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陵十二钗”是我国古代四大名著之首《红楼梦》里的专有名词,它最早出现在开篇第一回《甄士隐梦幻识通灵;贾雨村风尘怀闺秀》中。
在这一回,作者一开头就介绍《红楼梦》这部名著是如何成书的,接着又提到它在传播过程岀现不同书名,有的叫《石头记》;有的叫《情僧录》;有的叫《风月宝鉴》,对这些书名作者显然不十分满意。段未,作者又说按他原意这部小说应该叫《金陵十二钗》。金陵十二钗?不就是金陵那地方十二位女子吗!后来,作者又在第五回《饮仙醪曲演红楼梦;游幻境指迷十二钗》里,对什么是“金陵十二钗”作了全面介绍。原来,所谓“金陵十二钗”就是书中主人公贾宝玉家里三十六位有身份地位的小姐、小媳妇和地位较高丫头们。这些人有一共同特征:薄命。“太虚幻境”的主人“警幻仙子”(作者生造之地、生造之人)按“紧要与否”把她们收录在“薄命司”贴上金陵地名柜子三本上、中、下薄册里,每册十二位。上册十二位金钗,也叫十二正钗,她们的姓名和排名是完整的;中册十二位金钗,也叫十二位中钗,作者只写一位,还不说她排在第几位;下册十二金钗,也叫十二下钗,作者介绍头二位,其余也没介绍。作者这种写法是乎是有意为之,但大致也可让我们读者明白,金陵十二钗上钗是贾宝玉家里有身份地位的小姐、小媳妇;金陵十二钗中钗是贾宝玉家里身份地仅次于上钗的小姐、小媳妇;金陵十二钗下钗是贾宝玉家里有身份地位较高的丫头。可是看完《红楼梦》前八十回原著,我们读者不但不明白作者为何要把小说叫做《金陵十二钗》,反而被他搞得晕头转向,作者这是怎么一回事,明明有那么多好听书名不叫,却偏偏要取这又俗又土的《金陵十二钗》书名,难道是作者会写小说而不会给他写的小说取名吗?
毋庸置疑,这世上会写小说而不会给自己写的小说取名的人,大有人在。不过,我们读者更多是见过书名取得很好听、很响亮的小说,会写小说而不会给自己写的小说取名的人还真不多见。再说,作者你不会取名也就算了,不是还有那么多好听书名摆在那里,又何必“脱裤子放屁”—多此一举,偏要取《金陵十二钗》这又土又俗的书名呢!有人可能对我说《金陵十二钗》这书名又土又俗的这个说法不大同意,认为“金陵十二钗”这个名词又质朴、又有几分意蕴,用作小说书名十分恰当。这个说法,我不敢苟同。那是以现在观点来看“金陵十二钗”这个专有名词,我想在作者生活那时代,肯定没有人会这么认为的,因为那时人们的作文写诗讲究的是诗情画意。别看“金陵十二钗”这个名字现在听起来很有意味,是乎很质朴,但在作者生活时代,这个书名怎么看,怎么听,都显得又土又俗,它是不会被大家普遍接受的。就是在现在,也没几人接受这书名。不然,《红楼梦》早就应该改成《金陵十二钗》了。
作者想把《红楼梦》叫成《金陵十二钗》,这个书名看上去又土又俗。不过,即使是这样,也没有人因此敢说他会写小说而不会取书名,因为大家都知道他是古今取名第一高手。你看他在《红楼梦》里塑造九百七十五个人物,这些人物,那一个姓名是乱取的。所以,除了《金陵十二钗》这个书名能准确、全面反映出小说里内容外,不会再有别的原因了。有个笑话故事也许能很好说明这个问题。这笑话说有一个西方翻译家由于不了解我国古代文化,在他翻译跟《红楼梦》同是我国古代四代名著之一《水浒传》时,把《水浒传》译成《一百零五个好汉和三个女英雄的故事》。每听到这个笑话,我都会哑然失笑,笑外国人不懂我国传统文化。不过,仔细一想,也难为这位取名外国朋友,把《水浒传》译成《一百零五个好汉和三个女英雄的故事》,书名是俗了一点,但却能准确、全面反映出书中的内容。《水浒传》这部古典名著,里面内容说得不就是宋代时期梁山泊地方一百零八个英椎的故事,而且里面还有三个英雄是女的。一个不懂中国传统文化的外国人,尚能如此,那《红楼梦》作者就更不要说了,除了《金陵十二钗》这个书名能准确、生动地反映出《红楼梦》这部小说内容外,作者没理由这么做。
正是因为有这样明确的结论,我们反而被作者弄得更糊涂。读过《红楼梦》这部名著的人都知道,书中故事虽然有“金陵十二钗”的内容,但更多还是写贾家贵公子贾宝玉的个人经历,把《红楼梦》书名改成《金陵十二钗》,显然并不能做到准确、生动地反映出书中的内容。说不好听一点,作者这是画蛇添脚;说得客气一点,作者这么做,并不比把书名叫《石头记》、《情僧录》、《风月宝鉴》的人高明多少,最起码这些人知道书名需要大概反映书中的内容,那里有把书中最主要主人公忘了,而去取仅能反映书中次要人物故事的书名道理啊!如果真的想把《红楼梦》书名改成《金陵十二钗》的话,那也必须象上面那个外国人一样,在“金陵十二钗”面前加上“贾宝玉”这个名字。不过,这么一来,《红楼梦》的书名就变成《贾宝玉和金陵十二钗的故事》。当然,取这样可笑的书名,外国人可以;中国人肯定是不行的,非让人笑死不可。也许,正是这个原因,有人想到贾宝玉和金陵十二钗都可算是书中贾家的人,而这部长篇小说又有点家史的味道,何不把它刚开始的书名《石头记》改成《红楼梦》。这书名即有诗情画意,又能准确、生动地反映出书中内容。这可能就是《红楼梦》这部名著在流传过程中,其他书名逐渐没被人提起,唯有叫《红楼梦》的原因吧!
经过上面一番分析,我们读者发现不论从作品任何角度,把《红楼梦》叫成《金陵十二钗》,即土又俗,还不能准确、生动地反映出书中内容,而作者又是古今中外取名第一高手,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是《红楼梦》作者跟我们读者开玩笑?作者曹老先生显然不是这么幽默的人。是我们读者误读《红楼梦》?这倒有可能,要不然《红楼梦》这部名著也不会有那么多的书名。《红楼梦》这部古典名著被大家公认是一部最具有误读性的作品,把《红楼梦》这部名著叫成不同书名的人,都是从自己对这部名著理解角度来读《红楼梦》的。假如我们也误读《红楼梦》,真的一点不奇怪,也一点不丢人,谁叫作者把《红楼梦》写得象天书似。既然,现在我们从作者和作品分析不出,作者为何要将《红楼梦》书名改作《金陵十二钗》的原因,何不换个角度,从我们读者自身来寻找呢?刚才,我说过,我们读者误读《红楼梦》,不是我们的错,而是作者的错,谁叫他把《红楼梦》写得象一个巨大的梦似,似真非真、似假非假,让人摸不着、看不清。当然,这么说,不客观。因为作者在小说开篇就说过,他写故事是“甄士隐”(真事隐)、是贾雨村(假语村言),非“才子佳人”小说;非野史;更非“风月笔墨”,而我们或多或少把把《红楼梦》里贾宝玉和“金陵十二钗”们的故事当作“才子佳人”故事来看,这不是在跟作者唱反调吗?这不是在自以为是吗?好吧!既然我们错了,我们改过来不就是了嘛!不过,书中主人公贾宝玉和“金陵十二钗”们的故事不是“才子佳人”故事,那它会是什么?难不成它也跟我国古代神话和寓言故事一样在暗喻什么?这很有可能,只不过我国古代神话和寓言故事里写的内容,人们一看就知道它是假的、编的,而贾宝玉和“金陵十二钗”们的形象在当时社会应该是存在的,他们的故事也无非是当时一些日常小事,这样的人、这样的事能暗喻什么?对了。他们都是贾家的人。贾家,贾家……“贾家”不就是“假的家;真的社会”嘛!原来如此。作者为了创作的需要,把整个封建大社会浓缩成小小的贾家,那么贾家里男男女女、大大小小肯定不是实人,贾家里大事小事也肯定不是实事,它们都应该是作者所说“假语村言”才对啊!现在,只要我们弄清“贾宝玉”和“金陵十二钗”在“假语村言”什么,那他们的故事是不是“才子佳人”小说不就一目了然了吗?
在小说里,主人公贾宝玉是一个聪明伶俐贵公子,再加上他长俊俏,面似潘安,这样的人,当然他家人和当时社会大多人会把他看作是“宝玉”。可是,贾宝玉天性追求自然,虽然是读书人,却不喜读书(这里书指的是五经四书,不能按现在书解),心里更是鄙视功名富贵,这样的人,根本上就不会去参加当时社会人们热衷科举考试,自然也就考不上进士,从而踏上仕途。而当时社会对读书人标准很筒单,就是看这位读书人能不能考上进士、做大官,如果做不到,这个读书人就是不成器的读书人。宝玉就是这种人,自然就成大家眼里“假的宝玉”。所以,“贾宝玉”就是“假的宝玉”,指的是那些不成器、不成才的读书人。在古代,考不上进士、做不了大官这些不成器、不成才的读书人占读书人中大多数,所以可以把不成器、不成才的这些修词去掉,这样“贾宝玉”和“金陵十二钗”的故事就成读书人和“金陵十二钗”的故事,而读书人一般只跟知识啊、思想啊,联系在一块。分析至此,“金陵十二钗”在暗喻什么,已呼之欲出了。
为了更好地弄清“金陵十二钗”这个专有名词的真正含义,我们还是先来了解“金陵十二钗”里“钗”是什么。“钗”,在古代就是金钗、裙钗、“闺阁之人”之意;在现在就是女子、女人之意。《红楼梦》里“女子”、“女儿”这两个词出现频率十分高,特别是书中两位主人公贾宝玉和甄宝玉这哥俩,都说过关于“女子”、“女儿”方面的痴话、呆话、疯话。现在,我们知道他哥俩是古代“成才”和“不成才”读书人的化身,读书人说的话当然不会是表面意义上痴话、呆话、疯话,他们的话应该另有所指才对啊!用“女子”、“女儿”来比喻什么,我们还真的不曾多听说过,只知道大诗人屈原曾用“美人”来比喻过“谦谦君子”。不过把女人比做花,我们再熟悉不过了。有句是这样说来:“第一个用花比喻女人的,是天才;第二个用花比喻女人的,是庸人;第三个用花比喻女人的,是蠢才。”这句话当然不是实指,否则作者在《红楼梦》里也有不少把女人比作花的内容,如把薛宝钗比作牡丹花;把李纨比作菊花;把袭人比作桃花等等,那作者岂不也是大蠢才了吗?作者当然不是这种平庸的人。我想他在创作《红楼梦》之始,肯定是思考过这样问题:既然可以用花来比喻女人,女人反过来也可比喻花,而花又可以比喻思想文化,那岂不就用女儿来比喻思想文化呢?用花来比喻思想文化,在古今中外大有人在。比如杜牧诗句:“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岀墙来。”诗句里“红杏”就是指“诗才”,有点自夸之意。又如伟人毛泽东说过:“百花齐放,推陈出新”和“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这两句很有哲理话,就是来比喻我国社会主义文艺要“百家争鸣”,互相取长补短,不要在思想文化搞一家独大、一言堂之类错误做法。看来用花来比喻思想文化也不是一件新奇的事,只有用女人来比喻思想文化,那才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独创啊!在《红楼梦》里,作者最大构思也就在这。那么用女人来比喻抽象思想文化是否准确、合适呢?这两者表面看来是“风牛马不相及”,实则在暗地里无比契合,再也没有东西来比喻思想文化,能象这样生动、形象、传神了,这种比喻也只有天才如作者才会想得出来。我们可以把这双比喻看作是现代逻辑学中特殊“三段论”:
一·女人是花;
二·花是思想文化;
三·女人是思想文化。
用女人来比喻我国古代思想文化,这种修饰手法确实太绝了、太独创了,以致被很多读者误解。大家宁可相信作者是要用书中“金陵十二钗”来影射当时社会上某些人,书中主人公贾宝玉就是作者本人,即使作者本人在文章开头明明说过“金陵十二钗”们故事是“假语村言”。“假语村言”就是用“村言”来“假语”,也就是说作者要用一个通俗,让人一看就明白的事来假代、假代他想说、却难以明说或难以让人明白的事和道理。
大家都知道女人未结婚前的称谓是“女儿”。“女儿”这一词含有天真、无邪、幼稚、烂漫之意,而人类早期思想文化恰恰有这特点。以我国三大教:佛教、道教、儒教为例,它们刚开始发展时,其理论是多么纯正、无邪、几乎不掺杂一点杂质,可是到后来,它们理论越来越完善,作用却越来越小,最后竟然成了人们精神的桎梏。在书中,作者对它们世俗化的作法也多批评,但对其基础理论却心向往之。如他把道教里庄子《胠箧》整段文章都搬到他小说里,作为故事里一个很重要内容;又用很长篇幅来介绍佛教里禅宗创始人慧能故事;还通过主人公贾宝玉之口对儒教记录先师孔子语录《论语》大加赞赏。象作者这样大才的人,如果不是这些思想文化太好了,太招他喜欢,他是决不会这么做的。然而正如书中人物贾宝玉所说:“女孩子末出嫁,是颗无价之宝珠;出了嫁,是颗死珠子了;再老了,更变的不是珠子,竟是魚眼睛了。分明一个人,怎么变出三样来?”我们三大教基础理论在实践中、在世俗化过程里,逐渐失去其合理、公正的部分,越到后来越僵化、越没价值,成了名符其实废物“鱼眼睛”,甚至到了最后成了“比男人更可杀”(贾宝玉语)人们精神上桎梏。还好小说里“金陵十二钗”们,大多数是女孩儿,个别结过婚的女人,也因“染上男人气味”不重,所以让贾宝玉“见了便觉清爽”。
通过对书中主人公贾宝玉口中所说“女人”和“女儿”的分析,我们发现它们竟然是指“己实践过思想文化”和“未被实践思想文化”。那么书中另一男主人公甄宝玉口里“女儿”是不是亦是这个意思呢?在第二回里描写曾在甄家当过私塾老师贾雨村对古董商冷子兴转述甄宝玉三句有关“女儿”话。第一句是“必得两个女儿伴着我读书,我方能认得字,心里也明白,不然我自己心里糊涂。”这句话跟贾宝玉所说“我见了女子,便清爽;见了男人,便觉浊臭逼人”意思是一样的。这里“女子”、“女儿”应作纯正、无邪的思想文化解。意思是说真正读书人,就应该装有几种纯正、无邪思想文化,这才能真正明白道理,否则只是明白,心里糊涂。第二句是“这女儿两个字,极尊贵、极清净的,比那阿弥陀佛、元始天尊这两个宝号还要尊贵无比呢!你们这些浊口臭舌,万不可唐突这两个字、要紧。但凡要说时,必须先用清水香茶漱了口才可;设若失错,便要凿牙穿腮等事。”这句意思不就是说,对待纯正、无邪思想文化要心存敬畏、诚心诚意,切不可动不动就拿出来跟人说道理、与人争辨;对那些满口“之乎者也”,却毫无一点真情、真意的人,最好办法就是让他们嘴烂了、说不出话,只有受到这样教训,他们才能真正地懂得要有敬畏之心。第三句是:“急痛之时,只叫‘姐姐’‘妹妹’字样;或可解疼也未可知,因叫了一声,便果觉不疼了,遂得了秘法;每疼痛之极,便连叫姐妹起来了。”这话意思就说更浅显了。它是说读书人只要心里装有纯正、无邪思想文化的话,那生活上磨难、不幸、痛苦对他们就不是什么大事,因为这些纯正、无邪思想文化是人们生活上慰藉啊!当今社会兴起一股“诸子”热,就很好说明这个问题。改革三十多年来,国家富强了,老百姓生活富裕了;社会上却物欲横流、整体道德水平快速下滑,人们生活在这样环境里,内心是极其苦闷、压抑的,必然会如饥似渴地向我国古代思想文化去寻找精神上慰藉,而“诸子学说”恰是我国传统文化中最精彩、最绚烂、最耀眼部分,所以“诸子”热就理所当然地“热”起来了。
通过上面对主人公贾宝玉(不成才读书人)和甄宝玉(成才读书人)所说有关“女儿”、“女子”话粗浅分析,我们读者这才知道这些话那里是什么疯话、痴话、呆话,简直就是作者对我国古代思想文化真知灼见,没有超凡超俗才华和独特、深刻的内心体验,作者是说不出这种高水平、超时代限制的话来的。在小说中,作者用女子来比喻(假代)思想文化,显示他在文学创作上天才构思,又对思想文化有这么深刻、独到认知,从这两方面来说,作者不但是伟大文学家,还是伟大思想家。这种赞誉,作者受之无愧,且名副其实,一点也没水分。
现在,我们读者可以清楚知道以及肯定,“金陵十二钗”里的“钗”就是暗喻(假代)“思想文化”。一说到思想文化,我们读者就不免会想起我国历史上思想文化大爆发春秋战国时期。那时,各种各样思想文化突然就象雨后春笋冒了出来,社会上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局面。“百家”虽是虚指,但也足以说明当时各种思想文化流派之多、各家各派活跃程度。思想文化有千千万万、种类繁多,即使是同一类,也是数不胜数,不可能只有三十六种。这样,我们也就知道“金陵十二钗”中“十二”不是实数,而是“一打、众多”之意;“金陵十二钗”中“金陵”是古地名,指的是现在南京市。古代,曾有七个封建王朝在此建都,素有“七朝古都”之美誉,常被文人骚客在诗文中用来假代“我国古代王朝政权”。如此一来,“金陵十二钗”不就是“我国古代思想文化史”吗?弄清“金陵十二钗”这一专有名词所有含义,我们再回头看作者为什么要把《红楼梦》这部名著书名叫成《金陵十二钗》这个问题,就变简单许多。唯有这个书名才能真正、准确、生动地反映出《红楼梦》里的内容和作者要说的意思,别的象《石头记》、《情僧录》、《风月宝鉴》,甚至包括《红楼梦》,这些书名或多或少把书中内容当成“野史”、“风月笔墨”、“才子佳人的故事”,根本就跟作者要表达意思“风牛马不相及”。《红楼梦》就是一本“理治”书,不过作者为了“悦人耳目”,达到让更多人记住他在书中要表达意思,这才把本该是“理冶”书的《红楼梦》写成生动、活泼、充满生活情趣长篇小说。而一代又一代《红楼梦》读者竟然一次又一次被作者巧思妙想所迷惑,这不禁让人感叹道:“好一本《红楼梦》;好一本别出心裁“理治”书啊!”
