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凭栏论世 乱弹八卦 佳作赏析 讽刺幽默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浅析《红楼梦》里写的那些“迷信”故事 ?

时间:2015/7/10 作者: 木道长 热度: 84656

  《红楼梦》是这部备受世人的赞誉的名著,但金无足赤,《红楼梦》亦不例外。它最受后人诟病的是小说里有许多“迷信”的故事,现代人大多数是无神论者,难免会对这些“迷信”的故事不以为然,进而推断出作者的思想境界不高。可是作者真的如他们想象那样“思想境界不高”吗?

  

  说实话,我以前也是这么认为的。不过随着岁月飞逝,年龄虚长,我的看法却发生了一百八十度的转变。我对《红楼梦》里“迷信”的故事,不但不再认为这是作者头脑里“迷信”思想在作祟,反而觉他这位古人比我们二十一世纪的“新人类”更具有唯物辨证的色彩。此话怎么说呢?这是因为一个相信鬼神“迷信”的人,不论他是古人或现代人;是外国人还是中国人,他是不会用这种调侃或且可以说是轻谑的笔法写故事里的仙、鬼、神、魔的。《红楼梦》里的警幻仙子、得道高僧和道士、以及判官、小鬼让读者看起来,没一丝一毫让人有觉得恐怖地方,反观小说里这些鬼怪神魔就象世间上生活的人一样,两者毫无差别。单凭这一点,我就完全可以说《红楼梦》里没一处“迷信”的故事,如果硬要说作者迷信,那对不住了,我要说是我们读者迷信,而非作者迷信。

  

  作者没一点“迷信”,却在《红楼梦》里写了那么多的“迷信”之文。所以,我们就很有必要分析这些“迷信”的故事,看一看作者这么写的目的和作用何在?

  

  在《红楼梦》第一回《甄士隐梦幻识通灵,贾雨村风尘怀闺秀》里,作者一开头就以魔幻的手法写出《红楼梦》这部伟大小说产生的来胧去脉。故事说《红楼梦》这部名著原来不是人写,而是一块女娲娘娘补天时用过五彩石中多余的石头所为的。这块石头被女娲娘娘遗弃在荒野之中,耐不住寂寞,托奇僧怪道带它下凡去经历世间荣华与繁杂,后来回归后它把幻形入世所阅所历一段离合悲欢的故事记在自己身上,被一道士抄去传世。这石头身上所写曰《石头记》,即后来的《红楼梦》。这样开头够新颖、够吸人眼球的,就象作者自己所说此回是以“梦”、“幻”立眼。他的目的达到了。问题是:通过这荒涎不经的故事,作者他老人家想要表达什么意思呢?还是在此回里,作者又写了一首白话诗:“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言作者痴,谁解其中味?”这首诗中其中“谁解其中味”这一句问得好!它的意思是,别看我作者写的《红楼梦》里都是“满纸荒唐言”,可我的真正想法你们读者明白吗?我不敢说我全明白,但我至少却从作者自谦他写的《红楼梦》是“满纸荒唐言”中,尝到作者“辛酸”的滋味。书中写“女娲娘娘”补天多余的那块石头不就是说作者自己有“补天之材”吗?所谓“补天之材”不就是能救民于水火之中,能让天下百姓安居乐业的大才能吗。你看作者是何等自负啊!象这样的人会说他的才能不如他所见所阅“闺阁之人”,谁信吗?别人信不信,我不知道,不过我个人肯定是不信的。我认为作者这话是“假言村言”,信不得真。但作者你虽有“补天之材”,如果一个人运气不佳也是枉然。就象书中那快补天多余的石头,还是被“女娲娘娘”遗弃于荒野之中。作者你虽有“补天之材”,不被当时最高统治者―皇帝所重视,还不是一样成为社会下层的小老百姓。但显然作者不甘心就此平平淡淡过完一生,成为一个碌碌无为的人,他要把他所学到的知识和社会经验记录下来,传授给后人。当然,这“后人”是看过他写的小说《红楼梦》,并能了解其中“滋味”的人。看到这里,可能有人马上会反驳说;作者写《红楼梦》目的明明有二:一为闺阁之人立传;二阅人耳目。你怎么说作者写《红楼梦》是为了把他所学的知识和社会经验传授给后人,来体现作者“补天之材”,这不对啊!没什么不对的。因为作者所说“闺阁之人”非真的是淑女佳人,而是假代我国古代各种各样的思想文化。书中通过一个个生动、引人入胜的故事和彬彬如生、形象生动的“闺阁之人”来阐明作者治国理念、教育理念等一系列政治的、经济的、文化的主张。《红楼梦》表面看起来不是一本理治的书,但比任何一本理治的书所说道理更高明、更深刻、更形象。在这一方面,我个人认为只有《资治通鉴》可于之相媲美的,这是作者伟大、非凡之处。

  

