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里贾家有个“老祖宗”贾母,她姓史,是己故贾家荣国公贾代化的妻子。这个人在故事里刚出场时,给人感觉她只是一个不时吃吃喝喝、到处游游逛逛糊涂老太太;到了原著文章后面,再也没有读者敢小看她了,她真是“高人不露相”啊!其实,作者在书中塑造这个精明、厉害老太太,就是要来表扬我国古代前期治国有方的统治者。这一点,从史太君这个名字就可看出来。“史太君”中“史”字表示“历史、过去”;“太君”二字表示对“最高统治者”的尊称;“史太君”三个字意思就是“过去最高统治者”或“过去明君”,暗指唐宗、宋祖这些在历史上大有作为的“明君”。
按书中所写,贾家这位贾母在贾家里辈份最高,她虽是老年人,但她实际却是贾家权力最大的人,作为贾家实际统治者,她对贾家的管理是十分出色和成功的,作者对其在认才、育才能力给其充分肯定;对其管理贾家采取“无为而治”政策也给予高度赞赏,不过,作者也并非一味对她作法进行膜拜和推崇。在书中,作者利用“春秋笔法”描写贾母做得两件事,对她有些做法给予婉转批评。第一故事是:主人公贾宝玉大丫头袭人母亲逝世,宝玉母亲王夫人让她回去给她母亲守孝,贾母知道后很不高兴,说:“跟了主子的人,那里还有孝不孝,只因我们家管太宽,才会这样。”王夫人吓得马上说要叫袭人回来,幸负王熙凤在旁帮衬,这事才圆了过去,最后贾母还让她大丫头鸳鸯也跟袭人一齐为她们母亲守孝。在这里贾母不高兴原因是,袭人完全是贾家的人,跟生她的花家己无一点关系,不应该再跟花家有任何牵连,而王夫人却尚自让她回家守“孝”而不来伺候她主子。这就象过去皇帝认为大臣们是拿着他给饭碗,首先得忠君爱国,然后才能顾家,“忠”与“孝”发生矛盾时,必须得“忠”,“孝”得放一边。这种认为本来是正确的,就象现在所说“先大家后小家”,国家、集体利益应该放在首位,个人和自己家庭利益应该放在这之后。比如某地发生水灾,情况十分危急,这时该地市长老母亲却重病在床,奄奄一息。我们市长大人当然不能放下救灾工作,回去照顾老母亲。但是,如果是在风调雨顺、国泰民安时候,这时人家市长大人老母亲病重,作省长却不让市长放下手中一般性工作回家照顾老母亲,这显然是十分不近人情的。故事里贾母就是这样的,深了解她习性的王熙凤,马上说王夫人留下袭人目的是为了更好照顾宝玉,贾母这才罢休了。第二件事发生在贾探春管理大观园期间,下人们为了解闷,在不轮到值班时打牌玩玩,到了后来发展有人公开做庄聚众赌博。不料,在贾家抄检大观园时一并被发现,其中牵涉到与宝玉这边交厚大观园厨娘柳妈的姐姐及贾迎春奶娘,按贾探春的意思是要从轻处理,可是贾母却雷厉风行、小题大作,不但没收参赌赌具赌资、打了庄头几十大板,还把她们赶出大观园,并为了防止今后类似情况发生,采取一系列措施,最绝是在荣宁两府边界和临衔地界高高筑起围墙,不让下人自由出入。贾母作为当然有其老辣、高明之处,但显然对那些参赌之人处罚过重了。俗话说:“不教而诛谓之贼。”贾家下人参赌当然是不对的,但首先应该给其严重警告,如果她们还不改,然后再采取严厉措施也不迟。可是,贾母一上来,就对这些人进行严惩,还以防微杜渐和人情弱点理由来给自己行为辩护,这显然是不对的。说起赌博来,你贾母不是亦经常和薛姨妈、王熙凤等人赌钱,难道你赌钱赢钱是为了讨彩头,下人就不是吗?贾母这行为明显有“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的味道,这如何能让人信服。说到底是因为贾母在心里根本就瞧不起下人,认为她们这些人懒惰、没责任心,对这些人不需要宽容和爱护,需要的是严加管教和威严。贾母这种思想肯定是受到老子的影响,历史上老子是看不起下层老百姓的。
