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凭栏论世 乱弹八卦 佳作赏析 讽刺幽默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太后独当国》

时间:2014/8/12 作者: 李狸 热度: 87030

   《太后独当国》
  
  内容简介
  
  慈禧这个女人,改革开放之前,在我们的历史教科书里,她是个卖国贼、祸国殃民的败家子儿。可是近些年来,一些史学界的学者们认为:她也是一个人、一个女人,应该从人性的角度来理解这个人。于是就有人说:她做出那些事情来是情非得已的,“在清朝晚期那样一个社会制度下,任凭是谁都不可能一个人力挽狂澜”这样的奇谈怪论。有人甚至说她“勤政”。慈禧的形象在得到美化。
  
  在我写的《太后独当国》这篇文章中,请让我来说说我对这个女人的理解:
  
  首先说说慈安(慈禧的宿敌),我们对于这个人的看法往往是慈禧教我们怎么认识她,慈禧利用手中的权力影响了历史文献的记载。但真正的历史不是这样,一直以来史学界都忽略了慈安这个人的存在,人们普遍认为晚清是慈禧统治大清国47年。实际上,47年中的前20年是慈安执政,她执政的20年可以划分为一个历史段代,一个与慈禧的统治决然不同的、有振兴之象的年代。慈安、和道光、咸丰、慈禧一样,有属于她的时代,她是一个了不起的女政治家。人们忽视了这一点。
  
  慈安是个很厉害的人物,慈禧在她面前就是个奴才,慈安曾经软禁过慈禧,史料有确实的记载,历史上发生过“庚辰午门案”。慈安软禁了慈禧,慈禧闹了起来,“庚辰午门案”记载的就是这样一回事。
  
  可是清史专家们的观点仍然是:慈禧40多年指点江山,慈安不懂政治,也对政治不感兴趣,所有的事情都是慈禧说了算。清史专家们都是这样的论调。尽管专家们从史料中看到了“庚辰午门案”的记载,但仍然不能改变他们原有的、固定的看法。
  
  其次是珍妃,人们认为珍妃的死就像崔玉贵说的那样,慈禧是在情急之下、慌乱之中把她弄死。可是真相也不是这样;我也不相信珍妃真的曾经卖官鬻爵。这都是慈禧的一面之词。是谎言。
  
  珍妃的死曾经也是清史专家们讨论的焦点,解放初期,紫禁城出版社就珍妃的死特地办了一期《珍妃专刊》,到处寻访老太监,探讨珍妃是怎样被害死的,到现在为止清史专家们都仍然坚持说珍妃是活着的时候被推下井。只有我,我认为只有我,才真正发现了珍妃的死的真相。
  
  以及,左宗棠、李鸿章等人,历史资料对他们的记载多多少少有些黑白颠倒。该浓墨重彩的像左宗棠这样的民族英雄被轻描淡写;而像李鸿章这样的卖国贼居然有人认为他是救国的,有的书甚至说李鸿章是乱世英雄。没有他搞东南互保和东南互保成员共扶危局、没有他勇敢地出来签《辛丑条约》中国就亡了。
  
  李鸿章,之所以迄今为止还是一个受争议的人物,因为他暗地里与洋人私通的勾当没有证据,他和俄国人签订《中俄密约》,给俄国人如此巨大的利益,人们怀疑他收受了俄国的贿赂,但是没有证据;
  
  八国联军入侵,他和侵略者签订庚子条款,人们不知道他背地里干了些什么。而我写的文章,至少证明了“贝思福”这个人当年来中国是来搞政治活动的。那么,庚子国变,八国联军入侵,到底谁?才是引狼入室的罪魁祸首呢。东南互保的南方大员们到底是共扶危局?还是乘机作乱?
  
  如果,《庚子国变》像现有的历史资料表明的那样:慈禧向洋人宣战、引来八国联军入侵。李鸿章出面和洋人谈判。那当然,至少,在这件事情上,李鸿章是一个好人。可是,如果事实真相就像我的文章中质疑的那样,贝思福来中国,串通李鸿章等南方官员,他们一伙人密谋等到开战之后,大家都实行“东南互保”。如果历史真相,真的是我说的那样,那么这一事件的性质就完全变了,整个人物的定性,李鸿章这个人就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卖国贼。
  
  这段历史离我们太近,认清这段历史还需要时间。我认为我的观点,比清史专家们又稍微进了一步,我的观点比专家们的现有的观点较为正确。
  
  目录
  
  序慈禧与赵姨娘
  
  慈安与慈禧
  
  (一)宫闱之争
  
  (二)政治能力
  
  (三)庚辰午门案
  
  (四)出身
  
  (五)慈禧的私生活
  
  两面派慈禧
  
  (一)祸起萧墙
  
  (二)计谋实施
  
  (三)诛杀安德海
  
  阴谋家慈禧
  
  (一)慈安之死
  
  (二)光绪之死
  
  (三)咸丰之死
  
  (四)珍妃之死
  
  (五)阿鲁特氏
  
  (六)光绪生母之死
  
  (七)慈禧的女皇梦
  
  慈禧与肃顺
  
  (一)关于密诏
  
  (二)辛酉政变
  
  慈禧与恭亲王
  
  (一)金苹果属谁
  
  (二)叔嫂联手
  
  (三)皇位传承
  
  (四)尴尬的圣母皇太后
  
  (五)慈安崩
  
  (六)置换军机
  
  (七)恭亲王子嗣
  
  慈禧与光绪皇帝
  
  (一)太后号丧
  
  (二)失去亲爹娘
  
  (三)戊戌变法
  
  慈禧与大臣
  
  (一)曾国藩
  
  (二)左宗棠
  
  (三)李鸿章
  
  (四)盛宣怀
  
  慈禧与义和团
  
  (一)慈禧为自己而战
  
  (二)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
  
  义和团的深远影响
  
  序
  
  慈禧与赵姨娘
  
  慈禧,清朝晚期以皇太后身份垂帘听政或临朝称制,她是咸丰帝的妃子,同治帝的生母。她是大清王朝1882年——1908年间的实际统治者。在她统治的27年里中国失去了大片的国土、和国家利益。她给国家造成的损失,是清朝所有统治者中最显著的一位。中国历史上,提到她的名字,人们往往联想到无能、无知、愚昧、败家子儿等贬义词。
  
  慈禧与小说《红楼梦》中的人物赵姨娘有什么关系?表面看,确实是扯不上关系,但是她们俩有着本质上的相像。赵姨娘是个泼妇、毒辣、用魇魔法害人。
  
  有人说慈禧是精明强干的政治家,应该不是,我觉得她就像《红楼梦》里的赵姨娘,是个无能的人,地位卑微、到处遭白眼,谁都不把她当会事儿,直到慈安死去,这种状况才改变。
  
  《红楼梦》的前八十回中赵姨娘是个令人讨厌的形象,但仅仅这个讨厌的形象曹雪芹不至于那么恨她,一定是她做出了有损曹家的利益的事情,伤害了曹雪芹,曹雪芹才如此憎恨她、厌恶她。《红楼梦》中的每一个角色,曹雪芹写他们的时候都是平心而论,有缺点有优点、都是有血有肉的鲜活的人物,唯独这位赵姨娘是个另类,在曹雪芹的笔下她简直是个怪物、恶魔。
  
  有很多红学家喜欢探轶《红楼梦》的八十回后的结果,八十回后究竟怎样结局才能与前八十回对榫呢,其实,晚清真实的历史现实就与《红楼梦》前八十回对榫。晚清的历史就是一部完整的《红楼梦》原著。
  
  可以肯定《石头记》也就是原著《红楼梦》里的八十回后中有这样的情节:老太太、王夫人都死了、王熙凤也被休了。试想在这种情况下,接下来由赵姨娘当家,会是什么样的结局呢,整个大家族乱套了,赵姨娘一定是象王熙凤曾经对待她那样,用更加恶劣的态度和手段对待王熙凤和家族中的其他人。她又不懂得劳动,一定是把房产卖掉,到当铺当掉家当,家当被典当完、坐吃山空,诸子孙流散,在《红楼梦》原本的八十回后中,一定有这样的内容。所不同的是慈禧是大当家,她的家当是国土、和百姓的利益。
  
  《红楼梦》早期的抄本有批语说到探春的能力时说:使此人不远去,将来贾府失败,诸子孙必不至流散也。指的是《敏探春兴利除宿弊》这一章的事情,探春懂得用劳动的办法赚钱持家,而不是到当铺当掉家当的人。至少这样的人才能算得上是强人。
  
  和赵姨娘变卖家产是同一个性质,时不时的,割地、赔款,要不就是八国联军入京,然后西逃,这是什么政治强人?当然不是!这是窝囊废。是败家子儿。
  
  和赵姨娘一样,由于卑微的地位,使她们这种人的心理很不健康,她们和太监这种畸形的怪物一样,都是些心理不健全的人。即使他们有了权利,但他们仍然认为自己没有得到尊重,处处跟人较真。正是由于他们的这种残缺心理,导致他们做出的事情危害到了国家。
  
  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
  
  通过研究她也许能知道某些不为人知的历史。知道一些与她打过交道的列强的阴谋,一些针对中国的阴谋。这很重要。
  
  慈安与慈禧
  
  (一)宫闱之争
  
  慈禧说:入宫以后,宫人皆以我为美,羡妒我,但皆为我所制。这显然是她说大话,是不可信的谎言,她虽贵为皇太后却依然还像那些出身寒门之人,爱把想象说成现实。有些例子可以证明这一点。
  
  比如:她看见珍妃受专宠,曾对众人说过:宫中最象她的女人就是珍妃。
  
  她不是咸丰的最爱,更不是专宠,咸丰活着的时候,她只是贵妃、而不是皇贵妃,原本慈禧生的孩子是咸丰帝唯一存活下来的儿子,皇贵妃的位子应该属于她,可是,皇贵妃的位子宁愿空着也没有轮到她,说明她在咸丰皇帝心目中的地位并不重要。她却说自己和珍妃一样。她的自我感觉与事实有点不符。
  
  又比如:在逃往热河的路上,慈禧坐的是一辆破车,慈禧要求肃顺换车,结果被肃顺数落一顿:“连皇后坐的都是破车,你算何人?就不能克服一下吗,真不直觉!”这与《红楼梦》第五十五回中,赵姨娘的兄弟死了,要求临时当家的探春多给二三十两银子,探春驳斥赵姨娘的要求如出一辙。慈禧和赵姨娘一样不识趣和没有自知之明。从这一点也可以看得出慈禧并不得咸丰宠爱,为什么这样说呢,如果两个男人关系很好,就可以从地位底的这人眼里看到他主子的意思。原本她是唯一皇子的亲身母亲,应该受尊重,肃顺只所以对慈禧如此傲慢,足以证明慈禧不得宠,相反肃顺很尊重慈安。
  
  慈安既没有生儿育女、是个半文盲、又性格古板,按照这样的说法,这是一个很讨厌的女人,可是她凭什么“升迁”速度快过慈禧,慈安初入宫就被封为嫔,取得了内庭主位的尊贵地位,之后在4个多月的时间内,地位直线上升,平步青云,登上了皇后的宝座,晋升之快,在清代找不到第二例。这在清代是不多见的。
  
  有学者说:皇帝敬重皇后,皇后年纪不大、不浪漫、大热天穿的衣冠楚楚、捂得严严实实,怕走光,跟皇帝说话一板一眼,皇帝召幸自己的贵人、常在,第二天早晨皇后领着一帮太监宫女去叫门,在门口高声朗读雍正关于《勤政》的祖训,变相给皇帝提意见。或者说哪个嫔妃梳了奇怪的发型、哪个嫔妃穿了奇装异服,一律严肃处理,她就管这个。咸丰帝跟她提起国家大政,她一概不接茬,皇后谨守祖制,实际上她也不懂。
  
  这很明显是慈禧版本的慈安故事。慈禧在慈安死后活了几十年,在这几十年里人们只听到她在说话,无法听到死人的辩解。所以,大多数文献反应的都是慈禧的声音,人们展现的是慈禧本人的观点,是在以她的视角来讲述历史,她有能力影响历史文献的记载。
  
  起初李莲英只是给慈禧梳头的小太监,为了讨好慈禧,专程到妓院学习妓女怎样梳头。妓女的梳头一定是很新颖的。所以,像“嫔妃梳了奇怪的发型、哪个嫔妃穿了奇装异服,一律严肃处理,她就管这个”这样的话一定是出自慈禧亲口。她一定是曾经因为发式新颖的缘故受到过皇后的责罚。
  
  慈禧没有慈安高明、也没有丽贵妃受宠,“宫人皆以我为美,羡妒我,……”,其实不是别人嫉妒她,而是她嫉妒别人,她经常教训丽贵妃借此宣泄心中的嫉妒,丽贵妃见皇上快不行了就求皇后:皇后,如果皇上有个三长两短,你可要照顾我啊!
  
  有人说慈禧有女政治家风范,并没有对丽贵妃怎样。与其说丽贵妃能平安度过人生是慈禧大度,倒还不如说是慈安具有政治家风范。因为慈安在,丽贵妃才能平稳过度到丽皇贵太妃的位置。
  
  (二)政治能力
  
  一直以来人们对于慈安这个人缺乏认识,认为她懦弱、对政治不感兴趣。也许不是这样,翻一翻历史年表,在她执政那几年被称着“同治中兴”战争取得胜利多,签不平等条约比较少。
  
  太平天国、捻军和苗民、回民起义军在这段时间彻底失败,清军占上风。
  
  1864年6月湘军克复江宁。
  
  1868年8月西捻军在茌平溃败,全军覆没。
  
  太平天国、捻军打下去以后,清朝政府开始稳定下来。达到了他们所谓的“攘外必先安内”的目的。
  
  1876年8月18日,刘锦棠以及其他的部将一举收复了乌鲁木齐,后来打到十一月,天山北路全部收复了,左宗棠就乘胜追击。1877年分兵三路齐头并进。
  
  1878年的1月2日,除了沙俄侵占的伊犁地区之外,新疆全部被收复了。这是晚清历史最扬眉吐气的一件大事,是晚清夕照图中最光彩的一笔。
  
  有文章说:慈禧力排众议支持左宗棠收复了新疆160万国土。这是发生在公元1871年的事情,慈安在世。如果真是慈禧力排众议支持左宗棠,左宗棠一定很钦佩慈禧,但不是,左宗棠对慈禧很不尊重,在万寿圣节也不参加行礼。倒是对慈安尊敬有加,左宗棠突然听说慈安得病身亡,顿足大声说:“昨早对时,上边(指慈安)清朗周密,何尝似有病者?即去暴疾,亦何至若是之速耶?
  
  即使慈禧当时力排众议、全力支持左宗棠,也是根据慈安的意思,幕后掌控大方针是慈安。从左宗棠的一句:“昨早对时,上边(指慈安)清朗周密……”。“清朗”是指精神状况,而“周密”是说:办事周密、思维、想法周密。至少在左宗棠看来慈安是个行事、思维周密之人,而不是像大家说的那样:慈安是一个事事依赖慈禧的无能的人。
  
  看看时间表就知道,1881年(光绪七年)2月24日《伊犁条约》签订的时候,慈禧生病,是慈安在管事。条约签订期间,从中俄双方展开的拉锯战来看,对慈安的政治能力便能有所认识。
  
  1879年10月2日,崇厚在沙俄的胁迫下,未经清政府允许,擅自与沙俄在黑海之滨的里瓦吉亚签订了《交收伊犁条约》。《交收伊犁条约》签订后,国内舆论哗然,纷纷指责崇厚卖国。
  
  1880年2月19日,清廷颁发上谕,任命大理寺少卿、驻英法公使曾纪泽为出使俄国钦差大臣,希望在对俄酌量让步的基础上改订《交收伊犁条约》,挽回一部分主权。
  
  1881年(光绪七年)2月24日,曾纪泽在沙俄拟定的《伊犁条约》上签字画押,并签订了关于赔款交纳办法的专条、中俄《改订陆路通商章程》及其附件《俄商前往中国贸易过界卡伦单》。
  
  《中俄伊犁条约》与《交收伊犁条约》相比,部分条款对中国的损害减少了一些,《中俄伊犁条约》签订后,负责收复新疆的左宗棠对这一条约表示满意,说:“中俄和议,伊犁全还,界务无损。领事只设嘉峪关、吐鲁番两处,此外均作罢论,则商务亦尚相安。吉林俄船撤还,松花江不许俄船来往”。而对曾纪泽也赞扬道:“劼刚此行,于时局大有裨益,中外倾心,差强人意也”。
  
  其实,《中俄伊犁条约》并不能算真正意义上的平等条约,那么左宗棠又为什么要大加赞赏呢,是在什么情况下说的那些话?显然不是对媒体,因为那时还没有媒体的概念。也不是对百姓,如果是对百姓就没必要遮掩。左宗棠似乎是在回答“上边”的问话。“上边”征求左宗棠的意见,然后左宗棠回答:不错。似乎是这样的一个过程。这一过程恰好能证明“上边”是一个对国家负责任的人。左宗棠很体谅“上边”,就当时的清廷能把条约谈成那样,已经是很不错的一件事了。
  
  为什么说左宗棠很体谅“上边”呢?因为按常理,一个血气方刚的人、又连打几次胜仗,是很容易杀红了眼,变得一发不可收拾。这种情况下人是很难冷静的。
  
  在光绪年间任过大清国驻英国大使,回国后先后任过光禄寺卿、太常寺卿、大理寺卿、左副都御使的薛福成,在他的《庸盦笔记》中记到:诛杀陷城失地、临阵逃脱的两江总督何桂清,将骄蹇贪淫的胜保下狱赐死,赏给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爵位,皆出自慈安之意。慈安的能力当时人就有深刻认识。
  
  再看看慈禧统治时期,净打败仗、签不平等条约,自从她独揽朝纲以来这个国家就再也没有发生过什么好事。自1881年3月慈安去世。
  
  1885年与法国签不平等条约,当时人称:“法国不胜而胜﹐中国不败而败”。
  
  即使打赢了,也还与法国签不平等条约。这种事,舍她慈禧,还有谁?!能如此行为。
  
  1894年六旬庆典,日军攻占辽南重镇大连。
  
  1894年-1895年,甲午战争,中国战败,签订《马关条约》。
  
  1898年,镇压戊戌变法。
  
  1900年,义和团运动,八国联军入京。慈禧太后逃离北京。
  
  1901年,签定《辛丑条约》。
  
  1904-1905年日俄战争爆发,战场发生在中国大连旅顺,清廷无耻地宣布中立。
  
  1908年11月15日大约在未正三刻(下午一点四十五分)逝世。
  
  慈安是否真的是半文盲,这还需要考证,仅凭翁同和的日记并不能说明什么,或许翁同和只是看待问题肤浅,他看见每有奏牍,必西宫为诵而讲之,就误认为慈禧比慈安有才。慈禧读奏折只能说明她是从属地位,如果一份奏章必须知汇众人,肯定不是一个人看了之后,再传给下一个人再默读,再转给下一个,当然由一个人诵读,就像太监念给皇帝和大臣听一样。
  
