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凭栏论世 乱弹八卦 佳作赏析 讽刺幽默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中钗”香菱之迷

时间:2015/7/11 作者: 木道长 热度: 82881

  《红楼梦》里“金陵十二中钗”之一香菱,有些人把她当成“金陵十二中钗”之首,这种看法很值得商榷。为什么呢?原因一是:作者在文章里并没有这么说。在小说第五回中有一个故事描写道:有一次,主人公贾宝玉到宁国府玩,中午借宿在他侄媳妇秦可卿房间,结果梦游到一个叫“太虚幻境”的地方。“太虚幻境”主人“警幻仙子”带他到“薄命司”去参观,宝玉在里面翻看“金陵十二钗”上、中、下三本簿册,每本簿册有十二页画图,按名次次序逐一排列。文章只说宝玉拿起中钗簿册一翻,正好翻到香菱的册页,并没有明确指香菱的画图是在首页,也许是宝玉乱翻到“香菱”这一页也说不定。所以,我们不能凭此处描写就断定香菱画图是在“金陵十二中钗”簿册中首页。除了这处描写外,我们根本无法在书中找到其他依据来判断“金陵十二钗”在册中排名,现在既然无法判断香菱画册是在“金陵十二中钗”簿册中首页,自然也就不能说香菱就是“金陵十二中钗”之首,你说是不是这个道理吗?原因二是:连作者都不敢这么说。假如作者把香菱当作“金陵十二中钗”第一钗,那如何去安排薛宝琴、邢岫烟、李绮和李纹姐妹这几人在“金陵十二中钗”里的排名呢?说实在,作者根本无法安排,所以他只好把香菱在“金陵十二中钗”里的排名作模糊处理,既不说她是第一名,也不说她不是第一名,反而把这个问题留给我们读者去伤脑筋。

  

  据书中介绍,“金陵十二中钗”之一香菱她是苏州一名仕绅甄士隐(真事隐)的女儿,真名叫甄英莲(真应怜)。五岁那年,仆人霍启(祸起)抱她出去游玩,不慎丢失,被人贩子抱去养,养到十二、三岁才来卖,先是被一公子冯渊(含冤)看上,想买来作女眷,不料人贩子又卖给薛蟠,冯渊争不过薛蟠,人被薛蟠仆人打死,香菱也被薛蟠霸占,成了他的小丫头,被他带到京都一齐住在贾家。后来,香菱越长越标致,薛蟠就想把香菱收房,为此和他母亲薛姨妈闹了许久,最后薛姨妈见香菱知书达理,行事大方,将来肯定是儿子好内助,就同意薛蟠把香菱收作“房中人”。不料薛蟠对香菱只是新鲜一段时间,就丟开香菱,继续在外眠花宿柳、花天酒地。对薛蟠喜新厌旧的行为,连贾琏这位不良贵公子都觉香菱跟着薛蟠可惜了。但是香菱对薛蟠不理她一点也不放在心上,反而让她有机会到大观园来玩,后来薛蟠心血来潮要出外做生意,香菱一下子自由了,她在薛宝钗许可下,住进了贾家大观园,还跟林黛玉学诗。“功夫不负苦心人”,通过香菱不懈努力,香菱写的诗得到大观园姐妹的承认,正式成为大观园里一位女“诗人”。可是好景不长,香菱那位丈夫薛蟠做完生意回来了,香菱只能又回到薛蟠身边。庆幸这次薛蟠回来变了许多,不再象以前那样花天酒地,还想娶妻成家。香菱对此不但不吃醋,反觉薛蟠娶了老婆,以后就有人管,因此她更盼望薛蟠把新媳妇娶回家。终于薛蟠成亲了,新媳妇是一个皇商的女儿,叫夏金桂。此人可不是省油的灯,她一来就对香菱十分不满,千方百计要将香菱从薛蟠逐走,为此她放任自己丫头宝蟾去勾引薛蟠,然后利用此事诬陷香菱,让薛蟠毒打香菱。最后香菱在薛蟠这里呆不去了,只好拖着被薛蟠打伤身子回到大观园,跟宝钗又住在一块。“香菱的故事”在原著里大概就是这些,读者印象最深的应该是“呆香菱情解石榴裙子”、“香菱学诗”和“香菱和夏金桂争论,秋天的桂花和菱花谁更香的问题”这几个故事。

  