  在此回中,还有一个“迷信”的故事,由于作者写得十分隐匿,大家对它误解很深。这个故事是描写男主人公贾宝玉和女主人公林黛玉两人前世关系和纠葛的。故事里说贾宝玉前世是天上赤瑕宫“神瑛使著”;林黛玉是“赤瑕宫”旁三生石边一株“绛珠草”,“神瑛使者”十分喜欢这株“绛珠草”,有事没事时经常去灌育它,这株“绛珠草”得到他精心灌育,慢慢幻成女体。得人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绛珠仙子”由于报恩无门,胸中郁结一股缠绵不尽之意。后“神瑛使者”凡心偶炽,下凡投胎,“绛珠仙子”知道这情况,赶紧亦在“警幻仙子”面前挂了号,跟着下凡“还泪”去。这个故事“迷信”十足,如不假思索,肯定会上作者的“当”。我曾在《贾宝玉之谜》和《林黛玉之谜》这两篇文章里说过,“贾宝玉”是暗喻或假代“我国古代那些没做官知识分子”;“林黛玉”是暗喻或假代“老子之道家”。对于我国思想文化稍有了解的人都知道,道家虽尊老子为创始人,但老子本人只写过一本五千字的《道德经》,道家理论大部分是由老子之后喜欢《道德经》之人补充、完善而成的。可以这么说,《道德经》这本书对道家来说,就是“一株绛珠仙草”,它是经过无数“贾宝玉”们的努力,才得以成为一门完整的理论体系(绛珠仙子)。“绛珠仙子”下凡来“还泪”的故事,十分形象、生动地说明“老子之道家”的理论不是古代读书人做事的理论工具,它只为他们情感而生,就象小说里“绛珠仙子”是为了“还泪”而下凡尘的。

  

  经过上面这么一分析,我们还能再以为“贾宝玉和林黛玉两人前世的故事”是“迷信”之文吗?

  

  《红楼梦》里让我感到有“迷信”地方第二处是在第五回《饮仙醪曲演红楼梦;游幻境指迷十二钗》里。文章描写主人公贾宝玉有一次去宁国府玩,玩累中午借宿在他侄媳奏可卿闺阁中,迷迷糊糊之间,随着秦可卿的魂魄来到一个叫“太虚幻境”的地方,那里的主人“警幻仙子”接待他,给他看了他老家金陵地方“薄命”女子上、中、下三本簿册。为了便于他了解上册里的内容,“警幻仙子”还特别叫侍女用歌舞和曲唱形式演示上册里画录十二金钗的内容。最后,“警幻仙子”又将自己跟秦可卿长得十分相象,名可卿,字兼美的妹妹许配给宝玉,让宝玉去领略“风月之情”。很多人不知作者为何会写这种魔幻之文,还以为作者在说“聊斋”。作者会说“聊斋”吗?当然不会。所以十分有必要弄清“太虚幻境”是什么,作者写这虚无缥缈之地到底是什么地方,在人间有没有什么地方和它相对应呢?后来,作者又在书里塑造出贾家大观园,和“太虚幻境”一实一虚相对应。也就是说贾家大观园就是现实版的“太虚幻境”,而贾家大观园是一座为了贾妃省亲而建别墅,贾妃省亲后,大观园成了贾宝玉和他家姐妹住的地方。“贾宝玉”是“不成大器读书人”的“假语”;“闺阁之人”是“我国古代思想文化”的“假语”,那么读书人和思想文化呆在一块的地方,不就是古代书院、藏书楼之类,现代称之为图书馆、大学那些地方吗?

  

  当我们知道“贾家大观园”是什么东西之后,自然也就明白了“太虚幻境”是什么了。它不过就是我们人类头脑里知识宝库而己,根本就不是天上神仙住的地方。难怪作者在描写“太虚幻境”之地,会用“假做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做它大门的对联。“太虚幻境”是假的,别当真;即使你当真了,它还是假的。头脑里的知识,你说它有,却摸不着、看不到;你说它无,它却实实在在地存在着。

  

  现在,我们搞清“太虚幻境”是我们人类头脑里知识宝库,再来看“贾宝玉梦游太虚幻境”的故事,自然而然不会再把它看成“迷信”之文。它不过是在说,一位小小读书郎在青春期时,被我国丰富多彩、博大精深思想文化深深吸引住,以致他在梦中仍在想象和学习。我们读者完全可以把这个故事当成现实中发生一件事:有这么一位小读书郎,他天性调皮好玩,不喜欢读书,因此经常受到他父亲的责罚。但他祖母却对他十分溺爱,经常“罩”着他,不让他受到半点委屈。小读书郎仗祖母护着他,虽多次受到他父亲严厉责骂,却依然吊儿郎当,不好好读书上课。有一天,他逃学跑到郊外去玩,误入一位老智者的家里。两人经过简短交谈,老智者发现这小读书郎竟是故人之后。而老智者的故人—小读书郎的祖父、祖伯父在世时,曾吩咐老智者,让他有机会时好好引导他们家这位在“玉”字辈中最有资质、最有希望振兴家业的后辈,使他改掉身上毛病。于是,老智者热情接待这位小读书郎,还顺便带他去参观他的蔵书。老智者家里藏书可真丰富,古今中外、经史子集样样皆备,老智者把它们分门别类收藏在每个书柜里。这么多书籍把小读书郎看得眼花瞭乱,不知要看那一本,突然他眼睛一亮,盯住其中一个书柜,这个书柜里有三大本厚厚的书。老智者把这三本书从书柜里拿出来,递给这位小读书郎。原来这是三本述阐古人思想学说的书,分为上、中、下三册。小读书郎先随手拿起下册,从头看了两篇文章,觉得无趣把书放下;接着拿起中册,随手翻到一篇文章,看了看,感得无趣又把书放下不看了;最后,他拿起上册从头一篇接一篇仔细地看起来,他看到那一篇,老智者在一旁就给他说解那一篇里内容。这次小读书郎倒是把这书从头到尾看了一遍,可是由于书里记录我国古代十二种著名思想学说实在太深奥了、太难懂了,既使有老智者在旁帮他讲解,小读书郎还是不知所以然。老智者也知道小读书郎年龄太小,这么多种思想学说一时也无法让他完全掌握,所以也就不强求了。接不来几天时间,老智者特意从这十二种著名学说中挑选出一种特别适合小读书郎禀性、性情的学说,让这位小读书郎和它来个“亲密接触”,其目的是想让这位小读书郎真正了解这学问里的精髓,以便转变他的性情和禀性,让他重归正途。可是,这位小读书郎那里懂得这学说里深奥的道理,越学越糊涂,差一点就要误入歧途,读书读魔怔了。老智者一见,也不敢再教下去,赶紧把小读书郎送回家。

