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记》里面充斥许多宗迷信的观念和看法,如投胎轮回;因果报应;佛法无边等等,因此过去很多人把它当作一部宗教小说。这种看法当然是错误的,作者只是借用宗教里观念和术语来写故事而已,其根本目的是寓意他想说的事和道理,非真的要让人相信这些迷信东西。然而,现代读者大多数人虽意识到一点,却又错误认为作者这是表面宣扬宗教,实际上却反宗教。这个观点拥者甚众,非常有影响力。但我认为这个观点也是错误的,它也是一个极端的看法。其实作者思想十分复杂,说他宣扬宗教不是事实,说他反宗教也不是事实,在书中他想反应该是宗教里神袛崇拜,而不是佛理、惮理和道理,更准确地说作者反感的是世俗化的道教和佛教,而不是佛家和道家的思想。这一点,可从作者对《西游记》里“九九八十一难”的构想就可看得出。
《西游记》里主要内容是描写唐僧师徒五人经过“九九八十一难”后,最终取得真经的故事。“九九八十一难”是佛教里术语,意多灾多难。道家也有“九九归一”之说。它十分形象说明唐僧师徒五人组历尽千辛万苦、艰难险阻,最终取得成功的过程,这过程太艰辛了。由于人们过去长期受意识形态的约束,一听宗教书籍,就以为是反动、迷信的,其实一部宗教小说那里这么简单,它虽有反动、迷信的一面,但更多是哲理性的东西,就拿佛教经典书籍《百喻经》来说,它彻头彻尾就是一本宗教书耤,可谁敢说它里面内容不是哲理东西呢?现在我们先不管《西游记》是不是宗教书籍,只问它有没有哲理性呢?回答是肯定的。尽管小说所写纯属虚无缥缈,多系海市蜃楼,用笔又是那样诙谐多趣,颇涉游戏然而就在那些生动描写的离奇故事中,却寄寓着作者对于人生哲理的严肃的阐释和富有启示的解答,从而使作品闪耀着《西游记》这部神怪小说所特有的哲理性艺术特色。不用说别的,单单“九九八十一难”这一词,我就认为它十分有哲理性。我们人这一生,要想在某方面取得成就,“九九八十一难”就摆在我们面前,我们如果没有毅力和不想办法去克服它、战胜它,成功谈何容易啊!就书中“九九八十一难”故事而言,如果我们脱去它的宗教外衣仔细看一看,其实只是言其困难的众多而己。无论在生活道路的进程中,科学高峰的攀登上,小至于个人理想的实现,大至于集体事业的完成,都可能随时发现书中所写自然界的荆棘岭、稀柿同、火焰山、流沙河横亘在前,也会有不少书中所写的白骨精、红孩儿、黄袍怪、假公主所幻化的重重魔障、层层险阻。如果没有披荆斩棘、奋勇向前的大无畏精神,以及准备经受九九八十一难磨练和考验的顽强斗争意志。就有可能半途而废,而很难达到理想的目的。
然而,有人虽然感到《西游记》里“九九八十一难”构想有哲理性,却认为这样构想有拼凑之毛病,损害文章结构美。其实正相反,当我们谈到《西游记》结构美时,还必须对九九八十一难出于所谓拼凑之论,作一分析,以便比较确切地发掘和体会作品结构美的全貌和意义。九九八十一难的设想,是不是出于拼凑呢?其实,有这样的看法也并不是无根之谈。因为《西游记》第九十九回中,一则灾难簿子上所记,多有一事多难之例,如“五庄观中十八难,难活人参十九难”,显系一回事,为凑数而分列,二则因灾难簿上所记,只有八十难,所以观音急说:“佛门中‘九九’归真”,“还少一难”,于是唐僧在取得经后的归途中又产生老鼋淬水一难。这都流露着某些不足之处,以致成为拼凑之说的根据。但是,分析不应该停留至此。如果我们进一步分析,不难发现作者结构艺术上的苦心以及之所以这样做的意蕴。应该说,九九八十一难一题的设想,对于全书结构所起的作用是极有价值的。它有助于使全书那么多故事内容,在结构上严密化整体化。如果没有九九八十一难之设想,那么,全书中那么多故事内容,的确给人以多一个少一个无关宏旨的感觉,似乎抽去其中的某些故事,也并不影响取经主题的表现和形象塑造任务的完成,更不会动摇作者创作意图的表达。但是,由于九九八十一难的设想,谁要想抽去其中一难或另外加上一难就不能随心所欲。