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凭栏论世 乱弹八卦 佳作赏析 讽刺幽默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西游记》里“唐僧师徒过祭赛国”的故事

时间:2016/6/8 作者: 木道长 热度: 97369

  


    “唐僧师徒过祭赛国”的故事在小说第六十二、六十三两回中,讲的是唐僧师徒在祭赛国解救蒙冤和尚的故事。它用独特的笔调,对明代东厂、西厂和锦衣卫这些特务机关里人员草菅人命,制造冤、假、错案的罪行,进行了无情的揭露。书中“万圣老龙”就是“忘姓”老龙,龙王就是玉帝的家奴,玉帝如暗指人间庸主,那么“万圣老龙”就是“姓什么都不知道的老太监”,明代自明成祖朱棣起每位皇帝都会派亲信太监去监控臣民们的异动,先是成立西厂,后又增东厂、“万圣老龙”就是东厂、西厂特务机构里“特务”—老太监;九头虫暗指锦衣卫护卫,锦衣卫也是明朝一个臭名昭著的特务组织,老百姓深受其害,小说里把他们关系写成翁婿,对他们狼狈为奸进行讽刺。大家都知道太蓝是没子女,小说里却塑造一群龙子、龙孙,这是不是作者写错?不是。太监虽没亲生子女,但可以收干儿子、干女儿、干孙子、干孙女,而且由于这些太监是皇帝亲信,掌握生杀大权,当时社会各色人种争得要给他们当干儿子、干孙J;干女儿、干孙女呢!书中还写一位龙婆,是“万圣老龙”的老婆,众所周知太监之所以成为皇帝亲信,就是他们性功能被人为剥夺了,皇帝对他们很放心。那么这一笔是不是作者也写错了?也不是。历史上著名太监都是有老婆,而且还不止一个,如魏忠贤、李莲英,他们不但在宫里有“对食”(宫女和太监暗中结成夫妻),外面还有几位名义上的老婆。弄清太监这些狗皮倒灶的丑事,我们读者自然也懂得作者在书中塑造出一位“万圣公主”的笔意了。书中说“万圣公主”是“万圣老龙”女儿,还说她长十分漂亮,现实中什么人长得很漂亮,却没她们自己姓什么都不知道呢?这些人当然就是妓院里妓女,她们一般只有艺名,而无姓名。作者塑造“万圣公主”这角色,是讽刺东厂、西厂太监以美色拉拢锦衣卫,让他们为自己所用,而锦衣卫贪图美色,甘为帮凶和打手。文章又说这些乱七八糟的人住在乱石山碧波潭里。乱石表示混乱无序、乱七八糟;碧波表示那里水深及藏污纳垢之所。所以“乱石山碧波潭”暗指强盗、土匪;社会上地痞、流氓、妓女聚集之地。另外,这故事里还出现二郎神,在民间传说中,二郎神是个正直神,是玉帝外甥,全称是昭惠灵显王,专管阴间冤狱,初中课本中有《席方平》一文,就是说二郎神在阴间为席方平己死父亲昭雪。在这故事,作者拿二郎神来说事,当然是希望人间官员能象二郎神一样,为含冤负屈的受害老百姓平反昭雪。

 

    通过上面分析,我们读者应该猜出这故事作者到底要表达什么了。是的,作者在这篇文章里对当时东厂、西厂和锦衣卫这些特务机关里人员草菅人命,制造冤、假、错案的罪行进行大胆揭露,对大小官员推卸自身责任,漠视百姓生命的私欲之心表示强烈不满,反映了作者对封建社会政治黑暗的痛恨,以及对政治公正清平的渴望之情。一句话,就是希望出现“明君”和“清官”。


