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凭栏论世 乱弹八卦 佳作赏析 讽刺幽默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三国演义》人物谈——贾诩

时间:2019/5/30 作者: 贺平 热度: 223100
  贾诩是曹魏政权的重要谋士,是一个很有才干的人,但他早年却不得其主。最初,他是董卓的谋士。虽然他才干不在董卓倚重的谋士李儒之下,却未被重用,未见向董卓献一计一策,可能是他不愿助董卓为害吧。但董卓死后,他却干了一件祸国秧民、惊天动地的大坏事。王允、吕布诛杀董卓后,独不赦董卓手下4员大将李傕、郭汜、张济、樊稠。4人商议欲散伙各自逃生,此时贾诩说:“你们若弃军单行,一亭长就能将你们逮住。不如集合军马,杀入长安。若成功,奉朝廷以正天下;不成功,再走不迟。”4人遂聚兵10余万,战败吕布,杀死王允,占领长安,劫持皇帝,又成了第二个董卓。后西凉太守马腾、并州刺史韩遂领军杀来,李傕又用贾诩计,将其杀得大败。可见贾诩虽是一个智士,却不是一个义士,如果军队解体,作为被朝廷通缉的董卓余党,李傕等人还可以做土匪,而贾诩一介书生,手无缚鸡之力,就只有束手就擒,所以他为了保全身家性命,也就不顾朝廷的存亡、百姓的安危了。清代毛宗岗说他:“一句话便使天下大乱。”可见其能量之大。

  但他也并不是一个恶人。李傕焚毁宫殿,欺凌皇帝,有大臣就对皇帝说:“贾诩虽为李傕心腹,但并未尝忘君,陛下可与谋之。”皇帝便流泪对贾诩说:“卿能怜汉朝、救朕命乎?”贾诩拜伏说:“臣不敢忘君。陛下勿言,臣自图之。”贾诩便暗中对李傕军中的羌兵说:“天子知你们忠义,令你们回乡,后当有重赏。”羌兵遂都离散而去。贾诩又奏请皇帝,封李傕为大司马。李傕大喜,说:“此女巫降神祈祷之力!”重赏女巫,却不赏军将。于是部将反叛,自相火并。在曹操领兵来征讨时,又劝李傕投降。李傕要杀贾诩,贾诩便连夜逃走了。

  贾诩第二次出场,是作为张绣的谋士。张绣本是一势力单薄的小军阀,能在群雄争霸中生存立足,全赖贾诩之力。就是雄才大略的曹操,遇到贾诩,也屡屡挫败,甚至几乎丧命。曹操大败李傕、郭汜以后,统兵征讨张绣。张绣向贾诩问计,贾诩说:“曹操势大,不如投降。”张绣就降了曹操。曹操一见贾诩,便非常喜爱,欲用为谋士。而贾诩却说:“我昔日跟随李傕、郭汜,得罪天下;今随张绣,言听计从,不忍弃之。” 曹操进入宛城后,收了张绣的婶子邹氏,张绣大辱,请贾诩商议报仇。贾诩便为张绣设谋:诈称兵士多有逃亡,请求将张绣驻扎在城外军队,移屯城中,分为四寨。又使人盗去曹操的护卫典韦的兵器双戟,再将典韦灌醉。然后夜间突袭曹操中军大帐。曹操右臂中了一箭逃脱,所乘马中三箭死亡,典韦醉中战死,长子曹昂被乱箭射死,侄曹安民被砍为肉泥。

  曹操二征张绣时,在南阳西城堆柴,似是欲从西门攻城。却被贾诩看破是声西击东,于是将计就计,在西城多聚弱兵、百姓,虚张声势,却将精兵伏于东门。曹操见了大喜,以为中计。结果夜间进城,中了埋伏,损兵5万,辎重无数,奔走数十里。贾诩又叫张绣急致书刘表,约截住曹军后路。张绣与刘表会兵共对阵曹操时,忽袁绍欲犯许都,曹操慌忙撤军。刘表欲追,贾诩说:“不可追。”刘表力劝张绣追,结果两军大败而还。张绣对贾诩说:“不听公言,果有此败。”贾诩却说:“现在再追。”张绣和刘表都不解。贾诩说:“只果追去,如不胜斩我首级。”刘表仍不信,张绣自引军去追,果获大胜。事后贾诩说:“ 曹操撤军,必用精兵强将为后卫,以防追兵,故我追之必败;而破我追兵后,必不再防备,故我追之能胜。”

  官渡之战爆发后,曹操和袁绍同时招降张绣,贾诩劝张绣投降曹操,理由是:袁强曹弱,我人少去投,必不以我为重;而曹操势弱,得我必喜。况且袁绍连自己兄弟都不能容,还能容别人吗?这是一次决定人生命运的关键选择,历史证明贾诩的选择是正确的,保证了张绣未随袁绍的灭亡而灭亡,也使自己有了一个辉煌、腾达的人生。