  

  整个“贾宝玉梦游太虚幻境”的故事在我看来,根本就不是谈仙说怪所谓“迷信”之文,而是在说一个不喜欢读书的小读书郎受到我国古代传统思想文化影响和启蒙时,其身心所具的状态而已。文中所描写“警幻仙子”、“钟情大士”、“痴梦仙姑”、“引愁金女”、度恨菩堤”这些虚幻人物,看一下她们的名号,就知道这不过是描写一个“情窦初开”少年在进入青春期时多愁善感的表现特征而已;文中所描写“‘警幻仙子’把自己亲妹妹许配给贾宝玉,让他去经历‘风月之事’”的故事,这故事是说一个小读书郎如果初次接触到我国古代一种优秀思想文化后,会引发他心理向成熟方面转变,甚至他的生理上会产生了第一次遗精现象。可见作者对少年心理和生理颇有研究,否则,他是写不出这样妙文的。

  

  这个故事的内容,肯定不是什么“迷信之文”,这一点不容置疑。它一方面在暗示故事里金钗秦可卿有另一特殊身份,而且地位很高;一方面在暗示“秦可卿”所假代、假借“杨朱之学”是一种优秀学说,是思想文化中的“仙品”。“杨朱之学”表面看上去好像它在宣扬极时亨乐、纵情亨受的个人亨乐主义,实则它是教人看透看淡权力地位、金钱美女这些东西,让人们真正认清这世界本质上是“色即是空;空即是色”的,从而达到一定精神高度,以防止个人腐败加速滑行。

  

  《红楼梦》里最“迷信”的地方,要算第十二回《王熙凤毒设相思局;贾天祥正照风月鉴》写的一件事。这个故事主要描写贾瑞被王熙凤设计陷害后,病倒了。但他不知悔改,对王熙凤仍念念不忘,以至害了单相思,以至病情加重,躺在病床奄奄一息。有一跛脚道士给他一面“风月宝鉴”,正照是一骷髅;反照却是王熙凤的影像。临走时,道士特意吩咐贾瑞,如果他脑子一起邪念,就拿起“风月宝鉴”去照正面,千万不要去照反面,否则他的病就不会好,说完这些话,道士留下“风月宝鉴”走了。得到这神奇宝贝之后几天,贾瑞遵循道士的话去做,病情有了起色。“好了伤疤忘了痛”,贾瑞忍不住拿起“风月宝鉴”去照反面,见到镜子里面王熙凤向他招手,让他进去和她行“云雨之事”。贾瑞试了几次,结果几天不到就一命呜呼。贾瑞的家人认为这“风月宝鉴”是妖物要烧了它,就在此时,“风月宝鉴”主人跛脚道士极时赶来把“风月宝鉴”收走了。我说这故事最“迷信”,原因是这故事里有“风月宝鉴”这种世上根本不可能存在的东西。实物的东西往往比信息让人更相信,如果一个人相信这世上有“风月宝鉴”这神奇宝贝,那他肯定会相信这世上有鬼神。在这世上,相信鬼神的,大有人在,但相信“风月宝鉴”存在的人,应该不会太多吧!现实中“风月宝鉴”明明没有,作者却偏偏要在这故事里写到它,他想说什么?

  

  大家都知道这世上不可能有“风月宝鉴”这种子虚乌有的东西,但却有因美色而丧命大量例子,这例子比比皆是。故事里贾瑞可以算是读书人吧,他应该比没知识的人更懂得贪图美色最终会丧命的道理,,可是他不从正面吸取前人经验教训,偏偏要反其道而行之。结果白白丢掉一条年青的性命,给因美色而丧命无数教材再添一个例子。作者在这里没说教,而是通过描写“贾瑞贪图美色而丧命”的故事形象地、生动地告诉人们:不要贪图看似能得到,其实不应该得也不可能得到的“美色”,否则下场只是自取灭亡。

  

  贾瑞是王熙凤的小叔子,王熙凤是他的大嫂,他对王熙凤就应该“以礼待之”,可他却受王熙凤美色所惑而对她产生了非分之想,且得到王熙凤“钓鱼执法”教训后,仍不思悔改,最终搭上自己一条年青的生命。作者在这里要说的是:“好好色;恶恶臭”固然是我们人类的本性,但我们要有也应该有足够智慧斩断那些不该有的邪念,否则下场只能跟书中贾瑞一样落下一个可悲又可笑的下场。这个故事刚看起来“迷信”味十足,仔细一玩味,它那里是什么“迷信”之文啊!作者在这里说理之透彻,教育意义之深刻,非一般故事可比。

  

  另外,这故事也告诉我们历史上“焚书坑儒”是怎么一回事。在这故事里“贾瑞”就是那一群被坑埋儒生,“王熙凤”就是以秦始皇、李斯为代表占统治地位的法家。本来那时法家人物就对儒生以言议政作法就十分反感,可这些儒生偏偏要去非议法家的一些措施,这样做的后果自然就引起秦始皇、李斯等人的强烈不满,借机实行“焚书坑儒”的暴政。“焚书坑儒”固然体现出秦始皇、李斯等法家人物的残暴,但那群被坑埋儒生难道就没有一点咎由自取之处吗?