  或者,是另一种情况,根据德龄写的书,慈禧就是那么一个人,明明知道别人明白的事情,她还是要用她的嘴来叙述一遍,据说她口才极佳,什么事情经由她那么一述说,故事就变得很精彩。德龄感叹:要学着她的话再复述一遍,那都是学不像的。慈禧少年时候当过号丧女子是很有可能的事情,只有经过训练的口才才会有那么好。也许正因为她的口才,给人感觉她有才能,使她徒有其表。
  
  再说慈安出身高贵,怎么没文化呢,按理说《红楼梦》是晚清人们生活的真实写照,书里的大小姐们都有文化,王熙凤不爱读书所以没文化,但也不至于不认识字,查抄大观园时,抄出司棋的信来,王熙凤读给大家听,也算粗通文墨,慈禧不也是只粗通文墨吗。
  
  “东宫优于德、西宫优于才”这句话的依据是什么,慈禧执政时签订那么多卖国条约那么窝囊,试问她的“才”体现在哪。所谓旁观者清,倒过去看历史,现在看来,这句话完全是一种谬误。
  
  有意思的是:人们似乎从来不说慈安的坏话,只说她有德、老实、木讷、沉默寡言,从来没有人说她“坏”。说明她很高明,站在他们的立场、以他们自身的标准来判断,这是一个“德”“才”两者都具备的、了才起的人物。
  
  慈安权势熏天,她应该是个奖惩杀伐很重的人,1864年7月19日,湘军攻下太平天国的首都。三天当中杀了十几万人。慈安的性格形象也应该不是通常我们印象中的那样——认为她是个温文尔雅的人,实际上,她说话语气很牛。有一次,慈禧闹事,还恶人先告状说有人欺负她,慈安说:“谁欺负你了,告诉我,我杀了他”。这就是著名的“庚辰午门案”。
  
  (三)庚辰午门案
  
  据记载:光绪六年(1880)八月十二日慈禧命太监李三顺到太平湖之醇王府给其妹醇王福晋送食品。李三顺带着两个小太监,挑着八盒食物,欲从午门东左门出去。至午门,护军因其未报警事房知照门卫放行,照例禁止出门。李三顺不服,逐至争哄。李三顺归告慈禧,说被护军殴打,食盒毁弃。慈禧时在病中,非常愤怒,派人请慈安来,哭诉被人欺辱,说不杀此护军,则妹不愿复活。慈安“怜而允之”,将此案立交刑部,并面谕兼南书房行走之刑部尚书潘祖荫,必拟以斩决。潘祖荫到署传旨,讯得实情,护军是无罪的。秋审处坐办四员,提调四员,都是从各司中选出来的最精于刑律的,时有刑部八大圣人之称。他们异口同声的说:“交部即应依法,倘太后必欲杀之,则自杀之耳,本部不敢与闻。”潘祖荫将此复奏慈安,慈安转告慈禧。慈禧大怒,带病召见潘祖荫,斥骂其无良心,泼辣哭叫,捶床村骂。潘祖荫无法,只得重判护军。八月十三日上谕将护军统将护军玉林、福祥、忠和等逮捕。十一月二十九日上谕将护军玉林、福祥加重发往黑龙江遇赦不赦,忠和圈禁五年,护军统领岳林加重严议。这道谕旨对护军不惜格外重处,而对太监则不置一词,偏袒太监十分明显,“闻者骇然”,认为涨了太监的气焰,“流弊甚大”当时的形势是“枢臣莫能解,刑部不敢讯”。
  
  但是,十二月初七日又发下改定罪名的两宫懿旨,将首犯玉林杖一百,流二千里,余犯皆减。同时责打太监李三顺三十板,首领太监刘玉祥罚去月银六个月。
  
  看看慈安这个人处理事情,并不是向慈禧承诺什么就答应并兑现什么,说明她不迁就她,也说明她对慈禧没有提防之心。
  
  大家普遍认为,传言的慈禧逼死或毒死慈安的说法,缺少说服力。因为面对慈安凡事退让、不与人争的个性,慈禧在政治上的权力和影响不可动摇,慈禧完全没有必要逼死或毒死慈安。是不是这样呢?对照上面的这些事例,慈禧在政治上的权力和影响不可动摇吗?她连随便出入宫门的自由都没有,她能有多大的权力?慈安凡事退让、是不与人争的个性吗?她答应慈禧,谁欺负她她就杀了谁,结果不但没有杀了“欺负”她的人,反而还把慈禧这边闹事的太监李三顺打了三十大板,以慈禧的性格怎能容忍这样的事。
  
  文献资料在对慈安、慈禧两个人的性格描写,用笔、润色方面,写到慈安时,说她对慈禧的哭诉“怜而允之”,给人感觉她对慈禧的态度慈祥宽容。有的书写得很直白,慈安说:谁欺负你了,告诉我,我杀了他。
  
  在描写慈禧时,说她大怒,带病召见潘祖荫,边哭边骂:“你这没良心的……”(东太后都说了要杀了这个护军,你却不依,你要抗旨吗!)捶床,像个蛮横的村妇一样破口大骂。
  
  有刑部八大圣人之称的重臣,对慈禧很是嗤之以鼻、不屑一顾,他们异口同声的说:“既然此案交本部处理,本部就应依法,如果西太后你想杀护军,那你自己杀了他,我们不参与也不想知道。”
  
  或者是:“你东太后自己完全有能力自作主张杀了这位护军,何必交给我们办理,既然此案交本部处理,本部就应依法,你想杀护军,那你自己杀了他,我们不参与也不想知道。”刑部八大重臣的回答中并没有明确说明是东太后还是西太后,只说“太后”,所以这是双关语。一方面对慈禧的无理要求严加驳斥,另一方面也戳穿了慈安的虚伪面目。都知道这两个女人难对付,唯一的办法就是都不得罪,或者万不得已都得罪。
  
  这件事情发生在光绪六年(1880)八月十二日,慈安死于光绪七年(1881)三月初十日。半年时间,相距没有多久,在慈安死之前,两个女人还斗得死去活来,慈禧怎能没有杀人动机?慈禧已经恨得牙痒痒的了,只要有慈安一天在,她就憋屈、就一天没有好日子过,那位被杖一百,流二千里的护军玉林,对于她来说很有可能是一个不听她的调遣的禁(护)军小头领,除掉他,是又一场政变的前兆。搞宫廷政变没有护军的配合,哪怕是一小部分护军不合作,都有可能导致失败。慈安的死是个迷。
  
  综合这些事情,唯有慈禧说的“……但皆为我所制。”这句话像是真话,但她制别人不是因为本事而是阴险毒辣,不是象慈安那样正大光明的、让人心服口服的做事情,而是使用卑鄙下作的手段毒害人,她是个小人。
  
  事实就摆在这儿,慈安在世,和慈安死了之后,慈禧一人独裁时前后发生的事件做个比较就能得出结论。慈安是政治家,她有政绩,她统治时期被成为“同治中兴”。慈禧充其量只能算个阴谋家、一个野心家,因为打从她一人独裁以来清朝就没有发生过什么好事,她有政绩吗?没有。只有一桩桩的糗事。
  
  (四)出身
  
  慈禧的身世有很多种说法。正史说,慈禧是土生土长的北京人。
  
  另有一种说法:慈禧是丫鬟出身。的确,慈禧的为人处事、行为方式不像个曾经养尊处优的大小姐的作派。
  
  慈禧是丫鬟出身,这种重要的有代表性的说法,是山西长治县西坡村和上秦村的村民众所周知的,他们都认定慈禧是他们那里出身的。因为家庭遭变故,慈禧在幼年被卖到了潞安府。
  
  曾经服侍过慈禧的御前女官的容龄在1957年出版的《清宫琐记》中写道:慈禧,道光十五年十月初十日生于潞安府衙西花厅。
  
  这些毫不相干、毫无关联的人却有着同样的说法。山西长治县上秦村的宋家甚至有物证——牛皮夹子为证,牛皮夹子的内侧有火烫表格、右侧印着帝后的生辰,左侧是他们的忌日要求按时祭祀。经专家鉴定这个牛皮夹子为光绪年间制品,是皇家之物,并非伪造。怎么能无视这些确确实实存在的证据呢。
  
  《宫女谈往录》中说到慈禧西逃路上,荒郊野外老太后要解溲她果断地说:“就在野地里庄家密的地方,人围起来!”没有便纸,只好用野麻的叶子权且代替了。如果没有在田间生活过,不是出身在农村,大家闺秀出身的人是做不出这样“最英明的决定”。
  
  我想问问大家,诸位觉得慈禧美吗?给慈禧画像的美国女画家卡尔在《慈禧写真记》中说她怎么怎么的美,幸好有遗留下来的老照片,否则,还不一定把我们骗得多惨。在那些照片里我们看到的是个俗不可耐的、毫无品味可言、庸俗不堪的老女人。那头上戴的、肩上披的、胸前挂的、手腕上、手指上套的,坐在那里像一堆金山、银山。连脚穿的鞋子上都镶满珍珠和美玉。
  
  慈禧似乎对自己的打扮还十分得意,她炫耀自己很注意细节,什么翡翠蝴蝶太绿了,盖过了袍子的颜色,得换上珍珠鹳。吩咐德龄到珠宝房里把35号盒子里的那只珍珠鹳拿来。
  
  慈禧的长相,嘴和下巴还不是最丑的部位,长得最丑的是她的肩,但她自己不明白这一点,她特别珍爱一件像渔网一样的披肩,是用3500粒珍珠穿成的并点缀以美玉。披上这件披肩留下好几张老照片,说明她根本不知道什么叫着“美”。她的打扮更加夸大了她身体最丑的部位。一般人如果在正式场合总是弓背耸肩说明这个人不大方、不自信、有萎缩心理。从照片来看慈禧就是这样。
  
  女画家卡尔难道看不出来这些吗?她之所以说慈禧美,说明她有生存意思,试想,卡尔要是说出真话并写在她的书里,那么今后有哪位有钱人还敢请她为自己画像呢?她岂不是要失去工作了?。
  
  德龄评价慈禧说:“太后当伊在妙龄时,真是一位风姿卓越、明媚鲜明的少女”这显然是阿谀之词。慈禧年轻的时候她没见过,只是听说。德龄还说:太后走上大殿,召见大臣的时候一点也不怯场。很难想象慈禧弓背耸肩地坐着的姿势,不怯场。那是一个什么样的味道。
  
  当然慈禧的长相不丑,当她还只是贵人、贵妃的时候呢,手头又还没有那么多诸如珍珠、美玉之类的宝贝,这反而对她十分有利,要不然她会全部把它们戴在头上、挂在身上,那样子就惨了。据德龄讲她对色彩的感觉不错,这有助于她挑选服装。
  
  (五)慈禧的私生活
  
  清朝有很多谜团在陵寝中都能找到蛛丝马迹。
  
  很多电影、小说都说慈禧为了争个凤在上,龙在下,使足了力气。到清东陵去看看吧,慈禧的陵墓的丹陛石上,凤虽在上,下面的却不见得是龙,而象是一条蟒,只有四只爪,缩在一起看不太清。
  
  和慈安的陵墓的丹陛石上的图案做个比较,凤在上、龙在下,每只爪都分开,清清楚楚五个爪,那是龙。
  
  丹陛石——指的是宫殿门前台阶中间镶嵌的那块大石头,慈禧陵的丹陛石是光绪21年重建三大殿时新换上去的,这块石头:人们注意的焦点只在凤在上、龙在下。但是,这石头与旧的丹陛石的图案相比消失了一个小动物,一只壁虎,有一种流传的说法,这种壁虎在宫中喂朱砂长大,壁虎死了之后把它阴干,阴干之后做成粉,这个粉就涂在后妃的额头上,作为一种叫做朱砂守宫的红色的斑点,如果这个后妃有不轨行为,和其他男人发生性关系之后,这个朱砂守宫就会自动脱落。所以,这个壁虎是象征后宫嫔妃的贞操的。
  
  被换下来的旧的丹陛石现在陈列在隆恩门之外,它是1965年,几个工人在慈禧陵附近的乱石堆里发现的。这块丹陛石让她这么一篡改人们更有理由相信关于慈禧的桃色传闻是真的。不然她何必对这么一只小小的壁虎心存恐惧,不除不快呢。
  
  喜欢为慈禧辩解的人会说:在制度上、情理上太后都不可能做出越轨的事情,“因为老太后、皇后好比两只凤凰,宫女好比一群麻雀,整天围着凤凰转,最少也有十几只麻雀在后边跟着”。但是,说这话的老宫女忘了珍妃死的时候发生的事情。慈禧只要离开自己居住的宫殿,到别的空着的宫殿做什么事都有可能,还不说偷情,杀人都可以做得到。至于她偷情的对象是谁,是戏子杨小楼?还是琉璃厂一位姓白的古董商?没人感兴趣。人们只想知道慈禧是个什么样的人,一个什么样的人使中国变成了这个样。通过研究她也许能知道某些不为人知的历史。知道一些与她打过交道的列强的阴谋,一些针对中国的阴谋。这很重要。
  
  两面派慈禧
  
  丁宝珍顺利的杀了安德海,引发了后人对此事的多种猜测,有人说这是慈禧太后跟安德海的不正当关系被曝光,于是慈禧借慈安之手杀人灭口,以求自保。有评论说:“此种说法从慈禧太后做人的原则,处事的态度分析以及智商指数判断,倒是极有可能的”。
  
  (一)祸起萧墙
  
  有一部有爱新觉罗。溥杰(末代皇帝溥仪的弟弟)签名的电影《两宫皇太后》,里面有这样的情节:安德海和宫女们捉迷藏,因为是蒙住眼睛的,刚好这时慈安走过来,安德海竟然把慈安抱住。慈安非常气愤。立即,奕欣奉太后懿旨免去安德海太监头目职务,到打扫处任职。
  
  问题出来了:原本安德海被册掉太监头目职务,被安排去扫地。可是不知何故,后来安德海竟然莫名其妙的还升职了,当上总管太监,还被派到宫外办差,而且被杀了。如果他只是一个在打扫处任职的太监,就不够资格去宫外办差。只有总管太监奉旨去宫外办差才勉强说得过去。
  
  实际上电影里面也没有交代清楚,怎样一来,慈禧就稀里糊涂的说服了慈安;而慈安呢,怎样一来,稀里糊涂的就相信是自己冤枉了安德海,就同意了慈禧的给安德海升职的要求。
  
  电影中还有这样的情节:安德海主动请求出宫办差。慈禧同意了安德海的要求并嘱咐安德海:“你可要秘密出京”。这是电影中的一种说法,也是慈禧的说法,安德海赴南方采办服饰是秘密出京。
  
  除了这种说法,民间还有另一种说法,与安德海自己的说法相似:他出宫是慈禧主动派他去的,安德海说:“……可是,祖制规定太监是不能出宫的”。
  
  慈禧:“虽然太监是不能出宫,但是你是奉旨出宫啊,那还怕什么呢?”
  
  安德海去宫办差,以皇帝的钦差自居,穿一身御赐龙衣,船上悬挂着迎风飘扬的日形三足乌旗,船边飘荡着五彩缤纷的龙凤旗帜。如此大张旗鼓。所以,慈禧嘱咐安德海:你可要秘密出京。这种说法应该不是事实;安德海是慈禧主动派出去的,去宫办差的阵势才能与之相吻合。安德海不是秘密出宫,他是被慈禧骗出宫去的,为的就是找个理由杀他。
  
  正史记载安德海被杀的理由是:“太监,祖制不得出都门,犯者死无赦,当就地正法。”但并没有说他假造御赐龙衣和日形三足乌旗和龙凤旗帜。在当时这可是杀头的大罪,但是却被忽略,说明这些御赐龙衣什么的东西都是真的。安德海难道是从宫中偷的这些东西?他一个太监哪有那么大的狗胆。他如此招摇过市,根本谈不上“秘密”出京,所谓“秘密”出京是慈禧的抵赖,是她推卸责任的话。
  
  为了自保,慈禧亲自设计杀了安德海,因为她的内心深处非常惧怕慈安,慈安随时有权利把她拿掉。
  
  电影《两宫皇太后》中还有一个说法:慈安当着慈禧的面,烧了咸丰帝留下的惩治慈禧的密诏,从此以后,慈禧在慈安面前便毫无顾忌,非常放肆,慈安只好默默忍受,称病不再理朝政,慈安在世的时候慈禧就已经开始独揽朝纲了。这也不是事实。
  
  现在查阅历史资料知道:慈安直到临死的前一天仍在继续把持朝政。根据《翁同和日记》记载:“慈安发病于光绪七年三月十日(1881年4月8日),这一天,东太后感寒停饮,偶尔违和,未见军机”。说明东太后每天都要见军机,只不过是这天身体不舒服才“未见军机”。
  
  称病在宫中休养的反而是慈禧。据《清史稿》记载:“六年,太后不豫,上命诸督抚荐医治疾。八年,疾愈。孝贞皇后既崩,太后独当国”。
  
  这段话是说:光绪六年到光绪八年(1880-1882年)慈禧生病,在这期间(1881年)慈安死了。
  
  慈安在世时,无论从哪方面,慈禧都处于弱势。她必须看慈安的脸色行事。
  
  安德海被杀时还有一个环节,也值得怀疑:安德海被丁宝祯抓住时,曾出示皇上圣旨,说:“这是真的,有御赏和同道堂的印章。”丁宝祯一把夺过,肯定的说:“假的,宦官私出,非祖制。且大臣未闻有命,必诈无疑!”
  