  贾诩从此便成为曹魏政权的重要人物,辅佐曹操、曹丕父子两代。曹操西征马超时,马超英勇,曹操屡战屡败,贾诩遂劝曹操使反间计,让马超、韩遂相疑。曹操遂阵前与韩遂叙旧,让马超生疑。贾诩又说:“ 此还不足离间二人。”教曹操亲书一信,中间字意朦胧,于要害处,涂抹改易,单送给韩遂,又故意让马超知道。韩遂、马超果然中计,两家互杀,终使曹操获胜。

  曹操征讨汉中张鲁时,张鲁阵中猛将庞德,力战曹营许褚、张郃、徐晃、夏候渊4将,全无惧怯。曹操见了喜爱,欲收服庞德。贾诩深知张鲁谋士杨松,极其贪婪,便教曹操以重金贿赂,让其向张鲁进庞德谮言,说庞德受了曹操贿赂,故意打败。张鲁大怒,要庞德出战,不胜即斩。庞德抱恨出战,被曹军活捉,思量张鲁对他不信任,于是降了曹操。后关羽攻樊城时,庞德为先锋,抬一棺材欲与关羽决死战。 曹操欢喜说:“庞德如此忠勇,我有何忧!”贾诩却说:“庞德恃血气之勇,使人忧虑。”后庞德果被擒身死。

  帝王立嗣,虽是家事,更是国事,关乎国家的盛衰兴亡,因此帝王、大臣都不能不慎重考虑。曹操长子曹昂征张绣时死于宛城,余四子曹丕、曹彰、曹植、曹熊入围继承人。曹植极其聪明,举笔成章,曹操欲立为世子。曹丕向贾诩问计。贾诩教他以孝感动曹操。于是每逢曹操出征,诸子送行,曹植就写文章,称述功德;曹丕则痛哭流涕,哭得众人皆感伤。曹操于是疑曹植乖巧,不及曹丕诚孝,在立嗣上踌蹰不决,问于贾诩。贾诩不答,曹操问他为何不答,贾诩说:“我正在想事。”曹操问:“想什么事?”贾诩说:“想袁绍、刘表父子之事。”――袁绍、刘表都因废长立幼遗下大患。曹操听罢大笑,遂立曹丕为世子。事实也证明,曹丕比曹植更适宜当国君;曹植的确才华横溢,天下才共一石,曹子建独得八斗,但使气任性,只能为一文坛领袖,而不能胜负治国安邦之任。

  贾诩一生,立身处世之道,首要是保全自己。他向人主献计献策、进言劝谏,只要尽到人臣的职责和义务就行,听与不听那是别人的事;所以他不会力谏,更不会死谏。曹丕欲完成曹操遗志统一天下,问计贾诩先取蜀还是先取吴,贾诩劝他观望,待两国之变。曹丕不听,御驾亲征东吴,结果大败。曹丕称帝,贾诩也是拥护者,领着众臣朝拜。他不拥护行吗?满朝大臣皆拥护,他是首要大臣。同为曹操倚谋臣的荀彧,就是因为反对曹操称魏王,而被曹操逼迫自杀的。古代,拥立新皇帝是一件天大之功,就是开国元勋,所以满朝大臣,不仅不反对曹丕篡汉称帝,而且还积极地劝说曹丕称帝――篡夺帝位的人总是要人假惺惺地劝进的――威逼汉献帝退位。华歆、王朗恐吓皇帝:“陛下宜早退位,免遭大祸。”皇帝说:“谁敢弑朕耶?”华歆厉声说:“天下弑陛下者,何止一人?”吓得皇帝逃往后殿,华歆竟扯住龙袍,变色说:“退与不退,早发一言!” 曹洪、曹休带剑闯入后殿逼皇帝出来,抢夺玉玺。皇帝退位后,华歆用剑指着皇帝,厉声说:“立一帝,废一帝,古之常道!你今日便行,非宣召不许入朝!”因这一段拥立之功,华歆被封为司徒,王朗被封为司空,其余大小官员一一升赏。但贾诩没有充当这样的积极分子,曹丕假惺惺征求他意见时,他就敷衍两句;他见群臣汹汹,怕皇帝真的被急于立功的大臣所杀,才在皇帝哭着说愿让出皇位时安慰皇帝说:“魏王必不负陛下,陛下可急降诏,以安众心。”贾诩拥护曹丕称帝,是不能算作人生污点的。皇帝是一个国家的最高领导人,是要担负起保卫国家、为民谋福祉的责任的,而汉献帝早已名存实亡,而且生长深宫、养尊处优,即使给他这个权力,他也无能力履行职责。周代商,汉代秦,天命有常,唯有德有才者居之,曹魏为何就不能代刘汉呢? 
赞(1)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1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