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凭栏论世 乱弹八卦 佳作赏析 讽刺幽默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思想者的境界 跋涉者的顶峰

时间:2015/5/8 作者: 绿野 热度: 90171


——张墨林先生《记者三境界》思想性赏析

李茂栋

 

《记者三境界》是丹东日报驻凤城记者站站长张墨林先生的新作,本书以自身成长经历为例,论述了人生成长过程中的重大理论问题,让事实说话,靠实例证明,总结出了充满思想者睿智的事业成功秘诀——“三境界”,为仍在路上的跋涉者提供了进取的食粮,前进的动力,指路的明灯。

墨林先生笔下的三境界是指勤劳之境;勤学之境;勤思之境。看上去似乎非常普通的总结,其实里面包罗万象,涉及许多人生哲理和思想内涵,不但对新闻工作者有所启迪,对社会各界人士也有极其重要的借鉴作用。墨林先生在解释勤劳之境的时候,引用了《左转》里的话:“人生在勤,勤则不匮。”还引用韩愈的话:“业精于勤,而荒于嬉。”作为理论论据,同时,选取了爱因斯坦靠勤奋获得成功;贝多芬靠坚持不懈,成为举世闻名的伟大音乐家;以及梅兰芳靠契而不舍终成戏曲名家作为事实论据,说明一个道理:勤劳是事业成功的必由之路,使勤劳之境的思想性提到了一定的高度。在具体解释勤劳的过程中,作者分别对腿勤、手勤和嘴勤做了阐述,进一步丰富了勤劳之境的深刻内涵。从作者列举的实例看,作者不但对“人生在勤,勤则不匮”,“业精于勤,而荒于嬉”的思想有了深刻的的理解和继承,而且在行为上也有了模范践行,并且取得了很好的成果。这种很有说服力的论述,不是干巴巴的说教,而是事实胜于雄辩的点化,让社会上的所有人接受作者的观点,焕发行动上的动力,沿着自己设计的目标奋力前行,实现自己五彩斑斓的梦想,达到跋涉者的顶峰。

由此说来,这种强大的思想磁场必然会产生强大的动力效应,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起到不可估量的鼓动作用,这正是作者撰写本书的立意所在。

勤学之境是作者的又一重要思想,他列举了梁启超和张之洞对对联和白居易凭名句博得顾况赏识的故事,说明了勤学的重要性。作者结合自己的实际,从“勤学是进步的必备途径”、“勤学要解决三道题”、“勤学要“博览”更要“专攻””、“勤学关键要学以致用”、“勤学要多写读书笔记”、“勤学要掌握一点经济学知识”、“勤学要做学者型人才”等七个方面论述了学什么,怎样学的问题,语重心长地告诉读者:勤于学习,更新知识,丰富水平,提高能力,就会给自己铺平前进道路,创造发展空间。

“众里寻她千百度,暮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南宋、辛弃疾《青玉案》)作者用辛弃疾的诗句来诠释“勤思之境”自有其绝妙之处。“勤思之境对应的是“暮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经历了“独上高楼”的历练,经受了“衣带渐宽”的折磨,驻足深思,让思想的野马自由地奔驰,看到了现象,并穿透了现象直达内心,直达生命的DNA,这个时候,暮然回首,伊人已在灯火阑珊处等待,这会令人何等惊喜!这是伊人对钟情者经受住了前两种境界考验后的奖赏,同时,也是从自然王国向自由王国迈进的必由之路。”作者告诉读者,凡事要勤于思考,遇事要深思熟虑,做一个有观点,有思想的人。

作者还从在会议和领导活动中寻素材;从“旧闻”中挖掘新闻;在活动策划中树立形象;在“走麦城”中找回自己;在创新中找主题;在众多活动中“出彩儿”等六个方面,结合自己的亲身体验,论述了勤思的重要作用。说明勤思要有契机,要有平台,要善于抓住一切机会去寻找有利于己的思考资料,经过大脑加工,生产出从感性到理性,从自然王国到自由王国的产品来,为社会机器提供高能量动力。

《记者三境界》的思想性还表现在写作手法上。其一,理论论述和实例佐证相结合,使本书的思想性更具有可靠性和感染力。据统计,全书所用范文多达73篇,每一篇都是对勤劳、勤学、勤思思想的恰当佐证,完全用事实说话,自然所持观点就能够站住脚。其二、旁征博引,古为今用,决定了本书的知识性,提升了思想性。据不完全统计,书中引用的古今中外名人学者的语录、诗文达27处,而且诗文内容与本书主题思想完全吻合,不但表现了作者知识的渊博,也反映了作者驾驭古代诗文的写作功力。其三,作品语言表达流畅自然,就像朋友间对面而谈,神色安然,又像兄弟俩互叙家常,娓娓道来,给读者以亲切感,更容易把作者的思想传达给读者。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1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