  他何以如此肯定“大臣未闻有命”既然都看到安德海递过的皇上圣旨,难道就没有丝毫疑问吗?难道还会如此肯定的说“必诈无疑”吗?丁宝祯的态度也可以证明事先他的确就是接到了杀安德海的皇上圣旨,所以他才如此肯定、如此果断。
  
  丁宝祯接到的皇上圣旨,安德海出宫也有皇上圣旨,当时的圣旨必须盖“御赏”和“同道堂”的印。“御赏”是慈安的印章;“同道堂”是同治小皇帝的印章,由于皇帝还小不懂事,印章由慈禧掌管,咸丰皇帝临死时有遗命:下发圣旨必须要有“御赏”和“同道堂”的印章一前一后的盖章,圣旨才可有效。安德海可真是被耍了,在他被抓时竟然还口出狂言:“我奉皇太后命,谁敢犯者,徒自速死耳!”说明到这会儿他都还没明白慈禧是个什么样的人。不过他是聪明的,当刽子手手起刀落前,他应该明白了一切,可能还喊了一句:主子啊你为了自保竟然杀我这个曾经帮过你的人。你好狠心啊。
  
  据清薛福成《庸庵笔记》记载,1869年,慈禧派安德海到山东办货,被巡抚丁宝桢处死,暴尸三日。行刑后,巡抚发现安德海是假宦官,未曾阉割,忙用其他宦官之尸体顶替。
  
  后丁宝桢非但未受慈禧太后责难,反升任四川总督,其原因就在于他在善后处理中为她遮了羞。
  
  根据对以上事情的一些细节的分析,是否可以做这样的推测:
  
  由于“捉迷藏”事件,慈安愤怒的免去安德海太监头目职务、到打扫处任职。但仍怒气未消,对慈禧的态度也大有改变,认为奴才不本分是主子没有教管好。这使慈禧很紧张,她想自己必须做点事情才能表明自己的态度。
  
  另一方面,被免去太监头目职务,到打扫处任职的安德海又想尽千方百计的在慈禧面前用激将法拼命挑拨,安德海知道慈禧的心思,慈禧虽是皇帝的生母,可慈安是正宫,地位在她之上,这是慈禧的心病。安德海对慈禧说:虽东宫、西宫都是皇太后,可区别怎么这么大,我仅仅一个无心的过错,便受到如此重的惩罚,我是奴才,要罚要杀都随她,可奴才是主子您身边的人,俗话说打狗看主人,东边的今天能把您身边的奴才随便撤职,明天还不随便就能撤了您的皇太后称号吗?
  
  这几句话真是戳到了慈禧心里最痛处,一直以来“慈禧慑于嫡庶之分,亦恂恂不敢失礼”“自是执礼恭谦,不敢稍有放肆”。慈禧总是诚惶诚恐、小心翼翼对待慈安,惟恐稍有差错。
  
  现在安德海为了自己的利益拼命进行挑拨,说一些不识趣的话,使慈禧很恼火。但又不好发作,以慈禧的性格她怎能当着这个奴才的面承认自己害怕慈安呢?她反而表现得极其态度强硬:“她想撤掉我的称号,她做梦。今天她撤你的职,明天我就恢复你的职务,不仅恢复你的职务,我还要让你升职,咱们走着瞧。”
  
  (二)计谋实施
  
  牛皮已经吹出去了,慈禧想该怎样圆谎。几天深思熟虑之后,她决定郑重其事的去觐见慈安,她向慈安建议:“安德海太放肆,我们杀了他”。
  
  “杀了他?”慈安想:杀他的理由是因为这个奴才曾无意间玷污了我,让人知道很不名誉,更让人觉得我是个狠毒,霸道的人。这是你慈禧希望的吗?想什么呢?
  
  所以慈安只是淡淡回了一句:“我的确恨不得杀了这个狗奴才,可除非是他犯了杀头的罪,否则怎么杀呢”
  
  慈禧:“嗨,这还不好办。咱们给他个理由就是,姐姐你想啊,他一个不知天高地厚的奴才,只要让他得意,他便不知道自己是谁了,得意忘了形就会犯法,不就有理由了吗”
  
  “哦?”慈安似乎有了兴趣,态度不再像刚才那样冷淡。两个女人这次一定又是一次长谈……
  
  没过多久,安德海真的升职了(就象电影里说的那样),当上了总管太监,那是清朝太监制度中的正式官职,是个六品。安德海只当是自己的主子有多厉害,更加佩服慈禧,觉得跟着这位主儿没错,现在皇帝跟嫡母慈安亲,因为他还小、不懂事。将来皇帝长大懂事了自然亲近自己的亲妈,慈安太后很快会靠边站,即使自己冒犯了慈安太后也没有什么好害怕的。
  
  本来他以为想升职必须由慈安说了算,所以他曾打主意,想巴结慈安,他想:慈安身边都是女人,连太监都很少,这一辈子和男人接近的机会很少,难道她不寂寞?没有需要吗?他那肮脏的心思如此这般的一想,不免使他做出大胆的举动来。
  
  可是慈安不是他想的那样。在某小说中写,慈安是个有“洁癖”的女人,她讨厌太监,从来不用太监,身边都是宫女。如今在众人前被安德海这么个龌龊的太监抱在怀里,想必要多恶心有多恶心。安德海不知道慈安已经厌恶他到了何种程度。
  
  慈禧自从与慈安有了计划,也在漫不经心的按照计划实施着,她把咸丰帝遗留的龙袍赠与安德海,安德海要是竟敢披在身上,他就是死罪,更不用说试穿。作为太监的安德海这样的规矩自然是懂得,他不至于那么傻。所以慈禧的这一次计划是失败了。
  
  “小皇帝那儿可以打注意啊”慈禧想。于是她派安德海去监视小皇帝学习,安德海不知是计,还就真的有模有样做出大人的样子监督起同治小皇帝的学习来,有一次把小皇帝给惹火了,他对安德海骂道:“你算个什么东西,我要下旨,杀了你!”。这样的事情一定要让慈安知道,慈禧绝不会漏掉这样讨巧卖乖的事。她把小皇帝怎样说要杀安德海的事情添枝加叶、添醋加油地告诉了慈安,两个女人好不高兴的乐了一回。
  
  同治七年冬天,安德海在北京最大的酒楼前门外天福堂大酒楼张灯结彩,大摆酒宴,正式娶徽班唱旦角的年方19岁的美人、艺名九岁红的马赛花为妻。
  
  免不了又是慈禧太后的纵容,慈禧表面为了表示宠爱,特地赏赐了白银一千两,绸缎一百匹。太监娶妻的新闻,在北京的大街小巷也迅速传播开来。
  
  安德海一天比一天嚣张,慈安看见他气就不打一处来,慈禧看在眼里,心理在偷偷乐:自己这边的奴才如此放肆,慈安却拿他一点办法都没有。一直以来慈安的正宫的位置压在她的头上像一座大山使她喘不过气来,这回算是出了一口恶气,她真希望永远这样。可是她知道这件事不能再拖延了,马上就到了小皇帝快亲政的年龄了,如果慈安找个什么理由,说出同治小皇帝的差错,说他做皇帝不合格,继续垂帘听政,不交权、延迟皇帝亲政的时间,那可就要坏大事了。
  
  杀安德海的计谋是怎样实施的呢?都有那些人参与了呢?安德海以钦差自居,穿一身御赐龙衣,船上悬挂着的日形三足乌旗,船边飘荡着五彩缤纷的龙凤旗帜。那么这些御赐龙衣、日形三足乌旗的制作过程是怎样的呢,是由谁经手的呢?搞清楚这些事,就不难知道杀安德海的主谋是谁。但是,除非是当时,现在这些是无法考证了。
  
  安德海以钦差自居。带着盖有“御赏”和“同道堂”的印章的圣旨出宫。封了他个钦差,他才会认为自己是“钦差”,他在皇宫中混了那么多年,知道宫中办事的流程。没有这些手续,几句空话怎么能骗得了他。“御赏”是慈安的印章,“同道堂”的印章由慈禧掌管。所以,杀安德海的人是慈安和慈禧、还有同治皇帝。
  
  为什么说还有同治皇帝的参与呢?既然盖有“御赏”的印章,慈安就不能说她不知道这事儿,怎么才能杀安德海呢,因为皇帝要杀他,这样才能自圆其说。在那个时代、那个制度下“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这个理由很充分。
  
  慈禧这边的说法:她派安德海秘密出宫,一旦出事,那么她是有责任的,她必须说自己跟皇帝说过这事儿。这才符合慈禧做人的原则和办事的智商指数。
  
  慈安、慈禧、还有同治皇帝三个人有非常明确的分工。慈禧负责把安德海骗出去。之后的事情就由皇帝和慈安来处理了。就这样,由慈禧精心导演、有同治皇帝和慈安参与的一场好戏开演了。
  
  (三)诛杀安德海
  
  同治八年(1869年)七月,慈禧派安德海出京赴南方采办服饰,安德海带着盖有“御赏”和“同道堂”的印章的圣旨,穿一身御赐龙衣,还有慈禧赏赐的辎重物品:骏马30余匹,黄金1150两,元宝17个,极大珠5颗,真珠鼻烟壶1枚,翡翠朝珠1挂,碧霞朝珠1挂,碧霞犀数10块。其余珍宝很多(这些东西在安德海被诛杀之后都陆续解归内务府),还有随从太监20余人。浩浩荡荡的、得意洋洋的出了宫门。
  
  立刻,同治皇帝和慈安召见了恭亲王,授意他向丁宝祯下达旨意。又命军机大臣宝望执笔拟密旨,旨曰:“有安姓太监擅离远出,著丁宝桢速派干员于所属地方将该蓝翎安姓太监严密查拿。令随从人等,指证确实。毋庸审问。即行就地正法,不准任其狡饰。如该太监闻讯折回直境。或潜往河南、江苏等地,即著曾国藩等饬属一体拿来正法。其随从人等,有迹近匪类者。并著严拿,分别惩办。倘有疏纵,惟该督抚是问。将此由六百里各谕令知之。钦此。”
  
  密旨中说得明明白白:命令丁宝桢见了这个安姓太监立即就地正法,如果安德海闻讯逃跑。或潜往河南、江苏等地,便由曾国藩带人追杀捉拿并处死。以及安德海带去的20余人有反抗的,当做匪类惩办。吩咐各地督抚都要配合行动,如有疏纵(如果有哪位督抚竟敢把这个太监放逃)惟该督抚是问。
  
  一个小小的太监有必要用一等的有功大臣来对付吗?似乎有点像“大炮打蚊子”,给人感觉太夸张了。但其实不然,慈安明白如果这个小人物活着回来她将后患无穷。她绝不让他活着回来。慈安的确是一个办事周密之人,密旨中一系列的命令置安德海于“老鼠上街,人人喊打”的境地。打从安德海走出皇宫的第一步,他就注定这一辈子再也回不来。这一点是慈禧所始料不及的。
  
  慈禧有自己心里的小九九:安德海带着圣旨出宫,丁宝桢见了圣旨很有可能放他一马。这一点慈安和慈禧都想到了。慈禧是希望安德海能逃回来的,如果安德海活着回来,安德海会听到这样的解释:是慈安想出的一个办法,以慈禧近日身体欠佳为由,建议让皇帝看奏折,学习处理政事。慈禧便同意,就传懿旨:内奏处的黄匣子先送给皇帝,让皇帝每天下了书房到自己的翊坤宫看奏折。所以安德海出去之后虽凡事都有奏报,但发生了什么事情慈禧一概不知道,因为慈安隐瞒了事情,让她没有看到奏折。这样慈禧把一切责任全部推卸给慈安。如果安德海侥幸活下来,他知道慈安只差一点要了他的命,他会报复。慈禧便有了对付慈安的坚定的盟友。对慈安她也有了交代:我给了你机会让你杀安德海,没杀得了是你自己的事。
  
  当然,除非安德海有本事把慈安对付,要不然,慈禧还是要杀了安德海。即使这样,也比现在的结果要强,安德海死得太快,无论如何这样的结果不是慈禧希望的。慈禧的希望落空了。她不是慈安的对手。
  
  在密旨中非常明确的指出由“丁宝桢速派干员于所属地方将该蓝翎安姓太监严密查拿”,为什么不选择别的督抚,偏偏给丁宝祯下旨呢?这是有缘故的。有一次,山东巡抚丁宝桢叩见慈禧太后,不慎顶戴失落。那时服装不整或佩戴有缺,为之不仪,是对皇上的大不敬。当时。慈禧并没吭声怪罪。安德海却站在一旁,装腔作势地大声说:“丁宝桢,你好大胆,竟敢在老佛爷面前失仪,你还要脑袋不?”丁宝桢赶紧捡冠准备戴上时,安德海走近脚一抬把丁宝桢的顶戴踢滚到一旁。
  
  这丁宝桢接到密旨,七月下旬,安德海一行到达德州后,他逮捕了安德海,并把他押送到了济南府巡抚衙门。虽说密旨命令:将该蓝翎安姓太监严密查拿。令随从人等,指证确实。毋庸审问。即行就地正法,不准任其狡饰。说白了:抓来便杀,只要认清楚是这个姓安的太监就行,不用审问,不准任其狡饰。
  
  丁宝桢并没有抓来便杀,他想弄清楚到底怎么回事。尤其当他看到安德海递上来的圣旨,他觉得事情没那么简单。他给了安德海解释的机会“任其狡饰”。八月初五夜,丁宝桢亲审安德海。
  
  安德海仍以钦差自居。
  
  丁宝桢问:既然是皇上派的钦差,钦差过境,我这里怎没接到“明降谕旨”呢(清朝派遣大臣出京,军机处外发公文,沿途地方官员按礼迎送)?你差人下船买东西也没出示“勘合”(清朝奉命出京兵员由兵部签发身份证件,途经各地,不需花钱买东西,可凭证取得地方官府供应的物资)。
  
  安德海手中没有奉准出京的勘合。
  
  在一问一答之间,这时的安德海大概已经有几分明白自己被骗了,他只好改口说是奉西太后懿旨出京。而不是奉皇上圣旨。只能这样说了。但是这一说法却要了他的狗命。既然安德海不是奉皇上圣旨办差,丁宝桢杀他就不是“抗旨”。
  
  丁宝桢是在七月二十一日发现安德海、进行行踪、抓到安德海后,立即奏疏上报朝廷,请旨定夺。因为他事先接到的密旨中没有说安德海持有圣旨,虽然从“不准任其狡饰”这句话可以推测,但他认为还是要有圣旨明示为好。他叮嘱秘使奏章只能交与恭亲王。
  
  恭亲王立即向慈安汇报,慈安明白丁宝桢的意思,他怕抗旨惹祸,慈安授意恭亲王立即向丁宝桢下达旨意:将安姓太监就地处决,无需再请示。另一方面慈安又授意慈禧给丁宝桢写一封信,告诉丁宝桢安德海是慈禧派出的;而不是皇帝。这封信以八百里加急送到济南。
  
  几乎是在同一时间,丁宝桢不仅接到了恭亲王的密旨;还接到了慈禧太后以八百里加急送的懿旨。丁宝桢只看从恭亲王方面来的信,至于慈禧的那一封,丁宝桢和他的幕僚一起商量该怎么办?他的幕僚何毓福等人建议丁抚台接旨不开读,因为内容一定是赦安德海,如不遵照执行,便有欺君之罪;如开读,放回了安德海等于放虎归山,将来我们谁也不会有好果子吃。按规定办没错,太后的懿旨应隆重开读,先供奉起来,建皇亭接懿旨才行。于是,在院东建皇亭。以争取时间等候皇上圣旨的到来。
  
  丁宝桢不愧是官场上混的人,他做得滴水不漏。如果圣旨和懿旨相抵触,那么他宁愿抗懿旨,而不是抗圣旨,抗圣旨罪更大。这份懿旨的到来与安德海的说法对上号了。八月初五夜丁宝桢亲审安德海的当天晚上,丁宝桢就在济南诛杀了安得海,他的随从20余人也一律处死。
  
  在捉拿安德海时,因有几个随从上街玩耍,这几个随从漏网后连夜跑回北京,有个叫泰安的找到李莲英报告了发生的事情。李莲英将情况禀告了慈禧。
  
  慈禧怎么办,她急急忙忙来找慈安。慈安、慈禧各怀心思,各自为自己利益考量,于是就有了上面所说的慈禧以八百里加急送到济南的懿旨。
  
  懿旨发出,慈禧明白,这份名义上想救安德海的懿旨真正是要了他的命的东西。但是她不后悔,她必须这样做。万一安德海侥幸活着回来,她必须有证据证明是自己救了他,这样安德海才不会怀疑真正要杀他的人是她慈禧本人。不这样做,她不能摆脱干系,如果安德海知道是自己要杀他,这个侥幸活着回来的安德海不是自己的盟友,而是自己的敌人。那么她希望他现在就死。
  
  在丁宝桢处死安得海和他的20余随从的同时,慈安和慈禧一同召见恭亲王、军机大臣和内务府大臣,研究丁宝桢上报给朝廷的奏疏。朝臣们都异口同声地说:“祖制太监不得出都门,犯者杀无赦,当就地正法。”
  
  慈禧阴沉着脸,想向大臣表明自己是不愿意杀安德海的,希望有人站在她一边,她要通过这件事看一看,这些大臣中,谁是慈安的人,谁是自己的人。遗憾的是朝臣们众口一词没有一个人替她说话。大家都倒向慈安一边,她恨极了。她在乎的不是一个小小的太监,而是在乎慈安的权势比她大、在乎的是朝臣们的态度。她发誓:如果将来她得势,她要让这些人知道她的厉害,要把倒向慈安这一边的军机处的人都撤了。
  
  慈安、同治帝、奕和诸大臣抬出祖制家法这个法宝,慈禧同意大家的看法。但是,她还想耍耍花招。
  
  据说:她把上谕扣发了两天。恭亲王奕力争之,慈禧看挺不过去了,只得于八月初三发下上谕。
  
  那份恭亲王要求盖章、慈禧扣发的上谕是这样说的:丁宝桢奏,太监在外招摇煽惑一折。据德州知州赵新禀称,七月间有安姓太监,乘坐太平船二只,声势炫赫,自称奉旨差遣织办龙衣。船上有日形三足乌旗一面,船旁有龙凤旗帜。带有男女多人,并有女乐,品竹调丝,两岸观者如堵。又称本月二十一日,系该太监生辰,中设龙衣,男女罗拜。该州正在访拿问,船已扬帆南下。该抚已饬东昌、济宁各府州,饬属跟踪追捕等语。览奏深堪诧异。该太监擅自远出,并有种种不法情事,若不从严惩办,何以肃宫禁而儆效尤。著马新贻、张之万、丁日昌、丁宝桢,迅速派委干员,于所属地方将六品蓝翎安姓太监严密查拿,令随从人等指证确实,无庸审讯,即行就地正法。钦此。
  
  上谕写好之后,是要经过慈安和慈禧盖章的。慈安的印章盖在上谕的前面上方的位置,慈禧掌管的印章盖在后面下方的位置。轮到慈禧盖章时,她把这份上谕扣发了两天,这份上谕只是一个形式,密旨在安德海出发的同时,慈安就以同治皇帝名义发出了,当她不知道吗?恭亲王奕见她把上谕扣留、不发下,傻傻的力争之。慈禧想怎样才能提醒恭亲王一下,别把她当傻瓜。八月初三发下上谕的同时,她口谕:如该太监闻风折回直境,即著曾国藩饬属一体严拿正法。稍有疏纵,惟该督抚是问。其随从人等有迹近匪类者,并著严拿分别惩办,毋庸再行请旨。
  
  这恭亲王听见慈禧说这样的话,心里咯噔一下,他在想:这不是密旨中的内容吗,她是怎么知道的?这件事不是瞒着她做的吗?是同治皇帝还是慈安呢,他们谁告诉了慈禧密旨的内容。同治皇帝和慈安一边授意自己杀掉安德海,一边告密给慈禧,出卖自己。真是两面派。
  
  恭亲王不知道杀安德海的真正主谋就是慈禧自己。他更不知道慈禧是想通过这件事测试一下,他的立场是在东边,还是西边。
  
  既然安德海已经被抓住,就不存在“闻风折回直境”。无需再有什么“即著曾国藩饬属一体严拿正法”这样的话了。恭亲王只当是自己的阴谋被慈禧戳穿,颇有一点理亏的感觉。
  
  实际上,八月初三发下上谕;上谕在行进路上的两天之后(也就是八月初五)丁宝珍夜审并诛杀了安德海。等到上谕到达目的地之前的前五天,安得海就已人头落地了,并暴尸3天。
  
  现在安得海已被诛杀,慈禧索性借此抬高自己,为下一步反攻做好准备。八月初三发下上谕后,过了8天,即在八月十一日,慈禧又连发两道上谕,反复强调:我朝家法相承,整饬宦寺,有犯必惩,纲纪至严。每遇有在外招摇生事者,无不立治其罪。乃该太监安得海,竟敢如此胆大妄为,种种不法,实属罪有应得。经此次惩办后,各太监自当益加儆惧。
  
  这就是两面派慈禧。
  
  曾国藩在丁宝桢接到密旨的同时,他也接到密旨,他在密切的关注事态发展,丁宝桢杀了安德海,他有点失望,如果丁宝桢没杀安德海,这功劳明显是他的。真如此,慈安今后会更倚重他。不过,他当然不会说自己失望,他说:“吾目疾已数月,闻是事,积翳为之一开。稚璜(丁宝桢)真豪杰也!”
  
