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纪念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之际,主流媒体都把张学良作为民族英雄来歌颂,最近又出现了一部歪曲历史歌颂张学良的电视剧《少帅》,然而,这却是一个天大的谎言。为了不忘记历史,为了真正的不忘记历史,记取历史的经验教训,我们很有必要澄清历史真相,还历史以本来面目。
马英九在谈到抗日战争时非常感慨的说过,当时的中国权势者都是热衷于内战,都是内战热心,外战无心,正因为如此,让国家丢失了大片国土。就此而言,张学良可谓历史第一罪人。
众所周知,张学良的父亲,土匪出身的东北王张作霖引狼入室,以日本人的支持来对抗北洋政府,搞地方割据,但终因鬼子的欲壑难填,被日本主子炸死。本来嘛,杀父之仇不共戴天,可这个中华民族的罪人,也是土匪张氏的不屑子孙在掌握了东北大权之后都做了一些什么呢?
张学良成为东北军统帅之后,对杀父仇人屁也不敢放上一个,唯一让国民党歌颂的是搞了个东北易帜,让共产党歌颂的是搞了个西安事变。我们看看东北易帜前后张学良的表现:
东北易帜后,东北军编成步兵25个旅、骑兵6个旅、炮兵10个团,陆军总兵力40余万(地方警察、治安部队不计算在内)。
更有必要说明的,东北军的装备在当时的各派军阀中也是最优的,且并不比日本住东北军队差。当时东北军拥有飞机250多,其中战斗机150架,更有当时世界上最先进德国造容克飞机57架。此外,东北海军拥有大小舰只21艘,3.22万吨,舰队官兵3300人。主力舰“海圻”号为当时中国最大的巡洋舰。另外还有当时亚洲最大的兵工厂。
与拥有如此雄厚的兵力的东北军相比较,当时日本住东北的军队约10500人,且没有一门大炮(九一八事变前夕才从朝鲜紧急运来两门)。在此明显优势下,张学良不向日本寻仇,不知赶走仇人,相反还维持仇人在东北的一切特权。另一方面又积极的调兵进关参加内战。
1930年9月,张学良支援蒋介石参加中原大战,以其9个精锐旅共10万人编成两军,由于学忠、王树常统领入关。中原大战结束后,入关的9个旅及配属(骑兵3个旅及炮兵、工兵等)分驻在平津一带。1931年7月,为讨伐石友三的反蒋反张战争,又将东北的步兵3个旅、炮兵2个团共8万人调进关内。再加上驻山海关的何柱国旅,这时东北军步兵精锐和大部炮兵分布在平津及河北、察哈尔一带。留驻东北的步兵12个旅、骑兵3个旅和省防旅,装备都较进关部队差。
“9.18”事变是在沈阳发生的,当时沈阳东北军与日本关东军军力对比为北大营8000人vs关东军3000人,奉天省内军力对比大约为东北军9万vs关东军1万人(1931年9月,日本关东军兵力10500人,系日本陆军第2师团),无论是绝对兵力还是武器装备都是中国军队占优。如果真打起来,歼灭所有日本军队是很有把握的,况且,直隶、热河以及山海关一带有东北军主力25万也可迅速驰援。事实上,日本人当时也特怕东北军随时翻脸消灭日本军队,国内也分成了主战主和两派,如果初期遭到猛烈反击,日本国内主和派必能占据上风,东北有很大可能不会沦丧,而后也不会有全面的侵华战争。
但是,令国人沮丧的是,这个败家子 张学良竟然坚决的下令“不抵抗”,明确强调,谁抵抗就枪毙谁!就这样,东北的大好河山让他拱手送给日本。
还有,他送给的不仅仅是东北大好河山,而且还有亚洲最大的兵工厂,完好的150多架飞机,这些都成为日本军队杀害中国人民,支撑战争的资源!
张学良以其行为,已经被永远的钉在了耻辱柱上!
