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槛外人”妙玉自有她自己的一番解释:古人的诗词只有两句是好的。 就是: "纵是千年铁门槛,终需一个土馒头。意思是那些大富大贵的人家, 自以为铁打的门槛, 连小鬼也近不去, 却不知道人人都有一死, 死了不过都是埋在一个土堆里, (看起来就像一个土馒头), 什么荣华富贵都带不走,并没有区别。她自认为自己已看透一切,超然世俗一切。所以自称“槛外人”。
其实,她“众人槛内我槛外”的修行了半天,却仍走不出自己内心的槛。高低贵贱,分别执着,就是那高高的铁槛,把她牢牢困在自得其乐的清高中。在《红楼梦》中“贾宝玉品茶栊翠庵”一回中,待贾母,宝钗,黛玉,宝玉,刘姥姥的态度天壤之别。正如对井水,雨水,雪水,比较的泾渭分明。她几乎把所有人的都奚落了一番。她冷笑黛玉:“你这么个人,竟是大俗人,连水也尝不出来。”她说宝玉:“只怕你家里未必找的出这么一个俗器来呢。” 她对刘姥姥用过的杯子:“幸而那杯子是我没有吃过的,若我使过,我就砸碎了也不能给他。”她的槛是自认为比旁人干净,自认为比旁人看破,但是,“欲洁何曾洁,云空谓必空。”当宝玉逗她说,要用几桶清水把她的院子,好好洗一番时。她却说:“这更好了。只是你嘱咐他们,抬了水,只搁在山门外头墙根下,别进门来。” 其实,她最应该洗的是她自己的内心。她把自己从外表到所居环境,打造的看似一尘不染,但她的内心却是视别人脏,独自己净,早已污浊不堪。“可怜金玉质,终陷淖泥中。”
她的这番自欺欺人的假修行,却逃不过清透纯真,冰雪聪明的邢岫烟,一针见血点破了她的内心:“僧不僧,俗不俗,男不男,女不女”。其实妙玉正是这样一个无比矫情的“四不像”。
与之相形之处,贾宝玉却是红尘中的真修行。他处处想点醒妙玉,妙玉却沉浸自我感觉中,沉醉不醒。宝玉对茶器的态度:“常言‘世法平等’。” 宝玉对刘姥姥的态度:“那茶杯虽然腌臜了,白撩了岂不可惜?依我说,不如就给了那贫婆子罢,他卖了也可以度日。”对妙玉的态度:“你那里和他说话去?越发连你都腌臜了。”可见,曹雪芹处处借宝玉之口,拔正修行之路,什么才是真正的看破,放下,平等,慈悲,悟透。
妙玉这种背觉合尘的修行,又如何度脱自己的苦难。正如《楞严经》所说:“犹如煮沙欲成嘉馔,纵经尘劫,终不能得。”
掩门空赏清高影,
俗风不吹窗内灯。
寂廖冷挑梅蕊雪,
泥壶独煮槛外梦。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