贾母作为贾家实际掌门人,她不亲自参与贾家事务的管理,这当然跟她见识和作派有关,同时也跟她选得人得力能干有关。贾家管理模式是放权。贾母放权给王夫人,王夫人放权给王熙凤,日常事务由王熙凤处理,但必须向王夫人汇报,如果遇到重大事件,王夫人请示贾母,由贾母拍板,再由王熙凤去执行。贾母、王夫人、王熙凤三人分工协作,把贾家荣国府管理得事事顺通,秩序井然。同时,作为老年人,贾母私人生活有诸多不便,不过在这方面她也有一位得力助手她的大丫头鸳鸯。如果把贾母比作贾家董事长,丫头鸳鸯就是她的私人秘书。难怪当她大儿子贾赦夫妇想挖墙角,让丫头鸳鸯成为贾赦小妾时,贾母会悖然大怒,不但讽刺贾赦老婆邢夫人“贤德太过”,而且连不知内情王夫人都受到责骂,因为贾母怀疑她也参于其中,想夺自己的权。有人说贾母、王夫人、邢夫人三者争权夺利不亚于《三国演义》里权谋之争,其言一点不虚,当然贾家里权力争斗是在一团和气表面下进行勾心斗角的。例如书中描写贾元春贾妃有意撮合自己亲弟弟贾宝玉与薛宝钗的婚事,贾母表面上装聋作哑,却引阖家大小到郊外平安观走打醮,通过观里贾国公的化身王道士之口巧妙把贾元春的意思化解了。象这样例子,文中还有很多。贾母确实是个历害角色,她通过她两个助手王熙凤、丫头鸳鸯,牢牢掌握贾家内政大权,使贾家又“荣”又“宁”。
贾母在小说里故事十分多,丝毫不亚于书里任何一位女主角,但大多数读者对她这位人物认识不清,还认为作者塑造她这样人物,只不过是为了故事情节需要,往往只把她当作一个有见识的老太太来看。其实书中贾母的故事都是“假语村言”,都是作者在评价他生活时代之前古代那些高明最高统治者的所作所为。假如要把书中贾母看作历史上的何人,我相信大家一定会把她和西汉之初的好“黄老之术”的窦太后联系在一块。是的,在书中贾母就是贾家的“窦太后”。现在,我将从这角度重新审视小说里她的故事,也许可以清晰得出与不同以往的结论。
在小说里贾母对第一钗薛宝钗的态度有点让人看不懂,好象并很喜欢这个众人眼里十分出色的女孩子。比如她曾出资二十两银子给宝钗过十五岁“及笄”的生日,可是当贾妃贾元春想内定宝钗为自己弟弟贾宝玉媳妇后,她却带群家人到平安观去蘸福,通过平安观王道士之口,巧妙化解宝钗成为宝玉妻子的可能;又比如她曾开口称赞宝钗,说“我家四个女孩儿都不如宝丫头”,可是看到宝钗房间布置很素朴,听到宝钗母亲薛姨妈说“宝钗自小不喜欢带首饰和花花草草”,她立即给予善意批评,说“女孩儿太素也忌讳”。贾母对宝钗的态度实在很奇怪,好像喜欢又好像不喜欢,让人看了晕头转向,不辨东西。当然,这都是我们读者真的把她俩当作小说里人物来看,才会有这模糊不清的认识,假如我们换个角度,把贾母当做好“黄老之术”的最高统治者,把薛宝钗当作亨有盛誉的大儒家,这两人关系就一目了然。儒家在政治管理是提倡“禅让”,意思是说最高统治者要让给有德行的人来当,所以历史上最高统治者对社会有名望大儒家一般采取“敬而远之”的态度,“敬之”是投天下老百姓所好;“远之”是怕这些大儒家夺自己的权。宝钗当然知道贾母心思,所以她处处低调,处处藏拙,但她越这样,贾母对她就越不放心,最后聪明宝钗只好采取“自污”办法:贾母有一次送给宝钗妹妹薛宝琴一件名贵“袅靥裘”,本来宝钗就不喜欢这种名贵东西,却装做吃起自己妹妹的醋,表现出自己也是一位小气量的人;贾家大管家王熙凤病了,没人管理大观园,作为贾家外人宝钗竟然答应王夫人的请求,去协助贾家三小姐贾探春管理大观园,她这么做一下子就改变她在贾家下人中“三好生”的印象,结果还被下人背后戏称“镇山太岁”、“巡海夜叉”。当然,宝钗这些功夫也不是白下的,当贾母看到宝钗这些出色表演后,这才真正放下戒心来,称赞她在大观园里姐妹里是最懂事的,还把照看林黛玉和史湘云的工作交给她。书中贾母对待薛宝钗的态度,的确象历史上一位富有心机的皇帝对待一位在社会上亨有很高名誉的大儒者的态度一样,既对他有需要,又处处防范他。