《红楼梦》的确是一本“理治”书,书中“金陵十二钗”们也不是什么“淑女佳人”,她们被作者用来假代(假借)我国古代社会曾经出现过、繁荣过思想文化。我们也都知道我国古代出现过思想文化太多了,要把它们用一部书全记录下来,并评价它们,那绝对是件不可能做到的事。但这难不倒天才的作者,他在书中塑造“太虚幻境”主人“警幻仙子”—这位中国思想文化中“文化之神,把他要记录、要评价我国古代思想文化限定在“薄命”范围之内。思想文化有无“薄命”之说呢?当然有的。比如一种思想文化消失了或无人问津,它不就是“薄命”吗!不过,即使是这样,“薄命”的我国古代思想文化还是太多,也不好写。当然,这还是难不倒作者,他通过书中“警幻仙子”又给“金陵十二钗”们划了一个“圈”,只是常会被我们读者误解。这个“圈”就是“金陵十二钗”们必须是贾家的人。“贾家”就是“假的家、真的大社会”,“金陵十二钗”们是贾家的人,那不就是说“金陵十二钗”们是假代(假借)我国古代社会上思想文化吗!思想文化当然是社会的,这种限制还远不如把我国古代思想文化划定在“薄命”范围内,来得明确、来得好写。这种看法,恐非!个人认为“金陵十二钗”们是贾家的人,意思是说“金陵十二钗”们假代(假借)我国古代社会上思想文化是一些针对社会生活和管理的思想文化。这就是我国古代各种学说(哲学)、观念和观点、看法和主张。不过,我国古代各种学说(哲学)、观念和观点、看法和主张仍然太多,也不止有三十六种。作者要记录和评价它们,仍然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而且没必要这么做。书中“警幻仙子”在回答主人公贾宝玉提出同样是这意思问题时说:“贵省(金陵)女子固多,不过择其紧要者录之。下边二厨则又次之。余者庸常之辈则无册可录矣。”有人把“警幻仙子”说的话意思理解为“金陵十二钗”们是按“紧要与否”来分册,这是误解;正确的理解应该是,“金陵十二钗”们先按地位分册,然后再按她们在册中“紧要与否”来排名次。不然中钗香菱、下钗睛雯和袭人比上钗中不少人都“紧要”,作者就应该把她们列入止钗。如把“金陵十二钗”们当作我国古代各种学说(哲学)、观念和观点、看法和主张来解,各种学说(哲学)不用怎么说,都比观念和观点、看法和主张“紧要”,那还分什么册,干脆用一册收录三十六种各种学说(哲学)算了。所以,“金陵十二钗”们是先按其地位来分上、中、下三册,再看她们在册中“紧要与否”来排名。学说(哲学)在学术地位上比观念和观点、看法和主张要高许多,理所当然上了上册;观念和观点、看法和主张按学术地位也可分出高低来,其中“三观”(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比其他观念和观点、看法和主张要高,所以“金陵十二中钗”们必定是假代(假借)这“三观”(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中一种;“金陵十二下钗”们必定是假代(假借)除了这“三观”之外其他观念和观点、看法和主张。
原来如此,难怪作者会那样写“金陵十二钗”们,他把上钗中十二位介绍齐全、排名分得清楚;中钗只写香菱一位,还不明说她排在册中第几位;下钗只写睛雯、袭人头二位。上册里金钗是假代(假借)我国古代社会上十二种思想学说(哲学),好找也容易排名;中册里金钗是假代(假借)我国古代社会十二种“三观”,这几种观念和观点实在说不清那个重要、那个不重要;有的只是相对重要,而且数量不多,还不好找,当然就甭论要给它们排名了。我们读者往往觉得书中中钗人物太少,想凑齐十二人很不容易,就是这个原因。作者只能把他认为最重要、最应该提倡人生观通过书中人物香菱的故事来大书特书,至于中册里其他金钗都是一些什么人这个问题,就让我们读者伤脑筋去。有人把香菱当作中钗第一名,那我就想问:正钗之首薛宝钗妹妹薛宝琴、正钗李纨两位妹子李绮和李纹、贾家邢夫人的侄女邢岫烟她们是不是中钗里的人物,她们在册中要排在第几位呢?这个问题相信没有人能回答清楚,甚至连作者都不能。所以,他在书中只写贾宝玉随手拿起中钗簿册,翻开一页,正好翻到有香菱画册和曲唱那一页,并没有明说这一页是第几页。作者这么写,是他不得不如此。当然,另一方面也可避免文法上雷同。可能有人看到这里,会反问道:“你上面说过‘金陵十二中钗’们在书中不好找,也不好排名,这是因为‘金陵十二中钗’们是被作者用来假代(假借)我国古代社会十二种‘三观’,那同样是假代(假借)我国古代社会十二种观点和看法的‘金陵十二下钗’里睛雯和袭人两人,作者为何能堂而皇之把她俩排在下钗头二位呢,这不是自相矛盾吗?”不矛盾。这是我们读者还没弄清睛雯和袭人两人在书中被作者用来假代(假借)什么,如果弄清了,就不会有这个问题。根据“睛雯和袭人的故事”逻辑结构,我们大概可以猜到书中人物睛雯是道家“顺其自然”教育观的化身;袭人是儒家“重视德教”教育观的化身。作者把教育观看作比其他观点和看法高、比其他观点和看法重要,恰恰反映出他的眼见和见识不凡和超绝。在二百多年前封建社会里,身为一个普通知识分子的他,就认识到一个社会里对人才教育和培养比什么都重要,我们今天不也在天天说社会竞争在于人才,人才在于教育嘛!至于下册里金钗虽然好找,但人数太多,书里所写可不止十二人,亦不好给她们排名,因为她们是在假代(假借)我国古代社会十种观点和看法,这十种观点和看法那种重要、那种不重要。比如正钗史湘云丫头翠缕是假代(假借)类似“主人是阳;奴才是阴”阴阳观;正钗贾迎春丫头司棋是假代(假借)类似“为情可以不顾一切”的爱情观;正钗林黛玉丫头紫鹃是假代(假借)类似“臣为君忧;下为上劳”的为人观。试问这些观点那种重要、那种不重要呢?她们是该入册还是不入册呢?这些问题作者根本就无法回答,所以他只明写睛雯和袭人两位下钗,其他下钗是十位,还是多少位,就请读者自己去判断、去寻找;她们排名也请我们读者去争论、去吵架好了。基于此,我个人认为现在有些人千辛万苦、费尽心力去考证和论证“金陵十二钗”上、中、下三册里人物是什么人、为什么这么排名的行为,是毫无意义的;有意义应该是弄清她们在假代(假借)什么及她们“薄命”的原因。只有这么做,才能真正了解作者在文章开头所写“一把辛酸泪;满纸荒唐言。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这首诗里的含义;才能真正了解作者良苦用心。象现在某些人拼命想去考证和论证“金陵十二钗”是些什么人和为什么这么排名,不论他们怎么努力,怎么强辨,他们结论总有不能自圆其说的地方。退一万步说,即使他们结论都是正确的,对我们又有何意义可言呢?
前段时间,在网络上无意看到有人写文章骂王蒙和刘心武两位先生,说王蒙喜欢“金陵十二正钗”林黛玉和刘心武喜欢“金陵十二正钗”秦可卿,表明两人心里黑暗和心理变态,把两人说得十分不堪。如果我们知道“金陵十二正钗”林黛玉在书中只不过是“老子之道家”的化身;“金陵十二正钗”秦可卿在书中只不过是“杨朱之学”的化身,就知道王蒙和刘心武两位先生不是什么心里黑暗和变态,只是由于两人不同经历和禀性各自迷上我国传统思想文化中两种学说(哲学),仅此而已。有人说现在《红楼梦》研究走进死胡同,人家作者是含着“一把辛酸泪”来写《红楼梦》的;我们写评论《红楼梦》文章却是“满纸荒唐言”。
的确如此,我们研究《红楼梦》的目的,难道是为了考证出“金陵十二钗”们是什么人及为何这么排名的吗?难道是为了考证出主人公贾宝玉大名是贾瑛、贾玑、贾珏的吗?难道是为了弄清小说里丫头们玩的袋子里面装得是石头子、还是羊骨头的吗?显然,都不应该是。作者也不会无聊到跟我们后来读者玩捉迷藏、考验我们读者的智力这般地步。其实,作者目的很明确。他写女主人公—“金陵十二钗”们;写男主人公贾宝玉和甄宝玉这两贵公子,就是要我们读者象他俩对待“女儿”一样对待我们传统思想文化,让这些纯正、无邪思想文化深植在我们心中。这样一来,即使今后我们在生活上遭受到多么大不幸和打击,这些纯正、无邪思想文化也能成为我们精神上慰藉,让我们有勇气面对失败、扽折;让我们笑对人生,勇往直前。我想这可能就是作者塑造“金陵十二钗”们形象最大目的,也是他老人家最希望看到情景吧!
附“金陵十二正钗”暗喻十二种古代著名学说
金陵十二正钗之一
薛宝钗—理学
一听到人们说到《红楼梦》里薛宝钗,我就会随之想到宋明理学家。薛宝钗的形象简直就跟朱熹为代表的理学家的嘴脸一模一样。两者一举一动,一言一行,看起来丝毫不差,毫无两样。如果说薛宝钗是在暗喻、假代我国古代一种著名思想文化的话,我十分肯定以及确定,它就是理学。薛宝钗就是理学的化身,她的故事就是作者“假语村言”对理学的认识和评价。
理学产生于北宋时期,代表人物有两程:程颐、程灏,张载等;盛于南宋,代表人物有朱熹等。自宋之后,理学一直占据历代思想文化中统治地位,是封建社会里一等一的学说。作者在《红楼梦》里把薛宝钗当作金陵十二正钗第一钗来写,恰恰反映了当时人们对理学普遍看法及理学在思想文化中所占的真实地位。近现代人对理学很反感,对理学过分强调人的理性而要去泯灭人的感性(人性)的主张,大多数人持反对意见。不过近年来,理学也得到相当多学者的承认,认为理学不是一无是处,里面还是有儒家一些精髓的。这个观点恰好跟作者的看法是相一致的,他在二百多年前就己敏锐地感到理学存在的不足,并通过塑造金陵十二正钗第一钗薛宝钗这位人物形象,把理学优、缺点充分地、生动地展现在世人面前,特别是作者把薛宝钗塑造戍一个“高山处士晶莹雪”—石女的形象,更是对这封建社会里一等一的学说进行一次巨大、深刻的讽刺。什么“存天理;灭人欲”的主张?原来都是那些嘴巴高喊道德至上的理学家们自己身上有缺憾,非真心实意才去提倡的。再也不要听他们唱什么高调,他们所做就象一个“太监”自己不能行“房事”,却要求普天下男人都跟他们一样不要去行“房事”。这种可耻的行径,难道不令人感到又可恶又可笑吗?单凭这,我们读者就足以反证书中薛宝钗是个“石女”的事实。
小说里的薛宝钗长得脸如满月,体态丰腴,显得十分美丽端庄。这也是理学给人的印象。宋明理学经过宋、明几代多位大儒的努力,其理论特别庞大,面面俱到,十分丰满。南宋当时有一个名人对理学很反感,就想为难一下朱熹。一次,他问朱熹道:“你天天在说‘存天理灭人欲’,而‘饮食’也是‘人欲’,人们如果按你所说去做,那人不就不需要‘饮食’了吗?”当然,这个问题难不住朱熹,他说:“人因饥饿而求‘饮食’,是人的生理的正常需要,并不违反‘天理’。但如果为了满足个人口腹之欲,一味地去要求‘美味’,就是过分之求,属于‘人欲’之列了,就应该加以否定。”听听,理学说多么有道理啊!象这样理论谁还会不喜欢吗?但这仅仅是理学给人表面印象,理学好不好,还得看理学实际应用效果如果。薛宝钗长得好看不假,但这跟她为人处事好不好是不相干的,要知实情,还得从她所言所行中去观察才行啊!
书中薛宝钗为人处事受到贾家上上下下的夸赞,但我们读者却在书中看到表现她圆滑、善伪、无情的情节故事。圆滑、善伪、无情是所有理学家身上共同的毛病。当然,人非神仙,谁身上没毛病呢!不过有些毛病可以有;有些毛病是不能有的。象理学家身上圆滑、善伪这种毛病在作者看来倒是可接受的范围内,最让作者忍无可忍是理学家的“无情”。“妇女饿死事小;失节事大。”说这话人的心应是多么冷酷啊!然而,理学家们不但这么说,而且他们还千方百计,穷尽他们所能想到一切手段强迫妇女这么做。小说里薛宝钗在王夫人的丫头金钏投井而亡后劝内心自责王夫人说那一番话,就充分体现她“无情”特点。明明是金钏不堪受到王夫人责罚而投井,薛宝钗却偏偏说她是自己贪玩不小心才掉落井中而淹死的。还有柳湘莲为尤三姐殉情感到自责而刎发出家。连薛蟠薛呆子和薛姨妈都对比表示极大的同情,可薛宝钗却对自己兄长救命恩人不幸遭遇无动于衷,冷漠象块石头;世故象一个老头。看到这两则故事,我对薛宝钗印象完全转变了。什么美丽、什么才华,这有什么用?这不过是一座冰雕美丽少女像而己。贾宝玉娶这样老婆(伏古代知识分子接受理学的学说),注定他不会有什么幸福可言。当然,小说里不止写薛宝钗这人的缺点,也写她身上许多优点。如得体大方、善于做人、看问题看得深、处事有章法等。这些也同样是理学家身上的优点。说句公道话,单凭这一句“存天理;灭人欲”的话,就说多么深刻、独到啊!人世间一切动乱、恐惧、贪婪不都是从这来的吗?假如我们真的能把人的欲望去除,我相信这世上一切都好解决。当然,想彻底去除人的欲望是做不到的,也是没心要的。但如能减少我们人类多余的欲望,这世间肯定会多一些安宁,少一些纷争。顺便说一下,作者写贾宝玉含玉而生,这个“玉”应是在伏“欲”。贾宝玉含“欲”而生。一方面表示他前世“神瑛使者”是凡心动而下尘世;另一方面表示贾宝玉的欲望天生异于常人,注定他是“情痴情种”。象贾宝玉这种多“欲”之人,硬要他接受“存天理;灭人欲”的说教,他能接受得了吗?即使接受了,他能真正幸福吗?
