渴望诗意生活
诗坛沉寂,
缪斯冷落,
而余秀华的诗却火了,
《穿过大半个中国去睡你》——
这里有诗,但更多的是性压抑者的宣泄;
奇怪,它居然沟通了那么多人的心灵。
我只能将此解读为——
人们需要宣泄,更需要诗;
人们需要诗性的宣泄,
或者宣泄的诗。
直白地说,是冒火的眼看到了有水的井。
科技太发达,
人们在物质的高速公路上急驶,
高铁、飞机,全世界不过是地球村。
在信息高速公路上,
男女老少,不分年龄、不分性别、不分民族,
皆可沟通,甚至发生错位的爱情。
想对方了,
不用鸿雁传书,发个微信;
有了情愫,
QQ聊起来,骂俏逗情;
想看看对方的尊容,
打开视频,
喜怒哀乐栩栩如生。
傻瓜照相机无须调焦直揿快门。
摄像机摇头晃脑,
上下左右纪实动景。
更有精心构造的故事,
用影视换取共鸣。
手机随身带,
秀一张美景,
发往朋友圈,
下注:真美啊!
立即可获点赞,
表情符号更是闪闪晶晶。
也有很多人喜欢旅游,
上车睡觉,下车撒尿,
在标志性景点前合影,
绷直两手指,
高喊“茄子”,快意无垠。
于是,人们心满意足。
有太多的手段获得情感的宣泄和交流,
在这些快餐文化的发射和响应中陶醉,
而无需诗歌这劳什子的折腾。
但终于有一天人们感到了缺憾,
在这些自媒体中总找不到唐诗宋词美感的踪影。
因为直接,
不见了千转百回的惆怅,
因为迅捷,
不见了沉吟徘徊的身影,
人们感到了快餐文化的苍白,
没有积淀、没有咀嚼、没有思索、没有意蕴,
缺乏内涵、缺乏深刻、缺乏灵魂,缺乏心灵的滋润。
正如混凝土浇灌的高楼林立,
挤占了湿地,
也就失去了空气的清新。
没有诗,
也就没有诗意生活。
记得一位哲人说过,
人是唯一诗意的栖居在这个地球上的生灵。
我们不禁感喟:
有太多人太久失去了诗意,
他们的心不再灵动,
变成了空旷旷的沙漠和荒岭。
回来吧,缪斯,
我们的心灵饥渴了。
需要诗,需要诗意的生活,
需要湿漉漉的温润的心灵。
爱诗的写诗的人,行动起来吧!
我们需要物质,我们也需要精神,
二者的统一和谐,
才是完美的人生。
泱泱诗国,泱泱文明,
我们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我们需要载人飞航,需要蛟龙潜海,
需要航母,需要高铁,需要奥林匹克,
也需要诗情。
中国有着五千年的文明史,
诗经-楚辞-古诗十九首-唐诗-宋词-元曲,
源远流长,树大根深。
现代诗更是明白清新。
我爱徐志摩:不胜凉风的水莲花那一低头的温柔,
我爱宗白华:那含羞伏案时回眸的一粲所系住的心。
也爱舒婷《致橡树》中,
木棉和橡树在土中根的相连,树梢在云中的致敬。
更爱海子《面朝大海 春暖花开》
幸福的闪电告诉我的,我将告诉全世界,
那掩饰不住的爱情。
诗歌有豪放有婉约,
自古而然。
每个时代每个人都有各自的喜好,
但我们不能媚俗。
余秀华的诗只能是众多流派的一种,
我们需要的是异彩纷呈。
人们憋屈得太久了;
需要拯救,需要释放,需要滋润。
让我们共同努力,
迎接诗歌的百花齐放,
迎接诗歌的狂飙突进。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