  

  在第十六回《贾元春才选凤藻宫;秦鲸卿夭逝黄泉路》里,作者也写一个很“迷信”的故事。故事描写主人公贾宝玉好友秦钟(情种)病死前,为了最后见宝玉一面,哀求来抓他到地府报到的“判官”、“牛头马面”,引起“判官”和“牛头马面”一番对话,妙趣横生。这故事真是一段妙文,看了让人忍俊不禁。在这里,我一点也不觉作者头脑里有“迷信”思想。作者把常人敬畏“牛头马面”和地府里的“判官”着实调侃一番,只有心里没鬼神的人,才会写下如此妙文;若心里有鬼神的人,谅他也不敢这么写。

  

  我国民间有句俗语:阎王叫你三更死,谁也不敢留你到五更。这句里有阎王,是民间传说中地府最高统治者,听起来有点“迷信”,却说出了一条十分重要道理。那就是时间对我们活着的人是最公平,不论你是何种人,贫或富;贵与贱,总难免要死的。人总是要去死,但每个人在世上活时间却千差万别,有的长寿;有的夭寿;有的得病暴亡;有的自然死亡。为何如此吗?这个问题,谁也无法说得让人明白,最后只好把它归结到说不清;道不明的“命运”上。用“命运”说来解释人为什么富贵;为什么贫贱;为什么长寿;为什么短命,比什么解释都要来得强。但作者是乎不这么认为,最起码他认为“多情的人”寿命不会很长,就如他在小说里写得秦可卿、秦钟这对“多情”姐弟。秦可卿“多情”吧,她不但跟她公公有染,还跟她小叔子贾蔷有私情;秦钟亦“多情”,他跟馒头庵小尼姑智能儿私通,两人在寺庙都敢行“巫山之云雨”,象他们姐弟这么“多情”,甚至可以说是“滥情”的人,寿命如果能长久呢?而小说里最大主人公贾宝玉虽然看上去亦“多情”,还被书中闲人贾雨村称为“情痴情种”,但他能以礼克己,发于情止于礼,他的命运虽坎坷,寿命肯定不会太短。作者在这里告诉我们一个道理:要想活得长久,就不能太多情,更不能滥情。我们虽然不能做到“阎王叫”时不去地府报到,但却能让“阎王叫”时间往后推。在上面故事里亦有判官、小鬼,但作者肯定不是要我们读者去相信阎王、判官、小鬼那种民间传说中的东西,而是通过这故事来嘲笑任何官场都存在说人情腐败的地方,就连人们想象中管人间所有人生死地府也毫不例外。

  

  看到这则故事,不由让我想起民间流传一则笑话。这个笑话说有一秀才死后来到地府,跪在阎王爷面前,等候阎王爷对他的审判。这时,正好阎王爷放了一个响亮的臭屁,在旁小鬼们都偷偷掩起鼻子,太臭了。可这秀才却觉这是个好机会,当场就作起文章来,称赞阎王老子刚才放的臭屁是如何惊天动地;是如何好听;是如何香气逸人。阎王老子一听可高兴坏了,立马给这秀才增添十年阳寿,还让小鬼把他重回送阳间。十年之后,这秀才又再次跪在阎王爷面前。由于时间过得太久了,阎王爷已不认此人,就转头问身边一小鬼:“下跪者何人?”小鬼鼻子一“哼”,轻蔑地看着秀才,嘴里说道:“爷不认此人吗?他就是十年前给您老人家写屁文章的那个人。”这则笑话当然是讽刺为了吹嘘拍马而写文章的不良文人的,但与作者写的这个故事有异曲同工之妙,看了都让人开怀大笑。作者生于富贵官宦之家,自小对封建官场的习性十分了解,心里对官场丑恶现象是深恶痛绝的、十分不满的。俗话说:“官场妓女院。”只要有官场就不存在净土,当然也包括人们想象中世界—“天堂地狱”。作者行文对之进行嘲讽,表达了他喜恶。否则,他根本不会这么写。

  