小说里贾母曾说过“她家四位女孩儿都不如薛宝钗”的话,很多人认为贾母是在讽刺薛宝钗,原因是贾母孙女中有一个皇妃贾元春,连皇妃都不如薛宝钗,那薛宝钗岂不可以“母仪天下”,当上皇后吗?贾母口里“我家四位女孩儿”是不是该包括贾元春,另说。单从贾母为人来说,有这种认识的人就有点小瞧贾母。贾母虽不太喜欢薛宝钗,但薛宝钗为人处事比她几位孙女要高却是不争的事实。在这里贾母只发表她对薛宝钗为人处事的看法,而非表示她喜欢薛宝钗这人与否。比如我们可以不喜欢某种学说,但这不妨碍我们对这学说持肯定的看法。试问一下:当今西方文人和学者,他们中有几个是真心喜欢马克思学说?可是经常在他们写文章里引用马克思的观点,这不是说他们对马克思学说里提出精辟见解及解决问题的能力还是佩服得很。同理,贾母说这话亦可视为是贾母对“薛宝钗”所暗喻、所假代思想学说的评价。贾家四艳所暗喻、所假代四种思想学说在当时一般人眼里,确实都不如理学好。贾母是何许人!她会为了不喜欢薛宝钗就为老不尊,对小辈语含讽刺吗?
薛宝钗在贾母的眼里确实高过她家四位女孩儿,理学在当时人们的心中确实高过其他学说。问题是这理论再好,得实际应用啊!应用之后才能真正知道这理论实际效果如何。马克思主义理论好不好,你得用过才知道啊!
薛宝钗好不好?贾家上上下下说的不算,贾母说的也不算,只有娶薛宝钗为妻贾宝玉才最有发言权。婚后,贾宝玉和薛宝钗两夫妻虽然“相敬如宾”,但贾宝玉却是“意难平”,可见薛宝钗好也好不到那里去。我国古代许多思想学说都存在“好看却不好用”的毛病,听起来这些理论说得条条是道,非常有道理,可实际应用起来就不是那一回事,甚至还起反动的负作用,理学也是如此。它本来是教人修养的,结果却培养出一大批伪君子。近现代很多名人都发表过反对理学激烈的言论,其中数大文豪鲁迅尤甚。他们把理学批评一无是处,狠不得燃起一把大火将之烧精光,然后把灰烬扫进历史垃圾堆里。这些人痛恨封建主义的流毒,对传统思想文化持强烈否定态度,本亦无可厚非。但需指出的是,《红楼梦》作者眼光和才能确比他同时代的人和这些人要高出太多了。对理学,他并不象鲁迅等人一味地批判,而是通过塑造薛宝钗这个形象,深刻地、生动地指出理学存在内在缺憾—违背人性。一种违背人性的学说,任凭它说得再有道理、再高明,还是注定要被人们所抛弃、所遗忘的。薛宝钗千方百计、千辛万苦争取到成为贾家未来接班人贾宝玉妻子的位子,终因她是“石女”这个事实,早己注定了她的婚姻生活不会有幸福可言。最后,她会被自己丈夫所冷落、所遗弃,在枯寂中逐渐老去,直至无声无息地死去。
说完了理学的缺点,我们再来谈理学一些的优点。在四十二回《蘅芜君兰言解疑癖;潇湘子雅谑补余香》里描写一个薛宝钗对林黛玉说一大堆大道理,让心高气傲林黛玉心下暗伏的故事。薛宝钗在这里说的道理,让林黛玉心下暗伏,也让我心下暗伏。我所暗伏当然不是薛宝钗对林黛玉说“女子无才便是德”的屁话,而是她对男人读书不读书提出的看法。薛宝钗在这里说了三个道理:一·男人读书明理,辅国治民,最好;二·男人不读书,耕种买卖,没害;三·男人读书不明理,误人,有害。事实也的确如她所言,有些人不读书还好,一读书人就变坏了。现代刽子手、极端恐怖分子那一个不是高智商、高学历的人,最能说明这个问题。是书(知识)成就我们人类,还是书(知识)祸害我们人类,这个疑问,凭谁都不敢轻易下结论。薛宝钗在这里所说“女子无才便是德”的观点,这是理学的一大主张。我们现代人只知道理学“女子无才便是德”的主张,却不知理学还对男人读书增长才干提出这三个要求,当然会感到理学完全是在胡说。平心而论,理学所说某些观点确有其独到之处。
薛宝钗是金陵十二正钗之首,贾家上下无不说她好,就连开始与她有矛盾的林黛玉后来都被她“折服”,两人还成了好姐妹。可是她的丈夫,我们主人公贾宝玉却不喜欢她,原因是她是“石女”,让人亲近不得。理学在当时社会里炙手可热,成为天下读书人竞相学习的一门最著名、最有影响学说,可是作者却讨厌它。原因是理学有内在缺憾—违背人性,让作者无法接受。这就是《红楼梦》里“金陵第一正钗”薛宝钗;这就是我国古代最著名学说—理学。
金陵十二正钗之二
林黛玉—“老子之道家”(玄学)
《红楼梦》里“金陵十二正钗”之二林黛玉给人总的印象是高傲和小气量,她是真的高傲。书中描写主人公贾宝玉好不容易从北静王爷水溶那里得到一串名贵鹡鸰香念珠(圣上赐)想转赠给林黛玉,林黛玉说:“什么臭男人拿过的!我不要他。”遂掷而不取。从这则故事可见出林黛玉和另的金钗的差别来,在她的眼里大概除了她父亲林如海和表兄贾宝玉两个男人不臭外,其他男人都是臭的,而书中另的金钗与之相比多少还有点人情世故。至于林黛玉的小气量在书中表现就更多了,不时为一点小事就和宝玉闹别扭,还动不动就哭。史湘云说她象戏子,她就不高兴;宝玉去探望宝钗,她就吃醋;薛姨妈送她宫花戴,她说这是别人挑剩下的;宝玉写文章奠祭死去自己丫头睛雯,她都觉得里面内容在说她。贾家下人评价她“孤高自许,目无下尘”,这评价有点过。“孤高自许”,林黛玉是有的;“目无下尘”就有点言过其实了。先不说林黛玉和宝玉丫头睛雯要好,就是对宝玉另一丫头袭人她也没一点瞧不起的意思。
在第四十五回《金兰契互剖金兰语;风雨夕闷制风雨词》文中描写一个故事,故事说有一次薛宝钗派一婆子给林黛玉送燕窝和冰糖。林黛玉对那婆子很客气,命自己丫头带那婆子到外面吃茶,还给她几百钱,让她过后打些酒吃,避避寒气。当黛玉听那婆子说她刚才正和别人打牌,就客气对她说:“难为你,误了你发财,冒雨送来。”你看林黛玉这事做得多么得体,话说得多么有人情味啊!看了这则故事,我对曹老先生的写作笔法更是佩服五体投地。你看他写薛宝钗的圆滑,并不一味写她如何会做人、会说话,而是通过她偶尔失礼发怒来突现。如在二十七回中,贾宝玉说她象杨贵妃,她不但马上语含讽刺地反讥,正巧有一寻扇的小丫头垫儿(垫背)寻扇寻到她这里,她不顾风度,把这垫背的臭骂一顿。描写林黛玉“孤高自许,目无下尘”,也非一味写林黛玉如果清高、孤傲,而是写她有时对下人人情味比宝钗还要浓。这种反衬法,更能凸现人物的性格。当然,这些故事除了反衬薛宝钗和林黛玉性格之外,最主要是告诉我们读者:薛宝钗为人处事是装的,非她本性使然;林黛玉除了清高、孤傲之外,也有平易近人的一面。
文章里写了许多林黛玉能做而不做的故事。如袭人说她以有病为借口连针线也不拿,后来宝钗见她和小丫头在裁衣,就称赞她能干,而她却淡淡地说:“这是骗人的。”王熙凤有病不能管理大观园,她也是王熙凤心中理想代理人,只是她有病,风一吹就倒,所以才轮到贾探春。可见林黛玉不但文才好、女工好,连管理才能都得到大观园姐妹的公认。这种能做而不做,就是老子学说里的“无为”。老子学说出现在战国早期。我们对那本《道德经》是比较熟悉的,但对老子这个人却争议很大,是否是老子本人亲手写下这本《道德经》,还是战国后期老子这一派的人假借老子之名所写的,如今谁也说不清。姑且不论老子与《道德经》是怎么一回事,总之战国时期出现这一家学说,叫道家。道家是提倡“无为”的,但道家里老子与庄子还是有区别的。老子是“以无为求有为”;庄子是“以无为应无为”,是真的“无为”。书中有一段情节描写贾宝玉和史湘云在吃烤鹿肉,薛宝琴在旁笑着看。文章写道:湘云笑道:“傻子,过来尝尝。”宝琴笑道:“怪脏的。”宝钗道:“你尝尝去,好吃的。你林姐姐弱,吃了不消化,不然他也爱吃。”林黛玉不是不想吃烤鹿肉(想有为),只是她吃了不消化(无为的原因﹞。这段薛宝钗对林黛玉不吃烤鹿肉的看法可以看作是作者对“林黛玉”所暗喻老子之道家一针见血的评价。
今人读《道德经》,总觉得它给人一种智慧却有点小家气的味道,这种感觉与《红楼梦》里的林黛玉给我们感觉如出一辙。此外,老子之道家这一派人物看不起劳动人民,就象书中林黛玉看不起贾家穷亲戚刘姥姥一样,所以“林黛玉”这位金陵十二正钗第二钗是在暗喻、假代“老子之道家”。
小说里林黛玉是“绛珠仙子”下凡来还泪的,她这特殊身份也十分符合“老子之道家”这一派的人后来发展到为了谈无论玄、追虚逐妄而成立宗教组织“道教”里人物形象。“林黛玉”暗喻、假代“老子之道家”最容易被人理解,因为林黛玉就是道教里仙班人物。大家如还有疑惑,可以再看一下“林黛玉前世”的故事,相信看完后自然对我说林黛玉是“老子之道家”的化身的说法,不会再有一点怀疑了。书中说林黛玉前世在幻成人形前只是一株绛珠仙草,这仙草因得到“神瑛使者”(贾宝玉前世身)的灌育,才得以幻成女体。这情景跟“老子之道家”的产生、发展极其相象。道家虽尊老子为创始人,但老子本人只写过一本五千字的《道德经》,并没有形成系统理论。《道德经》就是一株绛珠仙草,它是经过历代蔑视功名利禄的读书人(神瑛使者)在它的基础上不断地补充、完善,才得以成为一门系统化、体系化的一门思想学说。作者写宝黛之间的爱情及其失败的婚姻,也可以看作是古代读书人和这种思想学说的纠葛。“老子之道家”深受古代知识分子的喜欢,但最终他们还是选择儒家那一套“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主张,就象书中的主人公贾宝玉最后还是娶了薛宝钗,薛宝钗(理学,儒学的一支)成为贾宝玉(读书人)的贤内助(思想基础)。而道家却不能成为古代知识分子“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基础思想,表面上看起来好像是道家里“无为”主张不适合“有为”,实际上却是这个理论根本就不是为了人们“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而来的,它是为了古代读书人情感而生,而不是他们为人做事的思想工具。“老子之道家”是为了丰富我们人类“情”而来的,就象书中女主人公林黛玉—绛珠仙子,是为了“还泪”而降生的一样。
《红楼梦》里“金陵十二正钗”第一钗薛宝钗和“金陵十二正钗”第二钗林黛玉两人图册是合在一块的。对之什么解释都有,个人认为最好的解释应该从两人所暗指思想学说角度去分析。薛宝钗是“理学”;林黛玉是“老子之道家”,后人称之为“玄学”。玄学在魏晋南北朝时盛极一时,后来慢慢衰落,到了宋理学兴起时,几乎完全消失了。一种深受古代知识分子喜爱的思想学说怎么会完全消失呢?这是不可能的。它不过是被理学所吸纳、所融合。理学里面相当多的理论就是从玄学那里来的,可以这么说,理学就是儒学(名教)和玄学的结合体。这就是薛宝钗和林黛玉两正钗图冊合藉的原因。
实际上《红楼梦》里不但薛、林两人图册是合在一起,就连两人的曲唱,也是你唱我;我唱你,这就好比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理学和玄学两者关系就是如此。“老子之道家”(玄学)在后来并没有消失,东汉时有人依据它一部分理论创立世俗化宗教组织—道教,尊老子为“太上老君”;一部分理论被儒家吸纳,创立理学。这又象书中林黛玉最终归宿一样。她是绛珠仙子下凡来还“泪”的,“泪”干了,她回到天上重做天仙去,又可让“干姐姐”薛宝钗顺利嫁给自己心上人—贾宝玉。然而她的心上人面对自己美丽妻子,却始终忘不了跟他青梅竹马、心心相印而早己仙逝的她。古代知识分子十分喜欢“老子之道家”(玄学),对之念念不忘,即使被统治者威逼利诱去接受、学习儒家思想文化(理学)。
“空对着,山中高士晶莹雪;终不忘,世外仙妹寂寞林。”这句话是古代那些追求随心所欲、率性自然生活,鄙弃功名富贵及其相关世俗观念的读书人真实写照。
金陵十二正钗之三
贾元春—“董之儒学”(名教)
贾元春是《红楼梦》里“金陵十二正钗”中的第三钗,排名相当靠前。原因不是她地位高,是皇妃,而因为她是《红楼梦》里主人公贾宝玉的亲姐姐,长姐如母。如果她是在暗喻一种学说的话,我想大家肯定一猜就能猜着了。是的,贾元春是在暗喻(假代)儒家里以西汉初董仲舒为代表人物那一派的学说—“董之儒学”。
学过历史知识的人都知道,西汉孝武帝时,曾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文化政策。这政策就是根据董仲舒舒这家伙的主张而来。儒家学说自那时起,真正成了我们的国教,这一点董仲舒个人功不可没。董仲舒的儒学当然是继承儒家“孔孟之道”而来的,但侧重点是有所不同。“董之儒学”特别强调“三纲五常”;迷信“天人感应”;对一切不利儒家的各种“邪说”进行打压和消灭,如“金陵十二正钗”之一秦可卿所暗喻(假代)“杨朱之学”,就是在“董之儒学”强烈打压下几乎消声杳迹。这些事就跟书中描写“贾元春突然被皇帝加封为贤德妃,秦可卿因真实身份被她举报而不得不悬梁自尽”的故事(暗写)极其相似。书中人物贾元春的故事的逻辑结构与“董之儒学”结构逻辑是完全相同的。所以“贾元春”是假代“董之儒学”,这一点是不会错的。“董之儒学”后人亦称之为“名教”,即“三纲五常”之教。
“董之儒学”(名教)有时因过分强调“三纲五常”,往往忽视了人情世故,显得冷酷无情。比如书中秦可卿(废太子之孙女)人家好不容易逃掉一命,跟你贾元春无什么大的利害关系吧。可是,你贾元春偏偏打着维护皇权旗帜把她真实身份给举报了,害得人家白白丧失一条年青、宝贵性命。最终,害人者必害己,你贾元春不亦因此事而丧命,一报归一报,同归于尽。作者通过上面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董之儒学(名教)过分强调“三纲五常”,其结果是害人害己,自取灭亡。在小说里,作者又通过两个故事来向读者表明董之儒学(名教)重视“天人感应”的特点。一个故事写的是“秦可卿临终前托梦给她好友王熙凤告诉她,贾元春将被加封贤德妃的事(贾元春何来贤德,无非是在举报秦可卿身份这事上向皇帝表忠心而己)及要她重视私塾和祖茔”;一个故事写的是“贾元春临死之前,曾托梦给她的父母,叫他们尽早脱身,远离是非”,这个故事虽没在书中出现过,但我们完全可以从贾元春的判词中推知。有人说作者迷信,老是说人死了托梦的事,还写那么真,那么生动,殊不知这是作者在伏他想说却不能明说之事。就如上面二个故事,故事里托梦内容都跟贾元春有关,就是作者在“伏”“贾元春”—“董之儒学”重视“天人感应”的特点。
“董之儒学”(名教)还有一些次要主张,在贾元春身上也有所体现,如“董之儒学”不重视人的才能,而重视人的道德修养。书中贾元春想选薛宝钗为自己弟媳,而不想选林黛玉,主要原因就是宝钗比黛玉会做人。又如“董之儒学”反对铺张浪费,提倡节约。书中描写“贾妃在回家省亲时,看到娘家为她省亲而建的‘大观园’,感叹奢华太过;后见到自己父亲贾政时,劝他以后不可太奢,要节俭”的故事,意思就是说这。贾元春这人虽在《红楼梦》里角色描写不重,却是贾家关键的人物,贾家因她封贵妃而更加显贵,也因她的死去而败落。封建社会有了“董之儒学”而巩固发展,也会因为有了这种学说而裹足不前。可以这么说,整个封建社会成也由它,败也由它。这就是作者对“董之儒学”(名教)整体的评价。
小说里有一个故事说“贾元春举报秦可卿的真实身份而后秦可卿不得不上吊自尽,自己亦因此事受到皇帝褒奖加封贤德妃”。这个故事前半部分不是明写,而是暗写。既然是暗写,就有人怀疑它的存在。让我感到奇怪,倒不是贾元春有没有举报秦可卿真实身份这事,而是她为什么要这么做。难道贾元春就不怕她这么做,会让皇帝老子知道她和家人曾做过对不起他的事,从而怪罪她和她的家人吗?当然了,贾元春又不是书中人物妙玉,这种算命预测的本领她是不可能有。说到底,贾妃敢这么做是要冒相当大风险的,此举利害得失很难说不清。也许正是这个原因,所以贾妃也是经过长时间的考虑,最终还是“忠君之心”胜过“爱家之心”,狠心将秦可卿给举报了。这是典型“董之儒学”思维模式。在董仲舒为代表那批儒生这里,一切事是以“忠君”为准则。“三纲”中“君为臣纲”是“三纲”之首,当其他“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与之发生矛盾时,最终还是要服从“君为臣纲”。这就是贾元春举报秦可卿真实身份最主要原因吧!
