境中,这与那些民主国家即使是在其领空领海出生的生命,都要享受国家保护的待遇相比,我们该作何等反思!这就是文斌先生此类诗歌的魅力所在,价值所在。它不仅具有艺术性,而且富于故事性,让人由此及彼,充满遐想。这就有如看另类舞蹈,不仅在舞蹈艺术上求唯美,而且将故事融入艺术中,让读者获得的不仅是观感的享受,同时得到思维的扩张与延伸。
另一方面,这部诗集中的景致小赋也是耐人寻味的。我以为这类诗歌组成了本诗集的另一种景观。那是一个不大的,却是小巧玲珑的花圃,徜徉其间,令人陶醉,流连忘返。如“亭台破旧尚可建,青春一去莫能追”(《登一号楼》)、“根盘江山社稷土,枝摇三皇五帝天”(《湖边老柳》)、“远水浩淼千帆乱,独处一隅静幽幽”(《芦苇港汊》)、“风摆万杆箭,唰唰声一片。绿波随风走,浩荡水连天”(《芦荡》)、“昨夜韶关梦,今作汉水吟。迢迢关山度,往事化浮云”(《南调北迁》)等等,都是诗人独特的观察、感悟与提炼后的佳美诗句,深得佳趣与妙理,值得传诵。
文斌先生说,诗集出版在即,要朋友捧捧场。我这些不一定合时宜的凌乱文字,权且算作一位虔诚的读者所表示祝贺的一片冰心吧。
2011年6月24日于惠州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