  《红楼梦》里曾让我感到最“迷信”地方是十三回《秦可卿死封龙禁尉;王熙凤协理宁国府》里描写一个故事。故事说秦可卿将死之际,魂魄来与王熙凤告别,还交待两件后事。一要王熙凤重视祖茔;二要王熙凤重视私塾。立遗嘱是世间很普通现象,可是人将死之际,能不能灵魂出窍给不在身边最亲近的人交待后事,却是一件谁也道不清、说不明的事。但我们的古人对此是深信不疑的,因为他们相信“天人感应”。“天人感应”这东西是西汉大儒董仲舒这老傢伙发明的,他发明这玩艺,目的是要吓唬当时统治者,要他们不要做坏事,多为天下老百姓想,不然老天爷就要惩罚他们,降下各种灾难。他从上一个朝代大秦帝国迅速灭亡中吸取经验教训,认为强大秦帝国之所以短命最大原因是,秦始皇和秦二世太狂悖,不敬鬼神,这才招来天怒鬼怨,以致把天下治理一团糟。秦王朝灭亡原因是否象董仲舒所说那样,另说。但这肯定是秦王朝灭亡原因之一,这一点无需怀疑。而当时统治者是高高在上的皇帝老子,名符其实的“孤家寡人”,谁有胆量去阻止他们干坏事呢?肯定没有几个人敢,可不约束他们又不行,怎么办呢?只好靠鬼神了。董仲舒这老傢伙这种思路很对头,虽然他违背他那一派老祖宗孔子教导他们“不语怪力神乱”和“敬鬼神而远之”的话和主张。表面上,“天人感应”看起来很“迷信”,但实际上它缊含深刻、高深的道理。举个例子来说。我国自古就是一个大国,境内各地自然条件相差很大,可能今年这里发水灾,明年那里闹旱灾,灾害不断。这并不可怕,如果统治者不残酷剥削老百姓的话,闹灾地方的老百姓完全可以靠往年积蓄粮食来自救,即使自救不行,官府也可从别的地方调来粮食赈灾,总不可能一个地方年年都闹灾,整个国家各地都闹灾吧!这样天灾也就不会转为人祸,社会自然就会安定。如果统治者贪婪残暴,不爱惜老百姓,实行苛捐杂税,让天下老百姓举步维艰、艰难度日,情况就有点不妙了。如一地发生自然灾害,那地老百姓得不到救济,为了活命,这些人就会成为流民,到处流闯,所到之处,那地因无余粮救济这些人,这些人中胆子大的人就会挺而走险,烧、抢、盗现象日益猖獗。一方面致使当地治安恶化;另一方面导致生产活动严重退化。于是,新的流民又产生了,全国各地贫苦老百姓越来越多,终于有人带头造反,到处抢、杀、烧,统治者的政权瞬间土崩瓦解。历史上的王朝在这种情况下结束、灭亡,还少吗?

  

  “天人感应”在大方面,有其妙;在小方面,也是如此。我还是举个例子来说吧!大家可能都看过和听过这种现象:一个老者将死之前有小段时间,头脑突然变得非常清醒,反应敏捷程度不亚于年青人。这种现象,我们称之为“返光回照”。老人在这时所立遗嘱、交待后事大多是比较正确的、有用的,再加上我国民间普遍存在“家长制”和“人死为大”的风俗习惯,所以人们对这样遗嘱基本上是无条件去执行。假如这时候一位死者最亲近、最看重的人不在死者身边,而他又想在老者死后做某种重大的事,怎么办?肯定不好办。当然,这个人如果够聪明的话,他就会编这种“天人感应”的故事,来证明他所要做的事是死者特别交待他的,以便在伦理道德上站在最高点。这样,也就为他日后要做的事打下舆论基础,最少好处也可减少阻力。你看我们古人多少有智慧啊,反观我们现代人有知识却无智慧,还远远不如我们“老前辈”古人。

  

  “天人感应”,从表面上来看,好像是说什么灵魂;从实际上来看,是说人必须有“敬畏之心”。现代人可以不信“天人感应”,但不能不有“敬畏之心”啊!

  

  《红楼梦》里这个“天人感应”故事涉及到三个“金陵十二正钗”:秦可卿、王熙凤、贾元春。而这三位“上钗”分别假代(假借)我国古代某种著名思想学说。秦可卿假代(假借)我国战国时期出现以杨朱为代表,提倡极时亨乐和“贵我”主张的一种思想学说,权称它为“杨朱之学”;贾元春假代(假借)我国古代著名董仲舒之儒术,就称它为“董之儒学”;王熙凤春假代(假借)我国古代著名法家。作者通过秦可卿临死前托梦给王熙凤及贾元春在吊死前托梦给自己父母贾政夫妇(文章虽没写,但在贾元春的判词里表达这意思),是要告诉我们:秦可卿和贾元春这两位金钗所假代(假借)我国古代两种著名思想学说的特点。贾元春在吊死前托梦给自己父母贾政夫妇,是表示“董之儒学”重视“天人感应”的特点,这十分好理解;不好理解的是,秦可卿临死前为何要托梦给王熙凤,让这位贾家大管家趁早为贾家百年计,以免日后贾家一败涂地。“秦可卿”不是假代(假借)教人“极时亨乐”的“杨朱之学”,怎么她的做法更象一位满腹经伦儒家老者临终前所为呢?其实,这一点也不奇怪。“杨朱之学”虽然表面上是教人极时亨乐、纵惰亨受,但它不提倡人们为了更大荣华富贵去努力,而是要人们安亨富贵,做一个“富贵散人”、“安乐公”;更不提倡人们为了自己利益去内斗、去内耗,究其本质与儒家根本主张相一致,都是为了防止社会上腐败现象加速发酵;防止社会整体道德水平加速堕落,更是一条国家长治久安之策。当然,在书中明白这个道理的人唯有贾母和贾宝玉两人而已,所以两人都对秦可卿为人处事赞誉有加,而现代相当多学者和理论工作者还是死脑筋,不肯承认“杨朱之学”对我们今天管理社会大有补益。随着我国经济高速发展,社会上富人增多,腐败现象日益严重,社会道德水平不断下降,我劝某些人,就不要高唱“为人民服务,当人民公仆”空洞的口号,还是学一点我们古人的智慧吧!