这就一反《西游记》前身各种同题作品那样情节内容异常多变而不稳定的状况,使这部小说的结构和情节完全趋于固定化,而且形成了以前从所未有的整体化。同时,正由于九九八十一难的构思,才使作品有可能在最后又写老鼋淬水一难。这一难,决不是为了凑足八十一难之数,不是作者的画蛇添足的多余笔墨。老鼋淬水的描写是富有意趣的。它不但在情节上更为丰富,即在全书似乎已经结束的时刻,又出乎意外地顿起波澜之妙,使“尾声”更耐于回味;而且,使结构上,也更显出富于变化而不流于单调,更显得前呼后应,完整统一。如果没有这一难的描写,那么,第四十九回末老鼋渡唐僧师徒过河时,要求唐僧到西天时代问佛祖他“几时得脱本壳”的伏线,就缺少呼应而形成漏洞。所以,这一笔在结构上也颇有画龙点睛之妙。
在我看来,最后一难“老鼋淬水”何止在艺木结构上有画龙点睛之妙,在哲理上更是让人回味无穷。试想一下:一个人经过一路上千辛万苦,眼见自己就要达到终点、成功在望了,这时候,突然发生一件本不该发生可是由于自己的细小疏忽导致事件,到手成功瞬间化为乌有,此时此刻,这人会是何种心情呢?当然,书中“老鼋淬水”故事表面只是说唐僧师徒五人历尽八十难后,取回真经,在回来途中,由于自己的一个举手之劳的事而没去做,从而引起老鼋的不满,在驮唐僧五人过河之中自沉下去,让唐僧师徒五人和佛经一齐掉入河中,结果弄得唐僧师徒五人狼狈不堪、手忙脚乱,人马虽安然无恙,佛经却被水浸泡透了,待唐僧师徒费半天功夫把佛经拿出来晒,却又发现佛经是无字的,于是唐僧师徒五人又赶回西天大雷音寺,重新取得真经,经过这一难,唐僧师徒五人才真正功德圆满了。整个故事好像是要说做一件事,如果受的磨难不够,还是不能成功,看起来有宗教说教味道在里面。其实不然,这故事更多是要提醒人们在做事情时,要防止功亏一篑的事件发生。很明显,作者想通过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读者这样道理:人在成功在望之际,特别容易得意忘形,这时候更需要戒骄戒躁,千万不可忽视一件即使对自己微不足道的事,否则到手的成功就会无翼而飞,空欢喜一场。另外,这故事也想告戒我们:一个人一定要“言而有信”,即使这个信不是那么重要,对别人也不会产生恶果,但是一件事只要自己答应人家去做,就应该牢记在心里,把它当作自己的事来办,否则产生后果同样十分严重,会出大事的。
作者在书中“九九八十一难”一题的设想,对于全书结构所起的作用是极有价值的,但它更大作用应该是强化了主题,没有这“九九八十一难”一题的设想,就无法体现出唐僧师徒五人取经路上的艰辛,就无法体现出此次去西天取经的重要性。除了之外,作者这样做最大目的是要体现出这部描写神魔小说的哲理性。难道不是吗?上面我说过最后一难“老鼋淬水”十分有哲理性,其实“九九八十一难”每一难故事都有哲理性,但由于其内容太生动、太有趣了,我们读者往往在阅读时,只顾欣赏它故事情节,却忘了它还有哲理在里面,可是当我们看到了最后一难“老鼋淬水”时,马上就会反应过来,明白这样一个道理。书中每一难并不是作者随心所欲设想出来,它们除了是为情节服务外,更多是要表达作者对社会和人生的深刻观察和体验。即作者在每一难故事里要给我们读者不同启迪,让我们领会他的不一样人生智慧。显然,作者在创作《西游记》这部神魔小说之初,就十分担心读者会把它当作宗教小说和游戏小说来看,这样一来,就与他的创作意图南辕北辙,因些他不顾“九九八十一难”有拼凑之毛病,也要在书中写满这“九九八十一难”故事,旨在提醒读者:《西游记》不是谈仙论佛的宗教小说,也不是贬神抑佛游戏之作,而是他借之寓意他要说的事和道理。的确如此,书中“九九八十一难”一题的设想,强化故事哲理性,突出作者创作的意图,绝非是可有可无的。
