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凭栏论世 乱弹八卦 佳作赏析 讽刺幽默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林小红”和“柳五儿”

时间:2015/7/10 作者: 木道长 热度: 79642

  林小红和柳五儿是名著《红楼梦》里两个小丫头,很多读者可能对她们这样人物并不十分在意,认为她们俩只不过是两位无关紧要的丫头,但实际上这两人故事在书中还是比较多,相当有分量,从中可看得出来作者是要用之来说许多内容。

  

  林小红这丫头,小说是这样介绍她的出生和经历的。她是贾家荣国府老管家林之孝之女,原先她不是主人公贾宝玉身边的丫头,后来由于为贾妃回家省亲而建的“大观园”成为宝玉和他姐妹住的地方,需要大量人手,这时林小红才从别处被分配到怡红院打杂,正式成为大观园“怡红院”主人贾宝玉的丫头。可是时隔不久,她又被贾家“大总管”王熙凤看中,从宝玉这边要过去成了她的丫头。自那之后,林小红这丫头就再也没在原著八十回故事里出现过,但大家总觉这样她的戏份不够,八十回后真文章、真故事应该有她的故事才对。

  

  书中丫头林小红的故事主要有二个。一个是“她和贾芸一见钟情的故事”;一个是“她成为王熙凤丫头的故事”。第一个故事是这样:林小红有一次因向主人贾宝玉献殷勤,遭到宝玉丫头碧痕和秋纹二人奚落,心灰意冷,死了要在宝玉这里占一席之地之心。这时,宝玉“干儿子”贾芸来给宝玉请安,碰上她,两人一见钟情。可是要怎么互通消息呢?正好林小红丢了一块手帕被贾芸捡到了,为了不引起别人怀疑,林小红十分有心机通过宝玉小丫头坠儿向贾芸讨要,实暗中向贾芸传情,而贾芸也心知肚明,留下林小红手帕,却把自己手帕交给小丫头坠儿让她带回。有一天,林小红和坠儿在花园里偷偷交谈此事,不料两人谈话被薛宝钗无意听到,宝钗以此认为林小红是“心机不错”“奸淫狗盗之人”。第二个故事是这样:林小红自从结识贾芸,就无心在贾宝玉这里呆下去,一次她正闲着,却碰见贾家“大管家”王熙凤,王熙凤刚好有一件事要办,见林小红无事可做的样子,就临时“抓壮丁”让她去办这样事,结果林小红很快办好此事。事后,王熙凤发现林小红这丫头办事利索,能说会道,心里很是喜欢,不但把她从宝玉身边要过去,还想收她为“干女儿”,后因林小红是林之孝家的女儿而作罢。书中“林小红这两个故事”当然是“假语村言”,它们不过是寓意“林小红”(一种观点)特征和特点及当时人们是如果看待它的。

  

  林小红这丫头在薛宝钗的眼里是个眼空心大,头等刁钻古怪的丫头,但在王熙风眼里她却是个十分能干丫头,不然王熙风也不会把她从宝玉身边要过去,收作成自己的丫头。原因就是这两个“正钗”,一个是以德取人,一个是以才取人。我还说过“薛宝钗”假代“理学”;“王熙风”假代“法家”。法家重治,儒家重德。根据这样提示,我们就可推测“林小红”应该是在假代一个受法家欢迎,却不受理学们待见的观点。这观点应该就是“机不可失;时不再来”做事观。

  

  “机不可失;时不再来”做事观,在“薛宝钗”(理学家们)看来,如果人们有了它,就会产生投机取巧的心里,对道德修养无一点好处,因此历史上理学家们对这个观点是嗤之以鼻,抱着强烈反对态度。但在“王熙风”(法家们)眼里,这个观点却是香饽饽,历史上法家之人十分重视时机,认为时机抓准了,事情就成功一半。书中还写我们主人公贾宝玉也十分喜欢林小红,只是怕他的大丫头袭人等人寒心,才迟疑不敢收林小红为贴身丫头。“贾宝玉”假代“不成大器的读书人”;“袭人”假代“儒家教育观”,那这故事就是说,象“贾宝玉”这类读书人也十分喜欢这样做事观,但由于受到儒家正统教育,最后只能忍痛割爱,让这样做事观远远离去。

  