  

  作者写“秦可卿临死前托梦给王熙凤”这种有关“天人感应”的故事,目的有三。一是暗示书中人物秦可卿出身特殊及她的死与皇妃贾元春有关;二是要说“秦可卿”假代(假借)教“杨朱之学”不是表面上看来很坏理论,而是一种相当不错的思想,是思想文化中的“仙品”;三是要交待“秦可卿”、“王熙凤”、“贾元春”这三种思想学说之间关系与纠葛。

  

  《红楼梦》里“迷信之文”,现在仍让我困惑倒有一处,它是第二十五回《魇魔法姐弟逢五鬼;红楼梦通灵遇双真》里写的一个故事。这故事里有古代吹之神之又神的“魇胜之法”。所谓“魇胜之法”,就是把一个人生辰八字记在一张符上,让有“本领”的人“施咒”加害那个人。各种版本都有,每个版本大同小异,没太大差别。“魇胜之法”,肯定有之,可是否象书中所写那么神奇,就不好说了,因为太没已知科学上依据。我估计是施法之人对被害人进行某种药物控制,可能在饮食里或者可能让被害人近距离、长时间的接触某种药物,从而引发被害人神经官能的受伤,导致被害人发疯或死亡。例如书中马道婆就是让赵姨娘把她绞五只小鬼的符纸放进受害人王熙凤和贾宝玉的卧室里,这五只小鬼的符纸很可能经过药水特殊处理,能散发无色无味、使人发疯的气味,闻久之人就可能得“失心疯”之类的病症。要治疗它,也非常简单。就是让被害人远离这处被人下药的地方,静养一段时间就可望全逾。小说里为了增加故事趣味性和教育性,把宝玉出生时含的“玉”说得很神奇,能避邪去崇,只因被声色所迷,失去功效,等到怪和尚拿起它,一挲磨、一诵唱,就立马恢复功效。整个故事“鬼话连篇”,看了却让人不得不信。作者写这么长一篇“鬼话”,其目的当然不是要我们读者去相信书中所写“魇胜之法”,主要是要点明表面荣华、安宁贾家内部的争斗己到你死我活的地步。“贾家”是“假的家、真的社会”,这个故事暗示历史上统治阶级表面看起来很平静,实际上无时无刻不在为自身利益在进行勾心斗角、你死我活的残酷斗争。的确如此。就拿作者生活清“康雍乾”时期来说,这时期被后世历史学家吹嘘为“康乾盛世”,表面上国泰民安、风调雨顺,暗地里统治集团政治斗争十分残酷,就象书中影射“废太子忠义王”那一派势力与当今皇上这一派的争斗。作者大概是有感而发吧!作者除了这意图之外,他应该还有另一目的。作者把贾宝王口里所含的“玉”写那么神奇,“玉”如作“欲”解,就是“欲望”的意思。显然,作者认为人们的欲望并非是什么不好的东西,只要我们人类的欲望不要渗杂入过多“声色”,人类的欲望不但不会害了我们,反而能让我们逢凶化吉。这跟宋明理学家们一味要求人们“存天理,去人欲”的禁欲主张大不同,由此可见作者高明之处。虽然我知道作者写这故事另有深意,与“迷信”扯不上半毛钱的关系,但这与他信不信“魇胜之法”是两回事,我困惑之处就在此。有时,我真希望他老人家也象书中“秦可卿托梦给王熙凤”一样托梦给我,告诉我答案。如有这个可能,我还想问他:《红楼梦》写没写完?假如没写完,八十回后故事该怎么写?这样一来,也省得让现在我们在这些问题上患“谋虚逐妄”“口舌是非”之苦。

  

  《红楼梦》里还有二个故事会让人觉得作者“迷信”,这两个故事都跟书中刚烈女子尤三姐有关。第一个故事是在三十六回《情小妹耻情归地府;冷二郎一冷入空门》里。文中描写贾珍和贾琏两人共同小姨子尤三姐遭到冷面郎君柳湘莲拒婚之后,羞愤难忍,自刎而死。柳湘莲见尤三姐如此刚烈,又悔又痛,哭得天昏地暗。这时,尤三姐魂魄来与他道别,说她己被天上“警幻仙子”收为侍女,要柳湘莲今后不要思念她,好自为之,说完她的魂魄就走了。柳湘莲不舍去追她,却追不上,心里一焦急,突然捽了一跤,头脑清醒后,却发现自己身在一破庙里,刚才情景只是他做梦“梦”到的。于是,柳湘莲突然刎发跟一位在庙里歇脚跛脚道士去了。在这故事里,作者不象过去迂腐的文人把尤三姐“女追男”的爱情看作是一种不知廉耻的行为,己是难能可贵;更可贵的是,他还把尤三姐死后列为仙班,给尤三姐相当高的赞誉,表现出作者对勇敢追求自己爱情的女性高度赞扬。尤三姐的确是个奇女子,单从她追求柳湘莲故事情节来说,她所作所为表现出古代妇敢勇敢追求爱情的精神就值得人们称赞。现在有一句俗话:“男追女,隔重山;女迫男,隔层纱。”此句意思是说男追求女的很不容易;女追求男的就容易多了。而这故事里情况明显与之相反,说明古代妇女想追求爱情和幸福该有多难啊!正因为难,才更显尤三姐行为之可贵,性格之刚烈。显然冷面冷心柳湘莲也知道这一点,所以他才会那么自责和懊悔!

