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凭栏论世 乱弹八卦 佳作赏析 讽刺幽默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西游记》里“唐僧师徒过荆棘岭”的故事

时间:2016/6/12 作者: 木道长 热度: 94433

   


    文章是这样描写“唐僧师徒过荆棘岭”的故事:话说唐僧师徒在祭赛国获宝擒怪,为金光寺后改为伏龙寺的蒙冤和尚平反昭雪之后,唐僧师徒谢绝祭赛国国王的馈赠和伏龙寺的和尚的跟随,一行人马向西而行,不觉冬去春来,这一天,他们来到一条长岭之下,岭顶上是路,虽然有路,但左右两旁都是荆刺棘针,唐僧看到此,产生畏难情绪,这时他徒弟猪八戒自告奋勇要为大家开路。在整部《西游记》里,猪八戒这次最积极,平时他可懒惰得很。于是猪八戒把腰躬一躬,叫“长”就长了二十丈高下身躯;把钉耙幌一幌,教“变”就变了有三十丈长短的钯柄;双手使钯,将荆棘左右搂开,引导其他人前行。这一日未曾住手,行有百里路,到了傍晚时昏,来到一块空阔之处,当路上有一通石碣,上有三个大字,乃“荆棘岭”;下有两行十四个小字,乃“荆棘蓬攀八百里,古来有路少人行。”猪八戒见了,笑道:“等老猪与他添上两句:‘自今八戒能开破,直透西方路尽平!’”这时,唐僧又想休息,猪八戒劝他一鼓作气继续前行,唐僧只得相从,四人振作精神奋勇向前。又经过一晚一日,天色将晚,他们来到一段空地,中间乃是一座古庙。庙门之外,有松柏凝青,桃梅斗艳。唐僧下马与三位徒弟一同欣赏景色,不料孙悟空却说:“此地少吉多凶,不宜多坐。”沙僧听了,怪孙悟空多疑。正说着,出现了一老者,后面跟一赤发鬼,头顶着一盘面饼,跪下自称道:他是荆棘岭土地,知大圣到此,特备蒸饼一盘,与各位充饥。猪八戒欢喜,上前就要拿饼,孙悟空早己看出这老者不是善茬,阻止猪八戒拿饼动作,大声道:“有妖怪!”拿起金箍棒往老者打去,老者化作一阵阴风,把唐僧摄去不知走向。


    那老者同鬼使把唐僧抬到一座烟霞石室前放下,并自我介绍说他叫十八公,他把唐僧带来的理由是因他和另外三位老者,听说唐僧的大名,想以诗会友,可是又怕唐僧拒绝,只好使手段把他摄来。正说另外三位老者也走出来,个个道骨仙风,不是凡人,更非妖魔鬼怪,唐僧这才把一颗悬的心放下,开始和四位老者吟诗作赋,高谈阔论,越谈越投机,越谈兴趣越浓,就在这时,有一杏仙出场,奉上香茗,听了四老介绍唐僧刚才表现,心生爱意,想以身相许。四个老者也在旁起哄,唐僧这才知道落入他们圈套,脸上变了颜色,厉声叱责。正在这时,孙悟空、猪八戒、沙和尚寻来,那些人听到叫声,愰了幌,都不见了。唐僧这才神魂初定,把他被掳后经过向三位高徒一一道出,孙悟空知道那些人是树木成精,把之情况对猪八戒一说,猪八戒一听,“不论好歹,一顿钉钯,三五长嘴,连拱带筑,把两颗腊梅、丹桂、老杏、枫杨俱挥倒在地,果然那根下俱鲜血淋漓”。猪八戒这是怎么啦,何苦跟树木过不去呢?这其实是说当时农民朋友最痛恨这些东西,在他们眼里当官的就是被这些东西教坏了,从而不干实事,不带他们去取真经。这让我想起解放后那段时期,领袖一声令下,全国农村轰轰烈烈开展“破四旧”运动,原来这是有原因的。文章接着写道:三藏近前扯住道:“悟能,不可伤了他!他虽成了气候,却不曾害我。我等找路去罢。”行者道:“师父不可惜他,恐日后成了大怪,害人不浅也。”那呆子索性一顿钯,将松、柏、桧、竹一齐筑倒,却才请师父上马,顺大路一齐西行。


    上面这段描写让我心生感慨,以往我总认为“破四旧”运动是错误的,把那些珍贵书耤、文物毁了,以后再也找不回来了,按这故事的意思好象还破不彻底,所以现在“四旧”成了“大怪”,又来害人了。那么“破四旧”运动是错误还是正确的呢?是彻底还是不彻底?我现在认为“破四旧”运动绝对是正确的,但方法错了。“四旧”这东西应该指的是人头脑中的旧思想、旧观念、旧规矩、旧条条框框,而不是旧书、旧文物。“破四旧”其实是解放思想,树立正确人生观、价值观,我不知毛泽东当时是怎么想的,竟然把旧书、旧文物当作“四旧”。当然了,有些旧书完完全全是在歌颂皇帝圣明,有些文物是把人皮当作绣花布在上绣花的,象这些旧书、旧文物自然要毁掉,以免让一些伪历史学者、伪学者拿来胡说八道,但我们祖先留给我们更多是劝人为善的书、体现他们聪明才智的文物,象这样书、这样文物说毁就毁,太令人惋惜!即使非要“破”这些珍贵东西,也不应该那样“破”,应该象古代开明帝王一样,令全国藏书者、家有文物者上交国家,由国家组织人员保管,然后逐一审核,有用拿来用,无用封存。在这一点上,毛泽东不如古代开明帝王,撼事也!不过,以我之浅见,此事也不能完全怪毛泽东,要怪只能怪《西游记》作者,是他在书中给毛泽东出了个馊主意,对待“四旧”(老树成精〉要破就要破彻底。