另外,书中贾元春为何不顾自己亲弟弟贾宝玉的感受,硬要指定薛宝钗为自已弟媳,很多人对这原因有不同见解,彼此争论不休。如果大家从故事里三位金钗她们所暗喻三种思想学说这个角度来看,就一目了然。“贾元春”是“董之儒学”,后称“名教”;“薛宝钗”是“宋明理学”;林黛玉”是“老子之道家”后称“玄学”或“道教”,“董之儒学”和“宋明理学”同属儒学,两者是“一路人”,而“老子之道家”是“外人”。信仰“董之儒学”之人当然希望天下读书人都选择“同一路人”的“薛宝钗”—理学做他们思想基础,而不希望天下读书人去选择“外人”的“林黛玉”—“老子之道家”。我国古代学术门户之见很深,文人相轻的现象极其普遍,信仰“董儒学”之人当然要天下所有读书人都接受同样是儒学的“理学”。这种事根本就无需争辨。
小说里对贾元春这位“金陵十二正钗”中第三钗明的着墨实在不多,几乎所有明写都集中在十七至十八回《大观园试才题对额;荣国府归省庆元宵》里。可是对这一章与人物贾元春之间联系分析的人不多,大多数人认为这一回不过是描写贾妃省亲一些盛况而己,并无什么奇特之处。我以前也是这么看的,不过后来我经过仔细阅读,还是看出一些异处来。从这一回文字里,我隐隐约约看到“贾元春举报秦可卿真实身份”及“妙玉是贾妃亲妹妹”这两件事的影子来。如文章描写贾元春与贾母、王夫人等女眷相见时情景:贾妃满眼垂泪,方彼此上前厮见,一手搀贾母,一手搀王夫人,三个人满心里皆有许多话,只是俱说不出,只管呜咽对泣。贾母、王夫人满心里许多话当然是想问元春:秦可卿真实身份为何被皇帝知晓?又为何皇帝不怪罪她反而加封她?以后皇帝会不会因此事而惩罚贾家?贾元春满心里的话,当然是想对贾母、王夫人汇报她举报秦可卿真实身份这事始未及解释她这么做的原因。只因旁人在,三个人都不好开口。文章又写道:半日,贾妃方忍强笑,安慰贾母、王夫人道:“当日既送我到那不得见人的去处,好容易今日回家娘儿们一会,不说说笑,反倒哭起来。”贾妃与家人好不容易相见,所说第一句话里竟含有埋怨之意,也有为自己所做之事(举报秦可卿)开脱之意。“你们不要怪我做这种事,我和你们一样,也是为了我们家族利益着想,秦可卿和我幸福都不算什么。”这就是贾妃和家人相见时说第一句话里包含潜台词。当然了,这些猜测都是先假定贾元春举报秦可卿的事是真的前提下推定,假如没有贾元春举报秦可卿的事,贾妃在跟贾母、王夫人多年未见情况下,发生文章所写场景情况,也是合情合理的。还是在这一章里,文章写道:(贾元春)忽见山环佛寺,忙另盥手进去焚香拜佛,又题一匾云:“苦海慈航”。又额外加恩与一般幽尼女道。我们读者知道这时妙玉己搬进贾家大观园,主持贾家家庙(后称拢翠庵)。而妙玉又是贾政私生女,流落外面多年。贾家知情之人可能将妙玉隐私瞒着王夫人,但应该不敢瞒着贾妃,所以贾妃是知道妙玉的真实身世的。一方面做姐姐对亲妹妹这种不幸遭遇当然会有同情心;另一面贾妃因举报秦可卿而害秦可卿丧命感到心里有愧。有愧之人特别虔诚、笃信,这是世人普遍存在一种心里现象。以上这两种原因才让贾妃做出文章所写举动来。有人可能对我说妙玉是贾妃亲妹妹这件事不以为然,认为这跟贾妃所暗喻什么学说毫无关系。但实际上,这两者关系相当密切。如果贾元春真是“董之儒学”的化身,那小说里妙玉是贾妃亲妹妹这事就是真的,反之也然。因为妙玉是暗喻释家里“禅宗”。释家是外来的,但“禅宗”是本土的。“董之儒学”(名教)和“褝宗”关系就象一对亲姐妹,它们都是中国古代知识分子创立的。
作者写贾元春这个人物还是有点人情味,不象写金陵第一正钗薛宝钗那样“无情”。这正是董仲舒之儒学(名教)与朱熹之儒学(理学)两者最大的区别。
金陵十二正钗之四
贾探春—墨家
贾探春是《红楼梦》里贾家四艳之三。她是贾政妾所生,是主人公贾宝玉的异母同父亲妹妹,在金陵十二正钗中排在第四位。贾家的排名,我至今还弄不明白。比如贾宝玉是宝二爷;王熙凤丈夫贾琏是琏二爷,好象排名是按各房来分的。贾宝玉有一个哥哥贾珠,已死;琏二爷前应该也有一个哥哥,不管是否同母不同母,文章为何没介绍,这是可疑之处。我猜这人是宁国府里贾珍。他应该是过继给宁国府去当家。元春、迎春、探春、惜春明显是按整个贾家出生顺序来排名的。
贾探春在小说里给人一种精明、倔强的感觉。以现代人眼光来看,她并不“薄命”,能嫁到安南(今越南)做王妃去,这在古代对一贵族小姐来说,是一种很不错的归缩。但安南离故乡(京都)相隔万里千山,古代交通不便,想回娘家探亲一次实非易事,再加上做王妃种种人身限制,贾探春要想和娘家人见上一面,可用“难于上青天”来形容。这大概就是作者把她列为“薄命”之人最主要原因吧!假如贾探春是在暗喻、假代一种学说,那她远嫁到安南做王妃这事,岂不是在形象说我国古代一种优秀思想学说被某外国统治者釆用,成为他们社会管理的理论基础,而我们国内(娘家)因之几乎是失去这“女儿”(优秀思想学说),想见都难了。从作者的创作意思来看,他写探春远嫁,确不是只在惋惜象探春这样优秀女性的远离,而更多是在惋惜贾家失去一位能干、精明的优秀管理者。这也就是说他在惋惜我们社会失去一种先进、优秀思想学说。听说作者有一亲叔叔看过《红楼梦》后,曾感叹自己家里一位象探春一样亲人(作者亲姑姑)早逝,说她如还在,曹家不致象现在这么败落。象贾探春这样杰出的女性人物,在我国古代社会里不乏其人,所以作者写探春的远嫁,通过这位女性的最终归宿,不完全是对这类人物“薄命”的同情,更多是表达他对我国失去一种优秀思想学说的惋惜和痛心。
说了这么多,那贾探春到底是在暗喻、假代我国古代那一种优秀思想学说?什么样学说会让作者这位伟大思想家发出这样感叹呢?我想,它肯定非同寻常,绝非凡品。
不错。它就是墨家。墨家是战国初期一个叫墨翟下层劳动者所创立,就象书中人物贾探春是贾政妾所生,地位并不高。墨家最主要主张有兼爱;非攻;尚贤;反对奢侈、提倡节约等。有人说我把娇滴滴、香喷喷贵小姐和抽象思想学说扯在一块,完全是在胡说。我是否在胡说,只要我们仔细对比书中贾探春所做所为和墨家所主张、所倡导,就知道答案了。
在二十七回《滴翠亭杨妃戏彩蝶;埋香冢飞燕泣残红》里,有一段文字描写贾探春对自己母亲赵姨娘的态度,最能体现墨家尚贤的主张。儒家孟子曾骂墨家没父,探春在这里对她亲生母亲的态度以及在后来她掌管贾家事务时,对亲舅舅的死按贾家以前惯例来安葬,并没有给予特殊照顾,即使引起自己母亲赵姨娘强烈不满,也丝毫不在意。这就是墨家尚贤思想。墨家推崇“尚贤”,谁有道理,就该听谁的,即使是父母意见与之相左,也应该服从正确意见。这一点与儒家绝对要求人们服从父母之命的“孝”矛盾极大,再加上墨家在这一点上明显比儒家所说要高明,所以儒家里名人孟子被刺中要害,破口大骂墨家之人“没父”—大不孝。墨家另一重要主张“非攻”在人物贾探春身上也体现得淋漓尽致。在七十四回《惑奸谗抄检大观园;矢孤介杜绝宁国府》中,描写贾家发生偷盗,王夫人命王熙凤和王保善家的带人连夜搜查,探春对抄家的凤姐和王保善家的一干人说道:“……可知这样大族人家,若从外头杀来,一时是杀不死的,这是古人曾说的‘百足之虫,死而不僵’,必须先从家里自杀自灭起来,才能一败涂地!”说着,不觉泪选下来。王夫人叫凤姐和王保善家的抄检大观园,与探春及她丫头一点关系都没有,可是探春反应这么剧烈,为哪般?无他。就是探春对自家人互相残杀感到无比痛心。这种不愿自己人互相残杀也是墨家典型思维模式。墨家学说产生于春秋战国社会动荡之际,当时国与国、大夫与大夫之间为了各自利益,你杀来,我杀去,严重破坏社会生产和安宁。墨家之人很痛心这种混乱现象,提出“非攻”的主张。而且他们不止嘴上说说就算了,这些人还成立一个帮助弱者的组织叫“墨矩”,亲力亲为帮助那些弱国和弱者,使他们免受欺凌和压迫。此外,墨家之人还十分注重勤俭节约,反对奢侈浪费,这同样在书中人物探春身上有所体现。在五十五回《辱亲女愚妾争闲气;欺幼主刁奴蓄险心》这一回中,描写王夫人因王熙凤身体有病不能管理大观园,就让贾探春代替王熙凤管理。探春一上任,就马上实行改革,把大观园各处承包给下人去打理,以节省大观园庞大的开支。这事简直可与现代“邓的农村改革”相媲美,不过时间可比“邓的农村改革”早二百多年哩!
另外,墨家“尚同”的主张,故事里贾探春这个人是乎也能做到这一点。在三十七回《秋爽斋偶结海棠社;蘅芜苑夜拟菊花题》里描写一个小故事。故事说贾探春召集大观园姐妹成立诗社,李纨因自己诗才欠佳,就自荐自己为诗社的社长,只负责评判。另又堆迎春、惜春两人。一人为岀题限韵的副社会;一人为誊录监场的副社长。(探春)因笑道:“这话也罢了,只是自想好笑,好好的我起了主意,反叫你们三个来管我来了。”墨家就是这样。认为大家不同意见经过充分讨论,最后成为决议,凭谁都得执行,那怕这决议对自己不利。作者生活在清乾隆年间,西方一此国家早己实行“议会制”,作者大概是有所闻,才借此来感慨吧!
总之,在作者笔下,贾探春这人身上体现出墨家的兼爱、非攻、尚贤、尚同、勤俭节约等特点,所以书中“贾探春”就是墨家。这一点,我很肯定。
贾探春在金陵十二正钗中是唯一无性格缺点的人,可见作者是如何喜爱此人物,也可见作者对墨家的思想是何等向往。贾探春的远嫁,表现出墨家思想在我国本土社会上难见踪迹,反而在某外国“开花结果”,成了他们管理社会的思想基础的奇特现象。事实亦正如作者所写那样。墨家曾在春秋战国一度十分辉煌,成当时人们争相追捧、学习一门“显学”。对墨家这种繁荣景象,当时与墨家墨子齐名儒家孟子说过“不归墨,尽归朱”酸溜溜的话。意思是说天下人不是听墨子的主张,就是听一个叫杨来的人的主张,儒家所说却没有听。可是好景不长,儒、法两家异军突起,墨家的学说很快淹没在两家学说之中,以致在二千多年时间里,罕有人问津。令作者料想不到,在他离开人世不到一百年,这种思想学说竟然从我们邻国俄罗斯再传回来。不过这时它的名字不叫墨家,而是有了新名字—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能在我国迅速传播,并为当时先进知识分子所接受,说到底,马克思主义就是新墨家而已。或许,作者早就料到会出现这种情况,所以他才写“贾探春”的远嫁,而非写“贾探春”的死亡。一个女儿嫁得再远,她总是要回娘家的;“贾探春”嫁得再远,她还是要回来的。
《红楼梦》作者曹雪芹,真乃“神人”也!
金陵十二正钗之五
史湘云—“庄子之道家”
《红楼梦》里人物史湘云这个名字有两个含义。一是说她的性格就象湘地上彩云一样飘逸、豁达;二是指男女之间“楚雨湘云”过去了。伏她的丈夫卫若兰因得病而丧失性功能,从而与史湘云只有夫妻之名,而无夫妻之实。
史湘云在《红楼梦》里以天真、无邪、直率给人很深印象。判词说她气量宏大,从不把男女私情放在心上。她就象道家里庄子那一派人物,真正把功名、利禄看得很轻、很谈;平生率性而为,想说什么就说什么,想做什么就做什么。她更象继承庄子衣钵的“竹林七贤”里阮耤,醉卧芍药茵;和贾宝玉争着烤鹿肉吃;象野小子一样喜欢放鞭炮,她那里是千金小姐,简直就是“女中阮耤”啊!历史上庄子能言善辩,史湘云也具有这特点,也很能说,连她好姐妹林黛玉那样伶牙俐齿之人都说不过她。我们读经史子集,总觉得老子比庄子少了一些大气;读《红楼梦》,也总觉得林黛玉比史湘云气量窄,不如她开朗、豁达。这两人身上具有一些共同特征。如能言善辩、文才极佳、善于女工等。这些方面两人之间,难分上下。而且小说里两人在大观园众姐妹中最要好,却不时为一点小毛病而闹别扭。这些现象无不象同为道家里老子与庄子两派之人所作所为。
根据书中所写,我们可以得知,金陵十二正钗第五钗史湘云“薄命”的原因,是她丈夫卫若兰乱吃东西吃身子(“卫若兰”就是“胃象兰花一样娇嫩”),从而不能行夫妻之礼。说到底,史湘云“薄命”是因“口腹之欲”导致的。这一点也跟庄子学说的命运极其相似。庄子学说太能说,说得太直率,从来就不为统治者所喜。历史上,统治者对道家庄子这类人要么是不理睬;要么就是打压。就以后来魏晋时期十分著名人物“竹林七贤”来说,他们七个人不是被统治者司马昭杀的杀;关的关;收买的收买,结果这些人改弦易张的改弦易张;装疯卖傻的装疯卖傻;余下之人也无人敢再把“庄子”挂在嘴上。奇怪?庄子学说是提倡“无为”、“消遥游”,统治者怎么会跟信仰“无为”、“消遥游”之人过不去呢?原因就是这种学说根本只属于个人,而不属于社会。而我们人类既是由单一个人组成,又是由社会的群体组成。他们什么都看得开,什么都不想做,他们当然超脱了、消遥了,可这与统治者何益?如果人人都学他们那样,统治者想统治也没人让他统治去,那还统治个屁!
