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久不曾提笔诠释我对爱情的理解,因为我不知道用什么语言去形容当代的爱情。神圣的?纯净的?忠贞的?唯一的?都不贴切,诸如此类令人神往的形容词再配上“想当年”就再恰当不过了。
想当年,爱情还是神圣的产物,让世人为之歌颂与赞扬,它纯净的容不得一粒沙子,它温暖的抚慰每颗渴望爱的心,它美好的让人们无从抗拒。
那时候的爱情很简单,只有爱与不爱。
现如今,爱情在这个物质当先的社会背景下,显得如此格格不入。绝大多数人都跟随着大流走向了打着爱情旗号追寻物质的道路,极少数一部分人不忘初心,坚守着爱情执着的走向了人烟稀少的精神之路。偶尔还会受到那些被物质吞噬的人们投来的难以理解的目光。
这两条截然相反的道路,我无权主观意识的去评判对错之分,毕竟大环境都是充满冷冰冰的铜臭味,怎能奢望生活在大环境中的个体能出淤泥而不染呢。
婚姻于我来说一直是一个庄重而美好的梦,而这个梦的主题便是爱。近两年参加过几次婚礼,一进入婚礼现场,扑面而来的便是宾客们对这对新人的家庭条件议论纷纷,如果是盛大的场面,便会投去“嫁的好”的目光,若是低档次的排场,便会一阵唏嘘声。好像婚礼的幸福程度是由钞票的厚度决定的,没有人会好奇他们的爱情故事,人们已经被形式主义蒙蔽了双眼。我向来是一个特别容易在婚礼现场感动的人,曾几何时在婚礼上,被新人“终于等到你”时的幸福场面感动到泣不成声。可我分明已记不清,从什么时候开始,我已经没有在婚礼现场感受到是爱让两个人结合在一起,大多的结婚理由都是:“他(她)家庭条件很好”、“他(她)对我很好”、“我们很适合”、“累了,想结婚了”等等诸多与爱无关的因素。
记得以前我问父母,你们说女儿应该找一个什么样的男人结婚呢?
“首先必须要有经济基础(车、房)以及……”父母郑重其事的说。
“你们怎么也这样势利,为什么不是找个我爱的且对我好的,这不是比物质更重要吗?”没等父母说完,我便倔强的反驳。
“没有经济基础,再怎么爱你都不行。”父母下命令似的口吻。
“我不管,没有爱情的婚姻就是躯壳,我才不要。”我执拗的答道。
“以后你就会明白的。”父母无奈的说道。
时光荏再,父母口中的以后,就是如今现在的我,在亲眼目睹了越来越多因为物质缺乏而毁了爱情的婚姻后,我终究是向父母低头了,可能更准确的说是向现实低头。父母说我终于成长了,我说我只是更加懂得现实的无奈、生存的法则与生活的本质罢了。
夜深人静时,我时常怀念那个在风里单纯的追着爱情跑,一脸无畏无惧、敢爱敢恨的倔强女孩,如今年龄越大,胆子却越小了。或许正因为懵懂才能放手去爱,过于清醒总是缩手缩脚,算计的太多,巧妙的用理智避免了很多不必要的伤害,却也因这份理智,很难再尝到爱情的原味。
现在社会科技越来越发达,人心却越来越冷漠,物质成了我们争相追逐的目标,在为达成这个目标的过程中,爱情理所当然的为物质让道,我该为我们快速顺应社会发展趋势的智举感到骄傲呢?还是为我们在物质这条道路上越走越远,迷失了自己而感到悲哀呢?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