  

  在小说里,尤三姐因为追求自己爱情和幸福不果,愤而自刎。一方面显示出尤三姐刚烈和忠贞;另一方面也说明柳湘莲草率和冷漠,他怎么就可以认为贾家除了门前两只石狮子是干净外,其他都是不干净,难道贾家就无“出淤泥而不染”奇女子吗?我看柳湘莲拒婚行为,真有点辜负作者给他取名“湘莲”二个字。“湘莲”意“湘地之莲花”。他“这朵莲花”和尤三姐“那朵莲花”不能“花开并蒂”—结成夫妻,实令人扼腕叹息啊!

  

  说了这么多,这都是这则故事表面告诉我们读者,作者之意不在此。那么作者写“柳湘莲和尤三姐的故事”真实目的是什么?要知道答案,我们还得先从“柳湘莲”和“尤三姐”这两个姓名说起。

  

  “柳湘莲”中“柳”姓,让人一看就会联想到战国后期名士柳下恵这个人。“名士”柳下恵是古代“正人君子”的代称,“他坐怀不乱、不受美色所惑”的故事广为流传,至今仍被人传颂。作者取书中人物柳湘莲的姓为“柳”,当然是说柳湘莲这个人象战国名士柳下恵一样,不好女色。不然,书中人物尤三姐为绝色女子,管她干净不干净,先娶过来再说,他又何必拒婚吗?“湘莲”两字,我上面说过是“湘地之莲花”之意,寓柳湘莲这人本身就是“出淤泥而不染”的莲花;“莲花”之前“湘地”是个地名。那地方老有名了,是历史上名气很大“竹林七贤”呆过的地方。所以,“柳湘莲”这个姓名暗示出书中人物柳湘莲是柳下恵、“竹林七贤”之类“出淤泥而不染”的人。

  

  上面,我说过小说里人物柳湘莲象柳下惠,不好女色,是个“正人君子”。不过,柳下惠这位古人除了这有名外,他还有一个比之更有名的称号“隐士”。柳下恵是战国末期鲁国人,跟儒家创始人孔子是老乡,他的国家被齐灭亡后,他拒绝当时统治者的引诱,宁愿过着隐居生活,直至老死山林,再也没跟当时统治者合作过。“柳湘莲”中“湘莲”两字,除了可意译为“湘地之莲花”外,又可音译“相怜”,取“同病相怜”之意。那么“柳湘莲”三个字意思不就可译为“和柳下惠同病相怜”吗?是谁和柳下惠“同病相怜”呢?当然,是作者。相怜什么?相怜两人的祖国一样被外人所灭,人因此象游子一样在外飘泊,无所依靠。

  

  原来,《红楼梦》里“不良青年“柳湘莲”才是作者本人,而非大多数猜的男主人公贾宝玉。事实的确如此。作者曹雪芹给自己取了一个“字”,叫梦阮。言下之意就是说,他要象“竹林七贤”里阮藉一样生活,而阮藉就是在湘地上过着隐居、随性、自由自在的日子。弄清作者是书中人物柳湘莲的原型之后,我们也就自然明白“尤三姐”是个“假代”。不然,小说里柳湘莲说“他追求目标是要娶一绝色女子为妻”,岂不是作者在说自己好色吗?

  

  “尤三姐”这个姓名里的“尤”,是“尤物”之意。“尤物”这一词,在古代指的是美好、美妙的东西,是个褒义词;现在一般被人拿来骂漂亮、风骚的女人,是贬义词。“尤三姐”里“三姐”没多大意思,只是表示书中人物尤三姐在姐妹中的排行。所以,仅想从“尤三姐”这三个字中分析出她在“假代”什么,难度不小。不过,好在我们己知道柳湘莲就是作者本人,再根据“柳湘莲和尤三姐故事”逻辑结构推测,“尤三姐”应该是“假代”儒家一贯提倡“舍身取义”、“杀身成仁”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有这种人生观和价值观的人往往在跟敌对势力作斗争时,抱着“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信念,不投降、不妥协,表现最刚烈、最忠贞。就象书中人物尤三姐听到柳湘莲拒婚,二话不说,拿起宝剑对自己脖子一刎,宁愿一死,也绝不让柳湘莲看轻自己。

  

  弄清“柳湘莲”和“尤三姐”之后,我们回过头再来看“柳湘莲和尤三姐的故事”,就明白故事里柳湘莲说“他立誓要娶一绝色女子为妻”的话,无非是作者说他年青时曾为树立正确人生观、价值观努力过、探索过;就明白书中所写“柳湘莲追尤三姐魂魄追不上,结果却发现自己身在破庙中”情节,无非是作者说他作为汉族知识分子,理应跟清廷作“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斗争,可是他的祖国早已支离破碎、面目全非,根本就不存在那种斗争环境,他要怎么办?当然,最好办法就是学柳下恵,不跟灭掉自己国家统治者合作,象“竹林七贤”一样过起隐居、自由自在生活。这就是书中描写“柳湘莲突然刎发跟道士出家奇怪行为”的情节所要表达意思。

  

  《红楼梦》里这个故事写得最隐晦、最难让人察觉到作者的意图。我就是了解到这个故事在“假语村言”什么之后,才真正明白作者在文章开头写那首诗里“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这两句话真正的含义。“柳湘莲和尤三姐的故事”不是“满纸荒唐言”吗?可是这个故事却是说作者曾经的经历和志向,这不就是“一把辛酸泪”吗?