  李鸿章阅《邸抄》看到这条安德海被杀的消息,高兴得跳了起来,他拿《邸抄》给幕客看,并说:“稚璜成名矣!”
  
  官员们一个个都马屁哄哄。都轻视慈禧,倒向慈安一边。
  
  后来慈安死去,慈禧得势,丁宝桢并没有因此事受到报复,她报复丁宝桢什么,本来就是自己让他杀的安德海。慈禧明白她不能以天下所有朝臣为敌,她知道擒贼擒王的道理。军机处后来被她撤了,当然,军机处被撤不止是因为这一点点小事。
  
  慈安终于除掉了慈禧身边的安德海和20多个太监,这是东宫和西宫之间的斗争,这一次较量以东宫大获全胜收场。除掉这些太监因为他们平常太猖狂,他们认为皇帝是西宫的亲生儿子就小觑东宫。除此之外,还因为一些旧怨:当年的兰儿,也就是慈禧,在宫中之后,连个封号都没有,只配陪在皇后身边说说笑笑而已。咸丰常去皇后的寝宫——坤宁宫。在这里他遇见了兰儿,当时是安德海穿针引线。当事已至此,皇后(就是慈安)不得不替这位兰儿妹妹讨了个贵人的封号。
  
  慈安恨这个太监,就是这个安德海当时充当了咸丰和慈禧之间的“拉皮条”的角色。后来安德海又仗着慈禧得宠,势力一天比一天大,眼看越来越危险,他是慈禧的得力助手、这个太监最会兴风作浪。使慈安觉得非除掉他不可。(这样的说法与正史记载不相符合,正史记载:慈禧入宫后即被封为兰贵人。而不是慈安替她讨的贵人封号)。
  
  但是这样的说法与溥仪的说法相吻合。溥仪在《我的前半生》中说:“慈禧原来只是个宫女,后来生了孩子,才被封为贵妃”。溥仪与慈禧无仇,他没有必要损她。当慈禧陵墓被盗时,溥仪曾经好痛心,并亲自带人收拾坟墓。其次,入宫,即刻被封为贵人,以慈禧的出身也不太可能占居这样的内庭次主位。她的父亲只是个担任笔帖式的低级官员。看看同治、光绪的后妃们的身份就能知道,选择后妃的条件是有潜规则的,必须是高官的女儿、甚至是皇亲国戚。再说,宫廷档案中也找不到慈禧当初被封为贵人的记录。有她被封为贵妃的金册子、有她的妹妹被选为秀女的资料,没有慈禧进宫时被封为贵人的任何证据,估计根本就是一个谎言,是后来她利用自己手中的权利篡改了这段不光彩的历史。也许溥仪的说法才是对的。
  
  另外,还有一个证据,清朝挑选秀女有一个制度:在旗人之中,皇后及妃嫔的亲姐妹和下嫁的公主的女儿不在被选秀之列。
  
  慈禧的妹妹是咸丰五年被选为秀女,咸丰六年三月二十三日慈禧生的儿子同治皇帝出生。按照正史记载慈禧生儿子之前,咸丰四年(1854年)(20岁),晋懿嫔。
  
  如果真是正史记载的那样,咸丰四年慈禧已经是懿嫔,那么慈禧的妹妹就不在被选之列,不可能被选为秀女。要么是违背了制度做的这件事情(这种可能性很小,因为选秀有很复杂的过程,这事不是皇帝一句话就能解决的,要通过内务府等各种关口,);否则就是像溥仪说的那样,慈禧是因为生了孩子(咸丰六年之后)才被封为贵妃的。之前,咸丰五年(她妹妹选秀的时候),慈禧还什么都不是。
  
  慈禧的身世,据说她原本姓王,叫王小慊,生下来就把她亲妈克死了(乡下人一种迷信的说法),由于家庭贫困,她父亲把她送给了一家家境较好的宋家,宋家给她起名叫宋龄娥。她12岁那年宋家败落了,便把她卖给了山西潞安府当丫鬟,后来惠徵家收养她做女儿,以便代替自己的亲生女儿到宫中当宫女子。慈禧12岁那年是道光年间,道光皇帝老了,不需要再选什么秀女、招什么嫔妃。谁也没法预测老皇帝什么时候死,他的皇子、皇孙又没到婚配年龄。八旗女子有义务到宫中当差,如果碰到这时候进宫,只有当宫女子、伺候主子的份儿。这样的话,进宫当差的女子命运是很悲惨的、前途渺茫。伺候主子伺候得不好,在宫中被打死也是有可能的;更可怕的是主子一怒之下,连整个家族都要倒霉受牵连,那就糟了。八旗子弟他们自家的女儿从小娇生惯养、从不做家务活,自己尚且还要别人伺候,怎能伺候别人。所以,八旗子弟家往往采取收养丫鬟代替自家女儿进宫当差的办法敷衍义务。估计慈禧就属于这种情况。
  
  慈禧很有可能不是咸丰二年选秀入宫,可能要早一些。怀疑理由:一、溥仪说她原来是个宫女。二、宫廷档案中找不到咸丰二年慈禧选秀、被封为贵人的任何记录。三、按正史记载,慈禧进宫时年龄太大,都快超龄了。
  
  溥仪说:“慈禧原来只是个宫女,后来生了孩子,才被封为贵妃”。这就是为什么咸丰五年慈禧的妹妹还有选秀资格,便能说的通了。
  
  那么,读者会问:珍妃和瑾妃不是亲姐妹吗?是的,珍妃和瑾妃是亲姐妹,不光是她们俩,慈禧为光绪帝选后妃的时候,有五个人,慈禧的侄女(后来的隆裕皇后)、珍妃和瑾妃、还有两个备选的也是亲姐妹。慈禧是故意要这样安排,为的是给自己圆谎。
  
  阴谋家慈禧
  
  慈安、同治帝的皇后阿鲁特氏、光绪皇帝还有珍妃,这些人是慈禧命中获取权利的最大障碍,她身边这些人死的时间都非常蹊跷,时间上那样恰到好处,正好符合慈禧的利益。
  
  这些人要么是她获取权利的绊脚石。要么是极度歧视慈禧,使她即使得到了权利,但在心理上作为有权利的高贵的上等人的虚荣心仍得不到满足。
  
  珍妃是在慈禧西逃前被害的,这不用说。珍妃虽不象慈安、光绪那样对慈禧的权利直接构成威胁,慈禧害怕的是珍妃对皇帝的影响力。最让慈禧无法忍受的是:珍妃和同治帝的皇后阿鲁特氏一样不尊重自己,敢与她顶撞。
  
  实际上慈禧最初对珍妃还是很欣赏的,甚至在批阅奏章的时候都允许珍妃在身边陪着。可以想见那情形,慈禧洋洋得意的自认为:瞧我多有本事、料理国家大事、指点江山。皇上他知道什么?所有的事都靠我一个人判断。这是慈禧自己的感觉。另一方面,珍妃看见她一个接一个的错别字层出不穷。珍妃在想:这家伙怎么回事?就凭她这水平!指点江山?
  
  在颐和园的玉澜堂里有慈禧写的一块匾“復殿留景”,景字应该是日在上,口在下,慈禧给写反了,写成这样“”。看见这样的错别字,光绪皇帝和珍妃肯定在私底下窃笑。但是慈禧天生善于狡辩:我是故意写错的,“闭上你的嘴,你才有出头之日。这是我给你的警告”。
  
  如果是一个学识渊博的人,故意写错字以示警告,倒还令人觉得有深意。可是慈禧是一个白字先生,她曾经在压制奕欣时,以同治帝的名义亲拟过一份朱谕,在那份仅三百多个字的手谕中,慈禧写错了十多个字。慈禧对于自己写了那么多的错别字丝毫没有察觉,她以为自己只是偶尔写错,如果有人提醒她,她写的字出了那么多的错误。她会感到羞愧。她会利用她手中的权力把那份手谕更改,可她没有,显然到死她都没有发现这个错误。
  
  慈禧自己的良好感觉和珍妃对她的感觉形成强烈反差。慈禧觉得珍妃是因为她的提拔,珍妃才能成为妃,自己又是这样的伟大、英明,珍妃毫无疑问应该尊重她,她自认为自己是有史以来最聪明的女人。而珍妃不这么想。
  
  同治帝的皇后阿鲁特氏是很有文化素养的人,和珍妃一样,对慈禧很不以为然。慈禧最痛恨别人不把她放在眼里。她之所以嗜权如命,是因为从小到大长期被人瞧不起形成的压抑心情导致的,谁让她一时不快活,她就让他们一辈子不痛快。像慈禧那样的性格是畸形的变态心理。
  
  (一)慈安之死
  
  根据正史记载慈安死于脑溢血,中医的说法是脑中风。正史中:但凡皇家重要人物死得莫名其妙、时间快速、不明不白的,宫廷御医都一律结论为“脑中风”。
  
  正史也记载乾隆皇帝死于脑中风,但是,东陵盗案发生后,清遗族代表紧急赴东陵善后,他们看见“乾隆全身头骨发黑、头骨的眼窝里头有放着荧光。”这一现象很有可能能够证明乾隆皇帝是中毒身亡,乾隆皇帝刚一断气,嘉庆皇帝就把和珅软禁起来使他与外界失去联系,并立即逮捕了他,前前后后做得如此周密,这绝对不是临时立意做出的事情,是有预谋的。正史是不可信的。
  
  所谓正史就是当权者的说法,当权者中有诚实的人、有不诚实的人,那不诚实的人说的话难道也能信吗。
  
  慈安死的时候的状况,翁同和有记录:“……云神识不清、牙紧。未刻两方虽可灌,究不妥云云,则已有遗尿情形,痰壅气闭如旧。酉刻,一方云六脉将脱,药不能下。戌刻仙逝”。
  
  光绪帝死的时候,御医张仲元等人诊得:“皇上脉如丝欲绝。肢冷,气险,二目上翻,神识已迷,牙齿紧闭,势已将脱。瑾拟生脉饮,以尽血忱:人参一钱、麦冬三钱、五味子一钱,水煎灌服”。
  
  从这些史料来看,慈安和光绪的死状有一点相同:“牙紧”“牙齿紧闭”。这就不对了。现在考证光绪帝是急性砒霜中毒死亡,砒霜的主要成分是砷,而“砷”中毒的死人是嘴张开着的。专家说希特勒就是“砷”中毒自杀身亡。并说“砷”中毒之后,人会上气不接下气,呼吸困难(大概就是御医张仲元等人说的:“气险”的意思吧),所以“砷”中毒快死的人会张开大嘴,努力试图呼吸到空气,却吸不到。最后窒息而死。“砷”是一种氰化物,之所以能毒死人,它的原理是:因为它会占用人体血液循环系统当中与氧结合的部分,让人无法得到氧气,中毒的人的身体可能一直想得到氧气,但却吸不到。
  
  慈安和光绪死的时候还有一点是相同的,一直都有人在不断的给他们灌药。在弥留之际他们都“牙齿紧闭”,存在极大的提防心理。在弥留之际他们明白刚刚吃过、喝过的与谁有关。而这个与此有关的人,或许正在扮演着一副想救活他们,一副非常关心的样子。那么他们在提防着的这个人是谁呢?谁是他们的死的最大利益获得者呢?是慈禧。
  
  对于慈安的死,除非有一天像光绪帝那样,有人用科学的方法检测出结果,证明她是正常死亡或非正常死亡,否则没人能说清楚。慈安死于脑溢血,只是慈禧的一面之词,而慈禧又是一个不诚实的人。至于说“慈安对权力不感兴趣,对慈禧构不成威胁,慈禧没有必要害死慈安”。这些话都是经不起考证和推敲的。
  
  的确,就当时慈禧所处的环境,要向慈安投毒比向咸丰帝和光绪帝投毒更加困难,咸丰皇帝到储秀宫走走、看看、坐坐的时候,慈禧可以给咸丰皇帝端上些诸如银耳、燕窝之类的东西食用。
  
  让光绪帝吃东西就更容易,她甚至可以命令他吃下去。光绪帝还得看她的脸色,如果慈禧赏赐,光绪拒绝,慈禧会生气。
  
  慈安就不一样,慈禧既不能命令她吃、又不能诱惑她吃下她想给她吃的东西。但是,慈安有两次生病,曾经不省人事。第一次,同治二年二月九日(1863年3月27日)。第二次,同治八年十二月四日(1870年1月5日)。有了这前两次的经验,尤其是同治的死慈禧认为慈安是有责任的。她早就期盼着了,希望还会有这样的机会。光绪七年(1881年)慈安又一次发病、不省人事的时候,狡猾的慈禧怎么能放过第三次老天爷给她的好机会呢,她绝不能让慈安像前两次一样醒过来,从三月初九到初十,弥留之际的慈安也许能听见慈禧和李莲英之间的阴谋的对话。所以,慈安“牙紧”拒绝吞咽往她嘴里灌东西,药不能下。戌刻仙逝。
  
  我们参观故宫的时候,看见钟粹宫的大殿后面有一口井,这口井和珍妃井一样上面压着一个大圆石头。据说慈禧害死了珍妃,做贼心虚、夜夜噩梦,她非常迷信,认为是珍妃的鬼魂来向她索命,她用同样的迷信的方法寻求自我解脱。让道士、喇嘛之类的人作法,用那个大圆石头把鬼魂压制住,并且还在大圆石头上锁了一把大锁,意思是:我把你的魂琐在井里,不让你出来闹鬼。
  
  在慈安居住的钟粹宫里,这个与珍妃井相同的大圆石头是做什么用的呢?为什么要压这么一个大圆石头呢?这口井里面会不会曾经也投进了某个或某些知情的宫女的尸骨呢?
  
  那么,慈安死的时候,慈禧都有些什么样的表现呢,慈禧的应对在《翁同和日记》里有所记载:即刻召集相关大臣入宫安排后事。慈安死于十日晚八时,慈禧令相关大臣瞻仰慈安的遗容。依照惯例,需传戚属入内瞻视方可小殓,这回慈禧偏不循故例,执意不去叫通报东太后的娘家钮钴禄氏的族人,大臣们也没有人敢言语,一任那班宫女在那里替东太后草草成殓。
  
  慈禧为什么不通报东太后的娘家人?东太后的娘家人平常是会到宫中来探望的,他们认识东太后身边的宫女,如果他们问起某宫女、打听某宫女的下落,慈禧就要露馅了。
  
  如果东太后的娘家人近看遗容,发现她身上、手上有搏斗痕迹呢。据说就有瞻仰慈安的遗容的大臣看见慈安手上有青紫色块,只是没有声张。
  
  (二)光绪之死
  
  2008年11月2日,“清光绪皇帝死因”研究报告会的证据证明,光绪是被砒霜毒死的,被谁毒死的虽不知道,但他死的时间是在慈禧死的前一天。
  
  在此之前史学家都一直认为他是病死,他的医药档案比慈安太后的医药档案制作的更加完整。甚至还有他自述的《病原述略》做佐证,这是一份十分宝贵而且真实的病历,在光绪帝称为“病原”的病历中详细记载了他从小身体虚弱的情形与病情发展、私密、翔实。
  
  从光绪帝自述的《病原述略》中可知,光绪帝自幼多病,有长期的遗精史,身体素质差。这就有问题,总说自己遗精,即使是普通男人也会觉得无趣、羞愧和难以启齿。所以用常人的心态来解释他这本《病原述略》的书留给后人的动机,是不符合逻辑的。是用常理解释不通的。难道他想对别人说:我不行,我一月遗精两、卅次。这种话说给大众,还写成文字,这就难理解了。他身体有病,可脑子没病,不是吗?世界上没有哪个男人会这样说自己。显然,对于有人向他投毒,光绪皇帝自己是深表怀疑的。要不然,他不会不顾颜面说出这样违背常理的话来。他一定是想告诉人们一些事情:有人向他投毒。他是皇帝,会有后人对他的死感兴趣,这一点他知道。
  
  这种猜测不是空穴来风,《病源说略》是以怎样的方式公布于众的呢?1898年,慈禧镇压了戊戌变法。接着想废黜光绪帝,因此便散布谣言,说光绪患病,每天又叫太医院拟假药方,寄发各衙署和各省,药方上的药品、脉案、都表明光绪病势严重,危在旦夕。光绪二十四年八月初十日(1898年9月25日)慈禧以光绪帝名义发布征召名医的上谕,为废黜光绪帝制造舆论。
  
  光绪帝病重的谣传很盛的时候,英、法两国出面干涉了。光绪二十四年九月初四日(1898年10月18日)法国驻京使馆医馆多德,在慈禧特派的端郡王载漪、庆亲王奕劻及军机大臣的共同监视下,自带翻译,来到瀛台为光绪帝诊病。这个时候光绪帝亲自交给多德他的《病源说略》,多德先是恭阅了《病源说略》,然后才询问了病情。
  