贾母在书中还给我们读者留下溺爱孙子贾宝玉的印象。比如有一次贾宝玉父亲贾政因“宝玉调戏母婢金钏致金钏含羞自尽”及“结交忠肃王戏子蒋玉菡,给家里带来麻烦”这两件事,大发怒火狠打了宝玉,贾母闻迅后急急赶来阻止,还指桑骂槐把贾政痛骂了一通。此外,宝玉不喜欢读书、做作业,贾政要惩罚,贾母总护着他;宝玉喜欢做的事,喜欢吃什么东西,贾母总要极力满足他;宝玉一有灾有难,贾母就担心要死,还经常迁怒于伺候他丫头,贾母对孙子宝玉确实是“捧在手里怕摔;含在嘴里怕化”,生怕宝玉在生活上受到半点委屈,十足一付祖母溺爱孙子的画面。贾母这么痛爱孙子宝玉,原因当然是贾宝玉长得讨人喜欢象贾母丈夫荣国公,但更主要原因应该是宝玉自小十分懂“礼”。因为贾母把一个小孩子懂不懂“礼”,看作这个小孩以后能不能成才的必要条件,在贾母眼里她的孙子贾宝玉才是贾家未来希望。贾母把孙子宝玉当作贾家接班人来培养,我们不知道她的作法对不对,但贾母这么重视对青少年进行“礼节”教育,实际就是将儒家提倡“道德教育”给予量化了,便于操作和评价,这种做法确实比儒家空洞道德说教不知高明多少倍。历史上儒家十分注重对青少年进行“道德教育”,但往往培养出的人大多是“伪君子”、“假道学”,嘴上满是礼义廉耻,做得却是男盗女娼,原因就是这种教育是空洞的说教,无实际内容。而“礼节”教育是“道德教育”的细化和内容,虽然它也是一种强迫制教育,但青少年就象一棵长满枝桠的小树,不修剪如果能成一棵参天大树呢?所以贾母溺爱孙子贾宝玉只是表象,实则是贾母一种培养人才的方式方法。即在生活上给被培养者无所不致的细心照料,在思想方面却有极其严格的限制,让被培养者自小养成良好道德行为和规范。
通过上面的分析,我们读者发现书中贾母在选才方面,注重是“才”(王熙凤有才却无德)与“忠”(贾母大丫头鸳鸯连做贾赦小老婆机会都不要,还发誓贾母百年之后,她谁都不嫁,要去出家,这当然是她对贾母忠心耿耿表现),不注重名声(薛宝钗);在育才方面,注重实际教育,而不注重形式教育,更注重“身教”鼓励教育,不赞成“言教”和惩罚措施。这完全是一付好“黄老之术”统治者的作派,所以书中人物贾母象西汉初年的实际最高统治者窦太后,这应该错不了。
书中人物贾母就是贾家的“窦太后”,这一点还可以从贾母对大儿子贾赦、小儿子贾政态度上得到证实。贾母痛爱小儿子贾政,不喜欢大儿子贾赦,本来管理贾家的大权,按规矩应当交给大儿子贾赦老婆邢夫人来管,贾母却交给小儿子贾政老婆王夫人。为此,贾赦还说贾母偏心,把贾母着实气了一下。历史上窦太后也是这样的,她有两个儿子,大儿子汉景帝,小儿子梁王,窦太后事事偏向小儿子梁王,甚至要求汉景帝百年后不要传位儿子,而要传位给梁王,当然这事后来因梁王早死而没成,不过也足以说明窦太后偏爱小儿子梁王这个事实。我国社会存在一个十分奇怪普遍现象:做母亲特别痛爱小儿子,历史上窦太后是如此;书中贾母也是如此;就连平常人家也是如此。如果说这小儿子比大儿子好、孝顺,所以做母亲痛爱他还情有可原,让人不解的是并不是所有做小儿子就都比做大儿子好、孝顺,做母亲这般痛爱小儿子为哪搬呢?
