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头翁
1、“和谐”的含义是什么?
答:相辅曰“和”,相宜曰“谐”。“和谐”,词典上的定义是“配合得适当、协调”,其含义是指同一事物的相关要素既“相辅”又“相宜”。
2、“和谐”的本质是什么?
答:“和谐”的本质是“多种相关要素按照真善美标准实现有机统一”。这是因为单项要素不存在配合问题,必须有多种相关要素存在;而既然配合适当就是实现了有机统一;虽然在微观上配合得很协调,但结果是假、恶、丑,与宏观世界并不协调,也称不上和谐。所以真正的和谐必须是符合真善美标准的多种相关因素的有机统一。
3、“和谐”观念的精髓是什么?
答:“和谐”观念精髓在“和”(在古汉语中“谐”的含义与“和”相同)。“和”的观念有着悠久的历史和广泛的传播。做为中国历史文化的特征向量、中华民族的核心价值观念、古代先哲的信仰基础,“和”字早在三千多年前的甲骨文和金文中就已经出现,而对“和”的阐释运用更是汗牛充栋。如:史伯说“和实生物、同则不继”;管子说“畜之以道,则民和”;老子说“知和曰常,知常曰明”;孟子说“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荀子说“万物各得其和以生”;《论语》提出“礼之用,和为贵”;《中庸》认为“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左传·襄》写到“八年之中,九合诸侯,如乐之和,无所不谐”。在我国乃至世界影响深远的太极图,做为哲学模式其核心寓意是阴阳两类不同的力量或物质共存于太极这个整体之中,既相互独立又相互配合,使整个体系处于积极的运动状态,形成充满活力且井然有序的稳态结构,这种结构的实质就是“和”。由于“和”的思想博大、精深、兼容,能够随着时代的变化而不断完善,随着社会的前进而不断丰富,所以其生命力极强、辐射力极大,难怪英国哲学家罗素早在20世纪30年代就赞叹“中国至高无上的理论品质中的一些东西现代世界极为需要,这些品质中我认为和气是第一位的。”这种品质“若能被全世界吸纳,地球上肯定比现在有更多的欢乐祥和”。
4、“和谐”现象的前提是什么?
答:“和谐”现象的前提是事物的“差异”与“运动”。这是因为:
(1)和谐以事物的“差异”为前提,必须坚持“和而不同”,才能形成异态间的和谐。“和谐”两字的古代写法即能说明这个问题。“和”与“谐”两字在古代都是“龠”字偏旁,此字读“乐”,是古代的一种笙管乐器。“龠”乃象形,表示用嘴去吹组合在一起的一排管子,可以发出多样而相融的声音,其意思就是“和谐”,而本质则是“不同而和”,如果“同”了就是“齐”而不是“和”。合唱比齐唱好听就是因为齐唱是众人一腔,而合唱是几个不同的声部合理组合而成。五声和,则动听;五色和,则悦目;五味和,则可口。延伸到社会关系上,持有不同意见的人求同存异和睦相处,才能和衷共济促进发展。其前提是承认和允许不同形态的要素存在,我们的任务是实现各种相关要素的合理结合。
(2)和谐以事物的“运动”为前提,必须坚持“和而不滞”才能形成动态性的和谐。我们可以用“耗散结构”理论来解释这种形态。比利时科学家普里高津在20世纪60年代提出一个热力学新观点:远离平衡的开放系统可借与外界不断交换物质和能量来维持有序的稳恒状态。例如在火上用壶烧开水,水中会自然生出成串的气泡有秩序地向上运动。普里高津称这种现象为“自组织现象”,称这种高度有序的稳恒结构为“耗散结构”。他认为上至天文、下至商店经营、城市生活乃至整个社会的运转都属于这种耗散结构。由于“耗散结构”理论的提出普里高津于1977年获得诺贝尔奖。其实这种“自组织现象”和“耗散结构”的实质就是“和谐”,而核心则是“动态”,是系统通过与外界交换能量而引起内部有序的运动。世间万物都是运动的,死水一潭不是真正的和谐,故步自封也不是真正的和谐,真正的完美的和谐是动态的。只有“动”才能产生活力,使事物波浪式发展和螺旋式上升,从而不断完善、不断前进。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和谐以事物的“差异”和“运动”为前提,是差异间的协调、运动中的平衡、多样间的统一、纷繁中的有序。
5、“和谐社会”与“小康社会”之间是什么关系?
答:“和谐社会”与“小康社会”二者之间是一种有异有同、密切联系、相辅相成、互为目的的交叉配合关系。这是因为:
首先,二者有很多相同的地方。如:都以人民的利益为出发点;都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都要发挥党的领导作用;都注重文明程度的不断提高……。
其次,二者也有许多不同的地方。其中关键的区别在于“小康社会”侧重的是经济指标,落脚点主要放在经济发展上;而“和谐社会”侧重的是社会指标,落脚点主要是人与他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相互关系上。“和谐社会”与“小康社会”是一种有异有同、密切联系、相辅相成、互为目的的交叉配合关系。二者各有作用,缺一不可,就象自行车的前后两个车轮,前轮管方向,后轮管驱动,二者又同时承载骑车人的体重,相互配合完成位移的任务,失去哪个车轮自行车都无法前进。《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问题的决定》明确指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任务”。同时也指出:“实现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的目标”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和主要任务”之一。科学地阐明了“小康社会”与“和谐社会”相辅相成的关系和同等重要的地位。所以我们要努力把“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和谐社会”两项历史重任同步抓好,以促进民族的振兴、社会的进步。
6、社会和谐主要包含哪些内容?