  光绪帝在求助,在强烈暗示。这本《病源说略》在多德到来之前就已经写好,他一定是在等待时机,想找个合适机会把它公之于众。但是有那么多慈禧的耳目监视着,他没有办法。我们现在的人仍然像当初那位法国驻京使馆医馆多德一样的迟钝,仍未领悟到他的暗示。《病源说略》顾名思义,可不可以理解为“述说病的来源”。
  
  现在的证据证明,光绪是急性砒霜中毒而死的。他处于壮年,对他慢性投毒已经满足不了慈禧的耐心了。慈禧知道自己快不行了,才下定了决心。她“不能死在光绪前头”,如果她死了,光绪皇帝还活着,就像她自己和慈安一样。慈安曾经是多么威风,自己曾经多么的不是她的对手,可是人一死,又如何呢。慈禧亲身经历了那翻云覆雨、黑白颠倒的事实。如果她死在光绪前头,光绪会跟她一样。
  
  (三)咸丰之死
  
  慈禧是一个投毒高手,在光绪自述的《病原述略》这本书里,应该能够找得到证据。有一个细节不知大家是否注意到,就是咸丰皇帝死之前的表现“咸丰在性事上表现得象个不屈不挠的战士”,他是清朝所有的皇帝当中最好色的一个皇帝,他一直纵情声色,御医建议他常饮鹿血,这样既可以治病,又可以壮阳。有人把他的这些举动理解为“好色”,也有人说《苦命皇帝咸丰》是自杀、是“以醇酒妇人自戕”。因为英法联军入侵,“他豁出去了、不想活了。”一个封建社会的庸君,他不可能有这样的觉悟。他应该是身体不舒服,他一定是曾经也遭遇了和光绪帝同样的遭遇——遗精。喝鹿血可能只是为了治病,并不只是为满足性欲,是身体不舒服万般难耐。一边肾亏、一边喝鹿血进行大补,什么人也经不起这样的折腾,于是一命呜呼。
  
  在这里我们虽不能说,因为在《病原述略》这本书里可能找到证据,以此类推咸丰也是被慈禧害了,时间太过久远,取证困难。但是这种现象难道不奇怪吗?那时咸丰只有唯一的一个慈禧生的儿子存活了下来,那时的慈禧已经失宠多年,如果咸丰再有一个别的妃子生的儿子,那将对她多么不利,将来有可能她什么都不是。
  
  如果慈禧掌握了一门巧妙的杀人技术,这门技术能极大的满足她的野心,她是不可能不使用的。
  
  如果一个人被害,人们找不到凶手,那么看看被害者死后真正利益收获者是谁,就不难猜到凶手。翻一翻档案:咸丰六年(1856年)三月二十三日慈禧生的儿子同治皇帝出身。咸丰六年(1856年)咸丰皇帝就“身倦体弱”不时卧病(根据:《说慈禧》第三讲第二节内容,作者隋丽娟)。时间上很巧合。
  
  咸丰是个瘸子,脸上长有麻子,好酗酒、酒醉之后喜欢打人,酒醒了再向人道歉。这样的性格、这样一副德行,女人能爱他到什么程度,能爱他吗?尤其是慈禧,进宫时她已经17岁了,是大龄秀女,她在外面的世界里见识过、经历过,据说荣禄就是她的旧情人。她可能早就对别人心有所属。
  
  如果再把咸丰与恭亲王做比较,咸丰的形象就更让慈禧悲从中来。我们平常看到的恭亲王的照片都没能真实的反应那人的容貌,但在有些官方才拥有的正式的档案中,恭亲王的照片清晰、俊美、是少有的美男。与有些小说中的描写极相吻合。
  
  据《慈禧传信录》载:“一日帝御圆明园,共后妃宴天地一家春。酒半,枢府奏,英法军已陷天津,帝痛哭起,罢宴。孝贞与诸妃皆泣,后独进曰:事危急,环泣何益,恭亲王素明决,乞上召筹应付。
  
  由此看来英法军攻打天津之前,慈禧是见过恭亲王的,至少也是听说过。要不然她怎知“恭亲王素明决”。看看后来慈禧在对待恭亲王的态度和作法上,一次次提拔、又一次次的打压、打压之后又再提拔。
  
  与其说是在打压,还不如说是在挑逗,是朝三暮四的女人的无耻的挑逗,逼他向她妥协。
  
  (四)珍妃之死
  
  对于珍妃的死一般人都相信崔玉贵的说法,崔玉贵说:庚子年七月二十日中午老太后要在未正时刻召见珍妃,于是派他传旨,珍妃见了老太后,两个人有争执,老太后一气之下说了声:“来人哪,把她扔到井里去”就这样崔玉贵和王德环一起连楸带推,把珍妃推到贞顺门内的井里。
  
  但是在《宫女谈往录》中有这样一段叙述:
  
  辛丑年回銮以后,为了掩盖老太后的残暴,为了缓和国内外的舆论,说珍妃担心自己受辱,在洋人进宫前,投井殉节,特命珍妃的娘家,下井打捞。按规矩,嫔妃的家属,根本不许进宫,除非嫔妃生孩子。平常家属要买通大太监,才能和嫔妃通消息,这也是太监们的一笔收入。现在让她家里人捞尸,这是天大的恩典。
  
  珍妃生于光绪二年(1876年),姓他他拉氏,属正红旗,在娘家瑾妃大,排行第四,珍妃行五(她的家族民国后改姓唐)。光绪十四年进宫,13岁,曾住东六宫之一的景仁宫,光绪二十年(1894年)册封为珍妃。貌美、聪慧、喜书画,颇得光绪钟爱。曾因触犯隆裕,在太后的支持下遭到拷打,降为贵人,后又复妃位。光绪二十四年戊戌变法,被慈禧幽禁在宫内东北三所。二年后,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八国联军进北京,被慈禧投入井里。死时年仅25岁。我们可以说是同时代人,她仅比我大5岁,一切经过差不多都是我亲眼看到的,所以我对她知道得比较清楚。
  
  打捞尸体的时间,记不太清了,大约是回銮以后第二年春末开始打捞的。天还冷,自然和推下井的情形不同了。由贞顺门里到乐寿堂,划为一个禁区。先焚香做佛事,彻夜念经;由萨满跳神,引魂到景仁宫。娘家的人罗拜在地,瑾妃致祭,因亡人为大,瑾妃行叩拜礼。贞顺门里偏东的北墙上,露天的有一木龛钉在墙上,是祭奠珍妃的,正面对井口;两边有黄布帘挂在木龛内,木龛外的两边像挽联似的挂着两竖幅黄布,像对联贴在墙上;龛中间上边挂着一横幅黄布,像横批一样,也贴在墙上。奇怪的是都没有字。据说龛里头也没有字。那时我已离宫了,都是老刘对我讲的(1946年秋,我们和老宫女一起逛故宫时,木龛还在)。
  
  “先打捞上来的是一领破竹席子,据说当初裹珍妃用的”。据打捞的人讲,尸体面目浮肿,已经辨认不出五官了。因为井口很小,容不下两个人,是把井口拆开打捞的。
  
  书中这段说“先打捞上来的是一领破竹席子,据说当初裹珍妃用的。”而崔玉贵说珍妃是活着的时候被推下井的,推下前还挣扎、还叫喊。崔玉贵在撒谎。如果真是他说的那样,就不存在“一领破竹席子”了。崔玉贵的话与老宫女的说法有矛盾。依据老宫女的说法来推测:珍妃是用一领破竹席子裹着被投入井中的,说明珍妃被投到井里之前就已经死了。如果珍妃还是活着的,她怎能安安静静的允许人把她用一领破竹席子裹着自己,然后投到井中呢。
  
  再说,象慈禧那样老道、阴险、毒辣的女人,在逃跑的前一天下午,还没做好准备,是不太可能的。时间已经来不及了,让珍妃活着,给她吵吵嚷嚷的机会,结果会怎样?不知道会发生什么呢。所以这不是慈禧的性格。
  
  再比较一下崔玉贵和老宫女何容儿的话,谁的话可信呢?崔玉贵的话是他一个人说的,虽说他自己说了有个叫王德环和他一起,但要看是什么时候,是二十日、还是二十一日。二十日办事是老太后吩咐他一个人办,肯定就只有他一个人,他一个奴才是不敢违抗的。而老宫女的话就不一样,从井里打捞珍妃的时候,肯定有许多宫中的太监亲眼看见过打捞过程,这些看见过的人会说的,实际上老宫女就是听她老公刘太监说的。老宫女的话比崔玉贵的话可信度要高,老宫女只是无意识间透漏出真情,并不包含个人利益或感情色彩。崔玉贵那样说可能是被收买了的原因,有极强的目的性。他和慈禧之间一定有笔肮脏的交易。
  
  慈禧西逃、回銮之后,为安抚光绪帝,派人把珍妃的尸体打捞上来,重新装殓,厚葬,并把罪责推在崔玉贵身上。按理这是死罪,但只是削去崔玉贵二总管的职务,送回庆王府。不久,崔玉贵又回到皇宫,在慈禧太后身边伺候。1908年慈禧光绪死后,崔玉贵出宫,给立马关帝庙捐680亩地。
  
  崔玉贵很有钱,这钱很可能来自那笔肮脏的交易。捐献也不可能把他的财产的百分百全部都拿出吧,自己至少留有少半,他至少拥有一千亩地,才能捐出680亩地,那么一个太监的正当收入怎么可能有至少一千亩地呢。崔玉贵的晚年生活过得很滋润,和老宫女刘太监相比差距太大了,崔玉贵长寿、还收养了养子,经常在有钱人出入的茶馆里喝茶、听书、聊天。这就不能不让人怀疑他的收入状况。
  
  其次,崔玉贵为什么要捐献呢?是好心、善良?也许吧;不过古人是很迷信的,他发死人财,从死人那里捞到好处,也有可能他怕遭报应。
  
  在《宫女谈往录》里还记录了慈禧贴身宫女何容儿的晚年回忆,何容儿说珍妃之死是在慈禧逃跑的前一天下午:
  
  我和往常一样,陪侍在寝宫里,突然老太后坐起来了,撩开帐子,平常撩帐子的事是侍女干的,今天很意外,吓我一跳,老太后匆匆洗完脸,自己走出了乐寿堂,我心理有点发毛,赶紧叫来慈禧的贴身宫女小娟子,老太后说:“你们不用侍候。”我们眼看着老太后自己往北走,快下台阶的时候,见有个太监请跪安,和老太后说话。这个太监也没陪老太后走,他背向着我们,瞧着老太后单身进了颐和轩,大约有半个多时辰,老太后出来了,铁青的脸皮,一句话也不说。就在这一天、这个时候、这个地点老太后赐死了珍妃。
  
  通过这些各种各样的说法,我们可以尝试着来还原一下珍妃之死的真相:
  
  光绪二十六年七月二十日(1900年8月14日)中午,慈禧把大量砒霜掺进珍妃的饭菜,可能在这之前珍妃已经被饿了两天了。慈禧自己午餐之后,在寝宫午睡,她一点没有睡意,她在等,等待珍妃吃饭之后药性发作,估计时间差不多了,突然老太后坐起来了、撩开帐子、匆匆洗完脸、走出了乐寿堂,来到颐和轩,崔玉贵已经按照约定的时间在此等候了,他们来到禁闭珍妃的北三所,打开门的时候,珍妃快要死了、正在上气不接下气地抽搐着。慈禧很有可能是恶狠狠地看着她挣扎,临死前的珍妃很有可能要求见光绪皇帝一面,遭到慈禧的拒绝:“皇帝也救不了你。”
  
  大约有半个多时辰,珍妃完全断了气。慈禧对崔玉贵说:“你还不下手?赶快抱着她扔到井里去!”看见被毒死的珍妃可怕的面孔,崔玉贵腿都吓软了,但还知道狡辩说:珍妃怎么也是个主子,我能抱她吗?慈禧看出他是害怕,建议说:那就把床上的竹席子拿下包着,给我扔到井里去。阴历七月二十日正是天热季节,床上垫着竹席子,于是就地取材,拿下床上的竹席子包裹着珍妃一块儿扔到了井里。
  
  老宫女何容儿说这段时间慈禧去了大约有半个多时辰,中国古人说的一个时辰相当于现在的两小时,半个多时辰就是一个多小时,在这一个多小时里慈禧都做了些什么呢。何容儿还说:慈禧回来的时候“铁青的脸皮”说明她和珍妃斗过嘴,怎样斗嘴、都说了些什么呢?这个,只有崔玉贵知道。估计:珍妃为自己辩解“我没有应死的罪”。崔玉贵说的这句话像是真的。
  
  看那些书,崔玉贵说的那些话,给人感觉不像是他臆造的假话。每个人说出的话都很符合人物性格。他说慈禧说的话就真像是那么回事儿:“不管你有罪没罪,也得死!”。
  
  慈禧西逃、一年之后回銮,因为珍妃的死,舆论哗然,为给自己罪责开脱,她找来崔玉贵,崔玉贵见老太后一个人空落落的坐在那里,一个侍女也没有,心理觉得很奇怪。这时的慈禧很有可能是眼泪一把、鼻涕一把的,她一生中最擅长于这样的表演,大概是小时候因家境贫困,经常给人家当号丧女子的原因吧。她对崔玉贵:“我当时并没有要把珍妃弄死的心,可是有什么办法呢,洋人要打进城里来了,外头乱糟糟的,谁也保不定怎么样,万一受到侮辱,那就丢尽了皇家的脸,也对不起列祖列宗,我是有苦处的,你应当明白,是不是?”
  
  崔玉贵知道自己只不过是一个奴才,平常威严的老佛爷愿意这样低三下四的对他说话,心理早早的就折服了,连称“是”。
  
  接下来慈禧向崔玉贵承诺,只要崔玉贵说“珍妃是自己跳井死的”。就给予他经济实惠,算是对他的补偿。
  
  当崔玉贵明白了找他来是为这么一件事,便心领神会,毅然决然答应下来,不仅答应下来,还拍着胸脯自告奋勇地:“珍妃是我推下井的。”慈禧一听这话正中下怀,她答应崔玉贵只要等上一段时日,等风声过后,会让崔玉贵重新回到皇宫,原来做什么的,今后依旧仍做什么。崔玉贵知道,慈禧这样的人只要拔根汗毛,都比他的腰还粗。更何况是为了买通他。就这样,两人做成了这笔肮脏交易。
  
  崔玉贵到死都没说出真相,他也没有必要说出,因为到他死没有人追究他的责任。他没有危险。崔玉贵庆幸地说:老太后虽然对他亏心但并没有对他狠心,到底还留了他一条小命。他的意思是说老太后没有杀人灭口。慈禧没有必要杀人灭口,如果崔玉贵莫名其妙的死了,人们联想起推珍妃下井的事,岂不是不打自招。
  
  说崔玉贵撒谎,还有更多的证据,在不同场合,他的说法也不一样。在《宫女谈往录》里,崔玉贵对何容儿和她老公刘太监这样说:七月二十日那天中午,……老太后吩咐我,说要在未正时刻召见珍妃,让她在颐和轩侯驾,派我去传旨。说到这,崔玉贵激动起来了,高喉咙大嗓门的嚷着(无缘无故大嗓门说话,人在撒谎的时候的特征):“我就犯嘀咕了,召见妃子例来是两个人的差事,单独一个人不能领妃子出宫,这是宫廷规矩。我想应该找个人陪着,免得出错。乐寿堂这片地方,派差事的事归陈全福管,我虽然奉了懿旨,但水大也不能漫过船去,我应该找陈全福商量一下。陈全福毕竟是老当差的,有经验,他对我说:‘这差事既然吩咐您一人办,您就不要敲锣打鼓,但又不能没规矩,现在在颐和轩管事的是王德环,您可以约他一块去,名正言顺,因为老太后点了颐和轩的名了,将来也有话说。’我想他说的在理。”(屁话,水大也不能漫过船去,老太后要他一个人去,他敢自作主张约王德环一块去吗?崔玉贵只不过想炫耀老太后多么信任他,竟然破坏了规矩要他一个人办差)。
  
  但是,崔玉贵在公众场合不是这样说的。在茶馆里他又是另一种说法,有人把他在茶馆说的话记录了下来,该文章如下:
  
  当年居京之时,常到鼓楼广庆轩茶馆听说评书。它位于什刹海东岸,义溜胡同路北,里面十几张八仙桌,能坐百十来人。屋子宽敞豁亮,前面有个小台,台旁挂着一副木刻对联,上联是“言易招尤且谈风月”,下联是“容多知已不着衣冠”。听客们一边喝着茶,一边海阔天空地闲聊,说什么的都有,只有当说书的一拍醒木,听客们才从喧闹中安静下来。
  
  这里的听客非同一般,颇有一些知名人物。如一度准备继承帝位的大阿哥溥隽(人们戏称他“万岁爷”),当过前清步军统领的江朝宗,名画家溥心畲,末科状元刘春霖等等。茶馆两头号的桌子常常围着几位老人,他们穿着长袍,腰里束着褡裢,有时穿着坎肩,这是从娘娘庙来的几位太监,大家有时就叫他们“公公”。清朝倒台以后,太监散落四方,住在娘娘庙的太监都是比较有钱的,所以他们能够常来听说评书。其中有位60多岁、个子较高的老人,比较引人注意。他叫崔玉贵。听说他原名崔玉玺,进宫后因“玺”字犯忌,就改名崔玉贵。他是慈禧太后身边炙手可热的一名太监。一天,在开书之前,大家正闲聊天时,忽然有人点名要崔玉贵讲讲珍妃落井的故事,他就讲起来了。
  
  那时,八国联军快要打到北京,慈禧等人已经化好妆准备出逃,临走时把珍妃叫到跟前。慈禧对她说:“鬼子快要来了,你太年轻,留在这里诸多不便,你要明白我的意思,自已想个办法。珍妃明白慈禧要她自尽,就求慈禧饶她一命,她还转过头来央求李莲英救她。慈禧急了,就对崔玉贵说:你还不下手?赶快抱着她扔到井里去!说到这里,崔玉贵解释说:珍妃怎么也是个主子,我能抱她吗?于是就上去把珍妃推到井里,下井前珍妃挣扎了一番,最后头冲下,倒栽下去。崔玉贵的说法是非常重要的。后来我看了很多小说、戏剧都说珍妃拥护和洋人谈判。慈禧要她死时,她不让别人动手,自己勇敢地跳到井里。无疑这是虚构的。有的材料还说一年后慈禧由西安归来,命人打捞珍妃的尸体,捞上来的尸体面目栩栩如生,那更是违反历史真实了。
  
  崔玉贵讲完这个故事,很多人指着崔玉贵的鼻子骂起来:“你这老家伙真缺德,你竟敢害死珍妃!”崔玉贵也不示弱说:“老佛爷的旨意,我能违反吗?”一霎时茶馆里闹腾起来。这时说评书的醒木拍响了,大家才平静下来。
  