  至于香菱个人命运的结局如何,由于原著没写到,我们读者不得而知,但决不应该象续书所写那样:后来薛蟠老婆夏金桂害人害己,想毒害亲夫不成,反而自己因服毒而亡。夏金桂死后,香菱在薛姨妈主持下,嫁给薛蟠为妻,成了他的正妻。如果香菱最后结局真是这样的,那表明香菱这个人是苦尽甜来、先苦后甜,有这样命运的人怎么看也是个有福气之人,原著作者说她是“薄命”之人岂不与之自相矛盾呢?所以,凭此就可断定续书对香菱命运的安排是一种不靠谱的写法,大家千万别把它当作真。排除续书的写法,那么香菱最终归宿真实情况应该是怎么样的吗?在原著里文章说到香菱遭到薛蟠的毒打和夏金桂排斥后,只好跟薛宝钗到大观园里栖身后,就没下文了。然而,聪明的读者自可根据原著“香菱的故事”逻辑发展情况,推测出在八十回后真文章里有描写“薛宝钗嫁给贾宝玉后,香菱只好又回到薛姨妈那里,夏金桂当然不会放过这好机会,又开始对香菱进行折磨和摧残,本来就病秧秧香菱不久就被折磨致病重而死”的故事。这才是香菱真正的最后归宿,她是被夏金桂折磨至死的呀。“自从两地生孤木,致使香魂返故乡。”香菱的结局,第五回里香菱的画册和判词说得再明白不过了,根本就无需多赘一词。

  

  上面,我把原著里“香菱的故事”粗略地介绍一遍,也根据她的故事发展逻辑推论出她最后归宿是“被夏金桂折磨至死”。我这么做目的不是讽刺续书乱写,而是为了让我们更好明白作者在书中想用“香菱的故事”来“假语村言”什么。即作者想用“香菱的故事”来寓意什么事情和道理。要想知道“香菱的故事”在寓意什么,当然必须要弄清“香菱”是什么,而要搞清“香菱”是什么,我们还得先来分析一下夏金桂这个人。夏金桂这个名字很有意思。“夏”通“下”;“金桂”是“金色的桂花”,我国古人喜欢用“折桂”来表示读者人高中举人、进士,“折桂”二字是表示“成功”之意;“夏金桂”三个字可以解释为“下等的成功”。同时,我们读者又都知道“闺阁之人”是假代一种学说和观点,那么“夏金桂”就是假代“一种下等、低俗的成功观”。什么是“下等、低俗的成功观”呢?根据书中所示,这种“下等、低俗”的成功观应该就是我国古代社会十分流行“成则王候;败则寇”的价值观。好了,分析至此,与“夏金桂”相对的“香菱”是什么,几乎呼之欲出。是的,“香菱”假代我国古代社会一种和“成则王候;败则寇”观点一样著名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它就是“一个人应该接受苦难的磨炼,然后奋发图强,积极向上,去争取成功,这样的成功才是有意义的成功、真正的成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这个观点是教育人们要勇敢面对困难,战胜困难,在逆境中奋发图强,积极有为,从而做出不凡成就和贡献。著名诗句“宝剑利自磨砺出;梅花香从苦寒来”和《孟子》中“天将大任于斯人,必先劳其筋骨……”,说得就是这个意思。这种观点和“成则王候;败则寇”观点在我国古代社会里都有市场,一般人很难分清它们的好坏,否则作者也不会在书中描写“香菱和夏金桂争论,秋天的桂花和菱花谁更香的问题”的故事,来对这问题进行探讨。不过从作者对“香菱和夏金桂两人的故事”的描写,我们还是可以看出作者对“香菱”这个观点大加赞赏,而对“夏金桂”这个观点持强烈批评的态度。作者能有这种正确看法,跟他不凡见识和坎坷经历是分不开的,但他也知道并非人人都象他一样对这两种观点有正确看法,为了让更多的人直观感受这两种观点优缺点,作者在书中花了不少的笔墨描写“香菱的故事”和“夏金桂的故事”。至于这两个观点谁好谁坏,他并没有明说,但我们读者自能从他写的故事中得出清晰的答案。答案当然是:“香菱”这种人生观和价值观对我们生活和工作有益处;“夏金桂”这种人生观和价值观对我们生活和工作不但无益,且有相当大的危害。如果我们年青时不能在生活中树立“香菱”这种正确人生观和价值观,而去选择“夏金桂”这种错误人生观和价值观,就会象书中薛蟠一样,落了个“金满仓,银满仓,到头来乞丐人皆谤”可怜又可悲的下场。

  