    这个故事在《西游记》里篇幅短,最大看点是唐僧和四怪所吟的诗和一些对禅、道的见解,看得出来,这故事并非根据作者经历而改编,而是为了体现他的诗才和一些为官之道特别创作的。作者的诗才如何,我看不出来,也无兴起去追究,自有《西游记》作者考证者去评论,我最兴趣的是作者在这故事想告诉我们读者那些人生经验。


    有人说作者描写此故事目的是要表达“为官者须防糖衣炮弹的袭击”的宗旨,我认办作者更高明,在这里,他所要阐述观点是:为官者少谈点“风花雪月”,多干些实事,如果一味沉迷于“风花雪月”之中,则想取“大乘”真经〈大成就〉难矣!


    “防糖衣炮弹”这个名词为大家所熟悉,是因为它出自共产党领袖毛泽东之口。伟人毛泽东在建国之初就告诉共产党干部要防止敌人“糖衣炮弹的袭击”,并说全国解放只完成“万里长征”第一步,后面路还很长,全党同志务必保持戒骄、戒躁工作作风,为社会主义新中国建设做出贡献。毛泽东这番话显然是从这篇得到启示有感而发,那么这篇文章不就是阐述“为官者须防糖衣炮弹的袭击”的观点吗?非也。因为毛泽东和作者所处位置不同,一个是站在刚成立政权里位置,一个是站在一个老朽政权里位置。毛泽东所说针对性十分强,他针对当时共产党员都是从“土八路”来的,那里知道什么“风花雪月”,象这样“土八路”,你要他们少谈点“风花雪月”,多干点实事,那不是对牛弹琴吗!而且这些“土八路”素质低、文化修养不够,敌人也不会用“风花雪月”这么高深招教来拉拢、收卖这些人,要用就来直接的,送金钱、送美女,一招就把你放倒。所以,毛泽东才说上述那一番话,而作者要告诫是那些饱读经书,来自书香门第的为官者,什么是““糖衣炮弹”,要如何防范,他们比作者还要熟、还要有办法,你作者在他们面前大谈防止敌人“糖衣炮弹的袭击”的话,那简直就是在孔夫子庙前卖父,在关老爷面前耍大刀—自取其辱。象这样的事,自称“猴精”的作者他会这样做吗?


    通过上面分析,我们读者完全可以排除这篇文章是要体现作者“当官者要防止糖衣炮弹的袭击”的观点,一句话,这个观点不靠谱,信不得真。那么作者在文章所要表达真如我所料那样吗?


    每当我看到这篇文章,我脑海里就出现这样一个画面:一个当官在挥毫写字、作诗、作画,旁边一些文人在旁喝彩,奉承,当官写(画)完最后一笔,放下手中的毛笔,一手叉腰,一手指他写(画)的,得意地问道:“我写(画)的,怎么样?”这时他旁边所谓文人们立即异口同声地赞道:“某公笔力洒脱,直追右军(王羲之)、道子(吴道子),真乃当世之英才也!”此当官闻之,心中窃喜,嘴里却道:“献丑了!献丑了!”书中唐僧不就是这当官的吗?书中桧、柏、竹、松精不就是当官旁边一群文人吗?


    每当我看到这篇文章,我脑海里又会出现这样一个画面:一个当官的在吹笛,旁边一群作曲家、演奏家、歌唱家听得如痴如醉,鬼知道他们是否在听!咳!不说他们了,我这里特别要提到一个年青、貌美的女歌唱家,她也象众人一样听得如饮仙醪琼浆,更特殊就是她一脸对吹笛者崇拜之情,当一曲散去,她立即上前对当官道:“您吹好好听,我也在学吹笛,您能不能教教我?”这当官一对猪眼一亮,紧盯女歌唱家漂亮脸蛋说道:“你就是大名鼎鼎某某某,我早就听过你了。我这雕虫小技能入你的慧眼,本人不胜荣幸,至于教你,我可没这资格。”旁边一群作曲家、演奏家、歌唱家赶紧说道:“某公,您太谦虚了,谁不知你青年时是学校歌唱家、音乐家,小某虽在音乐上有所成就,但比您来说那是望尘莫及,您绝对有资格收这个徒弟。收了吧!收了吧!您收了,就给我们音乐届增添了一段佳话。”不过,任大家怎么起哄,当官就笑摇摇手。这下大家也就觉无趣,慢慢散去,要说最郁闷当然是那位女歌星了,她本想趁这机会攀上这棵大树,那曾料想人家不上当!亲爱的朋友,您们别以为故事就到为止就没下文了。不是的,如果没下文,这当官的不就是这故事里唐僧,那女的不就是“杏仙”吗?可是现实中,“杏仙”还是“杏仙”,当官的却不是“和尚”唐僧,他平生所好,唯色而己。事后,他让秘书把这“杏仙”带到他的住处,在床上收“杏仙”为“徒”了。诶!面对如此“文雅”之事,我不知要说什么好呢?于是,我无语。


    亲爱朋友,通过上面我所说两个小故事,您们应该赞同我的观点吧!作者编纂此故事,目的是告戒为官者防止“风花雪月”的腐蚀,倣官就要象唐僧带猪八戒那样遇到“荆棘岭”毫不犹豫地破路前行,直通西天取得“大乘”真经〈大成就〉。

 

    多干点实事,少谈些风月。当官者自勉!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