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凭栏论世 乱弹八卦 佳作赏析 讽刺幽默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西游记》里“唐僧师徒过五庄观”的故事

时间:2016/6/6 作者: 木道长 热度: 85890

    


    众所周知,《西游记》里故事是描写神佛的,而神佛在世间是不存在的,因此民间流传“看了《西游记》,说话象放屁”,此话的意思是:《西游记》里所说故事太夸张了,大家千万别当真。这话有一定道理,但如果有人因此把《西游记》里故事都当做作者凭空捏造,无中生有,我就不敢苟同了。何也?因为任何文学形象都不可能脱离现实,再说现在我们读者都知道书中大闹天宫“齐天大圣”、后跟随唐僧一路降妖除怪,最终到达西天被如来佛祖封为“斗战佛”的孙悟空就是作者本人。一个人写他的奋斗史,难免会在书中自夸自己,这肯定有之。但如果他脱离了现实,自吹自鼓到无边了,只会“画虎不成反类犬”—招世人嘲笑,这样的事聪明人是不会做的。谁都不敢否认作者吴承恩是一个绝顶聪明的人,象这样的人,他怎么会把自己所做过的事、所追求理想拿来胡扯呢?所以,我相信书里大多数故事是作者亲身经历的事,只是作者把它加以夸张,并披上一层宗教的外衣罢了。作者这么做,最大目的:ー是为了把故事写得好看,以便吸引更多读者;二是为了避兔招祸—我在书里面骂东骂西,你统治者看了不高兴又能奈我何!但世间的事就是这么奇妙,“失之朝露收之桑榆”,世人对作者创作《西游记》的目的视之不见,反而把它当作“游戏之作”来消愁解闷。诶!若作者泉下有知,不知他会作何感想呢?


    “地下作者会不会感知”这个问题,作为常人的我毫无兴趣,也不想知道,现在的我迫切想知道的是:“五庄观的故事”寓意什么?作者把他一次经历改编成一个传奇、一个神话目的是什么?


    每当看到《西游记》里“唐僧师徒过五庄观”的故事,我就禁不由己想起我们本地流传一个民间故事来。这个故事说我们这里有三个少年人,一个叫张英;一个叫王毛;一个叫赵狗,他们是自小到大的玩伴,由于三个家庭都很贫困,三人经常聚在一块干了不少偷鸡摸狗的事。有一次,三人一连几天没饭吃,饿得不行了,这时正是我们当地蚕豆成熟季节,三人不约而同地打起要去偷蚕豆煮熟来充饥的主意。可是他们太穷了,三人只有两条外裤,结果三人捉龟,由其中二人穿外裤去偷蚕豆,一个没外裤穿的在家里准备釜灶,柴火,以便蚕豆偷回来后能立即煮。很快的二个外出偷蚕豆少年把蚕豆偷回来了,三个人急忙忙把它们放进瓷釜里煮。不一会儿,蚕豆眼看就要煮熟,三个少年迫不及待想吃的时候,就在此时,一个农民见自家蚕豆被偷,就尾随跟过来,见三人正煮着蚕豆,就大叫:“好大胆!竟然偷我家蚕豆,看我不打死你们!”三人少年一看,吓得魂飞魄散,慌忙躲藏,慌乱中打破瓷釜,蚕豆撒落一地。三人待农民走后,心有不甘,又偷偷溜回来找地上蚕豆,还好蚕豆仍在,三人惊喜赶紧拾起来分食了。这事不知因何被传开了,被我们当地人当作笑话。后来张英因实在太穷了,就出外谋生,机缘巧合下做了清朝总兵。王毛、赵狗二人听到张英做了官,就想去打抽丰,王毛向别人借几两盘钱去找张英,结果不会讲话,当张英和一众部下的面,把以往他们三人偷蚕豆的事说出来,结果张英脸一沉叫人把王毛赶走。过了下久,赵狗也来找张英打抽丰,也当张英部下把这件事加以夸张,他说道:“张英兄,你还记不记得小时候我们三人‘三人劫两库,打破徽州府。擒了豆将军,逃了汤先生。’的事,如今就您最有出息,可喜!可贺!”赵狗诗中“瓷”与“徽”在本地发音相同。一件本来是小偷小摸的丑事,在赵吓狗口里竟然变成三个人神勇的故事。张英部下一听,个个奉承道:“原来将军自小就这么神勇,佩服!佩服!”张英觉脸上有光,笑不合嘴。于是他很好款待他这位小时候的玩伴,待张狗还乡时又赠五百两银子给他做盘缠。因此,本地就流传这样一句话:“会讲话象烧香;不会讲话象放屁。”另外我还记得上世纪农村有人很无聊,把一个人上厕所的经过,用几句打油诗“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黑龙江大桥,前有机枪扫射;后有飞机轰炸”来摹形摹状,把一件每人每日必做的事用打战场面来摹拟。书中“唐僧师徒过五庄观”的故事也是如此,里面什么“人参果”、什么“地生之祖”,它们都是极尽夸张的言辞,其实它们都是世间很普通的人、很普通的东西,在当时社会随处可见。故事里的人参果,不过就是人参和名贵野果代称而已。人参是贵重药材;野果指自然生长杂果;“五庄观”中“五”是“无”的谐音、“庄”是“主人”之意,“五庄观”代指无归属的地方;“五庄观”里人参果指无归属贵重药材和杂果,那不就是山上自然生长无归属贵重药材和杂果吗?“五庄观”主人镇元大仙,号“镇元子”是地仙之祖,别号万世同君,暗指的是隐居在山林的隐士和猎人。清风和明月这两道童,指的是伴随隐士和猎人的环境。“五庄观”庄主可能有特指对象,他应该是隐居在作者任小吏所在地ー位出名隐士,且太有来头,跟朝庭某大员沾亲带故,以前学生很多人高居显位,所以连“观音菩萨”这样有权有势的人都不敢得罪他。