  此外,书中还介绍说林小红本来名叫“红玉”,按照故事里她本人所说是因为重了宝玉的名,实际上应该是重林黛玉的名,才改作“红儿”。王熙凤对此还说:“讨人嫌的很!得了玉的益似的,你也玉,我也玉。”这个故事意思是说,“机不可失;时不再来”做事观跟道家(林黛玉)里某些观点十分相似,但由于这个观点名声不大好,人们只敢说它是从下层阶级产生,身份尊贵、有道德修养的人是不该有这种投机取巧性观点。

  

  书中“丫头林小红的故事”,处处都透着“机不可失;时不再来”这个特点。比如她在当宝玉丫头时,一次宝玉主要丫头都不在身边,而宝玉要洗脸,她就抢得去帮忙,这才引起宝玉对她的注意。又比如她跟贾芸一见钟情的事,事情也是一个巧。贾芸来给宝玉请安偏偏就能遇上她,偏偏两人还一见钟情,后来一个遗帕,一个拾帕,你往我来,一点机会也不浪费。还比如她被王熙凤看中从宝玉这里要过去,这件事也十分“巧合”。那次是因为王熙凤自己丫头不在,需要人给她跑腿,正好看到林小红无事做的样子,就临时让林小红帮忙,结果林小红事情办得让她满意,王熙凤这才发现林小红办事麻利,讲话利落,十分讨人喜欢,马上把她从宝玉身边要过去。从小说里所有“林小红的故事”来看,林小红这丫头确实善于利用时机,从而达到自己的目的。

  

  故事里林小红这个人是这样的,连她的父母林之孝夫妇也是如此,在书中也有不少他们夫妇“机巧”故事的描写呢。比如有一次贾宝玉和大观圆姐妹一块放风筝,大观圆姐妹风筝都放上天,而宝玉正没风筝放焦急呢,此时林大娘(林之孝家的)就极时送来美人风筝让宝玉放(见七十回);有一天,贾家“大管家”王熙凤丈夫贾琏觉家里开销大,要养一大群佣人和丫头难以维持下去,管家林之孝就马上向他建议,要他把家里凡是老仆一家子都放出去,让他们子女自行嫁人,同时可为家里省下一笔开支(见七十二回)。更著名是“林之孝家的向王夫人推荐妙玉担任拢翠庵主持”的故事。这故事说贾家为了贾妃贾元春省亲,盖了一座省亲别墅“大观园”,园建好了,里面家庙拢翠庵缺一主持,女管家林之孝家的就向王夫人介绍一个人,这人叫妙玉。王夫人听完林之孝家的一番话,对妙玉这人遭遇十分同情,立马就聘用妙玉。大家都知道林之孝家的说那一番话是贾母授意,可是贾母为什么不授意别人,而要授意给她呢?这就说明贾母知道林之孝家的是个表面糊涂,内心精明的人。现实中,往往象林之孝夫妇这样“一棍子打不出一个响屁”的人,才最会善于利用时机,善于钻营,当然他们生的女儿也差不到那里去。

  

  根据写作逻辑和作者创作林小红这位人物的意图,原著八十回后还应该有林小红这位人物的故事才是,当然不一定是明写,很有可能是暗写,就象原著对她的故事的写法一样。在原著八十回故事里明写到“林小红这丫头被王熙凤看中,从贾宝玉这里要过去”情节后,林小红这位人物就没在书中故事里出现过,但根据故事逻辑,我们读者还是可以推测她后来一些事情。林小红成为王熙凤丫头后,她和贾芸相见的机会更多,感情更深,甚至两人已达到山盟海誓地步,要不然她父亲林之孝也不会这么焦急要贾琏把他一家放出去,以便他女儿林小红能自行嫁人。后来林之孝一家真的被放出去了,林小红(红玉)恢复原名,顺利嫁给贾芸。开始夫妻两人恩爱,生活过得相当幸福。不料后来贾芸因参于贾珍、贾琏一伙人“逼宫”的行动,被皇帝秋后算账,受到官府的严惩;林红玉受丈夫连累,也被没耤充当一名官妓。“好了歌”里“择膏粱,谁承望流落烟花地”这一句就是说她的。

  

  当然了,如果八十回后这些故事真的存在的话,它们也不过是“假语村言”。意思是说在封建社会儒家思想文化占统治地位下,“机不可失;时不再来”做事观最终会因官府的说教和打压,被迫藏身于阴暗角度,人们不敢公开承认它;或者意思是说在封建社会儒家思想文化占统治地位下,“机不可失;时不再来”做事观被最下层劳动人民所接受,因为他们是最迫切要求改变自身状况,逮到机会就不肯放弃。