我们接受一种思想学说,其目的是为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庄子学说只说修身,其他都不说,比我国历史上其他任何一种思想学说都来得更消极、更无为;就是跟同是道家其他派别相比,也更反智、反科学,而时代却是不断在前进,生产力和科学技术也随之不断向前发展。所以不论它说多么好、多么精辟,也很难为后人所接受、所实践。庄子之学告诉我们:人类生活要幸福,不是没完没了去追求物质。这样做根本就是“缘木求鱼”,适得其反。只有人类减少外面物质依赖,才能做到精神满足;精神满足了,生活才会真正幸福。事实却是,人类社会越发展、科学技术越进步,我们人类的精神就会越不纯、各种杂念就会越多,对物质的追求就越无止境,其结果是人越来越物化了。所以史湘云暗喻、假代“庄子之道家”之学说只表面上和我们生活在一块,却从未被我们真正地接受和实践。《红楼梦》作者深刻地体会到这一点,他通过书中人物史湘云丈夫卫若兰因贪“口腹之欲”而丧失夫妻之间“鱼水之欢”这样滑稽、荒唐的事,十分生动、形象地说明我们丧失领悟庄子学说能力的原因。这就是我们越来越去追求物质,其结果是我们被物化了。
《红楼梦》里人物史湘云,我们读者最搞不清是她的最后归宿。由于原著前八十回没明写这方面内容,再加上续书乱写,金陵十二正钗第五钗史湘云最终命运竟成了一个迷。对此说什么都有,但大家不要忘记史湘云曾二次作诗在诗中把自己比喻成“鹤”。鹤乃是一种高傲、孤洁的动物。这也就是说史湘云象鹤一样高洁、孤傲。而我们在原著前八十回文章里所有对她的描写却看不到这一点,那只能说在八十回后真文章里发生故事,使她成为“鹤”一样的人。所谓“鹤”一样的人生,不就是说史湘云丈夫卫若兰因贪吃螃蟹而吃坏肚子,以致生了重病损坏性功能,丧失夫妻之间“乐趣”,而湘云对这样丈夫不离不弃,一边伺候他;一边时常帮助大观园其他遇到困难的姐妹,就这样与他白头到老。《红楼梦》作者在金陵十二正钗身上伏了许多情节,象我在《薛宝钗之谜》中说,伏薛宝钗是“石女”;这里他又伏史湘云丈夫卫若兰不能行“人事”,决不是要跟我们读者玩“智力游戏”,更不是给以后索隐派提供一些素材,而是要说金陵十二正钗各人所暗喻那种思想学说,为何不能有所发展,反而个个落下“薄命”可悲下场。我们读者只有从这方面去理解,才真正能明白作者良苦用心。
书中人物史湘云“薄命”的原因不是她有什么缺憾,而是在于接受她的人因“贪口腹之欲”而丧失“与之行鱼水之欢”的能力。庄子的文章充满丰富想象;充满瑰丽的“人生之思”,而我们人类却过分追求物质创造,结果人被“物化”了,丧失象“庄子之思”一样能力。西方现代著名哲学家海德格尔也曾发表与之类似的论述。他说我们人类曾经“诗意般栖居在大地上”,而如今一切都工业化、机械化了,人类自身亦越来越“物化”,连“思”都不会,“思”就象鱼儿离开水在岸上干渴很久很久了。他这里的“思”就是“庄子之思”,思人的天命、思人的灵魂去向。而《红楼梦》作者却用一个十分滑稽、可笑又通俗的故事来阐述这个观点,这寓庄于谐的表达方式,更让人哭笑不得。这大概也就是作者所说“徦语村言”吧!
“史湘云”在“金陵十二正钗中”是“鹤”;“庄子学说”在我国思想文化中亦是“鹤”,在我国古代任何一种思想学说都没它洒脱和飘逸,都没它高洁和孤傲,用“鹤立鸡群”来形容它在我国古代思想文化中地位毫不为过。可是这么好思想学说却因为我们人类有过多“欲望”,从而导致我们丧失与它行“鱼水之欢”的机能。这是我们人类的悲哀,还是它的悲哀呢?我百思而不得其解。
v
金陵十二正钗之六
妙玉—禅宗
妙玉是《红楼梦》里一个带发修行的小尼姑。她如在暗喻、假代我国古代一种思想学说,那我们再熟悉不过,它肯定就是释家。可是,在小说里妙玉这个人打扮却是一付道姑的模样,跟她亦徒亦友邢岫烟评价她是:“僧不僧,俗不俗;男不男,女不女。”这种评价用在释家里的禅宗再恰当不过了。禅宗虽是释家的一支,却跟释家任何其他一支都不同。它不讲究打坐念经,只讲顿悟;它提倡修行在人间,非要出家为僧为尼才是真的出家;在修习禅宗人们的眼里,挑水砍柴、种田栽菜都是在修行。禅宗与正宗释家(佛教)相比就是“四不象”。
我曾在我写《妙玉之谜》中说过妙玉是贾政的私生女,而禅宗也是国人接触到印度佛教里大乖教义受到启发产生的一种思想学说。表面上看,禅宗是佛教的,外来的,实际上却是我国本土的一种思想文化。那什么是禅呢?一般人都认为它就是“四不象”,既不是释家;又不是道家;更不是儒家,可是又跟这三家十分密切。现代著名宗教人士宗白华说得好:“禅是高山、是流水、是春花、是闪电雷鸣,不!它在这一切之上,安就是人。”禅没有说教,它只告诉人们凡事不要执着,要顺其自然;它不执文字,却直指人心。禅就象妙玉名字一样是一块无暇之白玉,它高洁不染一丝尘土;它深邃得能预测人们的未来。小说里妙玉身上也具有这种品质和本领。
小说里人物贾宝玉和妙玉两人关系让人产生许多误解,这是我们读者不懂得妙玉是贾政私生女、是宝玉异母同父的亲姐姐;不懂得妙玉在暗喻、假代禅宗的思想文化,这种思想文化与读书人的关系就象妙玉与宝玉两人微妙关系一样。小说里贾宝玉由于不知道妙玉是自己的亲姐姐,误将妙玉把她自己常用茶杯“绿玉斗”给他用的行为,当做妙玉在向他表示好感;误将妙玉在他生日时给他写贺贴举动,当做妙玉对他有情的表现。妙玉做这些奇怪的事,当然是“有情”的表现。但这种“情”决不是“男女之情”,而是姐弟之间的“天伦之情”。禅宗是由慧能创立的,慧能本人不认字,非读书人,但修习禅宗的人却都是读书人,这禅宗与读书人关系可见一斑。
关于《红楼梦》里这位金陵十二正钗第六钗妙玉的最后归宿,由于八十回后原著遗失,我们读者无以明确原作者是怎么按排。但从妙玉判词和唱曲里,我们知道妙玉最后命运是“落入污泥中”。“落入污泥中”有两种情况。一种是高鹗续书所写妙玉在贾家败落后被强盗所掳,并被卖到“烟花之地”,沦为一名妓女;一种是有人猜测妙玉是为了救人而甘愿自我牺牲,被一“枯骨”之人所霸占,成了他的小妾(玩物)。续书所写情况,单从妙玉的为人及所处环境来说,就会让人觉得十分可笶、荒唐。我们姑且不论妙玉当时是住在贾家大观园栊翠庵内,那可是首善之区京都中心之地,又非穷乡僻壤,当时强盗横行到可以随便闯入住在京都富贵人家家里去掳人,这可能吗?就说象妙玉这样高洁之人真的被强盗掳卖,她就甘心沦为一名“妓女”而不反抗吗?所以续书这样写妙玉的最后归宿跟作者原意相差十万八千里,根本就是胡写一通,不值一晒!那么妙玉的最后归宿只能是有人所猜那样:贾家败落之后,妙玉为了救大观园一姐妹(有人认为是史湘云;我认为是薛宝琴),甘愿作出牺牲,成为一“枯骨”之人的玩物(小妾)。这样写不但最符合文章对妙玉这角色的塑造,而且也符合禅宗的发展情况。禅宗是一门很高洁、很美妙的学问,但修习禅宗的人往往不是“王孙公子”,而是“枯骨”之人。这些“枯骨”之人实际上己腐臭不堪,离死不远,可在表面上他们仍以“禅师”、“居士”自居,谈空论玄、高谈阔论。他们这那里是在弘扬禅宗思想,简直就是在霸占这门美妙学问啊!当时社会肯定存在这种现象:一群退仕老官僚和一些吃饱没事干老仕绅三不同时地聚在一起谈佛论禅,却对当时社会突出问题视而不见、毫不关心。作者对此进行辛辣讽刺、猛烈批评。
禅宗是一块美妙无比的白玉,可是与“王孙公子”、“正人君子”无缘,最终它只会成为那些“枯骨”之人手中的玩物。纵观禅宗发展历史,情况与作者对妙玉这位人物命运安排可以说极其相似,由此可见作者的匠心,真的非常人可与之比拟的。
作者在文中表现出对妙玉所暗喻(假代)禅宗思想无比喜欢和向往,以致他用大篇幅文字来介绍禅宗创始人慧能和尚的著名故事,这对一个文彩飞扬的作家来说是非常罕见的,要不是他对这种学说佩服五体投地的话,是不可能这么做。但是一种好的思想学说,不见得它就有好的结局,禅宗思想学说就是如此。历史上,接受、修习禅宗的人大多是“枯骨”之人,因为他们有时间、有财力去接受、修习这方美妙无比的学问。当然,说他们修习禅宗,那是高抬他们,他们不过是无耻地霸占这门美妙学问,“禅”只是他们的玩物而己。真正需要修习禅宗这门美妙学问的人应该是“王孙公子”、“正人君子”,可是这些人青年才俊不要说没时间、没能力去钻研,甚至连接触机会都没有。这就是妙玉判词中“王孙公子,叹无缘”这句话真正要表达的意思。
妙玉这位金钗她的最后命运,如真的象续书所写,是被强盗卖到“烟花之地”,成为一名妓女。那我就想问了,这些“王孙公子”不是更有机会接触到她,何来“叹无缘”之感伤呢?现实中那一位“名妓”不是被“王孙公子”追着、捧着,《红楼梦》作者难道连这点常都没有,硬要这么写吗?此外,我们读者如果按妙玉暗喻(假代)禅宗思想来论,续书把妙玉的最终命运写成那样,更显得它是在胡写一通。那样写,不就是说禅宗思想最终沦落到只能在社会最腌脏、最低层生存的地步。禅宗实际情况真是这样的吗?谁见过、听过一个去妓院寻欢作乐的人嘴上挂着“空即是色;色即是空”的话;谁见过、听过一个在妓院卖身卖笑的人是抱着“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崇高目标来的。
毋庸置疑,书中人物妙玉就是贾家“二老爷”贾政的私生女,她最后成为一“枯骨”之人的小妾(玩物)。亦只能是这样,妙玉的形象才能与她暗喻(假代)禅宗思想相吻合,对妙玉这位人物出身、归宿其他的说法,都是不合实际的乱猜。
记住《红楼梦》里带发修行妙玉其人是其妙无比的“美玉”,而不是令人想入非非的“妙女”。这一点,很重要。
金陵十二正钗之七
贾迎春―“三一”教
贾迎春在《红楼梦》里是个懦弱、文静的贵小姐。原著作者花在她身上的笔墨不是很多,但她最后遭遇不论是续书所写,还是人们从她的判词和曲唱中推论,都是说她最后受不了自己丈夫的摧残和贱踏而上吊自尽的。这种遭遇,因不是天灾人祸,而是由于本该是最痛惜她的人造成的,更显她命运之凄惨、更会令人为之唏嘘。
书中人物贾迎春她的故事主要集中在原著七十九回和八十回里。有人说这两回文字不是作者的原笔,是别人代写的。说这话的人理由是:这两回里贾迎春的丈夫孙绍祖形象与回目“中山狼”所说意思不符。他们认为,“中山狼”是指忘恩负义、恩将仇报之徒。根据回目意思,作者显然是要说贾迎春的丈夫孙绍祖曾经得到贾家很大恩惠,却不思回报、善待贾迎春,反而去加害贾迎春。可是这两回文章里却说孙绍祖是花五千两白花花银子才娶到贾迎春。五千两白银子在当时可不是一笔小数目,书中说贾迎春父亲贾赦想娶贾母大丫头鸳鸯,结果碰了一鼻子的灰。事后,他花七百两买了一名叫嫣红的漂亮女子作自己的小妾才甘心,买一个青年漂亮女子才花七百两银子,那五千两银子在当时不就可以买到六、七个年青、漂亮的女子呢。贾迎春丈夫孙绍祖花这么多的钱,才娶到贾迎春,怎么反过来说他忘恩负义、恩将仇报呢?这只能说明贾迎春父母太贪财了,而不顾女儿的幸福,所以这一回不是作者的原笔。我认为这说法欠妥。原因是贾迎春的丈夫孙绍祖有没有给贾迎春父亲贾赦五千两银子这件事,都是十分存疑的,即使是真的,也十分正常。孙绍祖给贾赦五千两银子的目的,无非是想自抬身价,以便贾迎春能带丰厚嫁妆来他家,这样他就能人财两得了。不料,他的老丈人贾赦这对夫妇都是贪财的主,不但收下他五千两的聘金,却不给贾迎春相应嫁妆,再加上贾母不喜贾赦,从而不理贾迎春的婚事,以至贾迎春嫁到孙家时,随身所带嫁妆十分寒酸和可怜,这让孙绍祖心里不平衡,于是处处刁难贾迎春,不给她脸色看。可见孙绍祖迎娶贾迎春的目的绝非是真心实意的,无非是想从贾家这里捞点实际利益。
从文章回目及贾迎春图册、判词把孙绍祖描写成“中山狼”来看,孙绍祖这人确实是接受到贾家很大的恩慧,不过这是贾迎春嫁给他之前,还是之后,由于文章没写,我们读者无从知晓。但按常情来说,应该是贾迎春嫁给他之后,比如孙绍祖顶头上司看在贾家面子上,给他升官发财。孙绍祖得到贾家很大恩惠,不亠定是贾迎春父亲贾赦亲手给的,也不一定是非钱财不可。七十回和八十回里这个故事确不能说明孙绍祖是“中山狼”,但却可以说明孙绍祖跟他老丈人贾赦一样贪财。象这样的人,谁能保证他在日后贾家败落时,不会做出忘恩负义、恩将仇报的事来呢?我认为,这种把回目意思与文章里故事情节不符,就认为文章不是作者亲笔的看法十分可笑,殊不知这乃作者一种特殊“伏笔”法。例如在第三十一回《撒扇子作千金一笑;因麒麟伏白首双星》里描写男主人公贾宝玉从王道士那里得到一块麒麟佩饰想送给他小时侯玩伴史家大小姐史湘云,不料正要送时,却发现丢了,弄宝玉很懊悔。可是事情就这么巧,宝玉丟的麒麟金饰,结果被史湘云拾到了。试问这个故事与回目“白首双星”有何关联,作者要伏那般呢?根据他们的逻辑,我是不是也可以说三十一回的文章不是作者曹雪芹的原笔呢?
