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凭栏论世 乱弹八卦 佳作赏析 讽刺幽默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祥林嫂悲剧的价值性

时间:2015/1/23 作者: 良木2006 热度: 80574

  写于1924年的《祝福》,是鲁迅小说集《彷徨》的开卷之作。
  
  小说塑造了这样的一个人物形象:提着一个放着空空破碗的竹篮,拄着一支比她更长下端开了裂的竹竿,还有刀刻般的皱纹,间或一轮的眼睛,枯瘦干瘪的脸庞;僵直的身子,蹒跚着走路的姿态……
  
  这就是祥林嫂,一个在中国封建社会中默默生长、萎黄、枯死的国民。一个被无处不在,无时不在的封建思想,森严封建礼教束缚着,“像压在大石底下的草一样”的女性。
  
  祥林嫂是封建礼教的牺牲品。这个社会不但让她承受了各式各样的奴役之苦,还把种种罪名硬加在她头上,使她在精神上也不得翻身。她不想坐在那礼教的监牢里,因而企图挣扎,逃离。小说有这样的四个细节写其反抗:一是逃出婆婆家初到鲁镇;二是面对婆婆的逼嫁她以死相拼;三是在吴妈的游说下而“捐门槛”;四是临死之前对鬼神的“疑惑”。尽管祥林嫂自始至终没有摆脱身体上的被奴役,但她却一刻也不停地在寻求一种精神上的解放。当我们谈及祥林嫂这个人物形象时,主人公的愚昧麻木成了惯常的说法,恰恰忽略了祥林嫂身上可贵的反抗品质。鲁迅先生把悲剧下的定义是“把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何为“有价值的东西”?我认为祥林嫂身上有价值的东西就是其反抗精神。下面我逐一分析:
  
  第一个情节是从婆婆家逃出到鲁镇。祥林嫂到鲁镇是因为死了男人,经卫老婆子介绍而到鲁四老爷家做工。她从夫家逃出来的这个细节值得注意。在封建社会里,女人要讲“三从四德”,虽然她死了丈夫,但要为亡夫守节,夫权暂且不说,她身后还有小叔子、婆婆等一批人为代表的族权,想挣脱掉这些束缚,砸碎这些枷锁,对祥林嫂来说实在太难了!小说写了她来到鲁四老爷家做工的情况及变化:
  
  ……她的做工丝毫没有懈怠,食物不论,力气是不惜的。人们都说鲁四老爷家里雇着了女工,实在是比勤快的男人还勤快。到年底,扫尘、洗地、杀鸡、宰鹅,彻底的煮福礼,全是一人担当,竟没有添短工。然而她反满足。口角渐渐的有了笑影,脸上也白胖了。
  
  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祥林嫂可以算是旧中国千千万万劳动妇女的一个代表了。她吃苦、耐劳、善良、本分,只身从婆家逃出来,在鲁四老爷家当佣人,为的是做一个不依赖他人的、自立、自守的“未亡人”。读者借此也可以想象祥林嫂在婆家的屈辱:婆婆无端的挑剔与责骂,族人的诅咒与自眼。基于此,他才敢冒天下之大不韪,为自己选择了一条出逃之路。在鲁四老爷家帮工,她是仆人,处于奴隶的地位,但从她的“满足”、“口角的笑影”中,我们看出她生活上的一点点改变。我们不能因为这改变太小而忽视祥林嫂为争取这“下于人”的权利而进行的反抗。而这种朴素的反抗正是其反抗意识的初步萌生。
  
  祥林嫂的第二次反抗是面对婆婆的逼嫁以死相拼。首先我们应注意祥林嫂的婆婆让她“改嫁”的真实目的,是为了筹钱做小叔子娶老婆的聘礼,不是她婆婆念及她的可怜,良心发现而大发慈悲之心。所以与其说是“逼嫁”倒不如说是把祥林嫂当成一件“东西”给处理掉,榨取她作为一个“人”所仅剩的一点价值。祥林嫂失去的是做人的尊严。她婆婆呢,不仅给儿子娶了媳妇,而且还净赚了十多千钱,一个多么精明强干精打细算的女人呀!
  