  通过上面分析,现在我们读者应该完全清楚书中“香菱的故事”是在“假语村言”什么吧。书中描写“香菱的真名叫甄英莲,是甄士隐的女儿,及甄士隐丢失爱女对他造成不幸”的故事,无非是说这种“宝剑利自磨砺出;梅花香从苦寒来”人生观和价值观,最早是从“甄士隐”这种人身上产生的,十分难得,人们应当怜惜和珍爱。“真应怜”指的是这,而非书中人物甄英莲的遭遇。假如作者要我们读者去可怜同情他写的人物,这也说不通,是不是?书中香菱父亲甄士隐有点象历史名人《史记》作者司马迁,两人遭遇极其相似,开始两人的生活都不错;后来却突遇上苦难,倍受打击,最后两人都看破红尘,隐居去了。书中描写“冯渊与薛蟠两人为了能从人贩子手里争夺到香菱,从而大打出手,结果冯渊被薛蟠仆人打死,香菱也落入薛蟠手中”的故事,无非是说这种“不经风雨,那得彩虹”人生观和价值观适合“冯渊”这种人,而不适合“薛蟠”这种人。但事情往往就是这样,适合的人得不到,不适合的人却要霸占它。书中描写“薛蟠见香菱长得标致,就想纳她为房中人,后来薛蟠母亲薛姨妈见香菱为人知书达礼,就同意薛蟠的请求,让香菱成为薛蟠的房中人。结果薛蟠对香菱只是新鲜一段时间,就丟开香菱,继续在外眠花宿柳、花天酒地”的故事,无非是说象“薛蟠”这种纨绔子弟是不会真正喜欢“宝剑利自磨砺出;梅花香从苦寒来”这种人生观和价值观的,他们有时可能觉得这种观点新鲜、刺激,愿意去尝试一下,但最终他们还是会抛弃它,不把它当一回事。书中描写“香菱学诗”的故事,无非是说“一个人不论他出生如何、境遇如何,只要他刻苦努力,终会取得一番成就”,点出这种人生观和价值观主要的内核。书中描写“薛蟠娶夏金桂后,夏金桂如何虐待香菱”的故事,无非是说这两种正反不同人生观和价值观在一部分人那里,往往是错误人生观和价值观占上风,正确人生观和价值观不但得不到他们珍惜,反而遭到遗弃、贱踏。最后文章描写“薛蟠做乞丐”的故事,无非是说“一个人如果不能树立正确人生观和价值观的话,下场是十分可悲的,大家要引以为鉴”。整个“香菱的故事”所揭示,不过就是作者对“一个人应该接受苦难的磨炼,然后奋发图强,积极向上,去争取成功,这样的成功才是有意义的成功、真正的成功”的价值观和人生观深刻认识。原来,这才是“真事隐”,作者是为了把他这种深刻认识能让更多的人了解和接受,才通过故事形式来敷演,来寓意的。

  

  分析完“香菱的故事”在“假语村言”什么之后,现在,让我们回到开头那一个问题:香菱应该在“金陵十二中钗”中排第几位呢?这问题看似个简单,实际却异常复杂,因为我们要排名,得先凑起人员才行,而事实上我们连“金陵十二中钗”队伍里是那些人到现在都没办法弄明白。如此,又怎么能说清香菱应该在“金陵十二中钗”中排第几位呢?所以,我们如果真想回答这个问题,必须得花大力气弄清“金陵十二中钗”队伍到底是些什么人才行啊。要找到“金陵十二中钗”里十二位金钗,本来应该不是什么难事,但这个看似简单的要求,我们读者同样很难做到,原因是作者连这个也没有明确告诉大家,最多我们只能从书中描写中模模糊糊觉得有些人物是“金陵十二中钗”中的人物,比如薛宝钗妹妹薛宝琴、邢夫人侄女邢岫烟、李纨两个妹妹李绮和李纹等,这些人才情、容貌和地位综合上比“金陵十二上钗”中的人低,却比“金陵十二下钗”里的第一钗睛雯和第二钗袭人高。这样人物在书中不很好找,找了老半天,能找到的除了上面这几人之外,只有王熙凤大丫头平儿、尤氏三姐妹,即使再加上香菱和夏金桂,这些人总共不过只有十位而己,离十二位还差二位呢。说句实在话,正因为我无法凑足十二位“中钗”人物,我才开始对“金陵十二钗”中“十二”产生怀疑,我觉得它不应该是实数,要是实数,我怎么会找不到人呢?后来当我知道“金陵十二中钗”里的“钗”也不是“实人”而是假代“三观”(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时,就更确定我的猜测了。“金陵十二钗”里“十二”确实是抽象概念,它是“一打、众多”之意。我国古代著名“三观”(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确实不多,要想象“金陵十二上钗”(我国古代著名学说)一样凑足十二种难度相当大,即使能凑够十二种,给它们排名次也是个问题,因为这些“三观”那个重要,那个不重要,是个道不清、说不明的问题,它们无法准确比较。作者显然也是这么认为的,所以他才不敢把“香菱”当作“金陵十二中钗”第一位来写,而只敢把“香菱”当作“金陵十二中钗”里一个重要人物来写,且还不说“金陵十二中钗”里有其他人,这样就避免有人把“香菱”跟“金陵十二中钗”里其他人来比较,从而发现他写作上破绽。书中作者把香菱在“中钗”里排名作模糊处理,且对“中钗”里薛宝琴等人只写不说,是十分明智、聪明做法。当然了,这也可避免在写作上的类同。