    《西游记》里故事人物一般都是神魔,虽然写得奇幻无比,但我们读者把他们与现实上生活的人一比照,还是隐约知道他们是暗指何人。比如上面我说过这故事里“五庄观主人镇元子大仙”暗指隐居山林的真隐士,真君子。“镇元子”谐音“真元子”;“元”与“君”在古代互用;“镇元子”就是“真君子”也。显然这位“自种自吃的道士”(孙悟空语)在作者心目里是个真的“谦谦君子”,而那些“挂羊头卖狗肉”所谓隐士,是沽名钓誉之徒。另外这故事里还出现福、禄、寿三星,这些人一看就知暗指当地乡老;观音菩萨暗指当时与作者亦师亦友封疆大史陈文矩;至于故事主角唐僧和孙悟空,那就是作者上司一位县令和作者本人;海外三座仙山上的各位神仙,那不过是指别的地方上大小官员,一方面他们权力有限;一方面出事情地方不属他们管辖,所以他们无方救活仙树—人参果树(无法解决问题)。《西游记》里神佛、妖魔和各种宝物确实可在现实中找到与之相对应的人和东西,我还曾经说过:书中所有故事都是幻笔,要想知道书中所写真意,必须把其幻笔剔除,否则只会被其迷惑而胡言乱语。不过,书中神仙菩萨;妖魔鬼怪和五花八门宝贝在现实中本来不容易找来比对,更何况因年代久远作者那时的人和物己渐渐模糊、远逝,作为现代人误读《西游记》,是一件再正常不过的事。但话说回来,你如果知道“人参果”和“五庄观观主地仙之祖”是暗指何物、何人,这个故事寓意什么,对你来说也就不是什么秘密,否则你还真得认为这世上真有什么人参果,现实吃不到做梦时也不忘咬它一口哩!


    故事里描写“五庄观”观主带众弟子临出门时,特别交待留在观里清风和明月二徒弟摘两个人参果给路过此地唐僧吃,说这是因为他跟唐僧有一面之缘,曾在唐僧师傅如来佛祖那里受过他敬一杯茶的缘故。这不是指当时风俗人情吗?“唐僧”这个人在参加科举没做官之前,“五庄观庄主”一次去参加唐僧老师举办盛会,正好唐僧在那里帮忙,给他这位客人斟过茶,时间过去多年,现如今唐僧考上进士,被皇帝派到本地来做官,这位隐士为了攀关系,就送给唐僧一些土特产,唐僧假清高不接受,于是人家就拿回去了。这种人情现象,现在比那时风气更盛。故事里说猪八戒看到唐僧拒吃人参果后,两个人参果被清风明月分了吃,馋得要命,就怂恿师兄孙悟空去偷人参果来解馋。这实际是说当地农民羡慕此地的隐士和猎人有这些意外收入,犯了红眼病,就撺掇在唐僧手下为小吏作者去吃喝卡要。书中描写孙悟空在猪八戒怂恿下,真的去偷人参果,由于不熟悉人参果特性,刚打下一个人参果钻进地里不见了,后孙悟空招来土地爷一问才知,这人参果遇土而入,要摘下它是有讲究的,于是孙悟空按土地爷告诉方法偷摘三个人参果,拿回去和猪八戒、沙和尚三人一个偷偷吃了,清冈、明月发现人参果被偷,知道是孙悟空所偷,就当面骂唐僧师徒,而且骂得很难听,惹怒心高气傲孙悟空,真身离开到果园把园里人参树推倒在地。这故事很形象,应该是说作者利用手中权利,巧设名目从隐士和猎人手里拿到一些钱,然后把这些钱瞒着上司偷偷分给自己同事们。结果有些猎户不知其内情,冤枉孙悟空贪污这些钱。孙悟空不肯受冤枉,干脆就禁止猎户私自去挖、摘山上“人参果”,或者向这些猎户开征很重特产税。猎户们当然不干,就开始闹事,推隐士去跟“孙悟空”上级“唐僧”理论,结果唐僧被此事焦头烂额纠缠脱不开身。麻烦不断。最终“解铃还理系铃人”,经过孙悟空请“福禄寿”三仙(指乡老)来协调,观音菩萨(唐僧老师兼上级)来处理,事情才得以顺利解决。