答:(1)实现人与自身的和谐相处。“人”是构建和谐社会活动的主体,人与自身的和谐是实现与他人、与社会、与自然和谐的基础。从外表看人是一个统一体,但其自身内部在生理与心理、情感与理智、行为与认识等诸多方面都存在着矛盾,如我们常说的“爱跟自己找别扭”、“知道做法不对,但管不住自己”、“脾气上来身不由己”就是人的自身矛盾的体现。这就需要加速道德内化、完善道德人格;增强自律意识、提高自控能力;自我调节心理、进行行为反省。通过个人修养的提高,塑造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使人的机体和情绪处于平衡、和顺、协调状态,做到身心和谐、情智和谐、思行和谐,既使自身获得和谐愉悦的心理体验,也为主体与外界的和谐相处奠定坚实的基础。
(2)实现人与他人的和谐相处。由于每个“他人”从自身角度看都是“本人”,而每一个“本人”在别人看来都是“他人”,所以实现人与他人的和谐相处的落脚点是每一个“自然人”。只要做为社会成员的每个“自然人”都以和气、和善、和睦做为自己的处世哲学和交际原则,在严于律己的同时尊重他人、体谅他人、谦让他人、关心他人、帮助他人,“人”与“他人”的人际关系就会形成和谐状态。
(3)实现人与社会的和谐相处。个体与所处社会之间的和谐涉及到“人”与“社会”两个主体,在这对矛盾中社会居于主导地位。从社会角度来说,只有“政通”才能“人和”,而实现“政通”一是要合理调整社会结构,使城乡结构、区域结构、阶层结构、就业结构、代际结构不断完善合理;二是要合理配置社会资源,一方面把社会物质资源和机会资源尽可能合理地分配给社会的每一个成员,以社会的公平来稳定社会秩序;另一方面推行社会成员的地位与收益垂直流动和人口在不同区域或领域之间水平流动的社会机制,通过科学有序的社会流动为个人的发展留下广阔空间,从而激发社会活力;三是要合理推行社会规范。一方面强制推行法律、法令、条例、规章、纪律等成文的行为规范,另一方面引导推行道德风尚、风俗习惯等不成文的行为规范,从而增强人的自控能力,打击破坏和谐的不良行为,保证社会的整体和谐。从个人角度来说,做为社会的一份子,必须正确处理与社会的关系,牢固树立“对社会负责”的思想和“为社会着想”的理念,合群随众,和衷共济,兼顾个人与社会双方利益,围绕社会需求发挥个人作用以保证人与社会的和谐相处。
(4)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实际上就是古人提出的“天人合一”(这里的“天”指的是整个自然界),其特定含义是指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高度统一状态。由于“自然”是一种只有客观规律没有主观意志的客观存在,所以人与自然和谐的主动权与责任都在“人”的手中。人生活在一定的生态环境中,需要不断同自然进行各种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流,并通过改造自然、利用自然来满足自己的需要。在这个向自然“索求”的过程中古代人盲目“敬畏自然”和现代人盲目“征服自然”的做法都有失偏颇,我们应当摆正人与自然的关系,做到正确认识自然、充分利用自然、合理改造自然、有效保护自然。努力保持生态平衡,切实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7、怎样全面正确地看待“和谐”与“矛盾”的辨证关系?
答:有人认为,既然要“和谐”,就不能有“矛盾”,不许讲“对立”,不要有差异……,这种看法不但片面而且谬误。这是因为:
(1)“和谐”状态不等于没有“矛盾”。首先,从哲学角度和社会实践上看,“矛盾”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即便是在“和谐”状态下也不例外;其次,有多样差异才需要“和”,有矛盾冲突才需要“谐”,和谐与矛盾是相对的,没有矛盾便没有和谐可言;再次,矛盾是推进人类社会发展的内在动力,人类社会发展的过程就是一个不断产生矛盾、不断解决矛盾的动态过程,社会要进步,就必然不断打破原有的“和谐”,在更高一级上形成新的和谐。
(2)“和谐”是“矛盾”的平衡状态。和谐是事物发展过程中矛盾间达到了相对平衡,也就是辨证法所说的“矛盾的同一性”,因此,和谐是在承认矛盾和不断解决矛盾的基础上达到的平衡状态。我们追求的“和谐”不可能没有差异与矛盾,只能努力营造一种有矛盾能妥善解决、有差异而不对抗、多变的、多元的、“和而不同”、“和而不滞”的既保持平衡又充满活力的相对平衡状态。
8、应如何对待构建和谐社会进程中存在的各种矛盾?
答:对待构建和谐社会进程中存在的各种矛盾,我们可以分三步来对待:
(摘录于夲人编写的《开封市精神文明知识手册》)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