  

  书中有关“尤三姐魂儿”的故事,另一个是在六十九回《弄小巧用借剑杀人;觉大限吞生金自尽》里。这一回里有个故事描写尤三姐的二姐尤二姐偷偷嫁给王熙凤丈夫贾琏当姨娘的事,最终被王熙凤知到了。王熙凤不动声色,有一次趁贾琏外出,花言巧语骗得住在外头尤二姐信任后,让她搬来贾家住,以便害她。尤二姐不知是计,自投罗网,结果被王熙凤折磨到要死。就在此时,尤三姐的魂魄来与她相见,告诉她如何对付王熙凤,遭到她的拒绝。这个故事写得非常感人,看完这故事大家对尤二姐不幸遭遇更加同情,对王熙凤为人和残暴手段更加不屑和痛恨。尤三姐不但美丽善良,她的行为也让人十分钦佩和称道。因为她如果听了她妹妹尤三姐的话,与王熙凤同归于尽,我们不会觉得她做太过份了,任何人都有“以暴易暴”的权利。然而尤二姐却没这么做,宁可自已吞金自尽,也不想连累他人,即使那人还要置她死地而后快。多么善良一位女子啊!作者通过这件事,更加反衬了贾家大管家王熙凤残酷无情、虚伪狡诈的本性,不论她以前做事为人有多么公平,多么能干,单凭她在这事上的表现,人们就该唾弃她。

  

  我们读者都知道,王熙凤这个人在小说里被作者用来假代或假借“法家”。历史上“法家”人物就是这么残酷无情、虚伪狡诈,他们容不得老百姓犯点小错,动不动就要砍头、剐鼻、断手断脚,还美其名“以法治国”。法家这么做,当然老百姓就变“乖”了—不得不听话,自然社会管理就变得简单容易有效,因之生产效率也提高了。但坏的是老百姓不满情绪也与日俱增,总有一天会象火山一样暴发出来,秦王朝迅速灭亡的教训当为前车之鉴。作者对法家思想学说分析之精僻;见识之高远,真得非常人之可比。

  

  这个故事写尤三姐之魂,但却是真实可信的,谁没做梦“梦”见到自己的亲人呢?所以我们不应该把它看做“迷信之文”,作者也不过是为了行文之需要,才这么写。

  

  《红楼梦》作者在小说里通过描写许多在现代人看来是“迷信之文”的故事,来“假语村言”他对封建社会社会关系和精神文化深刻认识,这是他非凡的匠心,而非他思想落后所致。我国文学史上有一大怪现象:写鬼怪神魔小说的人不迷信,而迷信的人往往是看小说的人。人家是言此意彼,我们读者却信以为真。象伟大诗人屈原,他在他的作品《楚辞》里谈仙说怪,大概这世上有无神仙、妖魔,连他都不可能肯定,而我们后人不但信了,甚至连他都当“精灵”来顶礼膜拜,实在荒唐可笑。

  

  《红楼梦》里有一段主人公贾宝玉对此类事情所作的评价,我认为十分有趣,亦可作为判断《红楼梦》作者有没有“迷信”思想的依据,录之:

  

  我(贾宝玉)素日因恨俗人不知原故,混供神混盖庙,这都是有钱的老公们和那些有钱的愚妇们所见有个神,就盖起庙来供着,也不知那神是何人,因听些野史小说,便信真的。比如这水仙庵里面供的是洛神,故名水仙庵,殊不知古来并没有洛神,那原是曹子建的谎话,谁知这起愚人就塑了像供着。……

  

  —第四十三回《闲取乐偶攒金庆寿;下了情撮土为香》

  

  你听听作者他老人家是怎么说的啊!所谓“警幻仙子”、怪僧奇道、判官小鬼、魂儿魄儿统统都是我编的,都是“假语村言”的呀!

  

  有人评价诺贝尔奖得主现代作家莫言是写魔幻现实小说的高手,如果他是,那《红楼梦》作者曹老先生就是写魔幻现实小说的祖宗。我们读者怎么能这么厚此薄彼,认为《红楼梦》里描写鬼怪、神魔就认为作者迷信呢?请记住,我国古代读书人没一个“迷信”,否则他就不是真正读书人。因为在我国传统文化中,道德伦理代替了宗教信仰,知识分子头脑里有“天命”而无“天帝”。当然,有“天命”的人是不是“迷信”,另说。但他们头脑里决不会有一般人认为所谓“迷信”思想。

  

  《红楼梦》作者是个真正“高人”,他的思想境界高得出乎人们意料,因为他在《红楼梦》里特别推崇一个人物,几乎没写这个人身上任何缺点,这人就是书中“正钗”之一贾探春。而书中人物贾探春就是“墨家思想学说”的化身,个人认为马克思主义就是“新墨家”。作者信仰“墨家”,也就相当说他信仰马克思主义。一个信仰马克思主义之人,你说他的思想境界能不高吗?

赞(2)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2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