    这故事好象在说孙悟空不知天高地厚,猪八戒贪吃误事,实际上当然不会这么简单,应该有很深生活哲理在里面。《西游记》里哲理性,是通过人物形象描绘来体现,“唐僧师徒和五庄观”的故事最生动描写莫过于“猪八戒吃人参果”和“孙悟空赌气推倒人参果树”那二段情节了。“猪八戒吃人参果”这个故事把猪八戒这人好吃、贪吃的性格表示淋漓尽致。在五庄观,猪八戒一听说人参果就馋涎欲滴,撺掇孙行者去偷;偷来后一口囫囵吞,却又涎着脸想再弄个吃吃;但等到小道童追问时,他反而怀疑行者打偏手多吃多占,竟倒转来同师兄歪缠。这一些描写,看似闲闲写来,信笔而书,其实出神入化,笔力圆熟,把猪八戒一副呆头呆脑的馋嘴贪相写得活灵活现。对此,通常情况下,给予人们的印象应该是对当事者的鄙视,但奇怪的是这种审美感受却比较淡薄,形象描绘中向读者迎面扑来的却是一股浓烈的诙谐氛围,滑稽情趣。这是因为作者的用笔,并非着重于以犀利的笔锋,去剖示对象贪欲心的丑恶和卑劣;而是集中于刻画猪八戒那性格中的天真般率直,以至于将自己的贪欲心丝毫不知讳饰地袒露在人们的面前而不自觉其丑,反而振振有词地加以辩护。同时,这些描写虽然已经被极度夸张,但因富有生活情趣,既极易为人们所理解和接受,又颇能引起读者的兴味和会心微笑。另外有人说“人参果”象征“人生智慧之果”,吃时须慢慢品尝,这样才能尝出其中酸甜苦辣来,象猪八戒那样一口吞下肚去,是不会尝出其中滋味来的。