说“七十九和八十这两回不是作者曹雪芹原笔”另一理由是,这两回里有一个“孙绍祖在贾迎春嫁过去之后,淫遍家中所有媳妇丫头(应该是贾迎春带去的),迎春略劝两三次,便咢迎春是‘醋汁子老婆拧出来的’”这样故事,它只能说孙绍祖十分好色而冷落贾迎春,而不能说明孙绍祖虐待贾迎春,而贾迎春唱曲中显示出贾迎春受到丈夫虐待,且因此而丧命。这些人认为,上面故事确实说孙绍祖荒淫好色,但象孙绍祖这样的人古代贵族男人还少吗,假如贾迎春因丈夫荒淫好色就无法忍受,从而上吊自尽,只能表明贾迎春是个“钻牛角尖”的人,却无一点显示出孙绍祖虐待贾迎春的意思。而贾迎春的判词、曲唱里明显地说孙绍祖不但好色,而且是个极端性变态者,他不仅仅是好色而冷落自已妻子这么简单,他还把贾迎春当作淫乐的工具。所以这二回里的文字不是曹雪芹写的。我认为,这个理由比上一个理由更加不靠谱。姑且不说,当时贾家有权有势,孙绍祖就是有心把贾迎春当作淫乐的工具,他有这个胆吗?再说,孙绍祖淫遍家里所有媳妇丫头,只说明孙绍祖好色这么简单吗?我国古代社会贵族官僚生活糜烂不假,确有“妻不如妾;妾不如婢”之说,但淫遍家中所有媳妇丫头的男主人却不多见,由此足见孙绍祖荒淫无耻。难怪贾宝玉听到贾迎春带四个丫头嫁给孙绍祖时,会蹈足叹道:“从今后这世上女子,又少了五个清洁人。”可见当时孙绍祖已“好色”臭名在外,连很少出门贾宝玉都知道他的“大名”。象这种既好色又贪财还不知廉耻的人,贾迎春刚嫁给他时,由于此时贾家仍有权有势,他还不敢把贾迎春怎么样,只是冷落她而已,可这怎么能保证以后贾家败落,贾迎春失去“娘家这座靠山”的保护,孙绍祖还只是冷落她这么简单吗?答案是不能。那怎么又能说这二回文字表达意思跟贾迎春唱曲中显示不符吗?答案是不能。那又怎么能说这二回不是作者曹雪芹的原笔呢?答案还是不能。
当然,人们之所以会有这种错觉,都是续书把“贾迎春的故事”写得不三不四惹出的。贾迎春的最终归宿,续书是这样写:贾家败落后,孙绍祖对贾迎春越看越不顺眼,干脆就把她卖到妓院。在妓院里,贾迎春受不了男人们对她糟蹋和摧残,含着悲忿上吊自尽。续书这种写法,让人看了啼笑皆非。书中人物贾迎春她的丈夫孙绍祖,是个做官之人,他把老婆贾迎春卖到妓院,目的是什么?是为了换钱花;还是为了要报复老丈人贾赦,因为贾赦欠他的钱不还。我想这些肯定不是他的目的,除了这外,他根本就无动机把贾迎春卖到妓院。再说,象他这样把自己老婆卖到妓院的行为,即使在当时不犯法,可做过以后,他难道还有面目在社会“混”吗?象这种把自己老婆卖到妓院无耻、下贱的勾当,只有旧社会里“瘪三”才可能做得出来,决不会是孙绍祖这种“衣冠禽兽”所敢为的。续书这么写迎春最后归宿,根本就不值一驳。从贾迎春的判词和曲唱来看,她丈夫孙绍祖不但贪财又好色,而且还是个极端性变态者。在贾家败落之前,慑于贾家权势,他还是有所顾忌和收敛,不敢把迎春怎么样,只是冷落她而己;在贾家败落之后,他就回复本性,而且更加肆无忌惮地把迎春当作“淫乐”的工具。贾迎春在他家里的地位和处境,比外面“烟花之地”的妓女还不如、还不堪。迎春受不了丈夫如此虐待和凌辱,含着羞愤上吊自尽,到另一世界去寻找她的依赖和慰藉去了。这才是八十回贾迎春的真故事、真文章。
以上,我反驳了《红楼梦》原著最回二回不是原作者“亲笔”的说法,并详细分析贾迎春最终上吊自尽的原因。这么做,我的目的不是要讽刺某些人信口开河,也不是要嘲讽续书是如何乱写,而是要使书中人物贾迎春她的真故事逻辑结构与“贾迎春”(某种思想学说)的逻辑结构相吻合。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准确猜出贾迎春这位“上钗”到底是在假代或假借我国古代那一种著名思想学说,因为这种思想学说消失太久了,大家几乎没有什么印象,如果不使这两者逻辑结构对得上,我怕很多人猜不上或者猜错了。咳!说了这么多,那书中这位命运最悲惨、最值得人们同情“正钗”—贾迎春,被作者用来假代或假借那一种思想学说呢?这种思想学说在现在早已不见,却在我国历史上赫赫有名。
先不说贾迎春假代或假借那一种思想学说,我们还是来分析小说里贾迎春这个人吧!贾迎春是个懦弱、文静、听话、乖巧的贵小姐,贾家下人称她“二木头”。平时恬静不与人争,就是受到下人欺负她也不做声。有一次她的下人把她金首饰拿去当了,去赌钱,她知道也想息事宁人。林黛玉评价此事时,说她迂腐到“虎狼屯于阶而谈佛”。从她的身上,我们可以看到,某些迂腐书生、某些呆板和尚、某些一心只想躲进深山老林里修炼,追求成仙的道士的影子。是的,贾迎春这位金钗身上具有这三种人共有的特质,也就是说“贾迎春”是假代或假借一种揉合儒、释、道三家思想的学说。要问这种思想学说是什么?它就是三教合一的“三一教”。
三教合一,大家很熟习;“三一教”这个教,相信大家应该很陌生,如今的人很少有人知道我国历史上曾出现过这种思想学说。不过,在明清时期,特别是在作者生活的清“康乾时代”,这“三一”教可是赫赫有名,可用“天下何人不识君”这句诗来形容它一点也不为过。说起这“三一”教,它是明嘉靖年间福建莆田地方一位落第秀才林龙江所创。他以“释道归儒、儒归孔子”为教旨,以孔子思想为主,结合儒家里的“和”、释家里的“忍让”、道家里的“清静无为”,作为学说理论基础,创立了“三一”教。他著作主要有《心经要略概论》、《金刚经总论》,主要是以孔子的思想来释经。他的故事和传说至今还在当地流传着呢!
儒家是说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的;释家是说人与自己“和谐”的;道家是说人与自然“和谐”的。“三一”教是结合这三家的精华而创立的,其本身应该具有在我们现代人看来是相当好理论,那为何我们现代大多数人听都没听到历史上有这东西存在呢?我想,也许正因为它太好了,所以人们才会把它很快忘掉。太好的理论,一种面面俱到理论,试问它能被用应用、实践吗?不能在现实中应用、实践,这理论就是空洞的、这学说就是苍白无力的,它就来得快,去得也快,所以今天人们对它很陌生,也就不足为怪了。
上面,我说过“三一教”理论太好了,这决不是我过誉之词。大家可能不了解“三一”教理论,但应该对“六尺巷”的故事和“打左脸陪右脸”笑话故事不陌生吧!“六尺巷”的故事发生在清代康熙年间,当时安徽桐城地方有两家争地界互不相让,其中一家有人在京城做大官,这家人就写信告诉那位大官,想让他出面给地方官“打招呼”,以便地方官在处理两家纠纷时能偏袒己方。不想,这做大官就是做大官,很有水平,不但没按家人信中所说去做,反而写了一首诗当作回信,让自家人让出三尺地界以作公共通道。做大官的家人收到回信,只好按信里所说去做,让出三尺地界。争地界另外一家一见,也很受感动,自动把自家围墙往后揶了三尺。于是,这条六巷就形成了,至今还在;这故事也就成为美谈,至今被人传颂。在这故事里,那个在京做大官的,就是“三一教”忠实信徒。“打左脸陪右脸”笑话说的是,有两人因某事发生冲突,其中一人十分生气,随手给另一人一巴掌,打在那人左脸上。被打之人摸着自己火辣辣左脸,怒从心头起,就想对打他的人挥拳相向,转而一想,为这事打架不值得。于是,他脸露微笑,把右脸湊到打他的人面前,让他再打一下右脸,消消气。打他的本来就觉自已太冲动了,这下也不好意思起来,赶紧向被他打的人道歉。于是,两人重归于好,纠纷也就化解了。这个笑话有许多版本,不过,主要内容开始是从“三一”教主张而来。从上个故事来看,“三一”教主张好像并不坏,还能收到很好效果;从下个故事来看,“三一”教主张就有点迂腐了。人家打你左脸,你还要陪上右脸让他打,假如人家真的再打了,你怎么办?我们现在有人也想在“南海问题”上采取“三一教”的主张,可以是可以,但不要忘了“六尺巷”的故事里争地界两家能“化干戈为玉帛”,是因为先让那一家有权有势,否则结果不是今天我们看到这样。古为今用,我们在“南海问题”上可以退让,但必须有强大军力做后盾,这样才能做到双赢。
小说里贾迎春的悲剧也是“三一教”的悲剧。纵观贾迎春悲剧产生的原因有以下三点:一是贾迎春出身不高,是贾赦妾所生的;二是贾母因不喜贾赦夫妇从而不理贾迎春的婚事;三是贾赦贪财,不听众人劝,硬把亲生女儿贾迎春往“火坑”里推。“三一”教亦是如此。一是创立“三一”教的人是个默默无闻的人,社会地位、名望都不高;二是统治者对这种思想学说从来就没重视过;三是“三一”教在理论上不足,却过早被社会接受,并加以大范围实践。随后,在实践中,充分暴露它空谈本性,可又没有识之士去修正它、完善它,自然它就被人们所抛弃。从书中人物贾迎春的故事逻辑结构来看,我们从中看出当时接受“三一”教主体是中、下层官僚和仕伸,这些人接受“三一教”的初衷,显然不是为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而是为了这么做能给他们带来实际利益和好处。就象孙绍祖花五千两银子作聘金迎娶贾家贵二小姐贾迎春,其目的是希望贾迎春能带来丰厚的嫁妆,来个人财两得,结果却是吃了大亏。这些接受“三一”教中、下层官僚和仕伸们在实践过程中,发现自己不但没捞到好处,反而因之自己利益不断受损。于是,他们也象书中人物孙绍祖对待自己妻子贾迎春一样,开始不把“三一”教当作一回事,冷落它。随着社会环境、条件变坏,“三一”教越来越没人信了,“三一”教里主张越来越被人当作“空谈”;到了乱世时,“三一”教不但没人去实践,反而被曾经积极拥护那一类人当作骗财骗色的工具,到处立祠建教,招收教徒,有点类似今天的邪教头目行为。“三一”教一种这么好思想学说就在这些有着畸形性格、变态心理的人贱踏和蹂躏下,慢慢地在我国思想文化园地里消失了。
《红楼梦》里所有故事中女儿、女子都不是实人,她们都是“假代”、“比喻”;一个女儿、女子“结婚”也不是真的男女结合,而是“假言村言”一种思想学涚在社会上的实践和应用,所以书中主人公贾宝玉会说“女儿都是好的,一嫁人(结嫁)人就变坏,嫁人越久人就越坏”这个意思的话。贵小姐贾迎春不可谓不好;“三一教”不可谓不好,遗憾的是,贵小姐贾迎春所嫁非人,“三一”教实践非时也。假如贵小姐贾迎春嫁给一位性格健全的贵公子;假如“三一教”在今日社会里被实践,我相信,贵小姐贾迎春和“三一教”的命运将会是另一番光景。
书中,贵小姐贾迎春排在“金陵十二正钗”中第七位,但她的命运在这些人中最可怜、最悲惨;“三一教”在明、清时期,名声很大、影响很广,可是今天却没几人知道它。它犹如昙花一现在我国思想文化园地里消失得无影无踪。
痛哉!贾迎春;痛哉!“三一”教。
金陵十二正钗之八
贾惜春—释家(佛教)
《红楼梦》里“金陵十二正钗”之八贾惜春给我们读者印象比较深是她会画画,由于贾母为了炫耀,命她画一幅“大观园行乐图”给她穷亲戚刘姥姥,而《刘姥姥二进贾府》又是小说里一篇写得最生动、最活泼的文章,所以书中人物贾惜春会画画这事才为读者所熟知。其实,作者写贾家四艳:元春、迎春、探春、惜春。一方面表示对这几位人物原应叹息之意;另一方面也表示我国古代文人四项才能。元春的丫头叫抱琴,指琴;迎春的丫头叫司棋,指棋;探春的丫头叫侍书,指书;惜春的丫头叫入画,指画。琴棋书画是我国古代文人四项必备的才能,但各家各派里的人侧重点有所不同,这四项才能并非每个文人都十分平均,有的平庸一点,有的突出一点。从贾家四艳四位贴身丫头分别代表我国古代文人四项必备的才能来说,贾家四艳分别在暗喻或假代我国古代四种著名学说的说法就更有依据了。
从贾惜春的判词、唱曲及她故事的逻辑来判断,贾惜春这位正钗应该是在暗喻或假代释家(佛教)的思想文化。佛教是古印度一种思想文化,很早就传到中国来,最迟不会超过东汉末年。印度佛教分为大、小乘两大派,传入我国主要是大乘佛教。佛教传入我国之后,逐渐受到本土文化的影响,产生一些变化和发展。到了唐代,其他流派逐渐式微,剩下一支后世称为禅宗流派,对后世影响最广、最大。这禅宗又分南北两宗,南宗以慧能为祖师,北宗以神秀为祖师,后来南宗成了禅宗的正宗,北宗又与佛教其他流派融合,所以佛教是指除了禅宗之外一切佛教流派。由于佛教严格按照印度大乘教义,不象禅宗宣扬教义那样让人容易接受,所以佛教在我国思想文化中很快不被人视为主流。小说里人物贾惜春身上也有不近人情的地方,很难被人接受。比如她的丫头入画私藏哥哥的物品,被抄检出来。入画虽有错,但也是小错,是属于人们可以接受范围。可是贾惜春却因之固执要把入画从身边赶走,还要和哥嫂住的宁国府断绝一切往来。作者写这个故事时,用“矢孤介杜绝宁国府”这样回目,就是说贾惜春这个人太孤介、太不近人情了;她亲嫂嫂尤氏说她是“心冷口冷、心恨意恨”之人;贾惜春也说了自己这么做的理由:不作恨心人,难作自了汉。仅仅是为了怕今后宁国府她哥哥贾珍一伙人可能连累到清白的自己,贾惜春不顾人情赶走多年侍奉她的入画,还发誓不与宁国府往来,这就象释家主张人必须出家去修行,从此世间上一切的人,包括自己的父母、兄弟、姐妹这些人,都跟自己毫无关系;从此世间上兴、乱、治、衰一切事都跟自己不搭界。这也太不近人情了,难怪这种教义不为人所接受。而禅宗(妙玉)就比它聪明多了,虽然也说出世—出家修行,但更说入世—到世间去做善事。“出世法”和“入世法”是分不开的,要入世就必须出世;出世后也不忘入世;出世即是入世;入世也是出世。这说得多好啊!两者一比较,国人会接受那种学说,我就无须再赘言了。
贾惜春的判词和曲唱显示出,贾惜春最终归宿是:惜春做尼姑后,因受哥哥贾珍之累,不得不在树下吊死。续书却说贾惜春在贾家再兴时,己看破一切红尘世务,在自家家庙出家。这种写法与作者曹雪芹原意相去甚远。在原著前八十回里有句:三春去后诸芳尽;各人各寻自家门。这话应该是说迎春嫁、探春远嫁、惜春出家为尼之后,大观园里姐妹各自去寻找自己的归宿,也表明惜春出家为尼应该是在贾家发生家变之前,而非是在贾家家变之后。贾惜春八十回后故事应该是这样:贾家败落后,贾珍事犯,被官府追究,连累到在大观园一心修行,不问世事的惜春。惜春为了保持自身清白,干脆一死了之。只有这样才能说贾惜春“薄命”,否则出家作尼姑的惜春,在作者生活时代是不会被人视作“薄命之人”,大家反而会觉能这么做的人是有慧根的。这种人前世应在佛界之中,这世是来还愿,愿还完又升入佛界。用现代人的观点来评价古人,不闹笑话才怪哩!