书中还描写贾母这个人平时不管事,只管吃吃喝喝,看戏斗牌,但一遇到关健、重要的事情,她是非管不可,且她处理问题来又善于“举重若轻”,很有老子所说“治大国如烹小鲜”的味道,这一点也象极历史人物窦太后。如上面我已举例子,贾元春通过赠礼物,把薛宝钗内定为弟媳妇,贾母却装聋作哑,领着阖家大小去平安观去蘸福,通过王道士之口,不费功夫就把问题化解了。既达到不让薛宝钗成为贾家未来女主人,又不与贾妃产生矛盾,让问题激化。又比如薛宝钗妹妹薛宝琴来到贾家之后,大家都觉她是贾宝玉最佳结婚对象,贾母却抢先一步,命王夫人收薛宝琴作干女儿,一下子断了薛宝琴成为宝玉妻子的可能,因为古代象贾家这样富贵人家是不兴干兄妹或干姐弟成亲的。贾母这一招叫“釜底抽薪”之计,不是老谋深算之人焉能想出!书中还有一个不十分明显故事,也体现贾母身上有这个本领。这个故事在十七至十八回里,说贾家为了迎接贾妃省亲建大观园,园建好之后里面拢翠庵缺一主持,贾家女管家林之孝家的就趁机向王夫人推荐一个人,这个人叫妙玉,王夫人听完林之孝家的介绍后,对妙玉产生同情,立马就下聘书聘请妙玉担任拢翠庵主持。显然,林之孝家的对王夫人说那一番言辞,是出自贾母的设计安排的。因为林之孝夫妇被王熙凤戏称“一个天聋,一个地哑”,都不是多言的人,可是在这里林之孝家的话何其多,作为一个与妙玉毫无一点关系的人,林之孝家的表现明显过分热心,如果不是贾母让她这么说,谁信呢?至于贾母这么做的原因,无非是怕她的亲孙女妙玉流落在外头没人照顾,又怕冒然公开承认妙玉是贾政私生女真实身份,会招到王夫人强烈反对,同时也是为今后如果王夫人知道妙玉真实身份后,不致迁怒实际负责贾家一切事务的贾家“大管家”王熙凤,因为妙玉是王夫人亲自招聘进贾家的,与王熙凤没一点关系。贾母在这故事连面都没露,却能做到“一石三鸟”,你说她厉害不厉害呢?
贾母厉害、精明之处不仅仅表现在处理问题上,还表现在她对生活和文化等各方面有着深刻认识和独特见解上。在生活上,她见多识广,知道什么食材适合不同年龄的,知道什么东西可以多吃、什么东西要少吃;知道什么人房间要怎么布置,什么纱料应做什么,诸如此类生活常识。贾母在生活上几乎是无所不知,简直是一本生活百科全书。在文化上,贾母同样十分有见识,她可以分辨出“才子佳人”之类小说戏曲是在造假,严重脱离现实;可以懂得乐器、音乐该以何种方式表达,体现出她在这方面有很深造诣……贾母的确是个生活经验丰富,在各个方面都有深刻认识和独特见解的“高人”。
此外,书中人物贾母还是个善于做思想工作的能手。小说里有一故事描写贾琏和鲍二家的二人趁王熙凤过生日时无空看管时鬼混,结果事情做得不密,被王熙凤知道了,王熙凤就跟贾琏大吵大闹,贾琏面子下不来,假装拿剑要杀王熙凤,王熙凤哭哭啼啼胞到贾母面前告状,贾母弄清原因,笑道:“我以为什么大事,男人谗猫似的,打小就这么过。”一句话就打消王熙凤的委屈,把夫妻矛盾化之无影。也是在这故事,王熙凤听到贾琏和鲍二家的在背后称赞王熙凤大丫头平儿,让王熙凤误会平儿在她背后搞鬼,就不分青红皂白打了平儿一巴掌,贾母听了王熙凤这么说,先以为平儿不对,后经在旁李纨解释,立即派人给平儿说要给她作主,让王熙凤过完生日后给她道歉,平儿听了觉即有面子,自然气就消了。贾母善于做思想工作这一点,实际在贾母在书中刚出场就有体现,那是年少林黛玉第一次到她外祖母家与表兄贾宝玉相见时。故事里贾宝玉一见林黛玉的面就问她有没有玉,黛玉说没有,宝玉听完赌气把他的“玉”往地上摔,还大吵大闹说“其他姐妹没有,现在连新来林妹妹都没有玉,所以他也不要他身上被大家视为宝贝的‘玉’”。做家长的人都知道象当时宝玉那么大的少年发起脾气来最难搞定,可是贾母却用三言二语就把宝玉摆平,当然贾母采取是连骗带吓的办法,骗宝玉说“林黛玉本来也有玉,因为母亲去逝,所以把玉带走”;吓宝玉说“他再摔玉,如果被他父亲知道了,会打他”。这个故事我个人认为它最能体现贾母身上善于做思想工作的能力,不过大家是否赞同我这观点,我就不知道了。总之,小说里描写贾母善于做思想工作的地方还有很多,在这里我就不一一列举了。