  半个世纪的漫长岁月过去了,鼓楼茶馆的印象已经淡忘,唯有崔玉贵说到珍妃之死的情节还深深地印在我的脑海中。
  
  ——摘自网络文章
  
  这样的故事在《太监谈往录》里也有类似的记录:《王祥亲眼看见珍妃被丢到井里》,所说的经过、细节基本相同,其中也说是出逃前,慈禧改变了装束,这个王祥也听到被投入井里的女子呼叫:李安达!李安达。这些都是王祥从门缝里偷看到的。
  
  如果不是崔玉贵和这位叫王祥的太监约定好说同样的话骗众人,那么很有可能这件事情是真的,但是他看到的这个人未必就是珍妃,而是珍妃身边的贴身宫女之类的人,她是从宁寿宫的北三所(囚禁珍妃的处所)里提出来的。她在前一天中午看见自己的主子珍妃吃饭之后迅速死去,她是知情人,慈禧杀人灭口。
  
  崔玉贵知道事情真相,他对何容儿和刘太监说的事情是七月二十日中午发生的事情(是西逃的前一天)这时是他一个人把死了的珍妃投到井里;而在茶馆里说的是第二天早上发生的事,也就是二十一日西逃出发的当天上午发生的事情,慈禧都已经改变了装束,这一次是崔玉贵和王德环两人一起把人推下井的。崔玉贵很清楚死的不是同一个人,但他故意混淆视听,他是慈禧的一条忠实的奴才狗。崔玉贵的话真真假假的混合着,仔细分析、大致能辨别得出,哪部分是真的、哪部分是假的。
  
  有一种说法:慈禧害死了珍妃,至今珍妃还在井里未打捞上来。明明白白珍妃已经打捞上来了并已厚葬,为什么人们还说未打捞上来呢?说不定井里面真的还有一具尸骸,如果有,就是那个宫女。
  
  瑾妃和家人奉命只许打捞珍妃,别人与他们无关。他们打捞上来了珍妃和一领破竹席子,因为一领破竹席子太轻,浮在上面。否则一领破竹席子都不会打捞上来,瑾妃被慈禧捏在手中,她的家人岂敢造次行事。
  
  也许我们可以从《宫女谈往录》这本书里找到更多的证据,这本书里记录的是真人真事、非常真实。难能可贵的是,珍妃死的时候,书中的女主人公何容儿正好在宫中当差。她无意间透露出的消息可以帮助我们了解案情。
  
  从书中的《出逃前狠心剪下两管长指甲》这一章看来,给人第一感觉是慈禧没有作案时间,匆匆忙忙的换了汉族妇女的衣服,说了最后几句话,就出了宫。那么会不会是我们冤枉了这位慈禧老太太呢?因为书中明明白白地写着:“……遇到多困难的事,不许心眼窄,等着我回来!”庚子年老太后出逃前,在宫里这是她说的最后的几句话。就这样领着人,向后走,绕过颐和轩,路经珍妃井,直奔贞顺门。
  
  似乎何容儿可以是见证人,她可以作证,至少在慈禧从换上便装到走出宫门,这段时间慈禧没有杀人。而崔玉贵和王祥却说慈禧化好妆准备出逃前,把珍妃叫到跟前……难道是崔玉贵和王祥在撒谎吗?
  
  但是,
  
  这本书再往后看,就会发现一些问题,何容儿说那是慈禧说的最后一句话,其实并不真实,应该还有她不知道的事情存在;或者是,她知道却不愿意说、或不敢说。
  
  ……
  
  ……慈禧有作案时间。慈禧一群人杀人的那一幕何容儿不敢说。(证据在省略号中)
  
  慈禧杀人如麻,据说镇压戊戌变法时,一夜之间光绪身边的太监全都不知所踪。慈禧活着的时候,每年腊月二十五以后,她住居的西宫的北面的百子门上都要贴出门神来,不是平常民间的秦琼、尉迟恭那样的普通的门神,而是哼、哈而将:东面一位是雷公脸,鸡嘴,右手高高举起降魔杵,一脚跷起来,用左手一指,鼻子里哼出一股白气来,白气很长,直到脚面,白气里裹着一句话:“哼!你来了吗?”地面上有个小妖精被罩在哼出的白气里;西面也是一位神,同样的雷公脸,鸡嘴,右手高高地举起降魔宝杵,一脚高抬起来,用左手一指,嘴里哈出一股白气来,白气很长,直喷到脚面,白气里裹着一句话:“哈!正要捉你!”地面上一个小妖精蜷伏在白气里。这是哼、哈二神在捉妖。就在这“哼!你来了吗?“哈!正要捉你!”的一唱一和下保护着西宫的后门。
  
  这些东西和珍妃井上面压着的大圆石头一样,都能反应出慈禧或者跟慈禧一样的统治层的人物他们杀人之后做贼心虚的心态。慈禧他们想象被自己害死的小宫女们都是小妖精,而自己天生就是命贵。小宫女、小太监们死后变成了小妖精来复仇,他们就寻求这样的迷信方法来解脱自己。
  
  (五)阿鲁特氏
  
  同治帝的皇后阿鲁特氏,这位由慈安做主被立为皇后的女人,性格一定刚毅倔强。光绪元年正月二十日(1875年2月25日),四岁的载湉在太和殿正式即位。她用绝食的方式以死抗争,当时她已有孕在身,她肚子里的孩子才是继承大统的人。怎么能让即是慈禧的外甥、又是慈禧的侄子的载湉当皇帝呢。
  
  绝食闹到这种地步慈安不可能不知道,但是慈禧的阴谋慈安未必能看穿了。当时慈禧住在长春宫,阿鲁特氏住在储秀宫,二人的住所离的很近。慈禧听说大行皇帝同治帝的皇后闹绝食,她故意搬来大量食物,并派人“看护”,实际是监视,这些派出监视的人并要表面时不时的口头劝上两句:“皇后,您吃点吧,身体要紧。”皇后有当皇后的尊严,说出去的话是不能食言的。年轻人脸皮又薄,她怎么能一边说绝食一边又在人的监视下进食呢?所以,没两天功夫就真的饿死了。可怜的皇后。
  
  光绪元年(1875)二月二十日寅刻,阿鲁特氏崩逝于储秀宫。阿鲁特氏死亡当天,两宫皇太后谕内阁:“嘉顺皇后于同治十一年作配大行皇帝,正位中宫,淑慎柔嘉,壸仪足式。侍奉两宫皇太后,承颜顺志,孝敬无违,上年十二月痛经大行皇帝龙驭上宾,毁伤过甚,遂抱沉疴,遽于本日寅刻崩逝,哀痛实深。”这是清廷官方公布的死因,说她因为同治皇帝的死使她悲伤过度,得了积久而严重的病。于本日寅刻死了。但说得含糊不清,难以让人信服。这份上谕中还说:嘉顺皇后非常孝敬两宫皇太后。皇后对慈安是真的承颜顺志,孝敬无违,她甚至敢站在慈安一边与慈禧对抗。
  
  但要说她对慈禧孝敬,这是反语,人都已经死了,慈禧还不忘记挖苦她一顿。在德龄写的书里:慈禧曾亲口说这位皇后看见她就象见了仇人一样,直到这位皇后自杀,她才像是重见了天日。
  
  《李鸿藻先生年谱》载:“其后之崩,盖绝食也。”《清代纪事年表》、《庸盦笔记》等也持这种说法。
  
  (六)光绪生母
  
  爱新觉罗·奕譞(公元1840年-1891年),光绪生父死于1891年。
  
  清德宗光绪22年5月(公元1896年)光绪生母死。
  
  1898年,镇压戊戌变法。
  
  据记载:是月,上数奉皇太后临醇王邸视福晋疾。癸卯,醇贤亲王福晋叶赫那拉氏薨,辍朝十一日,上奉皇太后临邸视殓,越日复往奠祭。懿旨,醇贤亲王福晋薨逝,应称曰“皇帝本生妣”。
  
  据记载:光绪的生母死前一个月内,皇上(光绪帝)数次奉慈禧皇太后的命令,到醇王府邸探望七福晋(七福晋临死前近一个月,慈禧就知道她要死了,现在的医术如此昌明,某个专业的医生说某患者只有一个月的生命期限,可这位患者活个两三年,这样的事情比比皆是。可是在那个年代、慈禧一个非专业人士,她很清楚七福晋马上就要死了,所以让光绪帝去和生母见见面吧,这可是最后的机会了,你都看见了你亲妈是病死的,与我不相干)。癸卯时刻,醇贤亲王福晋叶赫那拉氏去世,朝廷因此事放假十一天,皇上(光绪帝)奉慈禧皇太后命到醇王府看他生母入殓,过了一天又去祭奠亡灵。慈禧颁布懿旨:醇贤亲王福晋去世,应称着:皇帝生母。
  
  据说七福晋,也就是慈禧的妹妹去世的时候慈禧到醇亲王府吊丧,砸了灵堂所有的贡品,并且下令将王府所有的金银珠宝全部给她妹妹陪葬。慈禧为什么要这样做?因为醇亲王府的人怠慢了她的妹妹。问题是:醇亲王府的人怎么敢怠慢她的妹妹呢,七福晋何许人也?是皇太后慈禧的妹妹,是当今皇帝光绪的亲生母亲,光绪皇帝又是醇亲王载沣的同父异母的哥哥,这位七福晋是老醇亲王奕譞的正室夫人,是现在的醇亲王载沣的嫡母,是这个家族的老祖宗。身份、地位何等尊贵,小说《红楼梦》中的老太太岂能与她相提并论。《红楼梦》中的老太太只是一个普通大家族的族长,在她的家族中尚且能尊贵如此。更何况七福晋呢,什么缘故醇亲王府的人要怠慢七福晋,不敢给她大办丧事?他们知道些什么?看见了什么?使他们不敢轻举妄动。
  
  慈禧和她妹妹的关系真的象她表现的那样:她们姐妹俩的关系很好吗?溥杰曾经写过一篇文章《回忆醇亲王府的生活》说:七福晋和七王爷关系不错,后来慈禧在挑秀女时,把一个姓颜札的女子硬赏给七王爷作妾。那么她打算让她的妹妹和这位自己赏的七王爷的侧福晋怎么相处呢?她既不能不尊敬她,因为是太后赏的。要捧着她吧,实在憋气。为什么硬往妹妹嘴里塞辣椒呢?如果她们姐妹俩的关系真的很好,慈禧会这样做吗。
  
  德龄曾经听见慈禧这样说:“你晓得么,打从我小的时候开始,我这一辈子就一直很苦。我从父母那儿没有得到过丝毫快乐,因为我不讨人喜欢。我妹妹总是能得到她想要的一切,而我,则常常不被理会”。慈禧长大之后出息了,她难道不为小时候“不被理会”耿耿于怀吗?她又不是什么心胸开阔之人,所以她不可能没有想法。慈禧比她的妹妹漂亮、聪明,为什么她的父母喜欢她的妹妹,而不喜欢她呢?可能她真的就是个被收养的丫鬟,真的打她小的时候开始,一辈子就一直很苦。未从父母那儿得到过丝毫快乐。
  
  1898年,镇压戊戌变法,在这之前,慈禧几乎没有了一丁点障碍。光绪的生父、生母(七王爷奕譞和七福晋)都死了。无论谁动自己的儿子,作为亲生父母,都不可能无动于衷。如果慈禧的妹妹死在镇压戊戌变法之后,看见自己的亲生儿子被软禁,她当然会出来说话,她要告诉大家:那个叫慈禧皇太后的,我告诉你们她是个什么东西,她是个汉人(清朝祖制规定汉族女子是不能被皇帝迎娶的),她从前只是我们家的一个婢女。这将给慈禧是一个摧毁性的打击。要软禁光绪,慈禧就不能留下这个活口。
  
  那会儿六爷奕欣也没了,他是当时最老资格的皇室成员,他要说一句话,大家都得听。这位恭亲王奕欣那么多年不再述用,不知怎么的突然起用,而后迅速死去,而且是死在镇压戊戌变法之前。时间上真是太巧合。在慈禧镇压戊戌变法行动之前,所有这些阻碍、所有的反对势力都消失了。
  
  就连李鸿章这个仅仅被慈禧认为是帝党的支持者,在这个时候,也都被支开了。李鸿章在戊戌变法前被派往欧洲各国出访,回国之后被免去一切要职。
  
  后来慈禧问李鸿章:“有人说你是康党,你是吗?”
  
  李鸿章回答说:“臣实是康党。皇家的废立之事,臣不与闻,六部则认为的确可以废的。如果说旧法能致富强,中国早就该富强了,何待今日。要是主张变法就指为康党,臣无可逃,实是康党。”
  
  慈禧听了,默默不语。心理大概在想:这家伙,当初幸好把他支开了,要不然,还真不知道会发生什么糟糕的事情呢。
  
  (七)慈禧的女皇梦
  
  光绪帝的师傅、大学士翁同龢光绪二十三年(1897)五月初七日的日记明确记着:
  
  “园寝有银杏一株,金元时物,似前月廿三事,懿旨锯去。”
  
  翁同龢落笔简单,略去了前因,只记了后果。简直让人摸不着头脑。
  
  这是怎么回事呢,原来在北京西郊的妙高峰下,有一座俗称“七王坟”的园寝,这是清朝醇亲王奕譞(光绪帝的生父)的茔地。据说奕譞死后多年,园寝上的一棵古树竟被慈禧太后下令砍去。
  
  关于古树被伐一事,记载最详细的是王照的《方家园杂咏纪事》:内务府大臣英年,素讲堪舆(风水),曾为慈禧太后择定普陀峪万年吉地。他急着想升官,就找机会对太后献媚说:“醇王园寝有古白果树一株,高十余丈,树阴数亩,形如翠盖,罩在墓上,按地理有帝陵之象。而且白果的白字,加于王字之上,明明是个皇字,于皇家本支不利,应请旨速伐此树。”太后就说:“我就命你等伐之,不必告他”。“他”即指光绪帝。内务府诸臣虽领懿旨,谁也不敢轻举妄动,于是奏闻皇帝。光绪帝不许,并且严厉下谕:“尔等谁敢伐此树,请先砍我头!”诸臣只好又去请示太后,太后态度如旧。相持月余。一日,光绪皇帝退朝,听太监说,太后已于黎明带内务府人往醇王园寝。光绪帝急忙命驾出城,奔至红山口,遥见亭亭如盖的白果树没了踪影,不禁号啕大哭。连哭二十余里,至园,太后已去,树身倒卧,数百人正围着砍树根。周围还挖了十余丈的深池,用千余袋石灰沃水灌其根,以防止复生芽蘖。光绪帝默然无语,步行环绕墓三周,顿足拭泪而归。
  
  怎样解释慈禧太后对一棵白果树如此心存耿耿?有人会说:“风水”之说似乎有些牵强,醇王奕譞生前谨小慎微,对她不敢有丝毫冒犯,死后被追谥号曰“贤”,太后似乎没有必要对他园寝上的一棵古树下此狠手。所以,也有可能,这是她对亲政后锐意变法、越来越不听话的光绪帝日益不满,借此发出一个警告。此事不久,发生了著名的戊戌变法和戊戌政变(1898)。光绪帝被太后软禁。
  
  这样的说法对吗?
  
  慈禧如果真能如此科学的、理性的考虑问题,那么,这个国家可真是有救了。可她根本不是一个理性的、科学的考虑问题的人,了解她的人都知道,支持她对事情做出判断的是迷信思想。也许一个梦、一个算卦、一朵花在不该开的时节开了,对她都是一种极强的心理暗示,都是她判断事情的依据,她每行事、出行之前必先算上一卦,这是她的习惯。
  
  如果慈禧真是想警告光绪帝,她就应该大张旗鼓的干,而不是悄悄地“不必告他”。慈禧说得很清楚:“我就命你等伐之,不必告他”。
  
  所以,“风水”之说,就是慈禧对这棵白果树心存耿耿的解释。她是一个迷信的人、愚昧的人,迷信充斥着她的整个人生。
  
  内务府大臣英年对慈禧说“醇王园寝有古白果树一株,高十余丈,树阴数亩,形如翠盖,罩在墓上,按地理有帝陵之象。而且白果的白字,加于王字之上,明明是个皇字,于皇家本支不利,应请旨速伐此树。”他说的:“……于皇家本支不利……”这“皇家本支”具体指谁呢,按照正史记载,醇亲王奕譞的福晋是慈禧的亲妹妹,那么对于慈禧来说自己的儿子同治已经死了,最亲近的人也就是光绪,那为什么要干对光绪不利的事情呢,对于慈禧来说,除了同治、光绪,皇家本支除非是她本人,否则再没有别人。
  
  慈禧平常喜欢给身边的女人们讲武后(武则天)和吕后的故事。听得那些女人都腻了,可她还是不厌其烦的、津津乐道的、乐此不疲的一遍又一遍反复地讲这些故事。这种事情传出去,让内务府大臣英年这样想升官人知道,或许他会认为这是某种契机。于是,向慈禧鼓吹什么“……于皇家本支不利,应请旨速伐此树。”除此之外会不会还有什么不为人知的话呢,他会不会把“于皇家本支不利”这样的意思延伸下去。慈禧听了这些话之后,日有所思、夜有所梦,她一定是做美梦自己当上女皇了。正好这个时候闹义和团。
  
  义和团打着“扶清灭洋”的口号,他们有忠君思想。不过,这里的“忠君”应该理解为效忠慈禧太后而非光绪皇帝。在义和团的口号中,有“杀一龙二虎三百羊”,其中的龙就特指光绪皇帝。义和团中有的人武艺高强、练过气功,他们宣称自己刀枪不入,当慈禧听到义和团刀枪不入的宣传,考察之后确定有天兵天将帮助的时候,慈禧信以为真,认为可以阻拦外国人的入侵了。
  
  有大臣英年的蛊惑、有义和团刀枪不入的神话、加上慈禧日思夜想,有梦的征兆,这个老女人便觉得自己可以做武则天第二了。既然是有神来助,当然就不必用人的思维考虑问题了,就不必讲究什么策略、什么逐个击破,不必了。她同时向各国宣战,总共加起来有十一个国家。这家伙真是吃了熊心豹子胆了。
  
  她立溥俊为大阿哥——皇位继承人。但是这个溥俊只是一个过度、一个跳板。现实若如她所愿(神帮助她战争取得胜利),她成功了的话,那么她会另外换一个大阿哥,如有反对的便杀掉;然后再换一个、再杀反对者。就像武则天不断的换太子,换得大臣们麻木了,懒得管了,爱换谁换谁。这个时候皇位就是她自己的了,这是她的如意算盘。
  
  可惜她没能成功,只第一站就彻底失败,还差一点让她那条老命性命不保,更别说当女皇了。
  
  当她回过神来,发现不是那么回事,她不得不杀了主战的大臣、与十一个国家签订了《辛丑条约》之后,终于保住了她那条老命。而那个素讲堪舆(会看风水)的内务府总管英年,也没遭好报。在庚子事变中因“庇护拳匪(义和团)”被斩首于西安。这个时候的慈禧一定恨极了他,那么大把年纪了她还要在西逃路上餐风露宿,这笔帐都得算在这人头上。
  
  慈禧与肃顺
  
  (一)关于密诏
  
  ……如果咸丰皇帝真的留下过密诏,肃顺绝对是知情人……
  
  (二)辛酉政变
  
  ……
  
  慈禧与恭亲王
  
  (一)金苹果属谁
  
  古希腊的神话故事说:在英雄珀琉斯与海洋女神忒提斯结婚的婚礼上,奥林匹斯众神都参加了,只是没有邀请不和女神厄里斯,因为她在的地方一定会发生争吵和纷扰;但厄里斯却因为这件事恼羞成怒,自己来到了婚礼现场,向众神掷出了一只黄金苹果,上面写着“送给最美的女神”。天后赫拉、智慧女神雅典娜和爱神维娜斯都认为这只苹果应该属于自己,她们争斗起来。因此事还引发了著名的特洛伊战争。
  
  咸丰皇帝是一个爱折腾的人,在他死之前,他像不和女神厄里斯一样,也上演了这么一曲。他把他六岁的儿子托付给肃顺等八大臣,可又担心八大臣重蹈清朝初年鳌拜的覆辙,咸丰帝又给皇后和懿贵妃(即后来的慈安和慈禧)各一枚印章,用来钳制八大臣的权利。咸丰皇帝刚一闭眼,八大臣和慈安慈禧便打得头破血流。都认为咸丰帝把最高权利的这只金苹果是留给自己一方的。他们为此先是发生口角:
  
  首先,两宫皇太后向八大臣传懿旨要看折子;因为只有看了折子才能盖章。否则什么情况都不了解,只能稀里糊涂的盖章。
  
  肃顺表示反对:谕旨由大臣拟定太后但钤印弗得改易章疏不呈内览。意思是说:谕旨有赞襄政务王大臣拟定,太后的职能就是盖章,无权更改上谕的内容,奏折也不给太后看。
  
  慈禧质问:这样一来太后不就成了盖章的机器了吗?这就是先帝的意思吗!要是这样简单的话,盖印这个活儿找个太监都能干!
  