    “孙悟空赌气推倒人参果树”故事也很有哲理性。孙悟空来到“五庄观”,先听清风、明月介绍他们师傅被元始天尊请到上清天听讲“混元道果”去,先入为主地认为两人象自己一样爱吹牛、讲大话,表现出自高之心,后在师弟猪八戒怂恿下去偷人参果,被“五庄观”小道童清风明月发觉后,在师傅唐三藏教育下虽然勇敢承认错误,但却有口无心,并非真心认错。因为在他心目中,人参果是无主之物,他不是偷而是拿,就象他在偷人参果时对土地所说:“人参果是无主之物,连天上飞过鸟儿都有份。何况他是‘齐天大圣’,连玉帝天王都让他三分。”显然在自高自大孙悟空心里中,他向清风明月认错,那是看在他师傅唐僧面子上,否则凭清风明月两个小人物,门都没门一下呢。不料清风明月管你孙悟空是谁,依然对此事不依不挠,再加上被师弟猪八戒冤枉多吃一颗人生果,孙悟空一气之下,变个假身一动不动听清风明月指桑骂槐,真身却到园内把人参果树推倒毁了,然后真身又回到原处。这种伎俩骗不了人的,清风明月骂完唐僧师徒之后,见四个人态度诚恳,又到人生果树下想再数一下,因为他俩怕自己冤枉孙悟空,不料却发现人参果树被推倒在地,剩下人参果也不见了,立即想到这是孙悟空在捣鬼,两人回来之后假装冤枉孙悟空,对唐僧一行人更加热情,实际上是想把唐僧一行人软禁起来。孙悟空是何人,那里会把清风明月这鬼把戏看在眼里,使出手段把关他们房门打开,并用瞌睡虫使清风明月昏睡,自己带唐僧三人连夜仓皇从五庄观出逃。这个故事当然是批评人类自高心。现实中有这样一部分人,他们有几分本事和才能,但却目空一切,自以为老子天下第一,做起事来一塌糊涂,容不得别人一点批评,当别人批评有一点不对时,他们就觉这是大家跟他过不去,嫉妒他,而心生怨怒,继而做出世间最蠢—损人而不利己之事来。故事中孙悟空推倒树后,想找剩下果子不着,反而说:“好!好!好!大家散伙!”言下之意就是“我吃不着,大家也别想吃”。这种心态、这种人实在可恶、可恨!后来唐僧师徒二次被镇元大仙捉回去,孙悟空还是一再耍滑头,百般抵赖,当然最后孙悟空表现岀勇于承认责任、勇于改正错误的精神来,并得到当事人镇元大仙的谅解和赞赏,这就是他降低身份和孙悟空结拜为兄弟的原因。很明显,作者通过故事里孙悟空的表现,告诉我们ー个生活上智慧:一个人犯错不要紧,关键是能不能勇于承担,并加以改正。如果你能这么做,不但对你没坏处,还能有意外的收获,就象书中孙悟空后来不但没受到惩罚,还能再吃ー个人参果,并与大人物镇元大仙结为兄弟。

  

    我曾说过一个寓言故事不但有哲理性,而且还有宗教性、政治性,一个善于编写寓言故事的人往往在一个简单故事里,就可以把他生活上经验、政治上见解、宗教上的主张体现出来,《西游记》作者是位善于编故事的人,他用三回篇幅来写“唐僧师徒过五庄观”的故事,目的当然不会只告诉我们生活上的哲理性,应该还有政治观点和宗教上看法在其中。这ー点,大家毋庸置疑。下面就让知识浅薄的我谈一谈对这故事里体现作者一些宗教上、政治上的主张一些粗浅分析。


故事政治性—什么才是为官之道呢?


    文章有一段描写十分精彩,写道:……菩萨(观音菩萨)叫:“悟空,伸手来。”那行者将左手伸开。菩萨将杨柳枝,蘸出瓶中甘露,把行者手心画了一道起死回生的符字,教他放在树根之下,但看出水为度。那行者捏着拳头,往那树根底下揣着;须臾,有清泉一汪。菩萨道:“那个水不许犯五行之器,须用玉瓢舀出,扶起树来,从头浇下,自然根皮相合,叶长芽生,枝青果出。”……大仙即命小童子取出有二三十个玉盏,四五十个洒盏,却将那根下清泉舀出。行者、八戒、沙僧,扛起树来,扶得周正,拥上土,将玉器内甘泉,一瓯瓯捧与菩萨。菩萨将杨柳枝细细洒上,口中又念着经咒。不多时,洒净肋舀出之水,只见那树果然依旧青绿叶阴森,上有二十三个人参果。……


    这个故事是说“观音菩萨”这位领导处理问题十分高明,她知道“镇元大仙”那些人怀疑孙悟空因贪污问题而把事做绝了,现在她让孙悟空把他手中财产公开给大家看,大家一看孙悟空那里只有“清泉一汪”—廉洁两个字。“观音菩萨”这么做,我虽不敢说镇元大仙和他徒弟心中怨气会马上消除,但起码会少很多。不是吗?人家这么廉洁奉公,我们被他占点便宜又算得什么呢?后来,观音教大家用玉瓢把这清水舀出,浇在被毁树上,孙悟空、猪八戒、沙僧三人扶树,众道士们拿玉齐心协力把树救活。这个故事不过是说大家齐心协力廉洁奉公办事,事情真相就会浮岀来(孙悟空被冤枉多吃ー个人参果),同时问题也一定能得到解决(救活树)。至于故事里观音菩萨所说“要用玉瓢舀出清水,不能使用五行之器来舀”的莫测高深的话,并非什么“法术”,而是告诉大家在处理问题时,不能感情用事(五行在古代医书中,表示人的喜、怒、哀、乐。悲五种情感)。在如此高明领导面前,“镇元子”当然是心服口服,爽快拿出自家最好东西—“人参果”来招待大家,并兑现他的承诺:和小公务员孙悟空结拜为兄弟了。