  

  很多人把书中香菱当作“金陵十二中钗”之首,认真推究起来,这种错觉是作者给我们带来的,十分明显,作者是有意这么做的,他就是要我们读者把香菱当作“金陵十二中钗”里第一钗。那么香菱真的可以成为“金陵十二中钗”之首吗?可以的。我们现在都知道“金陵十二中钗”们是在假代我国古代“三观”,而“香菱”假代“一个人应该接受苦难的磨炼,然后奋发图强,积极向上,去争取成功,这样的成功才是有意义的成功、真正的成功”的价值观(人生观),这种价值观(人生观)比我国古代其他“三观”来说,不论从正确性,还是从重要性来说,都要高出一筹,理所应当要排在第一位,即使这些“三观”无法进行量化、精确的比较。为了让大家直观的比较,现在把我个人认为是“中钗”里人物及她们假代观点罗列如下:

  

  香菱:“宝剑利自磨砺出;梅花香从苦寒来”“一个人应该接受苦难的磨炼,然后奋发图强,积极向上,去争取成功,这样的成功才是有意义的成功、真正的成功”的价值观。

  

  夏金桂:“成则王侯;败则寇”“一个人要取得成功,就得不择手段,投机取巧”的价值观。

  

  平儿:“做人做事要公平、公正、平等”的价值观。

  

  薛宝琴:“姻缘天注定,人力不可强求”的婚姻观(人生观)。

  

  邢岫烟:佛家中“一切随缘”的人生观。

  

  李绮:儒家中孔子所主张“淡泊名利,追求个人道德修养”的人生观。

  

  李纹:儒家中孟子所主张“积极进取,舍生取义”的人生观。

  

  尤氏(尤大姐):“嫁鸡随鸡;嫁狗随狗”的婚姻观(人生观)。

  

  尤二姐:“知错能改,善莫大焉”“浪子回头金不换”的人生观。

  

  尤三姐:“宁为玉碎,不为瓦全”“舍生取义,不成功便成仁”的人生观。

  

  上面十位金钗,我个人认为她们是“中钗”里的人物,当然大家认同不认同,我就不得而知了。现在,为了分析上的需要,就权把她们全当作是吧。看得出来,这些“中钗”都是在假代我国古代社会比较著名、比较流行的观点,其中大多数观点属于人生观和价值观范畴。所以我才一再说:“‘金陵十二中钗’不是‘实人’,而是假代、假借‘三观’。”你看,说对了吧。比较这些观点,让我们很难准确说那个重要、那个不重要,但从总的感觉来说,“香菱”这个观点在其中还是最重要,这就难怪作者会那样描写香菱这位人物,既不明说她是“金陵十二中钗”之首,却又让我们读者觉得是。如果我们按才情、容貌、地位这几方面综合来给这十位“中钗”排名,香菱实际上只能排在“金陵十二中钗”最后几位,但按这十位金钗假代对象的重要性来比较,香菱成为“中钗”之首,又当之无愧。准确地说,香菱在“金陵十二中钗”簿册中的排名,取决于我们把她当作什么来看。把香菱当作故事里人物,她不可能是“中钗”第一钗;把“香菱”当作一种观点,她就是“中钗”之首。

  

  现在,我们基本搞清书中人物香菱身上之谜,更重要的是知道“香菱的故事”在“假语村言”什么,这对我们了解作者在书中塑造人物香菱形象的意图和目的太有帮助了。十分明显,作者通过书中“香菱的故事”是想告诉我们读者这些道理:青少年处于人生关键时期,这时候能不能树立正确人生观和价值观十分紧要,我们做家长要帮助他们抵制各种不良的诱惑,千万不能放纵他们,否则不良人生观和价值观就会侵蚀他们的努力和斗志,使这些人只懂得贪图亨乐、挥霍钱财,只懂得过着纸醉金迷而不知人间疾苦的生活,最终只会害了他们自己的一生。另一面,青少年也要自觉树立正确人生观和价值观,懂得什么是真正的成功,这样他们才能在今后生活中,不致于被各种困难所打倒,才会迎难而上、奋发图强、奋发向上,努力拼搏,自强不息直至真正成功的到来。我认为这应该就是作者塑造香菱这位“中钗”的最大意图和目的,至于大家是否跟我“英雄所见略同”,我当然十分希望是这样的。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1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