佛教(贾惜春)思想文化不十分重视人的才能,但由于要为寺院画一些壁画,即“经变画”的需要,所以对绘画才能还是相当重视的。就象贾惜春一样,其他才能一般般,在大观园姐妹里她突出才能就是会画画,就连她贴身丫头都叫入画。我国现在保存相对完好敦煌壁画,就是这一派思想文化影响的功劳。
佛教思想文化把人生看得很苦、很悲惨,认为人一生下来,就是要来受苦受难的,人要解脱这些苦难,就要斩断自已与人世间一切纠葛,出家修行。由于这种主张不近人情,违背常情,很快它就不被古代知识分子看作是主流思想,取而代之是禅宗的思想文化。但古代出家修行仕子大有人在,这种思想文化并没有完全消失。就是到了现代,还是有相当多的人到庙里出家,念念经,修修行。要说这种思想文化好不好,是不易下结论的。但有一点是肯定的,那就是这种思想文化对社会是无益的。事情很明白,如果大家都出家念经修行去,那谁来为国家社会做贡献呢!但对个人来说,这种思想文化却有纯化人的思想功能。如果人人都有出家之想,这社会也就不会有各种动荡、不安局面,也就不会有你争我夺、尔虞我诈的名利场,这样社会就安定、和谐了,人们就安居乐业了。小说里描写贾惜春自小就有出家作尼姑的想法,我不知作者是何意图。在我印象中,一般想出家都是贫苦人家的孩子,他们目的是为了能活下去,象贾惜春这种贵族少女真正想出家少之又少;另一种想出家是饱尝人世间冷暖的人,他们由于经历太多事情,一切都已看开,对红尘已无一点留念,就象书中写得那个又聋又哑的老和尚,贾雨村在扬州效外偶遇他,开始还认为他是大有来历之人。我认为他就是文章多次说到废太子忠义王老千岁。这种人经历人生大起大落,最终看破红尘,出家是他们必然的选择。
贾惜春自小就想出家,可能是小孩儿好玩之心,并非是她己看透红尘一切,她应该无这点“慧根”,后来发生抄检大观园之事,才使她猛然醒悟,要做“自了汉”,就必须做个“狠心人”,出家为尼这个念头才扎根在她的脑海里。不久之后,她就真的出家了。贾惜春出家原因虽然从她心理逻辑来说,是可以说通的,但仍给读者突兀之感。如果作者不是用书中人物贾惜春来假代一种思想文化的话,这样写贾惜春出家为尼,逻辑是不够充分。好就在于作者写贾惜春出家做尼姑,是为了体现她所假代佛教思想文化的特点;是要说佛教主张不近人情,不易为国人接受;是要说佛教越想摆脱世俗的控制,却越摆脱不了。我国历史上曾发生过五次重大“灭佛”运动,就是佛教不近人情、违背常情的主张种下的苦果。贾惜春赶走跟她多年丫头入画,并杜绝与她哥嫂住的宁国府一切往来,其目的是不让她亲哥哥贾珍一伙人做的坏事连累到她,以保持她自身清白。但事总与愿违,最终她还是受到贾珍的拖累,连尼姑都做不了,只好一死百了。作者通过贾惜春的故事,深刻地指出佛教思想文化内在矛盾,它一边主张人们要尽量摆脱世俗的控制;一边却要世俗的人出钱、出物来建庙建寺,以此奉养寺庙里大大小小尼姑和尚,其结果必然引起世俗的不满和反对,最终它只有自取灭亡一途了。
贾惜春在《红楼梦》里是“金陵十二正钗”第八钗,作者在她身上花的笔墨只比金陵十二正钗第十钗巧姐多那么一点点,所以想猜她是在暗喻(假代)我国古代那种思想文化,难度不小。还好,作者为了弥补贾惜春形象材料上的不足,在小说里把佛教上著名故事整编都搬到小说里来。这样做,虽一时不能让读者一下子就明白贾惜春是在假代何种思想学说,但最起码让大家有了这方面初步印象。有人说作者把“慧能和神秀的故事”和《庄子》里整段文章都写进他的小说里,表明作者十分欣赏慧能和庄子这两个人,深为他们亲手所创思想学说所折服。对这观点,我深表同意,但想补充一点。作者会这么做,也是为了写作的需要,其最大的目的,是为了读者能准确地猜出,这几种思想学说是跟书中那几位金钗相对应的。
“贾惜春”就是假代、假借““慧能和神秀的故事”里神秀这一派所继承佛教思想文化。这一派由于严格按照印度大乘佛教教义行事,虽开始盛极一时,但最终却慢慢地在我国思想文化园地里消失了。就象贾惜春这位“孤介”的金钗,本为了自身的清白在“大观园”修行,不与外届往来,却身不由己遭到她亲哥哥贾珍的连累,最后她只好在“大观园”里一棵大树下吊死,以此去寻找她心中的“净地”去。
这就是让人恨不起来,也爱不起来的小说里人物贾惜春;这就是让国人难以说它好坏的佛教思想。
金陵十二正钗之九
王熙凤—法家
《红楼梦》里金陵十二正钗之一王熙凤按现代人的眼光来看,她就是标准“女汉子”、“女强人”,但用这些称谓还不足涵盖尽她这人全部性格和特点。象她这样强悍、精明女性,在我国古代社会人虽然少,但不是没有,比如西汉吕后、唐代武则天,比她有过之而无不及。作者把王熙凤当作金陵十二正钗里人物来写,表明他对这样女性人物内心还是蛮欣赏的,并不象过去迂腐的文人,对女人的才能一味持否定态度,说什么“女子无才便是德”、什么“牡鸡司晨”之类轻视女人的话。从这一点来看,作者思想境界的确要比他那时代的人们及过去文人要高出很多。但作者在小说里塑造王熙凤这个人物,不仅仅是表达他对这类女性欣赏和赞美,并为她们得到不公正待遇鸣不平而己。他在《红楼梦》里塑造一个个形形色色、神态迴异、性格鲜明的金钗形象,最大的目的是为了让他笔下金钗们跟她们各自暗喻(假代)我国古代一种著名思想文化相吻合。那么,《红楼梦》里王熙凤这位古代“女汉子”,到底是暗喻(假代)我国古代那一种著名思想文化呢?十分明显,它就是“法家”。
法家在我国古代思想文化史上赫赫有名。它是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一种著名学说。这一家学说主要提倡以法治国,反对儒家以德治国的主张;重“耕战”;讲究公平。法家的“公平”与现代公平概念相去盛远。它是建立在等级森严制度下的“公平”,是说你是何种等级里的人,你就该做何种等级的事,亨受何种等级的待遇。如果你逾越这界限,做了与你身份不符的事;亨受到不该亨受的待遇,那对不起,我法家就要以法来办你。比如书中王熙凤对贾政小老婆赵姨娘的态度就是法家人物典型作法。她认为赵姨娘虽是贾政的小妾,算是半个“主子”,但出身贫贱,骨头里仍跟贾家其他丫头一样,是“梅香拜把子”—都是奴几,不配使用两个丫头,即使使用了两个小丫头,也必须是“五百钱月钱”低一等的丫头。薛宝钗的母亲薛姨妈还夸她办事公道(见第三十六回《绣鸳鸯梦兆绛云轩;识分定情悟梨香院》)。另外,法家的“公平”还包括,不论贵贱,只要谁犯法,就要受惩罚。我们今天耳熟能详“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的话就是法家里的人提出来的。书中描写王熙凤在好闺蜜秦可卿死后,去宁国府协理她的后事时,打了宁国府那位因睡过头而迟来点卯不知名比较有身份的奴才,也最能体现法家“法不阿贵”的思想。(见第十四回《林如海揭馆扬州府;贾宝玉路谒北静王》)。此外,法家不重视“礼”,认为这是虚的东西。这一点跟小说里王熙凤这个人也极其相似。王熙凤虽极具才干,却不识字。王熙凤贵为千金小姐,她为何不识字,唯一原因是她不想认字。认字、做诗、写文章这些事对她来说都是“无用”的东西,所以她才不想认字,不然她在书中表现出不认字、不通文墨,作者这么写就毫无道理。这也是典型法家人物作派。在书中王熙凤除了不认字外,而且她还经常在贾母面前进行“无礼”的表现,以讨贾母的欢心。
在历史上,法家的主张和思想,后来完全被统一六国建立强大帝国秦王朝所釆纳,并加以实施。可是情况就象书中主人公贾宝玉所说“女儿都是好的。一结婚就会变坏;结婚越久越坏”的意思一样,在法家思想和主张被完全应用到治国之后,它就暴露它刻薄寡恩及贪酷的本性来,一下子就引起全国老百姓和社会各阶层人士的不满和愤怒,迅速推翻这个完全釆用它学说和主张的秦帝国。之后,历代统治者吸取教训,学精了,再也不敢明目张胆采用它来管理全国老百姓,而是在暗地采用它,他们表面上宣扬儒家“以德治国”,实际上制订各种残酷法律和政策,来剥削和压榨老百姓,历史学家把这现象称之为“阳儒阴法”,只有法家提倡“重耕战”的主张还被后来统治者公开釆用。“士农工商”把农排在工、商之前,就是这种思想学说的遗传。书中王熙凤自小充男人养,长大成为贾家孙媳妇之后,管理起贾家大小事务,俨然是个威风凛凛的贾家“大管家”,但下人骂她管太严了,亦充分暴露出她贪婪、残酷、刻薄寡恩的本性来,最终她“聪明反被聪明累;反误了卿卿性命”,死时下场悲凉、凄惨(作者明显说她象法家代表人物商秧“作法自毙”)。王熙凤死后,连她亲生女儿巧姐都被人构陷,差一点落入“烟花之地”永不翻身,幸亏恩人刘姥姥舍尽家财相救,才得以化险为夷。这不就是在说法家思想主张的下场吗,只有法家里“重农”主张才被劳动人民(刘姥姥)所接受、所拥护,才留有余脉。
作者写书中人物王熙凤的“薄命”,其实是说法家“薄命”,并通过这人物性格、特征的描写,充分揭示法家思想主张的优缺点。“好”与“坏”,他并没有明说,而是让我们读者去作判断,这在写作上是一种“春秋笔法”,高明之极。如今我们读者看《红楼梦》时,往往会觉得书中王熙凤这位金钗的遭遇和命运让人同情和可怜,对王熙凤在书中扮演角色“又爱又恨”。甚至有好事者做过社会调查,放问卷问社会上青年人他最想娶《红楼梦》中那位金钗为妻,答案竟然不是林黛玉,也不是薛宝钗,而是王熙凤。很多人对此疑惑不解,其实这一点也不奇怪,之所以产生这反常现象,是因为书中王熙凤就是法家人物化身,我们现代人对法家提出“以法治国”主张向往和憧憬,把这种情感无形中转移到《红楼梦》中这位聪明、能干,却贪婪、手段毒辣金钗上,才会出现这种意想之外、情理之中奇特现象。
法家的悲剧,不在它“以法治国”主张的错误,而在于它“以天下奉于一身”作法的荒谬。天下是天下人的天下;非一人之天下,谁想把天下当作他一人之天下,肯定是行不通的。但封建社会是家天下,法家那一套东西深受历代最高统治者的喜欢,只是嘴上没表明出来罢了。象贾府里王熙凤就深受贾家最高统治者贾母史太君的喜欢。贾母史太君喜欢王熙凤的原因,不是王熙凤长得好看,也不是王熙凤聪明伶俐,而是她能干、会管人。于是,在我国封建社会二千多年历史上,除了第一个秦王朝政权外,历朝历代统治者虽把儒家那一套东西,天天挂在嘴上,暗里却完完全全实行法家的主张那一套东西,这就是“阳儒阴法”。王熙凤的悲剧是贾家一败涂地造成的,法家也注定会随着封建社会的结束而消亡。作者在当时就看到这一点,不能不说他的思想充满超前意识,有我们自认为现代人才有高超思维,这就是作者伟大、非凡之处。
小说里人物王熙凤让我们读者“又爱又恨”;古代著名学说“法家”让我们现代人觉得它“又好又坏”,世上万物万事就是如此,没有绝对好与坏,不必大惊小怪。
金陵十二正钗之十
贾巧姐—农家
《红楼梦》里“金陵十二正钗”第十钗贾巧姐是“金陵十二正钗”第九钗王熙凤的女儿,由于在原著八十回所有故事里,她年龄过于小了,所以她几乎没有什么角色可言。这给猜她为何会成为“金陵十二正钗”第十钗的人,带来相当大的难度,造成不少困惑。什么地位说、什么容貌、才情说,统统在她身上失灵了,更是给猜她是我国古代那种思想学说带来无比困难。不过,好在她是“金陵十二正钗”第九钗王熙凤的女儿,这样我们就可以推猜出“巧姐”这种思想学说内容曾经是法家所固有的,后来法家总的思想在社会管理中不被统治者使用,它却一直在社会延续下去。按照这种思路猜下去,我们就很容易猜出:“金陵十二正钗”之一的巧姐,她在书中是我国古代“重农”思想的化身。“重农”思想,虽然可以说它是法家思想的余脉,但从严格意义上说它也不是法家所固有的,而是法家从“农家”那里借用过来的。
“农家”也是春秋战国“诸子百家”中著名一家。“重农”是它主要主张。由于受到儒家里孟子等人的打压和批判,这种思想学说在战国后期就消失了。但它主要思想却被以韩非子为代表法家们所吸收,形成法家学说里一主要内容。可以这么说,“巧姐”外祖母是“农家”;母亲王熙凤是“法家”。法家在西汉时被当时统治者弃而不用,但法家里这种“重农”思想却又被新儒家们所吸纳,一直成了封建社会一种主流思想文化。
法家思想文化为何自封建王朝西汉起,除了“重耕战”主张外,其他思想就被历代统治者弃而不用,原因就是西汉到清历代统治者清醒地看到法家思想文化总体对他们统治不利,而法家里“重农”主张却对他们统治有“百利无一害”,是邦助他们稳定统治一项十分有力思想武器。西汉前一个王朝秦,不但是我国第一个大一统封建帝国,而且还是唯一一个完全采用法家思想治国的王朝,在实施法家严刑酷法之后,很快引起全国老百姓的不满,纷纷起来“揭竿起义”,号称强大的大秦帝国就在这声势浩大大起义中迅速土崩瓦解,消失在历史长河之中。继承秦帝国政权的西汉统治者在总结秦王朝速兴快灭、成功与失败的教训时,已深刻地认识到法家思想优缺点:缺点就是对老百姓太残酷;伏点就是重“耕战”。秦王朝能在战国七雄中脱颖而出,最终灭了六国,统一全国,建立起一个强大、大一统封建帝国。法家这种“重耕战”思想对此起到关键作用,特别是“重耕战”思想中“重农”主张更是对一个国家长治久安、巩固政权十分必要和重要,秦统一六国后,大兴土木,不储民力,破坏农业生产,是其迅速败亡主要原因。正因如此,自西汉到清历代统治虽摒弃法家其他主张不用,唯独对法家里“重农”思想青睐有加,十分重视农耕生产,颁布各种法令来促进农业发展,提高生产效率。
根据第五回所写巧姐的曲唱和判词来看,巧姐是被恩人刘姥姥所救,才得以侥幸脱离苦海—“烟花之地”。而刘姥姥会舍尽家财去救这个以往贾家千金小姐,主要是巧姐母亲王熙凤对她有恩,刘姥姥是为了报恩才这么做的。这样故事逻辑跟法家“重农”主张得以保存下来的逻辑是相同的。法家里“重农”主张实行起来,对老百姓当然有利,所以全国老百姓就拥护它、盼望它早日实施,而统治者看到这情况对他统治有利,就继续釆用它。可以这么说,法家“重农”思想是被劳动人民(农民)所救,才得以在我国思想文化园地中存在下来。法家“重农”思想虽被历代统治者所采用,但也并非一帆风顺,历朝历代都有一小部份仕人和官僚对之进行攻讦和抨击,就是在西汉初期,法家思想正被讨论要不要时,就有一部分官僚和商贾公开反对它,还好有一些明智、有远见官员,如晁错、公桑羊等。在他们坚持之下,法家“重农”思想才得以继续应用。作者通过书中巧姐被“狠舅奸兄”所构陷,差一点流落于“烟花之地”的故事,表达他对历史上那些不重视农业生产的人的憎恨和厌恶,把这些人骂成“狠毒和奸诈”,如今看来是有点过激之词。但在我国古代整个封建社会里,主要是以“小农经济”为主,农为立国之本,无农社会则不稳;农兴社会则繁荣,不重视农业生产,就是破坏国家和社会的安定,就是破坏老百姓安静的生活。从这看,作者说不重视农业生产的人是“狠毒和奸诈”的,非言过其实,一点也不过分。
书中人物巧姐由于年龄过小,在《红楼梦》里前八十回原著出场次场很少,她的故事几乎没有。如果《红楼梦》八十回后原著存在的话,我相信在其中应该有一大篇描写她的故事的文章才是。再加上大家对把她卖到“妓院”的“狠舅奸兄”是谁争论不休,所以造成巧姐何时、何种原因及被卖到“烟花之地”经过的线索相当模糊不清。但我们大体也可猜出,她应该是在贾家败落沦为诗书清贫之族之时;她母亲王熙凤吊死之后;年龄在十四、五岁之间,被自家人捌卖到“烟花之地”,而刚好此事被恩人刘姥姥所知。为了救她,刘姥姥舍尽家财,才使她脱离苦海。事后,刘姥姥见她可怜,就让她与孙子板儿成亲。从此,巧姐成一个操井臼的“农妇”。巧姐这种命运,不算悲惨,只能说坎坷。在“金陵十二正钗”所有人物中,她最后归宿算是好的。这也就是说法家“重农”思想并不会因后来统治者摒弃法家“以法治国”主张而一块被摒弃,更不会随着封建社会败亡而消失,而是扎根于劳动人民之中,成为劳动人民一种蒂深根固的思想观念。事实证明,作者对法家里“重农”思想最后命运的看法是对的,我们今天社会仍是个“重农”的社会。作者是“神人”乎?