    上面,是我对这故事哲理性、政治性粗浅解读,绝对正确,我不敢说,但十有五、六分正确,这一点,我倒很点自信。我自信作者根据他一些经历编造这个故事是要告诉我们读者:什么才是为官之道?什么才是为人之道?那么什么才是真正为官之道、什么才是真正为人之道呢?显然作者要告诉我们:做人不能象孙悟空那么自高自大,要知“天外有天;山外有山”和“一山比一山高”的道理,否则只会被比你更高明人“绑起来打”、“下油锅炸”;做官要清廉,要管好自己的部下,出问题后要勇于承担责任,不能一出问题,就是本单位“临时工”干的,自己一推了之,更不能象故事里“唐僧”,知道徒弟孙悟空一时气盛推倒“人惨果”树后,一心只想逃跑。难怪他部下孙悟空、猪八戒称他为“脓包”,还真是名符其实。在这故事里唐僧确实就是一个不能管好部下、还纵容部下胡作非为(行凶〉,从而激化矛盾,待遇到问题ー心想逃的无能领导。


故事宗教性—如何看待道、释两家的理论? 


    不记得曾经在那本书里看过这样一个观点:《西游记》不是贬道扬佛之作,而是贬佛扬道之作。此书作者言之凿凿,由不得他人不信。但我是将信将疑,总觉他的话证据不足,无法完全说服我。不过,自我开始对这故事宗教性尝试解读之后,我觉他的观点有一定道理。不是吗?你看连十世佛子唐僧吃仙家宝贝人参果后,“真似脱胎换骨,神爽体健”(二十七回中语)。这不是说一个人学了道家理论中“人生智慧之果”后,比你按佛教理论去修行十世对自身还要好(脱胎换骨,神爽体健)吗?还有什么话此之更抑佛扬道吗?


    故事里作者对“五庄观”庄主镇元子和庄里“人参果”推荐倍加,什么赞美之词都被他用了。上面我说过“五庄观”庄主镇元子暗指隐居于山野“自产自吃”的“有道之士”,是真真君子。“人参果”,有人说是暗指“人生智慧之果”,此话说对了,作者之意确是此。文章描写这“人参果”很神奇,要用“金击子”把它敲下来。“金击子”是“经”及“子”之意,指《道德经》和《庄子》。《道德经》也叫《老子》;《庄子》也叫《南华经》。人参果须用“金击子”去敲打下来,意思应该是“想知道什么是人生智慧,应当从《道德经》和《庄子》这两本书中去寻找。故事里说孙悟空拿“金击子”去偷“人参果”,得手之后,随便扔在地上,结果小道士清风和明月发现地上“金击子”后,去查树上人参果有没被人偷,这才知道人参果被孙猴子偷了。这故事很形象,它是说孙悟空没有认真对待《道德经》和《庄子》两本书教给人智慧,所以做起事来,漏洞百出,没ー点明智地方。别外,书中还描写观音菩萨知道孙悟空毁掉镇元大仙家的人参果树,竟然说她不敢得罪镇元子要“让他三分”的话,加上镇元大仙对孙悟空说:“我就和你讲到西天,见了你那佛祖,也少不得还我人参果树。”,话是人物说,意思是作者的。作者的意思是观音菩萨(佛教)势利;如来佛(佛教)护短,这两者都表示佛教器局太小,这其实是作者在讽刺佛教理论(佛学)格调太低,不是一门好学问。而道家理论人参果(道学)才是“三千年一开花,三千年一结果,再三千年方得成熟”“有缘的,闻一闻,就活三百六十五岁;吃一个,就活四万七千年”(难得又宝贵)的仙家宝贝哩!“无庄观”还可以这么看,“无”—老子的观点和庄子的观点。那么住在此地“无庄观”观主镇元大仙自然深谙老庄之道的隐士。至于“人参果”遇金而落,遇木而枯,遇水而化,遇火而入,那不过是人生智慧在五种人(五行对应五种不同性格、禀性的人)身上的体现。


    可以看出来,作者对道家理论赞赏有余,特别对道家中蕴含人生智慧方面理论更是推荐倍加,而对释家理论却不以为然,认为其格调太小,对人生修养帮助不大。作者这些看法,在今人看来也是正确至极的。至于道教和佛教,在作者眼里那都是骗人的玩意,只有傻瓜才会听它们胡扯。那么谁是傻瓜呢?当然是那些当权者和口袋鼓鼓、脑袋空空的富人们。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