    故事描写金光寺宝塔遭“血雨”污染,象征的是这地方遭受动乱,外部势力攻进城里,才有可能让全城飘散腥风“血雨”。连金光寺宝塔顶部那样的高处,都被“血雨”所污,则满城只怕再没有一寸土地没被污染了,而这一切竟然是“忘姓老龙”和“九头虫”这对狼狈为奸郎丈带众多亲属干的。显然是太监和锦衣卫和土匪、强盗内外交结,故意放松警备,让土匪、强盗闯进城里,抢国库、抢有钱人家,制造出“惊天大案”。所谓“家家害怕,户户生悲”,当是东、西太监和锦衣卫贼喊抓贼,大兴冤狱,利用这件事搜刮民财,乱抓人,涉及面之广,凡乎家家户户都有亲人被抓。他们所作所为,当然会让老百姓“家家害怕,户户生悲”。一个地方动乱,土匪、强盗公然闯进城高兵壮的城市里抢劫,虽然有城里不法分子与土匪、强盗结交有关,但其根本原因是这地方官员治理出了重大问题。其中关键,就是这地方官员不注重民生民力,政治腐化堕落,经济凋闭,武备衰弱,一切都到了极点。祭赛国“文不贤,武不良”,动辄拿老百姓的生命当儿戏,任凭东西厂太监和锦衣卫制造出一桩桩的冤、假、错案,国家又从何强盛,民心又如何凝聚?祭赛国王还想要别人朝贡,俯首贴耳拜倒在他脚下,那不是白日做梦!其国家不被“血雨”侵袭,才是怪事!


  丧权辱地,地方沦丧,土匪、强盗闯入城市公然抢劫这样重大事件,主要责任理所当然由地方当政者承担。现在,祭赛国这些残忍自私的当政者,从上到下,冠冕堂皇、异口同声转嫁危机,把自己的责任推得一干二净。他们采用严刑逼供,“千般拷打,万样追求。当时我这里有三辈和尚;前两辈已被拷打不过,死了;如今又捉我辈,问罪枷锁”。(第六十二回)可怜金光寺那些无权无势的“和尚”们、可怜善良和遵纪守法老百姓;他们平日里埋头念经或埋头苦干讨生活,没有任何发言权,根本不能参预国家大政,平杰更无做出一点违法乱纪之事,又如何承担这“莫须有”的罪名!可知世界之上,再没有比这更大的通天冤案了!而祭赛国王听信臣下一群“文不贤,武不良”大臣的谗言,对此不闻不问,还埋怨“我们这里和尚只会做贼”。身负通天冤案金光寺和尚指望不上这样昏庸国王,眼看就象前二辈一样死于酷刑之下,好了,取经唐僧带着能干徒弟来,一位追求真理清官带着他的团队来了,我们金光寺和尚有救了,我们老百姓有救了。从这个故事可见出作者思想局限性,他希望社会出现李世民似“明君”,如果“明君”不出,象魏徵这样“清官”也行。


    一个有思想局限性,不等于他智慧局限性,对于冤、假、错案,作者在故事中也提出了一些对付办法,十分实用。


  唐僧“扫塔”,反映的是常规性具体办法。所谓“扫塔”,其实代表调查研究,查清案情。先前祭赛国一群“文不贤,武不良”大臣们,从来不讲这。塔上灰尘那么厚,四处蜘蛛网,表明他们从来没到那里来过,也即从来没做过任何调研,只是凭推测定案。唐僧一扫塔,就找到了妖怪作乱的线索。对于一般的冤假错案,这一方法是行之有效的。书中唐僧会去“扫塔”,因为他有一颗慈悲人,当官虽然是聪明人,但如无一颗“为老百姓办事”之心,你指望他们深入调查研究,查清冤、假、错案情,那还不如指望“太阳从西边出”呢!


  不过,技术层面的冤假错案,用调查研究一类技术手段可以解决。政治黑暗造成的冤假错案,就不是一般技术手段可以解决的事情了。祭赛国的通天冤案,是国家政治黑暗造成的;是东厂、西厂和锦衣卫这些特务机关里人员草菅人命、搜刮民脂民膏造成的。面对这种情况,孙悟空怒不可遏,一棒子“把个老龙头打得稀烂”,把龙婆绑到耻辱柱上。作者这样写,其实也是没办法,只能用妖怪作替死鬼,这说的,就是对作恶万端而死不改悔的老太监,如果指望用昏庸皇帝制定的法律、法规来加以惩罚,简直是不可能的。只有一条路——坚决用武力把他们消灭!至于他放走受伤的九头怪,那不过是说用武力来解决问题,作用有限,不能做到斩草除根。另外,书中还出现猪八戒打死“万圣公主”和想打死龙婆的描写,这说的是:当时农民朋友们特别痛恨助桀为虐“不正经”“坏女人”,他们总以为那些坏人之所以这么坏,都是“坏女人”在背后挑唆、指使。