金陵十二正钗之十一
李纨—“孔孟之道(儒学)”
一看到《红楼梦》里李纨的形象,我就知道她是“孔孟之儒学”的化身,她是在假代、假借“孔孟之儒学”。
书中主人公贾宝玉有句名言:“女孩儿未出嫁,是颗无价之宝珠;出了嫁,不知怎么就变出许多不好的毛病来,虽是颗珠子,却没有光彩宝色,是颗死珠子;再老,更变的不是珠子,竟是鱼眼睛了。”这句话用在书中人物李纨身上就有点不合适了。人家李纨不论是做人家女儿,还是做人家小媳妇、大媳妇、夫人、老夫人,她都是颗光彩耀目的宝珠。但贾宝玉也对这“分明是一个人,怎么就变出三样来”作出解释,那就是“女孩儿只一嫁了人,染上臭男人的气味,就这样混账起来,比男人更可杀了”。原来,女孩儿一嫁人,染上臭男人的气味才变坏的;和臭男人呆得时间越久,自然染上臭男人的气味越重,自身就越坏了,越没有价值。庆幸的是,李纨虽然也嫁了人,可她丈夫贾珠早逝,所以她染上臭男人气味不重,这才没变怎么坏。别看历史上孔子、孟子两人名声大得不得了,但孔孟之儒学,由于统治者不喜,自它产生起,从来就没有真正被一个朝代应用过。我国第一个封建帝国大秦统治者用的是韩非子、李斯的法家;接下来朝代是西汉一直到了北宋为止,统治者用得是“董仲舒的儒术”;南宋到最后一个朝代清,也就是作者生活朝代,统治者用得是“程朱理学”。“董仲舒的儒术”和“程朱理学”虽说是继承“孔孟之儒学”而来,但三者是有相当大差别的。所以真正意义上“孔孟之儒学”从未被统治者釆用着、实践过。正因为如此,“孔孟之儒学”至今仍保持它一些公平、合理的成分。上述情况也和小说里李纨在贾府情况极其类似。李纨作为贾家荣国府长孙媳,比二爷贾琏的老婆王熙凤更有资格掌握大权管理贾家,只是贾家有规矩,守寡媳妇不便抛头露面,这才由王熙凤执掌贾家的日常事务。当然,这么一来,李纨也用不着去得罪贾家的下人,所以她名声比王熙凤好上百倍,自然“老好人”名号就落到她头上。
作者在小说里塑造李纨这位“老好人”形象,表示他对“孔孟之儒学”的喜欢,但也通过描写李纨在王熙凤生病期间,与薛宝钗、贾探春三人共同执掌大观园,被下人戏称为“镇山太岁”、“巡海夜叉”的故事,来说明“孔孟之儒学”还好没被历史上统治者拿去使用,否则,它“好好先生”的形象就会象法家一样被人们所拆穿、所厌恶。“孔孟之儒学”主要提倡“公平”;主张“和”,这也是书中正钗李纨给人的印象。但李纨悲剧却是儿子贾兰的早逝,贾兰的早逝的原因是他曾干过一件大损阴德的坏事,说到底是李纨对他教育失败才导致自己“薄命”的原因。与之相呼应,想知道“孔孟之儒学”为何不能有所发展,也只能在孔孟等人提倡教育之道上去寻找。孔孟两人在我国教育史上那绝对可称得上“伟人”两个字,他们提出教育方法和教育理念千百年成为人们遵循的规范,要说他们在教育上有什么毛病,那应该是后人因过度崇拜他们,从而使后世教育制度过于僵硬、不合理;从而使后世教育内容过于狭小、教不出实用的人才。但这种错主要在后人,不能全怪在他们身上,就象贾兰做了坏事,我们不能全怪罪到他母亲李纨身上一样。除了这之外,难道孔孟两人在教育方法和教育理念就无一点毛病吗?孔孟倡导教育方法,如“因材施教”、“教学相长”、“学而不思则惘;思而不学则殆”等,经过千百年实践证明,它们是十分好的教育方法,问题应该不会出在这上面,要出问题也只能出在孔孟教育理念上。《论语》里有一个故事:孔子和学生公西华驾车去卫国,看到卫国集市人来人往人很多,坐在后面孔子感慨道:“人真多啊!”在前面驾车的公西华趁机就请教:“老师,人这么多,该如果管理?”孔子说道:“要让这些人先富起来。”公西华又请教:“富起来后,又该如何管理?”孔子又说:“富起来后再教育他们懂礼。”这就是孔孟之道中非常著名“先富后教”的教育理念。“先富后教”教育理念本来不应该有什么大错,春秋时大政治家管子也曾说过:“仓稟实而后知礼节。”老百姓吃都吃不饱肚子,你去跟他们大谈仁义道德,谁会听得进去呢?但这理论有一大缺憾,就是过分强调经济基础,过分重视钱物(经济)作用,当一个国家的老百姓都富裕起来,整个社会道德水平就会跟着下降,社会上歪风邪气盛行,这时候再想去要求人们说仁义道德就有点晚矣!如今我国社会状况就是如此。
小说里金钗李纨对儿子贾兰的教育是如果的,由于作者没写,我们不知其究竟。但李纨这个人把钱财看得太重,却是有的。在四十五回《金兰契互剖金兰语;风雨夕闷制风雨词》里描写一个故事:大观园姐妹们要起诗社及贾惜春画一张“大观园行乐图送给穷亲戚刘姥姥也需要一些材料钱,大观园姐妹先找到李纨。李纨怕花钱,就建议让王熙凤作诗社社长,目的是要让王熙凤花钱。王熙凤看穿李纨的“小心思”,详细分析李纨个人经济收支状况,讽刺李纨不肯花钱,才教唆大观园姐妹来闹她。王熙凤一席话让李纨脸有点挂不住,就转移话题,说要给被王熙凤打的丫头平儿作主,向王熙凤讨公道,这才让王熙凤“就范”。我第一次读《红楼梦》看到这里,忍不住在这下面下了评语:李纨这人什么都好,就是把钱财看得太重了,日后恐怕要在这上面吃大亏。俗话说:钱财如粪土。生不带来;死带不去,你就是省吃俭用积下万贯家资,如果子孙不肖或短命,那又有何用?
做父母的,把钱财看得太重,当然这钱财是正当得来,如果是非法而来,那就更不用说了,难免会潜移黙化到下一代身上,自然他们也把钱财看得很重。如果这家家运没太大改变或变更好,这也就罢了,可是一旦家运不佳、家道败落,这时原先得钱渠道一下子没了,家庭因此变得贫困,这些原先不愁吃穿的后人心里就有了很大的落差,自然各种邪念丛生,为了钱财他们就会不顾一切挺而走险,那怕他们做的是伤天害理的坏事。书中李纨儿子贾兰就是如此。在八十回后真文章里,有这样描写:贾家败落之后,贾兰忍受不了过贫困苦日子,为了钱财,他竟然把他的堂妹—王熙凤之女巧姐和一位小堂姑两位少女卖到妓院去换钱。结果,巧姐得到恩人刘姥姥舍家财相助,得救了;被他卖到妓院小堂姑就没这么幸运了,被折磨蹂躏至死。当然了,贾兰最终也因做出这件伤天害理、不积德的大坏事,得到老天相应惩罚,在他“爵禄高登”时,突然暴病而亡,让他母亲李纨空欢喜一场。诶!李纨过份爱财的后果,不幸被我料中。
看来,“孔孟之道”中“先富后教”的教育理念并非绝对正确,它竟有这么大的缺撼,所以我们学古人的东西,不应该盲目地照搬照用,而应该有批评地吸收,千万不能毫无“扬弃”。
在书中,作者通过李纨和贾兰这对母子的故事悲剧来说明“孔孟之道”中“先富后教”教育理念不合理性。当然,作者说得这个道理不一定大家都懂,其中就包括我国现在大部份教育家们。这些人一直死抱着“吃不饱肚子就谈不上教育”观念不放,可是他们忘了“吃饱肚子”和“富裕”是两回事。大家“吃不饱肚子”时,当然谈教育,是王小二弹棉花—免谈;“富裕”不但包含“吃饱肚子”内容,而且还有余钱来做别的事。俗话说:“暖饱思淫欲;有钱思前程。”也就是说人们富裕之后,各种欲望就会增多,各种不良邪念就会充满人的脑子里,这时才想去教育他们,难度就会相应增高,继而整个社会物欲横流、社会风气变得浊臭不堪,国民整体道德水平降到可怜的地步。到了这时候,不要说去教育他们,就连教育本身不受社会风气污染都很难了。大家想一想我们现在情况不就是如此的嘛!改革开放之前,虽然大家穷了一点,但社会上好人多、“雷锋”多;如今我们大家比以前富了许多,可是好人好像都死了、“雷锋”也不见了,原因就是经济改革之初,不重视仁义道德教育,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严重脱节。如果我们能在改革开放伊始,就高度重视思想道德教育,不提倡”先富先光荣”荒谬之极的口号,今天我们社会文明会如此贫乏吗?现如今,我们在道德教育上能做的,就是先从小孩子、娃娃抓住;对青年和成年人,就不要高喊“为人民服务”、“做人民公仆”之类虚假的口号;有用的,只是加强社会法制建设,让每个人都懂法、守法,特别是做官更应如此。你可以不要仁义道德,但你得守法,遵法,以法办事,否则就要受到法律严厉制裁。如此一来,我国社会才有希望,未来我们才会真正实现“中国梦”。
《红楼梦》作者厉害就厉害在这,他能从一个众人都认为是错或是对的观点里看出与众不同的东西来,实践证明他在《红楼梦》里阐述他观点都是对的。记住,曹雪芹老先生是生活在我们二百多年前一位古人,他没现代化的知识,也无现代化的思维方式。看来西方哲人说得蛮有道理的,他们说:“人类科学知识在进步,而智力思维却在退步。”还真是如此啊!
金陵十二正钗之十二
秦可卿—“杨朱之学”
《红楼梦》里人物秦可卿是“金陵十二正钗”最后一钗。说她出身寒微,是弃婴,死后却有那么多王公贵族、官僚豪绅来奠祭她;说她生活腐化,作者却说她“情有可卿”;说她不是贾家重要人物,她却临死前还要托梦给贾府“大管家”—王熙凤,让她为贾府百年计。前两种情况,当我们读者知道她原是书中多次提到的人物废太子忠义王老千岁的后代时,就能得到很好解释。死后,许多王公贵族、官僚豪绅来奠祭她,那是因为她出身高贵,有皇家血统;生活腐化,作者对她表示同情,那是因为她所处环境所逼,非她本意。贾家收留她这位名门之后—废太子忠义王老千岁的亲孙女,也有人说她是废太子忠义王老千岁的亲女儿,目的无非是想在日后以她为政治筹码,跟皇帝老子讨价还价,一旦她身份暴露或遇到其他一些涉及贾家利益问题时,很有可能她就会被贾家当作一枚死棋子,随时随地都有被抛弃的风险。一个人如果生活在这种恶劣环境中,自身又无能去改变情况下,一般能做的就是珍惜当下,能极时行乐就极时行乐;能亨受就尽情亨受。对这样可怜的人,谁会狠心指责她生活腐化堕落呢?第三种情况就有点不好解释,难道秦可卿是为了报恩,才临死前托梦给王熙凤,让她为贾家百年计吗?可是,这明显说不通。现在读者都知道,秦可卿是因为自己真实身份被贾妃贾元春向皇帝举报才迫不得己去上吊自尽的。假如说贾家收留她,让她嫁给贵公子贾蓉为妻,是对她有恩,可是害她的贾妃也是贾家的人,这样一来不就恩怨两抵了,怎么能说贾家对她有恩呢,以我看,有仇还差不多。所以秦可卿托梦给王熙凤交待她办两件事,绝非是为了报恩。如果排除秦可卿报恩可能性外,那秦可卿这么做的原因,就变得扑朔迷离了。在我印象里,象这种吩咐家族掌权人为家族百年计的事,应该是自己家族里一位德高望重、又有睿智的老者临死前所为,比如象贾母这样的人,她在临终前把王熙凤叫到身边,吩咐她这么做,我是一点都不会觉得异样的。可是书中却用秦可卿代替这个角色,作者这么写到底有何深意?说句实在话,我一时还真看不出来。不过,我想从秦可卿假代(假借)某种古代著名思想学说这个角度来分析,看是否能解开这个迷?
“金陵十二正钗”之十二秦可卿这个人假代(假借)的思想学说,是自春秋战国兴起,盛于魏晋南北朝时期,在后世仍有余响的一种宣扬极时行乐和亨受色情的思想文化。这种思想文化一看就知道,它是贵族阶级专有的,劳动人民是不会有这种思想文化的。这就象小说里人物秦可卿真实身份一样,有皇家血统,却不被皇家掌权者皇帝所承认。这种思想文化也是统治者专有的,但它从来就不被统治者明的承认过。秦可卿的曲唱有这么一句话:擅风情、秉月貌,便是败家的根本。这句话活脱脱就是这种思想文化真实写照。大概在魏晋时期,有这种思想文化的人假托战国道家里一位名人杨朱,以他名义写了一本书。书里说人生在世,一切都是空的,只有极时亨乐才是真的。我们现在有时还会听到有人说“他要赤条条来,赤条条去”、什么“人生苦短;为欢几何”之类的话,说这话的人可能就是受这种思想文化影响。这种思想文化看起来跟佛教思想文化有点类似,但佛教思想文化不象它极力提倡极时行乐,而是要人们去修行、去戒定,做好事帮助别人,以求来世得到好报。这种思想文化又跟道家思想文化相似,但也非完全相似。道家是说“清静无为”的,它却提倡纵情亨乐。如果硬要说它是道家的,那它也只能是道家一旁支,我们就权称它为“杨朱之学”吧!
“杨朱之学”因为宣扬个人亨乐主义和“贵我”的主张,表面上社会统治者好像不喜欢它,怕它腐蚀人心和斗志,可真正反对它的只有劳苦大众,包括作者在内古代知识分子,由于自身地位比较高,并不讨厌这种思想文化,有些人甚至是非常喜欢的,象清代著名学家金圣叹就公开承认自己喜欢这种思想文化。他说:“小说如无色情描写,就非好文。”当然这里“色情”,不是我们现在认为的“色情”,而是颜色的“色”、情感的“情”。有一本古代小说叫《金瓶梅》争议很大,就是赤裸裸地宣扬、赞美这种思想文化;网络上,有人写文章骂刘心武先生喜欢秦可卿,是心理变态,其实刘先生只是喜欢这种思想文化而己,没那么严重。这种思想文化当然是为了个人亨乐主义和以自我为中心建立理论基础,受到批评是必然的,但它真的一无是处吗?
显然,《红楼梦》作者不这么看。在小说里,秦可卿是天上“太虚幻境”主人“警幻仙女”亲妹妹。名可卿、字兼美。一方面表明书中人物秦可卿真实身份很高,不是表面弃婴身份;另一方面表明“秦可卿”所假代(假借)“杨朱之学”在我国思想文化中是“仙品”。作者借书中“秦可卿的魂魄托梦给王熙凤,告诉她今后要重视家族里私塾和祖茔这两件事”的故事,就是要告诉我们读者:“杨朱之学”并非表面上“一无是处”,它对我们社会、国家十分有用的。它能防止一个国家、一个社会一败涂地;它能防止统治阶层整体腐败快速滑落;它能防止整个社会风气快速腐臭。这怎么说呢?“杨朱之学”不是提倡“要极时行乐”“尽情亨受”的吗,怎么就成防腐拒变的法宝呢!其实,这一点也奇怪。“杨朱之学”虽然是提倡亨乐主义和色情文化的学说,里面有纵容人们去亨乐、去纵情亨受的内容,但它不提倡内斗,不提倡人们为更大荣华富贵去努力、去争取,而是要人们安亨现在的富贵,做一个“安乐公”、“富贵散人”。以《红楼梦》里贾家为例。贾家的败落的原因不是贾家的人不知进取,而是太有“进取之心”了,从而倒致贾家内部争斗,先从内部你杀我;我杀你(贾元春逼死秦可卿;贾珍、贾蓉父子逼死贾元妃),再从外面杀进来(贾雨村勾结忠肃王为了夺玉,对贾家进行残酷打压),这才一败涂地、彻底完蛋了。假如贾家男主人个个象主人公贾宝玉一样,什么事也不做;什么事也不管,只想做一个“富贵散人”,那贾元春就不会被逼去吊死,贾家有这座大靠山,它能败这么快、这么彻底吗?书中贾家是这种情况,历朝历代统治阶段更是如此。如果历朝历代统治阶段人人做到安亨当前荣华富贵,不为更大利益和更高地位互相争斗、互相残杀,我国历史上朝代更替就不会这么频繁了,天下老百姓也不会“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儒家是非常重视私塾和祭祀的,书中人物秦可卿托梦给王熙凤所说活脱脱就象一位睿智儒家长老对家人敦敦教诲,我们现在都知道书中金钗王熙凤就是“法家”的化身;知道金钗秦可卿是“杨朱之学”的化身。而“杨朱之学”又是道家旁支,难怪《史记》会把老子、庄子、申子、韩非子这几位道家和法家放在一起作一篇传,原来法家和道家渊源颇深啊!《红楼梦》里写秦可卿和王熙凤这两人十分要好,秦可卿死之前还要托梦给王熙凤,让她为贾家百年计,原来作者这么写是要表达“法家”与“杨朱之学”两者亲密关系,更是要说明“杨朱之学”绝非人们所想只一味宣扬亨乐主义,其实质是为了国家和社会长治久安。在防止腐败快速滑行和国家、社会彻底败落方面,它比儒家主张更实际、更有用。当然,作者写这么复杂,很难让人一下子明白他在故事里要表达意思。再说,人们也很难明白这种思想学说竟是为了统治阶级长治久安而来的。
懂得这个道理的人,在《红楼梦》里只有贾母和贾宝玉两人而已,因此他们两人都看重秦可卿。当今西方先进国家默许“叫春”现象存在,就是学“杨朱治国之术”,这就难怪人家社会会如此繁荣和安定。是他们偷学我们古人的智慧,还是他们无师自通,这我就不得而知了。“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我只希望我们领导者也能从我们古人那里真正学点智慧,让我们国家变得更加繁荣富强,让我们老百姓生活过得比蜜还要甜。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