  

  “林红玉”谐音“领混誉”,意思是“得到混乱名声”。这不就是说有人觉“机不可失;时不再来”这个观点好、有用;有人觉“机不可失;时不再来”这个观点不好、有害。确实,这观点有怂恿人们做一个“机会主义”者的嫌疑,而对“机会主义”这东西,从来就没有定论,有人觉得它好、有用;有人觉得它不好、有害。

  

  柳五儿这丫头,原著是到后面才介绍到她。她的母亲是贾家大观园厨娘柳家的,由于五儿自小就体弱多病,一直在家休养,并没被分配到贾家荣国府某处当差,但她想为家里省点钱粮,再加上宝玉怡红院这边活少人多、干活不累是个美差,所以她就托与她交厚且为贾宝玉看重丫头芳官帮忙,让宝玉给贾母打招呼,让她到这边来上班,成了他的丫头。可是后来发生抄检大观园,宝玉这边丫头睛雯被逐、芳官被逼到尼姑庵栖身,她的愿望不但没达成,反而由于她与芳官有瓜葛,受到宝玉母亲王夫人的斥责。柳五儿受此惊吓,本来就体弱身子不堪承受,不久就病死了。书中人物柳五儿她的主要故事就只有这些,说多不多;说少不少,但对一位“惜墨如金”作者来说,他用这么多笔墨来写书中柳五儿这位无足轻重小丫头,自然表明柳五儿这个人物很重要,她在小说里绝非是我们想象中可以忽略不计的小人物。

  

  从上面“柳五儿的故事”逻辑结构来看,“柳五儿”应该是假代我国古代“自力更生,勤俭节约”的生活观。“柳五儿是贾家大观园厨娘柳家的生的”意思是说这个观点是我国劳动人民产生的;“柳五儿自小体弱多病,一直在家养着”意思是说这个观点在社会上影响不大,一直只有下层劳动人民才重视;“柳五儿想到贾宝玉这里作丫头,为家里节省花费,也可得一些月钱补贴家用”这句话中已说明这个观点就是“自力更生,勤俭节约”生活观。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由于生活不富裕,物质匮乏,持家普遍讲究勤俭节约。于此同时,他们在教育子女时,一般要求他们子女能自食其力,不要依靠父母,希望他们子女能通过自己的努力,过上比父母更好的日子。比如谚语说“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和“能省则省;能用则用”这两句话,就是劝人们要自食其力,艰苦奋斗,生活上要节俭,东西能用则用,不要随便浪费。但这个观点在我国古代社会里却经常受到儒家正统人物的打压和批判,他们认为这么做会损害到儒家“礼”,因为儒家是特别讲“礼”的,而要讲“礼”,就不能过份提倡“自食其力”和“节约”。就象书中王夫人斥责柳五儿,是因为她觉得柳五儿到她宝贝儿子贾宝玉这边做丫头,会“祸害宝玉”。

  

  “自力更生,勤俭节约。”这个观点最早是墨家创始人墨子提出的,在古代下层社会很有影响力,一直受到劳动人民的赞同和推崇。当然了,墨子本身就是下层劳动人民。但在古代社会儒家思想占主流,儒家虽然也提倡年青人要奋发图强,反对过度奢侈浪费,不过毕竟儒家是一种重视“礼”的学说,要讲“礼”就得说排场,不花钱可不行,再加上儒家的人在古代地位比较高,生活条件好,根本不需要这么做,所以他们反对这观点也是情有可谅。更何况连儒家创始人孔子都说过“食不厌精;脍不厌细”的话,老祖宗的话他们敢不听吗?

  

  小说里介绍说有一个叫钱槐贾家下人,是贾政小老婆赵姨娘的内侄儿(钱槐姓钱,赵姨娘姓赵,赵钱孙李,两人不同姓,除非这两人中有一人曾改姓),凭赵姨娘关系当上贾家管钱粮的小头目,他看上柳五儿这丫头,想娶五儿为妻,柳五儿父母也愿意,只是柳五儿看不上他,结果两人婚事不成,但钱槐心有不甘,发誓非娶到柳五儿不可,后来就是他无中生有举报柳五儿偷东西,其实是贾宝玉丫头芳官和柳五儿要好,又见她身体不好,就送给她不到半瓶宝玉常饮用“玫瑰露”,柳五儿的娘柳家的觉得不好意思白白得别人的东西,就回赠芳官半包柳五儿表哥在当差时得到“伏苓霜”。为此事柳五儿差一点就被当作贼捉了,还好处理此事王熙凤大丫头平儿办事公道,还了她清白。