书中“九九八十一难”的故事除了唐僧单独遭难那几难外,都是唐僧师徒五人组在取经过程中所遭受的,其中有一些故事是作者亲自经历,并加以夸张写成,比如“五庄观和女儿国”的故事,它们太有现实感了;有些故事是作者是为了抨击当时社会丑恶现象,揭露封建社会种种不合理制度而精心构思的,比如书中“乌鸡国和灭法国”的故事;有些是作者用来体现他人生的感悟,比如“真假美猴王”和最后一难“老鼋淬水”的故事,这些故事不具有现实感,只是作者为了体现人生哲理而编造。特别是书中描写“真假美猴王的故事”,很明显受王阳明“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启示的。王阳明“心学”理论一个显然特点,就是要求一个人要内省、内戒,千万不要让心中之魔放出来破坏自己对美好理想的追求。作者显然是十分赞同这主张,在书中第五十八回中的假行者,模样与大圣无异:也是黄发金箍,金睛火眼;身穿也是绵布直裰,腰系虎皮裙;手中也拿一条儿金箍铁棒;足下也踏一双麂皮靴;也是这等毛脸雷公嘴。因此,唐僧、观音和阎王、玉是都未能辨明真假,连托塔李天王的“照妖镜”也失却效用;而地藏王菩萨座前的“谛听”虽然识得假行者的真相,却又惧怕“妖精恶发,搔扰宝殿”,而不愿当面戳穿,直至真假孙悟空打到如来佛祖面前,佛祖指出假孙悟空乃六耳妖猴,是孙悟空心象所化之“贼”。孙悟空“二心之争”一时之间“搅乱大乾坤”,但假的还是假,恶的还是恶的,人心中“真与善”最终会战胜“假与恶”。可以看出来,作者的有关人生哲理的意图,完全溶化在这故事情节和形象描绘之中,二者融为一体,并非单纯的说教。那么,书中其他“九九八十一难”的故事是不是亦具有这种艺术特色呢?回答是肯定的。我们就以唐僧单独受难那几难故事来说。表面上这几难故事好象只是说唐僧身世可怜,自小受过磨难,养成他坚毅性格,所以他能在十四年取经过程历尽磨难而初衷不改,奋勇向前直至完成取经任务。实际上作者通过故事情节和形象描绘,偷偷他的有关人生哲理的意图藏匿其中。第十二回有一段描写:三藏起程取经,唐王酌酒作别;三藏接了酒,方待要饮。文章写道:
只见太宗低头,将御指拾一撮尘土,弹入酒中。三藏不解其意。太宗笑道:“御弟呵,这一去,到西天,几时可回?”三藏道:“只在三年,径回上国”。大宗道:“日久年深,山遥路远,御弟可进此酒:宁恋本乡一捻土,莫念他乡万两金。”
作者将唐王饯行中的一切繁文缛节几乎一概摒弃,而仅仅摄取了举杯饯别的一个小镜头;同时又别出心裁地设计了“弹土入酒”的细节。于是,一经艺术描绘,那个在日常生活中可说司空见惯的饯别的小镜头,它所蕴含的意义,竟获得了哲理性的升华,充满着耐人寻思的哲理意味,即使我们今天读来,也依然具有引人的魅力。上仅一例,实际唐僧单独受难每个故事都有哲理性,这种通过生动的形象描绘,隐寓着或象征着有关人生哲理的某一问题或某些问题,能够引起读者深深的思索,并从中获得人生哲理方面的陶冶和启示。
作者就是这样通过“九九八十一难”故事情节描绘,把他对社会人生观察和体验所得到经验教训隐藏在其中,正如有人所说“《西游记》一章一篇,皆从身体力行处写来;一辞一意,俱在真履实践中发出”。他的话说对了,《西游记》里故事就是作者把自己一生经历和追求改编而成的,然后在这上面披上宗教外纱而己。据有关史料说作者“平生未学佛”,一个对佛教毫无兴趣的人,却在自己作品里写满各种宗教观点和术语,这当然是伪装,目的当然是要让自己作品扩大影响,且能流传下去。所以,不论书中“九九八十一难”故事是作者亲身经历加工而成的;或是为了讽刺和抨击社会黑暗而编造的;还是体现作者人生感悟特意创作的,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特点:哲理性。剥掉其表面宗教外衣,我们读者能从中得到各种各样的人生启迪。这一点,无庸置疑。
通过对书中“九九八十一难”故事的分析,《西游记》尽管所写纯属虚无缥缈,却具有很强烈现实感,更是一部体现作者对社会、对人生深刻思考的书,这样的书毫无疑问应该是一部魔幻现实主义作品。这是我对这部伟大神魔小说《西游记》总评价。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