  现在一种颇为流行的观点是祥林嫂以死相拼反抗再嫁是因为她受封建礼教的毒害程度很深,是她脑海里根深蒂固的“贞节”观念在作祟。她认为“好女不嫁二夫”、“饿死事小,失节事大”。所以,越是反抗,越说明她的愚昧。对此,我并不完全赞同。小说写道:
  
  房子是自家的。———唉唉,她真是交了好运了。……她到年底生了一个孩子,男的,新年就两岁。……回来说看见他们娘儿俩,会做活;房子是自家的。——唉唉,她真是交了好运……
  
  如果单从祥林嫂的“贞节观”这个层面来解释她的她的反抗,似乎也有点难以自圆其说。既然有着根深蒂固的“贞节”观念,又拼死反抗,何以能和贺老六心平气和的过日子呢?这说明祥林嫂并不是顽固,执著地死守“贞节”,而是思想圆通,能面对现实的聪明人。敢于抛弃掉陈腐的观念,这不是祥林嫂的反抗吗?所以我认为,祥林嫂拼死“出格”的反抗,是对任意左右、摆布、主宰自己命运族权势力的殊死搏斗,是自我意识的觉醒。
  
  在柳妈的游说下去土地庙捐门槛,是祥林嫂对命运的第三次抗争。
  
  这时,祥林嫂的第二个男人因一场伤寒而送了命,儿子在春天又给狼衔去,大伯子又来收屋,走投无路的她又一次来到了鲁镇。苦苦挣扎的祥林嫂在生活稍稍有点起色时,又一次被抛入无底的深渊,可怜的祥林嫂逢人便讲她的悲哀,但这悲哀经过鲁镇的善男信女们的咀嚼、赏鉴,早已成为渣滓,只值得烦厌和唾弃。但更要命的是吃斋念佛的善女人柳妈又在她的伤口上撒了一把盐:
  
  ……你和你的第二个男人过活不到两年,倒落了一件大罪名。你想,你将来到阴司去,那两个死鬼的男人还要争,你给了谁好呢?阎罗大王只好把你锯开来,分给他们……
  
  柳妈的一番论神布道,虽然祥林嫂闻所未闻,但在她心里却掀起了轩然大波,脸上显出“恐怖”的神色来。她最后听从了柳妈的建议用自己近一年的工钱捐了门槛。她是不甘心被别人轻贱蔑视,被认为“不干不净”,她要做一个跟别人一样的正常人。她觉得自己用血汗钱赎去了自己的“罪恶”,所以回来后“神气很舒畅,眼光也分外有神”。作为生活在社会最底层的祥林嫂,不可能认识封建礼教的罪恶及不合理,她为自己能暂时“做稳了奴隶”,尽了最大的努力,这种努力不就是对不合理、不公正的社会的反抗吗?
  
  临死之前对鬼神的“怀疑”,我认为是祥林嫂的反抗达到顶峰。
  
  几千年来,中国的穷苦百姓,对封建统治者所吹嘘的迷信鬼神,历来是深信不疑的。他们做任何事之前都要烧香拜佛,期望能保佑平安逢凶化吉。但对有着善良、本分、吃苦、耐劳这些优良品质的祥林嫂来说却太不公平了。她一次又一次地被生活欺凌,被抛入苦难的深渊。徒劳的挣扎后,她痛定思痛,产生了对鬼神的“怀疑”。这种“怀疑”对长期处于愚民政策钳制下的劳苦大众来说是石破惊天的,因为这是对麻痹国民禁锢人们思想的封建思想的否定。
  
  祥林嫂的确是处于奴隶的地位,但是她不是低眉顺眼驯化的奴才。鲁迅先生在《聪明人和傻子和奴才》一文中也深刻批判了那种“不悟自己为奴”,甚至“从奴隶生活中寻出‘美’来,赞叹,抚摸,陶醉”的奴性人格。
  
  正因为祥林嫂的身上具备了善良、本分、吃苦、耐劳的优良品质及敢于反抗的精神,才成为鲁迅笔下理想化的底层人民的代表。唯其有了这么多有“价值”的东西,祥林嫂的死才更有悲剧意味。鲁迅先生以祥林嫂不寻常的死,去唤醒“铁屋子”里面沉睡的国民。也正是有了千千万万卑贱如草芥的生命的反抗之火,才能焚烧掉这黑暗如磐的故园,求得一种涅槃与新生。
  
  我想,这就是祥林嫂反抗的深刻性所在吧!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6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