书中贾母绝对是个厉害、精明角色,这一点大家用不着去怀疑,但贾母也是人,是人就难免会犯错误,小说在这方面也有描写。如书中描写“贾母偏信王熙凤的话,认为是尤二姐‘贱骨头’,从而对她不闻不问,以致尤二姐被王熙凤毒计害死”的故事。这个故事表明再精明的人,如果偏听偏信了,也难免会犯错误。俗话说“偏听则暗;兼听则明”,一个人要想不犯错误,除了精明还远远不够,还得学会听取不同的意见,这样才能少犯错误或不犯错误。除了这故事外,书中还描写“贾母由于不喜欢贾赦夫妇,从而不理贾迎春的婚事,以致贾赦把女儿贾迎春往火坑里推”这样一个故事。这个故事同样表明贾母见识虽然高明,但如果个人感情参与其中,以个人的喜恶来处理事情,同样免不了会犯严重错误。上述两点毛病,确实是象贾母这样厉害、精明社会管理者容易犯的,这无关一个人能力和才能,却与人类“人性弱点”直接相关。看来想做一个出色社会管理者,不但要学会认人用人,而且要懂得“无为之治”,还得学会如何克服“人性弱点”,不让“人性弱点”影响你的判断力和决策力才行啊!
小说在描写贾母这个人性格、能力等各方面都十分细致,但对贾母在书中故事发生时年龄却写得比较含糊,唯独一次对贾母年龄确切描述,是在五十七回故事里。在这一回有段描写贾母过八旬大寿盛况的文章,我认为是抄书人乱改贾母的年龄,在这里贾母过的应该是七旬大寿,而不是八旬大寿。因为从书中对贾母的年龄不同时期有关描写上推算,贾母那时没那么老。而且八十和七十这两个数字,一个何无意义,一个意义非凡。古诗云“人生七十古来稀”,意思是说能活过七十岁的人自古就少,作者用“贾母过七十大寿”的描写,来表明象贾母这样古代“明君”在我国历史上很少,有点感叹之意,而八十这数字却没有这意思。上面我说过书中人物贾母象我国西汉初年实际最高统冶者窦太后,而这位窦太后也只活七十岁,史书记载她过七十大寿后就老死了。所以我们如果把贾母当作历史上明君(史太君),她在五十七回里故事里过得就应该是七十大寿,而不是八十大寿。原著八十回文章里没有写到贾母是何时去逝的文字,我推测作者应该在原著八十一回或八十二回文章里描写贾母老死了,因为只有“贾家”失去这位“史太君”,“贾家”内部各种矛盾才会暴发出来,从而导致“贾家”逐渐走向败亡。同时也只有这样写,才能使人物贾母与“史太君”(贾母暗喻对象)两者逻辑结构完全相吻合,否则就有“牛头不对马嘴”之嫌疑。以作者之大才,他当然不会犯此低级错误。
《红楼梦》里人物个个形象鲜明,栩栩如生,要说里面那位人物最讨人喜欢,应该是书中人物“金陵十二正钗”们无疑,不过喜欢人物贾母的,亦大有人在。前段时间有人写文章说历史名人慈禧太后也是个“红学迷”,而且特别喜欢书中贾母,常把自己比作了她。通过对书中贾母这位人物的分析,我们读者可以看到这两者还真得极其相似,就连这两人死后,贾家的命运和清朝命运走向都十分相象。象慈禧这样现实当权者,她喜欢《红楼梦》,喜欢书中人物贾母,当然不会是从文学角度去喜欢它们,肯定是从社会管理角度去欣赏它们,从这一点就足以证明奇书《红楼梦》是一本关于社会管理的伟大作品。的确如此,书中的贾家,就是“假的家、真的社会”;书中的人物贾母(史太君),就是“历史上最高明统治者”。现在文学作品、影视剧喜欢玩所谓“穿越”,看来作者更善于此道。在书中他不但把从过去年代的人物,甚至还把过去年代的思想,都“穿越”到他生活年代—“乾隆时期”,目的是批评封建社会后期在思想和政治管理上的腐朽性,向众人昭示封建社会离灭亡不远了。这就是作者在他鸿篇巨制《红楼梦》里塑造贾母这位人物形象意图之所在。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