  

  “钱槐”中“槐”通“愧”;“钱槐”就是“钱少、缺钱”之意。书中描写“钱槐举报柳五儿偷东西”的故事,意思是说平时有些没钱的人表面上看上去,好象特别喜欢这“自吃其力、勤俭持家”的观点,其实这些人并不是真心喜欢,一旦他们意外得到一些钱物,手头宽裕了,马上就把这“自吃其力、勤俭持家”的观点忘得一干二净了。作者真是一个敏锐社会观察家,象这种人不但过去大量存在,就说现在我们大多数人不还是这样吗?改革开放之前,大家生活艰苦,天天把“自力更生,勤俭节约”挂在嘴上,可是到了如今,大家生活才好上一点点,社会上就弥漫“拼爹”、“拼财富”不良风气,再也没有人会把“艰苦奋斗,勤俭节约”放在心上并真的去做。仔细想一想,我们还真都是“钱槐”一样的人呢。

  

  书中“柳五儿”的故事不多,很难让我们读者知道“柳五儿的故事”在暗喻什么,为了弥补这缺憾,作者还在文章里大量描写“柳五儿的母亲的故事”,来补充,充实人们猜想的依据和资料。从书中“柳五儿的母亲的故事”,我们可以看出柳五儿母亲大观园厨娘柳家媳妇她的勤俭节约的品质。特别是六十一回里有一故事,说她为了一碗鸡蛋跟贾迎春大丫头司棋闹矛盾。这故事更是把这位人物爱惜财物,东西能用则用,绝不浪费的特征表现出来。“什么人是什么人的种”,书中人物柳五儿母亲是这种人,自然柳五儿也是这种人。

  

  “柳五儿”谐音“留物儿”,翻译成现代的话就是“东西要省着用”,那不就是“生活上要节俭,不要浪费”之意吗?所以,“柳五儿”这个名字,确实是“假语”,是“自力更生,勤俭节约”的“假语”。

  

  “林小红”假代(假借)我国古代“机不可失;时不再来”做事要看准时机观点;“柳五儿”假代(假借)我国古代“自力更生,勤俭节约”的观点。这两个观点很受我们一部份古人喜欢,甚至有些古人还把它当作家训传下来,就是到了今天,人们对这两句话也是耳熟能详。但要说这两个观点好不好,不论对古人和今人来说,都是难以下定论的。特别在我国古代社会里,等级森严,人群分为“士、农、商”三个阶层,他们在思想上差别很大。“在商言商”,作为商人为了能多攒钱,他们十分看重“机不可失;时不再来”这个观点,但“自力更生,勤俭节约”这个观点就很不以为然了;作为农民来说,由于当时生产力低,生活不富裕,加上天灾不断,对“自力更生,勤俭节约”这个观点十分赞成,但对“机不可失;时不再来”这个观点十分反感;“士”就是“读书人”,由于当时社会流行“百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读书人相对其他阶层地位高,待遇丰厚,再加上他们受儒家“礼”教思想影响,自然对这两观点嗤之以鼻,甚至有些人持强烈反对态度。他们认为受“机不可失;时不再来”观点影响的人会变滑头不诚实,人们需要时时处处堤防它来侵蚀他们健康思想;他们认识有“自力更生,勤俭节约”观点的人会变小家子气,以后办不了什么大事。说实在,他们对这两种的看法也不无道理,不能全说他们错了。作者显然也是这么认为的,要不然他也不会在书中如此塑造“林红玉”和“柳五儿”这两位人物,我们读者根本不能从书中这两人故事中看出作者对这两个人物的贬褒来。如今情况还是如此,有的赞成;有的反对,不同的人对它们有不同的看法和见解,情况仍是“什么鸟就唱什么歌”,各说各话,没有一致评价和意见。

  

  有人说,在这“悲金悼玉《红楼梦》”中,作者所要抒写的不仅仅是个人的悲欢,而是力图表现出他对当时社会关系与精神文化的深刻认识。无疑,这人说对了。作者在书中塑造林红玉和柳五儿这两位人物,就是想用“她俩的故事”来“假语村言”,评价“机不可失;时不再来”和“自力更生,勤俭节约”这两个观点在当时人们生产和生活活动中的影响和作用,以及它们各自优缺点。《红楼梦》的确就是一部货真价实的“理治书”。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