  肃顺表示:太后圣明,您理解得十分正确,太后的职能确实就是盖印。无权过问政务决策,太后要是嫌麻烦,把印交出来也是可以的。
  
  两宫皇太后见自己不是八大臣对手,便找小叔子恭亲王奕欣来帮忙,经过一番密谋,就有了山东道监察御史董元醇上的折子,折子的内容是请求两宫皇太后垂帘听政、和恭亲王奕欣辅政。八大臣见了折子火冒三丈:两个女人不仅挣得了看奏章的权利,居然还想垂帘听政,还想挤兑我们八大臣想让奕欣跟我们分享辅政权,真是得寸进尺。
  
  于是朝堂之上八大臣脸红脖子粗地跟两宫皇太后顶撞起来,载垣说:我们受先皇托付赞襄政务不能听命于皇太后请皇太后看折子亦属多余。
  
  八大臣中的杜翰也说:太后如果听信他人臣不能奉命。
  
  之后,八大臣起草了一道上谕,以皇帝的口吻痛斥董元醇,强调祖宗家法从无太后垂帘一说,赞襄政务王大臣受先皇遗命,体制不容变更。并命令臣子今后不许再讨论太后垂帘一事。写完之后,派人把这道谕旨送给两宫皇太后,请她们盖印之后颁发全国。
  
  这两宫皇太后当然不肯盖印,驳斥董元醇也就是驳斥自己一方。
  
  于是,八大臣和慈安慈禧来了一次大的较量:我们有印章,皇太后的权利比你们赞襄政务王大臣的权利大,我们不盖章,你们说的话不能算数;八大臣针锋相对:赞襄政务王大臣是由大行皇帝任命,比你们皇太后的说话算数,我们罢工,光有印章,你们什么事情也干不了。
  
  他们真的“罢工”。并扬言两宫皇太后不在驳斥董元醇的上谕上盖印,决不复工。
  
  两宫皇太后在热河十分孤立,又对政务一窍不通,每天全国各地大量奏折送到热河不加处理,国家机器不能运转,朝政处于瘫痪状况。两宫皇太后不得不盖印,于是驳斥董元醇的上谕生效,颁发全国。八大臣这才复工。双方交战第一局两宫皇太后败下阵来。
  
  虽然八大臣大获全胜,但权利争斗仍未结束,这败下阵的一方哪里肯就此认输呢,但凡争夺国家统治权,没有个你死我活是不会结束的……
  
  (二)叔嫂联手
  
  ……
  
  (三)皇位传承
  
  ……在溥伦、载澄、载湉这三个人中,慈安想联合恭亲王,她偏向于让恭亲王的长子载澄
  
  继承皇位,但载澄年龄偏大,他比同治帝还大两岁,选择他就意味着慈安立即还政于新皇帝。
  
  如果慈安选择溥伦呢,慈禧就会和恭亲王联合起来反对她,这样一来,她不但不能增强自己
  
  的实力,反而会使自己的实力削弱。她绝不会置自己于如此尴尬的境地,慈安是一个做事
  
  非常稳健的人,她总是让人心服口服。排除载澄、溥伦,选择载湉不仅对慈禧是最有利的,
  
  对慈安也是。慈安不介意载湉是慈禧的亲外甥、亲侄儿,即便是她的亲儿子又能怎样?
  
  她一样能把握得住,所以这一点她并不担心。
  
  ……
  
  (四)尴尬的圣母皇太后
  
  ……
  
  (五)慈安崩
  
  (六)置换军机
  
  ……
  
  (七)恭亲王子嗣
  
  ……
  
  慈禧与光绪皇帝
  
  (一)太后号丧
  
  (二)失去亲爹娘
  
  (三)戊戌变法
  
  慈禧与大臣
  
  屈指数来晚清的名臣名将对国家有重大贡献、或者有重大影响的,又与慈禧有关的人就那几个:左宗棠、李鸿章、袁世凯等人。
  
  曾国藩
  
  曾国藩(1811——1872年)是清朝政府镇压太平天国的功臣,为清王朝平定了天下。他是道光、咸丰、和慈安这三个人的时代的臣子,跟慈禧扯不上什么关系。但是慈禧却有整饬吏治、重用汉臣的名声在外,这是怎么回事呢。
  
  慈禧熟悉一些历史典故,当她检查同治小皇帝的阅读课本时,发现了明朝时,张居正专门给小万历皇帝绘画的一本图文并茂的小人书历史课本《帝鉴图说》,慈禧如获至宝,本应给小孩看的图书,她落下,自己看。
  
  她一定知道春秋时子罕的故事,宋国的国君手下有个臣子叫子罕,子罕对国君说:国君啊,咱们统治人民不就是两柄吗,“赏”和“罚”。百姓都喜欢“赏”不喜欢“罚”要不这么着吧,大家喜欢的“赏”这个权力你掌握,那个“罚”人家不喜欢的权力,得罪人的事我做。宋国国君一听这人够哥们儿,得罪人的事他去做,我专做好事。国君管“赏”,子罕管“罚”。结果怎样呢?结果是官员和老百姓固然盼望“赏”,他们更加害怕“罚”。结果这些人都投靠子罕,成了子罕的死党,都听子罕的话。一年以后子罕把这个诸侯干掉了。
  
  慈禧和慈安两个在处理事情时,总是一个扮红脸一个扮白脸。得罪人的事情慈禧做。每当慈安的工作出现瑕疵,受到抨击的时候,慈禧立刻站出来:
  
  “这事是我做的,崇厚与俄国的《里瓦几亚条约》没有签好,崇厚是我派出的,我跟他说过,可他不听。”实际上,崇厚与俄国签约之时,慈禧已经处于被软禁状况,哪里轮得到她派他出。她有什么资格派崇厚。
  
  “天津教案发生后是我让曾国藩向洋人道歉,与慈安太后不相干。”这样做一方面她可以巴结讨好慈安,另一方面对大臣又可以起到一定的震慑作用。通过类似这样的事情,也许在曾国藩看来,慈禧还算得上是个仗义的人、敢于担当。所以,在慈安杀安德海的时候,曾国藩说:“吾目疾已数月,闻是事,积翳为之一开。稚璜(丁宝桢)真豪杰也!”表面上看是赞同杀安德海。但又说“吾目疾已数月”他留了一手,让慈禧可以理解为:真轮到他去杀的时候,或许他会以眼睛看不见为借口推脱。
  
  天津教案:1870年6月21日凌晨,天津知府刘杰带领当地百姓与设在望海楼的天主教堂发生激烈冲突,轰动一时的天津教案爆发。
  
  天津教案缘于天津望海楼的育婴堂里有多名中国婴儿,因为感染突发性的传染病而致死,当时不明真相的中国老百姓就围攻教堂。在这个过程中,法国驻天津领事丰大业非常蛮横的进行干预,最后丰大业被愤怒的群众打死了,并且还有十多名传教士也在这个事件中被打死,并火烧了望海楼教堂。三天后英法舰队直逼大沽口集结示威,以法国为首的七国公使,联合向总理衙门抗议,要求将相关官员处死。事关重大,慈安将全部寄托放在当时在任的直隶总督的曾国藩身上,希望他能迅速将事态平息,然而,身为礼学大家的曾国藩对外交手段并不擅长。加上他凡是认真、倔强,和洋人的几番周旋竟无计可施,只得决定斩杀20多个所谓“闹事”民众,将直接责任人:天津知府、知县充军流放。一厢情愿的希望尽快了结此事。岂料如此一来舆论哗然,软弱、辱国等罪名纷至沓来。弄得他本人也觉得内心愧疚于神明、身外对不起公众舆论。而后他病了。又因两江总督马新贻离奇遇刺案件,清廷把曾国藩调回了这个湘淮系盘根错节的根据地。
  
  天津教案的结论是:按照慈禧皇太后的旨意,醇王奕翾和年迈体弱的曾国藩向洋人屈膝求和,二十多个无辜者的尸体躺在天津的法场上。把斩杀20多个所谓“闹事”民众的事情,和软弱、辱国等罪名都给了慈禧,说是她的旨意。实际上与她有何相干。
  
  是慈安派曾国藩处理天津教案,而不是慈禧,这话有证依据吗?应该是有的,其一:1914年出版的《清朝全史》记载:“同治改元之初,即知曾文正公之贤,授为两江总督。文正感其知遇,尽心谋国。而东宫(指慈安)则自军政、吏治、黜陟、赏罚,无不咨询文正而用其言。”于是当时遂有“至军国大计所关,及用人之尤重大者,东宫偶行一事,天下莫不额手称颂”之说。这里说的曾文正就是曾国藩(初名子城,字伯涵,号涤生,谥文正。汉族,湖南省长沙府湘乡县人)。
  
  其二:当时是慈安当家,“赏”和“罚”还有“大举措”都由慈安决定。“当时天下称东宫(慈安)优于德,而大诛赏大举措实主之。西宫优于才,而判阅奏章,及召对时谘访利弊,悉中款会。”
  
  那会儿的清廷最高统治层大家彼此相处甚是默契,表面上看一团和气,和谐的不得了。慈安在世时,不好的事情是慈禧干的,慈安死后,好的事情也归纳到了慈禧的名下,给我们感觉慈禧一直都在独揽朝政,我们普遍都认为慈禧统治了中国47年,近半个世纪。但是仔细想想:她的统治只能是从1881年开始算到1908年她死去结束,27年间,她统治中国27年。这是中国近代史上最最丧权辱国的27年。仅仅27年她就把个国家弄成那样,辛亏不是47年。
  
  1861年咸丰时代结束到1881年慈安去世,这20年间是慈安统治中国,慈禧在这期间只配敲敲边鼓,是个配角儿。
  
  把1861年——1881年和1881年——1908年发生的重大事件做个比较,就不难看出这不是同一个人的统治风格。是完全截然不同的两个人在操作。
  
  1861年——1881年:即安内、又攘外。
  
  1881年——1908年:打败仗,签不平等条约,又恢复到了咸丰、道光年间屈辱的光景。
  
  曾国藩死在慈安之前,死时清廷辍朝哀悼,他算是善始善终。对于他个人而言或许是一件幸运的事情。如果曾国藩是在慈禧独揽大权的时期任职,他和刘铭传、左宗棠这些人的命运一样,会被慈禧气得吐血而亡。他们这些人一边在外卖命的拼死地打仗,慈禧却一边与列强签定卖国条约。
  
  左宗棠
  
  左宗棠(1812-1885)晚清军政重臣,湘军统帅之一,洋务派重要首领。
  
  清廷曾经有一场关于“海防”与“塞防”的大辩论。1871年沙皇俄国出兵占领新疆伊犁;1874年,日本借口自己属国琉球岛的渔民被杀,派遣刚刚练成的新式陆军入侵台湾。西北边疆和东南海疆同时告急,以李鸿章为代表的海防派坚决主张放弃新疆,强调“海防”的重要;以左宗棠为代表的塞防派坚决主张收复新疆。
  
  当时任北洋大臣的李鸿章上奏说:“新疆乃化外之地,茫茫沙漠,赤地千里,土地瘠薄,人烟稀少。乾隆年间平定新疆,倾全国之力,徒然收数千里旷地,增加千百万开支,实在得不偿失。依臣看,新疆不复,与肢体之元气无伤,收回伊犁,更是不如不收回为好。”
  
  而时任陕甘总督左宗棠却说:“天山南北两路粮产丰富,瓜果累累,牛羊遍野,牧马成群。煤、铁、金、银、玉石藏量极为丰富。所谓千里荒漠,实为聚宝之盆。”左宗棠此时虽坐镇西北,但他对于大清朝的国防形势了如指掌,因此他说,“我朝定鼎燕都,蒙部环卫北方,百数十年无烽燧之警……是故重新疆者所以保蒙古,保蒙古者所以卫京师。……若新疆不固,则蒙古不安,匪特陕、甘、山西各边时虞侵轶,防不胜防,即直北关山,亦将无晏眠之日。而况今之与昔,事势攸殊。俄人拓境日广,由西向东万余里,与我北境相连,仅中段有蒙古为之遮阂。徙薪宜远,曲突宜先,尤不可不豫为绸缪者也。”
  
  在左宗棠看来,“若此时即拟停兵节饷,自撤藩篱,则我退寸,而冠进尺”,收复新疆,势在必行。胜固当战,败亦当战。倘若一枪不发,将万里腴疆拱手让给别人,岂不会成为中华民族的千古罪人?
  
  在这场朝廷大辩论中,身为北洋大臣的李鸿章在台湾被日本入侵之时,强调“海防”的重要不无道理,但是,他犯了一叶障目的错误,强调了“海防”而忽视了“塞防”,以至于忽视了整个中华民族利益。
  
  当时,朝廷上下大都支持李鸿章的“海防”观点,只有大学士文祥和湖南巡抚王文韶二人支持左宗棠的“塞防”主张,堪称少数派。清廷在关键时刻最终采纳了左宗棠的建议,使左宗棠得以率兵西征。在不到两年的时间里,左宗棠率军打败了安集延国的入侵者,消除了所谓“哲德沙尔汗国”的毒瘤,收复新疆所有失地,并正式在新疆建省,保持了中国领土的完整,有效的防御了沙俄的侵略和扩张。
  
  如果这件事情发生在慈禧独揽大权时期,她会赞成少数派,采纳正确建议吗?历史在十多年后继续重演,发生了中法战争,十年之后,慈禧一个人独揽大权的时候,仍然是以左宗棠和李鸿章为主的两个人之间的争论,慈禧却选择听取投降派李鸿章的建议,向法国投降。从这一点来看,清廷采纳左宗棠的建议与慈禧无关,尽管正史记载:主持这场大辩论的是垂帘听政的慈禧皇太后。实际上真正起决定性作用的应该是慈安。
  
  李鸿章强调“海防”的重要是出于一种什么样的目的呢,是他真的觉得“海防”重要?从他的人品方面来推测,他强调“海防”的重要,因为他是北洋大臣,海防归他管辖。假如:他和左宗棠换个位子,他管辖塞防,会如何?估计他会主张放弃台湾,强调“塞防”的重要。从国家利益来讲,国家当然应该采取“海防”与“塞防”并重的政策。在国家的大的利益面前与他个人的蝇头小利之间,他宁愿选择个人的蝇头小利,这人多么自私。如果朝廷接纳他的建议只重视海防,他可以高度集权、军费自然也不成问题。
  
  军费是一个敏感的话题,北洋水师全军覆没时,李鸿章就拿军费说事儿,为给慈禧建造颐和园清廷挪用了海军军费,但是,这并不表明北洋水师缺少银子花,北洋水师的军舰的建造几乎是用银子堆积起来,没少花钱。海军军费并不像李鸿章所说的相去甚远。虽然户部没有拨付北洋舰队增添速射炮所需要的六十万两白银,但实际上,海军之前筹集的经费,还有存放在汇丰银行、怡和洋行的二百六十万两的巨额储备丝毫未动。李鸿章像个守财奴,敛财、守财,抱着财死。
  
  如果李鸿章和左宗棠换个位子,由他守塞防,那么他会打败仗,以签不平等条约收场,就如同北洋水师全军覆没一样。
  
  左宗棠和李鸿章都是晚清的重臣,他们从同治初年起就一直有很深的矛盾,直到左宗棠去世,这种矛盾也没有结束。
  
  由于中法战争,两人更是闹得不可开交。李鸿章在天津与法国签订《中法会订越南条约》,这是中国军队在战场上取得重大胜利之后,签订的一个地地道道的丧权辱国条约,是世界外交史上空前绝后的奇闻。左宗棠领衔反对,说“对中国而言,十个法国将军,也比不上一个李鸿章坏事”,还说:“李鸿章误尽苍生,将落个千古骂名”。
  
  中法战争:是1883年12月至1885年4月(光绪九年十一月至十一年二月),由于法国侵略越南并进而侵略中国而引起的一次战争。第一阶段战场在越南北部;第二阶段扩大到中国东南沿海。战争双方在军事上互有胜负,由于清朝统治者的腐朽昏庸,最后法国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
  
  不平等条约签订之时,法国茹费理内阁已经倒台,法国内部已经乱作一团,到后来连法国方面在这次战争中的海军统帅孤拔也战死了;而左宗棠正在水陆两路大军旗开得胜、马到成功的时候。就在这样的一种情况下,李鸿章对慈禧说:“趁着现在仗打赢了,这时候签约对我方有利。”
  