    此外,文章还描写万圣公主偷了王母娘娘“九叶灵芝草”来涵养万圣老龙和九头怪从金光寺黄金宝塔塔尖上的佛宝,这当然是作者的戏笔。王母娘娘的“九叶灵芝”谐意“九族连坐”,意思是说万圣老龙和九头虫制造冤、假、错案,为了不使他们的阴谋暴露,他们采取封建社会最残酷、最无人道的“九族连坐”刑罚对付反对他们的人。封建社会统治者为了维护其统治,动不动就对其臣民采取惨无人道“诛灭九族”刑罚,在这一点上,封建社会比奴隶社会还要不如,这是封建社会最反动、最腐臭的地方,所以我对马克思“封建社会比奴隶社会进步”的论断,从来就抱着怀疑态度,要说生产力进步,我还勉强能接受,非要说制度优越,那就有点胡说八道了,谁不知道原始社会实行的是共产主义制度,你总不能说封建社会制度比共产主义制度进步吧!


    文章最后描写孙悟空和猪八戒押着龙婆去见国王,龙婆供完罪状后,猪八戒要打死龙婆,行者却阻止他,还说:“家无全犯。”又对龙婆说:“我便饶你,只便要你长远替我看塔。”…行者叫取铁索来。当驾官即取铁索一条,把龙姿琵琶骨穿了。……将舍利子安在十三层塔顶宝瓶中间,把龙姿销在塔心柱上。念动真言,唤出本国土地、城隍与本寺伽蓝,每三日送饮食一餐,与这龙姿度口;少有差讹,即行处斩。众神暗中领护。行者却将芝草把十三层层层扫过,安在瓶内,温养含利子。……


    这段描写体现作者对当时酷刑的批评以及他主张。作者认为“家无全犯”,犯人的家属不应该象犯人一样受到残酷对待,而应该把他们钉在耻辱柱上,以便他们将功补过,当然要派人监督他们行为,一旦发现他们有异动,就要对他们严惩。这让我想起解放初那段历史来,当时国民党逃到台湾,准备反攻大陆,共产党领袖毛泽东就对那些逃到台湾国民党的家属才取过这项政策。焉知这不是毛泽东在学作者的智慧呢?


    至于文中“行者却将芝草把十三层层层扫过,安在瓶内,温养含利子”这句话,那不过是说“九族连坐”这种刑罚最好不要用,要用也只能用在调查研究、侦探破案上。现在公安、监察系统人员在办案时不就是釆取作者所说这个办法吗?由此可见作者之高明,他在《西游记》里不但提出当时社会存在弊端和问题,而且还提出解决这些弊端和问题的办法来。当然,他提出一些弊端和问题,有些是制度问题—无解,就象一个生得了不治之症,他却想用培养病人元气的处方来治,这样做一时可以延长病人的寿命,但最终这位病人会救命乏术,一命呜呼。就象如今中国,反腐是可以延长政权,但最终这个政权会因体制根本问题而土崩瓦解。我这个论断决非危言耸听,不信,大家“张果老骑毛驴”—走着瞧,只是我还能活到那时候,亲眼看到这重大历史事件,我实在心里没谱。


    看来,我有必要给阎王和崔判官送礼,求他们在我“生死簿”上多添几笔。不过,送什么礼物好呢?听作者说,阎王需要南瓜,也好,那就送南瓜吧!只是这礼物会不会太轻了,反而惹怒阎王老子?我心惶恐不安……亲爱朋友,您们说我要不要给阎王送礼?如果要,送什么好呢?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