九一八事变之后整整六年时间,张学良从来没有谋划过打回东北,收复失地,而是以40多万大军的全部兵力,按照蒋介石的部署全力围剿红军,张学良自己则出任“鄂豫皖三省剿匪副总司令”,西北剿匪总司令等职,亲自指挥东北军进剿鄂豫皖苏区,迫使红军徐海东部逃亡陕北,后又亲自指挥东北军15万,以及十七路军等30余万围剿陕北红军。只是在进攻陕北红军时,一败崂山,二败榆林桥,三敗吴起镇,而后尾随追击中央红军的东北军精锐牛元峰在直罗镇被全歼。不得不停止他罪恶的围剿。
与张学良卖力的进剿红军不同,蒋介石的中央政府并没有因其卖力而优待这只走狗,相反,却想着如何瓦解吞并东北军。中央提供给东北军的军费很低,一个师仅有3万元,大约是中央军一个师的四分之一(中央军整编师每月军饷12万),一个师3万元的军费顶多只能保证士兵军官吃饱肚子,加上给与少量的军饷。这点点军饷用于士兵养家是肯定不够的,也造成了东北军家属几乎无法生存,境遇极惨。东北军大将王以哲等人认为,这种情况下东北军支持不了几年。如果保持这种局面拖个几年,东北军上下都会产生异动,一部分人肯定会叛变投靠中央以换取更好的地位。剩下的东北军在未来几年肯定会被中央一口口的吃掉,最终像福建十九路军和川军一样,被中央瓦解,归入自己麾下。此种情况下,竖子张学良及其东北军实在是走投无路了。正是面对这样的困局,张学良最终听从了真正的爱国将领杨虎城的建议,与杨虎城一起发动了西安事变。这算最后为竖子拾了一点脸面。
但是,不管是他后来如何发动西安兵谏,也不管他后来如何被蒋介石囚困,他弃国恨于不顾,忘家仇于不管,却将本可歼灭鬼子的四十万大军用于大打内战,其罪恶是无论如何也无法洗脱的掉的。
然而,颜回短命,盗跖寿延,这个竖子竟然活到百岁之上,实在是苍天不公,佛祖眼瞎!气愤之余,我写过一首诗表示不满:诗名曰《九一八纪念日有感》
民初花少五毒俱,丢弃东北罪当诛。
华清水暖能去污,寿及百岁天有私。
又,我在去年曾乘专列赴东北游历,眼见东北大好河山,思量其曾因竖子而成为日本鬼子的大后方,支撑日本的侵华战争甚至太平洋战争,常常唏嘘。过山海关时我写了一首《青门饮》,略表我对汉奸竖子的愤慨,词名月《山海关》:
猎猎东风,彩旗翻血,往事多少,游人知否?孙熊两代,天下胸襟,竟遭阉狗撕咬。 ①袁师击胡酋,辽东宁,又遭诬告。古今忠义,多输奸狡,夜冥难晓 ②。
还忆竖子狎妓,一歌未尽,北营信到,竟不抵抗。腥风血雨,可怜三省父老 ③。雄关情牵处,尽都是国耻缠绕。甚时飞将归来,扫我海疆烦恼。
注:①孙熊句,指孙传庭,熊廷弼。二人督师山海关,多次击败清兵,收复失地,可惜后来都被魏忠贤陷害。 ②袁师击胡酋句,指袁崇焕守督师山海关,在宁远击杀努尔哈赤,收复失地,后遭崇祯怀疑,被凌凌迟处死迟处死。 ③竖子,指张学良。他明知日本人炸死其父,却与日本人委曲求全,明知日本人占领东北的野心,却帅26万奉军入关助蒋剿匪而不设防。九一八事变发生时他正在天津看戏,接到报告当即下命令是“坚决不许抵抗”。著名画家马君武于事变后在上海《时事新报》发表两首诗《哀沈阳》:其中第二首为“告急军书夜半来,开场弦管又相催。沈阳已陷休回顾,更抱佳人舞几回。”时至今日,掌握舆论大权的所谓学者们却仍在为这个千古罪人遮遮掩掩,真不知有无廉耻之心。
附:
此文写完,言犹未尽。希望同人尽力转载,以警示后人勿忘国耻,勿学竖子;要我国民分辨是非,莫为利益者之妄言迷惑,使我抗日牺牲之烈士,惨遭鬼子屠戮之同胞怀恨于九泉。
赞(2)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