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家乡三郎村
王一明
我的老家在西安东北角灞河流入渭河的地方。村子不大,百十户人家,但景色很美,灞水清淩村边绕。村子隶属灞桥区,名叫三郎村。“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未改鬓毛衰。”我自离家参加工作至今已有五十余年,其间甚少回家。退休之后,长居乡里,每日家中乡亲族人往来不绝,很热闹,我很高兴。这几日,有几个侄儿及孙辈问及村子名称的来历,一下勾起了我众多的回忆,儿时流传在乡间的许多传说故事又浮现在我眼前。现将村名的传说讲给大家听。
三郎村的传说
王一明
相传周懒王,封地坐庆阳。
崖上建寨墙,屯兵渭水旁。
懒王有三子,文武全才将。
长子立储君,代职守庆阳。
次子为总兵,泾源戍边防。
三子尚年少,巡哨渭水旁。
莫道三郎小,威武震四方。
走马如平地,百步能穿杨。
戏水似蛟龙,驾舟踏巨浪。
军中无敌手,统兵为上将。
泾河清且秀,渭河翻浊浪.
二河交汇处,一片好牧场。
水草丰茂地,羊肥牛马壮。
亭亭一天仙,惊呆少年将。
鬓际青云卷,面凝桃花笑
同是少年人,都怜相见晚。
相约黄昏后,水边盟心愿:
两心共相许,同结百年缘。
三郎表真情,碧血照肝胆。
愿为枝头鸟,彼此总相伴。
三郎择吉日,亲登牧场门。
拜见牧场主,当面表真心。
任凭嘴说破,牧人不应允。
言说牧羊女,难入王侯门
三郎求父王,懒王怒气生。
身为大将军,理当应自重。
门户应相当,不可乱常理。
王侯将相种,怎娶牧羊女。
且看崖下水,泾渭自分明。
贵贱不同道,快刀断私情。
三郎闻此言,沉默无良方。
辗转穷思虑,望水愁断肠。
爱似登天梯,拨云觅艳阳。
万千思绪起,一计涌心头。
何不做平民,左右两不伤。
眼看日近晚,长跪龙脉上。
天命不可违,愿作布衣郎。
面北谢父恩,脱去将军装。
回头望牧场,夜色苍茫茫。
赤足登小舟,自泊草滩旁。
三郎弃富贵,隐居牧马场。
懒王得此情,剑斩龙脉上。
断绝父子情,挥师回庆阳。
临别留王命,此地赐三郎。
三郎进牧场,不见灯火明。
摸门门虚掩,呼人人无声。
天明方知晓,人去草场空。
四方多探问,始终无消息。
不做负心汉,重建农家院。
招募穷苦汉,自立三郎村。
春种河边田,夏看万种花。
秋收果蔬粮,冬闲练功法。
开通红崖渡,南北迎商贾。
一晃五年整,三郎不觉苦。
稳坐三郎村,痴等牧女回。
秋来风雨急,渭水决了堤。
三郎鸣警锣,唤众巡察去。
但见浪冲天,一船半落沉。
众人齐动员,救出一妇人。
举灯仔细瞧,啊呀我的神。
此女非他人,真是梦中人。
三天水退去,牧女已苏醒。
拉住三郎手,细述始末情。
举家为躲避,迁徙渭源乡。
一场无情雨,牲畜尽冲光。
父母无影踪,点点泪湿裳。
亲人你莫悲,托人四处问。
终会有一日,报得父母恩。
岁末寒冬近,众人备礼品。
三郎与牧女,新年喜成亲。
八月中秋节,牛羊满滩跑。
和风细雨天,牧女产一男。
阖村齐祝贺,三郎带笑颜。
三天龙王会,十里人不眠。
搭台唱大戏,垒灶舍茶饭。
白天人如潮,夜来灯满村。
笙箫奏乡音,欢乐河边人。
两位乞讨人,打问三郎君。
三郎入席棚,上前忙施礼。
见是年迈人,拱手笑答问。
一语惊四座,三郎忙跪迎。
竟是岳父母,搀扶回家中。
全家乐团聚,牵肠化轻云。
日月如穿梭,一晃十余载。
一双小儿女,长成少年郎。
八月秋草肥,牛羊正上膘。
十月初十日,传来一噩耗。
沙洲蒙古兵,围困庆阳城。
三郎未征战,先把计谋订。
暗派人三个,进城把信送。
又挑秦川牛,八百八十头。
日夜兼行程,两日到庆阳。
远处察敌情,兵士满山岗。
牛尾系炮仗,牛身捆油绳。
三郎依约定,等待月东升。
月上东山顶,火牛冲敌中。
吼声如雷鸣,火烧敌帐营。
城内精兵出,合围尽灭净。
携儿拜先祖,重返三郎村。
终生别富贵,低头做良民。
东逝渭水浪,潮涨又潮落。
秋去春又来,辈辈人更迭。
三郎千古事,今与后人说。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