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名字,有的读者较熟悉,如尼采,一个“超人”,一个愤世嫉俗的诗人和思想家;杜威,一个实用主义大师,提倡“大胆假设,小心求证”的胡适先生就是出自他的门下;罗素,他在94岁高龄组织国际法庭,审判美国对越南的战争罪行。有些名字读者不太熟悉,如胡塞尔、维特根斯坦和海德格尔,不少人可能从来没有听说过。
尽管在社会公众中的影响各不相同,这些思想家在哲学界的地位却是公认的:他们都是某一哲学思潮或流派的开创人或集大成者,而这恰恰说明他们各自哲学思想的独特性。即使有彼此相关或前后承绪者,如罗素和维特根斯坦,如胡塞尔和海德格尔,只要深入到每个人的思想历程中去,就会发现他们在哲学个性上的巨大差异。
最能表现这些哲学巨匠个性的体裁应该是传记。恰恰这一方面,在写作和出版上显得十分薄弱。多年来,关于这些哲学大师的研究资料──对原著的翻译、研究论文和专著等等──已经有了不少,但关于他们的传记则不多见;特别是国内学人写的传记,更属凤毛麟角。
为哲学家作传是一件吃力不讨好的事情:搞哲学研究的写人物传记,必须转换自己的思路和写法,去掉那种纯抽象和逻辑思维的习惯,多一些形象、直观和灵感的东西;搞文学创作的人又应该熟悉他们平时视为畏途的抽象思维,以准确把握人物的思想脉络。这些都增加了作品的写作难度。另一方面,搞哲学的人觉得这超出了本专业的范围,不属于正二八经的研究工作和科研成果;而在搞文学创作的人看来,它也算不上正品,即使在传记文学中,其社会轰动效应远远比不上那些关于政治、体育、和影视明星的作品。
但是在各类明星的崇拜者之外,毕竟还有不少读者,对这些不甚时髦的哲学大师感兴趣,希望通过他们来认识我们生活于其中的世界,来把握我们的时代和自身。为了满足这些读者的需要,我们推出了这组传记作品。
“大传”的作者,大都是专攻哲学的学人,有的主要研究方向就是本书的传主,在对人物思想的把握方面应该有一定基础。他们需要解决的问题主要是摆脱撰写学术论文的模式,把思想与形象、分析与描述、考据事实与发挥想象有机地结合起来;在使作品真实可信、具有相当思想深度的前提下,尽可能地使其生动传神,也就是具有可读性即文学性。应该说,他们都尽了最大努力来做到这一点。
一本哲学家传记,不仅要让读者了解某一个哲学家的思想是什么,更要让读者了解,这些思想是怎样产生的,为什么会产生在这一个人身上,它在这样一个时代起到什么作用等等。思想、个体、社会、时代相互交织在一起,形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总体。传记应该反映这个总体化的东西。
在这个总体化中,作为核心和灵魂的是人物的个性。抓住了这一点,就抓住了总体:在人物个性的观照下,他的思想不再是枯燥无味的纯逻辑,变得生动活泼、容易理解;而社会和时代也不再是大而无当、无法捉摸的东西,可以具体地加以把握。一部好的传记作品,应该深刻揭示人物的个性,写出一个活生生的人,他不仅仅是思想的载体,也不仅仅是社会的反映、时代的号角;他就是他,是“这一个”,同时在他身上又可以看到我们希望看到的一切。
20世纪是一个辉煌灿烂的世纪,也是一个多灾多难的世纪。登月、火星探索、电脑、克隆羊、……这样一些成就是人类在上一世纪根本无法想象的。世界大战、核弹、爱滋病、生态危机、……人类自我毁灭的能力也是空前的。在这样一个复杂多变、大发展与大倒退交错在一起的时代里,人类将何以自处?人和世界应该是一个什么关系?人怎样来看待世界和自身?处此世纪之末,有幸或不幸生活在这个时代的人们,不免要回首过去,在有意无意之间,给它作一番总结。而听听哲人们的声音,显然有助于我们的深入思考。
哲学是时代的产物,同时它又是对时代的反思,是超越时代的远眺;它不仅仅是对当下现在的回应,更是对人类未来的构想;哲学,人类智慧之学,总是使人在绝望中寻求希望,在希望中破除虚妄,在勘破中仍然努力,在沉沦中务求超越,在倒退中奋力前进。在读了这些哲学巨人的一生经历之后,我们或许会从中获得许多启发和教益。
“20世纪西方哲学巨匠大传”第一批推出的人物,他们思想活动的旺盛期大都在世纪上半叶甚至更早。本世纪的哲学巨匠当不止他们几个,特别是比他们晚出的,大有出类拔萃者在;我们以后将陆续推出,以期给读者一幅世纪哲人的完整群像图。
黄忠晶
1997年于武汉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