  慈禧居然也认为他说的有道理(这样的事情如果发生在慈安的时代,清廷绝不会采纳李鸿章的建议,收复新疆就是一个很好的佐证。只有慈禧,她不具备采纳正确建议的识别能力,才会认为李鸿章说的有道理。)李鸿章似乎是一个对签不平等条约十分感兴趣的人,大概私底下有回扣吧(他的确与俄国存在这种丑陋、肮脏的交易,后来被曝光)。只要有签不平等条约的机会他就跃跃欲试,他天生就是个签卖国条约的奴才。
  
  于是在这一年的6月9日李鸿章代表清政府签订了《中法会订越南条约》。战争的结果是“法国不胜而胜﹐中国不败而败”。
  
  左宗棠听到消息后,头晕眼花、饮食锐减、身体羸瘦、咳血时发。十天以后他向朝廷奏报请求解甲归田,对那个政府他失望透了。7月28日左宗棠再次请求解除自己的钦差之职。
  
  1885年9月5日73岁的左宗棠病逝于福州,临终前他口授,由他的儿子代笔给慈禧写了一封信,信的内容如下:此次越南和战,实中国强弱一大关键。臣督师南下,迄未大申挞伐、张我国威,遗恨平生,不能瞑目。
  
  在信中,左宗棠再没有提到什么“对中国而言,十个法国将军,也比不上一个李鸿章坏事”之类的话,李鸿章是慈禧身边的红人,这些话说也无益。他只说自己:这次与越南的战争,真是决定中国强弱的一大关键的一场战争。我督师南下,未能大规模武力征伐、扬我国威,遗恨终身,到死不能瞑目。
  
  慈禧收到这封信也一定被感动了,是人都会被感动。但除了感动之外,更多的是原谅了左宗棠。原谅了以前左宗棠对她的不敬。人:要的不就是个尊重吗。慈禧突然感觉自己很伟大,一个从来不拿眼角看她的有名的大臣,如今临死之前愿意向她哭诉。她的虚荣心这会儿得到了极大的满足。
  
  左宗棠死后,清廷发布上谕:着际加赠太傅,加恩谥号于文襄。后世的左文襄公因此得名。
  
  如果反向思维,左宗棠给慈禧的信是这样写:你这个败家子儿、国家由你这种人掌权不灭亡才怪……
  
  难道他不想这样说吗!他当然想痛痛快快骂她以泄心中愤恨。骂了会怎样呢,毋庸置疑他会死无葬身之地。这样看来,左宗棠最后名至实归不是因为血战沙场、拼死保卫边疆的原因。倒是因为他给慈禧写了使人感动的、前思后想、反复斟酌、经过艺术处理的那封信在起决定作用。
  
  那么左宗棠是不是常给慈禧写信呢,即使给她写信是不是以这样悲凉的语气说话呢,如果是,他不会等到死的时候才写吧。如果真想给慈禧写信,也不需要别人代笔,不至于连笔都拿不起吧。反正那封信不是左宗棠亲笔所写,是由他的儿子代笔。
  
  左宗棠是那种在家生闷气的人吗,以他的性格,有可能他是大骂的:这个败家子儿、这场战争可以决定中国强弱。仗还没打败,她就投降了。这个孬种。这个咸丰的下贱的小老婆。国家由这种人掌权不灭亡才怪……
  
  左宗棠的儿子急了:老爹啊!你知不知道这些话要是传出去我们全家会被害死的,人家只要随便找个理由就可以把我们满门抄斩!
  
  李鸿章
  
  李鸿章(1823-1901),人们对于理解这个人,梁启超著名的大作《李鸿章传》被引用得最多,人们根据它来评价李鸿章。在这本书里梁启超替李鸿章说了许多好话,李鸿章俨然就是一代贤相。但是仔细看这本书你就会发现它简直漏洞百出。再拿这本书和《维特伯爵回忆录》这本书做个比较,当时俄国任财政大臣的维特伯爵与李鸿章直接打过交道。实际上在梁启超笔下被称道的英雄,在俄国人眼里他却是一个极好利用的蠢货。
  
  说梁启超的《李鸿章传》这本书漏洞百出,首先这本书的真正的作者是谁就值得怀疑,前三章和第十二章的结论是梁启超写的,其余什么《兵家之李鸿章》等等都是李鸿章自己写的,在这些文章中那些细节、那些事情和那些人士关系只有李鸿章自己知道;别人、哪怕是李鸿章的儿子也未必能知道得如此详细。梁启超又怎么可能知道呢?书中的各种列表,比如:此书写《洋务运动时期的李鸿章》里面如数家珍似的罗列了李鸿章办的如此之多的从他在平定太平军、捻军之后,和日本进行战争之前所办的各类洋务,梁启超怎么可能知道得如此详细!
  
  还有那份《北洋海军兵力表》,列举了船名、船式、吨数、马力、速力、炮数、船员、下水年份。梁启超有当过海军的经历吗?这可军事情报,我们现在可以查找各种书籍知道一些事情,可是当时许多事还未揭秘,梁启超怎么可能知道!当时梁启超二十九岁,李鸿章七十八岁,他们之间交情不深,很少面对面交谈,梁启超哪来的信息来源?所以,与其说是《李鸿章传》还不如说它是《李鸿章自传》,这就使这本书的真实性大打折扣。他写书的目的不是想呈现真实的历史,而是想掩盖历史的真实性、是为了给自己脸上贴金。
  
  对于这个问题早就有人提出过质疑,网络上有过这样一篇文章,题目:左宗棠PK李鸿章
  
  在谈到左李二人之前,想说一些题外的话。这几年,重新评价李鸿章的呼声很高,李鸿章似乎已经成功地得到正名,开始以一代贤相的身份出现在各种场合。在这些重新评价李鸿章的文章中,被引用得最多的,几乎被视为经典和依据的,是梁启超著名的大作《李鸿章转》。但是,一些不经意的发现,使笔者对梁氏文章的公正性产生了怀疑。
  
  有一次在网页上看到了梁启超故居的词条,就顺便浏览了一下,看过之后,有点出乎意料。梁氏故居的豪华程度,远远超过笔者的想象,即使在全国范围内,这样的建筑,也算得上一座超级豪宅了。清末民初,国家衰败,民不聊生,梁启超却在这种时候大起閈闳,将府邸打造得如此奢华,其非同寻常的财力不禁令人乍舌。
  
  一八九八年,梁启超被光绪赐予六品衔,这是一个比较低微的品秩,而且是个闲职,在当年的百日维新之后他就逃亡日本,所以,在此之前,不可能拥有巨额财富。日本时期的梁启超,生活比较拮据,连住所都是向别人借的,一九零八年,还“与觉顿在此忍饥相对”,“从事于著述以疗饥”,一九一零年三月十日在上海办《国风报》时,尚需克服窘困,四处筹措款项,才能开业。梁启超一九一二年回国后,没有经商,没有办实业,也没有从事其他高收入的行业,为什么却突然摇身成为超级大款,一下子就有能力为此豪举了呢?难道是碰到天上掉馅饼的好事了吗?
  
  再看看李鸿章吧,他于一九零一年十一月去世,清廷晋封他为一等侯爵,追赠太傅,入祀贤良祠,除照大学士例赐恤外,再赏给治丧银五千两,并给以有清一代所有汉臣从未有过的旷典,在京城建立专祠。可以说,慈禧已经把她能够想到的一切荣耀和恩宠,最大限度地给了李鸿章。可是,慈禧却没有也不能够去除李鸿章的心病,那就是自甲午战争之后,举国上下对他的一片讨伐之声。此时的晚清官场,有一大批靠走李鸿章的门路爬上来的大大小小的人物,他们从自己眼前的切身利益和将来的政治前途出发,也迫切希望改变李鸿章自甲午战争以后在国人眼中的形象。那么,谁能够完成这样一个极其艰难的任务呢?普天之下,恐怕再也没有比梁启超更合适的人了。就在这样的背景下,仅仅过了两个月,《李鸿章传》就在李家后人的急切等待中脱稿了,这份独具匠心的大作一面世,立刻得到了许多利益相关者的热捧,最终十分巧妙地修补了李鸿章当时身败名裂的形象,并为他最大限度地开脱了甲午战败的责任。
  
  这种情况,使人十分自然地联想到李鸿章“绝世时有私财四千万两”的说法,在这件事上,梁、李双方是否会有各取所需的可能呢?尽管目前这还是一种毫无依据的猜想……
  
  ——此段抄摘。
  
  这种猜想是有道理,而且不是毫无依据,这种猜想的依据可以在那本书里找到。那是一本《李鸿章自传》,是李鸿章假梁启超之名出的书。李鸿章利用梁启超维新派人士的身份为自己说话,其用意非常狡猾。
  
  ……
  
  ……中国清朝的败亡就败在慈禧和李鸿章这两个人手里。在慈禧一人独揽大权之前,一切都还没有那么糟糕。
  
  虽说“在清朝晚期那样一个社会,任是谁都不可能一个人力挽狂澜”。但是,一个国家、一个朝廷有了像慈禧这样一个人、一个像李鸿章这样的人,只要有了这么两个家伙,任是哪个朝廷都必亡。
  
  慈禧不能一个人力挽狂澜、但她一个人可以亡国。她活着的时候由于东南互保的局势,军阀割据就已成雏形。慈禧如果多活几年,她和隆裕太后不会有太大区别,任凭是谁都无法阻止辛亥革命的发生,这是必然的结果。
  
  慈禧和隆裕太后唯一的区别,也许会体现在怎样对待袁世凯。如果是慈禧发现袁世凯有称帝的打算,她会把他召到宫里给他吃一顿砒霜。区别仅此而已。
  
  盛宣怀
  
  光绪二十五年九月一日(1899年10月5日)慈禧召见了督办铁路大臣、大理寺少卿盛宣怀。召见之后,盛宣怀本人追记了奏对的全部内容。因这次召见,是在上一年八月十三日(9月28日)杀六君子一年之后,也是在下一年五月二十五日(6月21日)下诏向列强宣战的八个月之前,故所记谈话对了解慈禧当时的心态便十分重要。
  
  盛宣怀(1844—1916)字杏荪,别号愚斋。道光二十四年九月二十四日(1844年11月4日)出生于江苏武进县的一个官宦之家。科场不顺,屡试不中。后入李鸿章幕,得李赏识。盛宣怀结识李鸿章,使他的一生有了重大转机。因李鸿章提倡洋务,具体经办洋务企业的盛宣怀便成了近代最有名望的大实业家。盛宣怀创办了许多实业,任轮船招商局督办、电报局总办、华盛纺织总局、铁路总公司督办中国通商银行督办、汉阳铁厂督办,同时又任天津海关道兼津海关监督。盛宣怀得到慈禧的支持,成了一个举足轻重的风云人物。他以铁路总公司为核心,近握轮船、电讯、纺织、银行、遥控汉冶萍,声势煊赫。慈禧曾说:“今日看来,盛宣怀是不可少之人。”
  
  盛宣怀的事业正是如日中天时被慈禧召见。他在给夫人的信中说:“我初二见皇太后,六刻工夫问话几多,看来圣眷甚好。”对于此次奏对记录,他极为重视,一再嘱咐:“此本无底稿,幸勿遗失。……面呈父亲慈览,勿示外人。”
  
  下面即为奏对全文。己亥年(1899)九月初二日奏对自记。
  
  九月初二日九点一刻跪安,十点二刻下来。
  
  上问:汝从保定火车来?
  
  奏对:臣赴保定验收已完工程,又料理保定铺轨,约明年四月正定可以通车。
  
  上问:卢汉何时开工?
  
  奏对:汉口土工现已办到孝感,约明年秋后信仰州可以通车。两头同做明年可成一千里,其余一千四百里两头分做。据工程司说再有两年可以全完。
  
  上问:此路是借哪一国的银子?
  
  奏对:卢汉是借比国四百五十万镑,五厘九扣,实收四百零五万镑,约合中国银子三千万两。原估需银四千三百万两,奏准户部拨款一千三百万,合并算来可以够用。现今部款艰难大约三百万一时难筹,而且银子到内地换钱又吃亏,工程司恐怕不够。黄河桥工估价五百万两,暂时只可缓造,将来再说。
  
  上问:黄河活沙如何造桥?
  
  奏对:虽是活沙总可以大打到老土,至多亦不过数十丈。闻外国亦有此种河道造桥,亦甚坚固,但是工本实在难少。
  
  上问:时事艰难,外国人欺我太甚,如何是好?
  
  奏对:中国局势不仅坏于甲午打仗,实在坏于胶州。当时臣两次电达总理衙门,极说胶澳断不可让。胶澳一失,旅大必去,此时放手太速,俄、德两国合谋而至,英、法两国恐落后着。法索广州湾为图两广、云南之计,英请保护长江以达四川。
  
  上问:西藏亦可虑。东三省陵寝所在,现饬认真练兵,亦无成效,如何是好?
  
  奏对:东三省确实可虑,外国从前动以兵船恫吓,究竟兵船运来兵不能多,即如法国之战,尚可支持。俄国东半边皆寒苦之地,现借巨款造路,直达吉林。今得旅顺、大连湾海口,已定准直达奉天而至旅大,其势已成。臣过烟台访闻,旅顺俄兵有万余人,添设大炮,布置周密,其意何居?俄国阴险,从前取我兴安岭一带,划我伊犁之地,属智取巧夺不费兵力。将来俄路成功,他若寻衅端要我东三省,我力不能制。到时候只可答应他。德国、法国、英国以及日本,恐怕俄国独占先着,亦必打主意。此却不可不趁此五年之内赶紧设法练兵。
  
  上问:日本与俄国不对?(这句话问得简直像个白痴。难道她认为日本与俄国是对的,是对她好的?之前与这两个国家签了那么多不平等条约在先,她居然还问“日本与俄国不对?”)
  
  奏对:人多说日本甲午之战颇为懊悔,其实不然。日本非待我好。他亦虑东三省若为俄得,唇齿相依,与他不利。然日本力量断不足以敌俄,胶事之后,刘坤一、张之洞与臣密议,想联英、美、日三国以抵制俄、法、德三国。臣即谓中国太弱,英虽忌俄,而中国兵力、饷力太不中用,窃恐英国不愿为其难,而愿为其易。去年贝思福来觇我国势,皇太后知之否?(“觇”字用的准确:看,窥视。觇标。)
  
  上问:贝思福来商议练兵,我知其事。
  
  奏对:贝思福先到京,又到北洋、南洋,后到湖北来拜。臣问其来意,据称:议院公举我来看中国局势。如能自强,自当帮助中国;如不能自强,只好自打注意。西三月开议院时即行定议。今年果然,英俄两国订立密约。
  
  上问:听说俄国要如何,英国不管;英国要如何,俄国不管。
  
  奏对:此即是英国自打注意为其易不为其难了。英既不能借他牵制日本力量,又不足牵制。只剩美国。美与英最相好,虽无占我土地之心,他见英如此,亦断不帮我。所以此刻联交要想他们帮忙,断做不到。只得讲究自强。请皇太后还在自强的自字上面打算。
  
  上问:你说的甚是,必要做到自强。但是现在外国欺我太甚,我所以十分焦急。
  
  奏对:外面亦听说皇太后宵肝焦劳,但亦不可过于着急。今日局势虽然比前更难了,然而中国地大物博,出的人亦聪明,出的货亦多。日本地小民贫,尚且能自强,岂有中国不能自强之理!同治年间,皇太后垂帘时候,削平大难,中兴天下,能用得曾国藩、胡林翼、李鸿章、左宗棠几个人,即如阎敬铭、李翰章、沈葆桢等,虽不能带兵亦各有长处。现在要练兵筹饷,总要先讲究得人,方能办事。
  
  上问:现今毛病在上下不能一心,各省督抚全是瞻徇,即如州县官案件尚且不肯说真话。外国能得上下一心,所以利害。
  
  奏对:各大臣受恩深重,都有忠君爱国之心,但见识各有不同。大概心中总有六个字毛病。
  
  上问:哪六个字毛病?
  
  奏对:总说是:“办不到,来不及。”
  
  上问:这句话只可上头说,他们如何可存此见解!
  
  奏对:臣想“办不到”,亦要办;“来不及”,只好赶紧办。
  
  上问:督抚中亦有几个好的,总不能个个好。你看北洋练的兵可靠得住?
  
  奏对:臣看袁世凯、聂世成两军均照德国操法,大家说好,可惜人太少。
  
  上问:总要各省多练兵,不然南边人到北边去不合,北边人到南边去亦不合。
  
  奏对:臣总说至少要制兵二十万,还要有民兵,预备打仗时可以添补。
  
  上问:各省亦有二十万兵。
  
  奏对:现在勇营已如从前之绿营,虽多无益。必要有二十万人一榜样样选练、一样章程、一样枪炮,方算得是好兵。如果胶州之事,有十万精兵,便不至于软到如此。但是,练新兵总要裁去无用之兵,否则两倍饷,总是难筹。
  
  上问:总要汰弱留强。如今兵勇毫无胆子,打土匪还好,与外国打仗就要跑,是何道理?
  
  奏对:从前陆兵见贼即跑,后来湘淮军出来,稍有枪炮,将领稍有见识,兵勇心中拿定打胜仗,自然胆子大了。人各有性命,胆子是从识见中来。外国枪炮实在厉害,又快又准。我们枪炮不及他,将官又无主意,兵勇心中以为必打败仗,于是一闻炮声,即要跑了。此不能怪兵勇不好。洋人常说中国兵是顶好的,就是带兵官不好。
  
  上问:我想兵将总要打仗,方能打出好手来。可惜日本后来不打了,意大利为沙门湾的事,我很想与他打仗。他知浙江省有准备,他又不来了。
  
  奏对:沙门湾的事幸赖皇太后坚持定见,不然俄、德、英、法四大国之外都要来了。但目前兵力亦只可备而不用,如果真打,兵饷亦属难筹。甲午之后臣屡询日本人:那年打仗究竟用的萨思马老将或是学堂练出来的新将?他们说老将甚少,都是学堂出来之新将。问他何以一出手就打得如此好?他说日本照西国式样,平常操演就如两军对垒,各决胜负。胜者赏,负者罚。去年大操,我们派人去看,确实与打仗一样,所以能练出胆识来。如同袁世凯、聂士成两军亦可对仗试试。若不如此,虽操得好,总是得其皮毛。
  
  上问:练兵总要筹饷,如何是好?
  
  奏对:天下之利不外三种。第一是天地自然之利,如开矿等各处地上所出之产。第二是中外通商之利。进口货要少,出口货要多,关税要考究。出口货以丝茶为大宗,近年来他们都种茶做丝了,恐怕将来不可靠。第三是取商民税厘之利确最容易。此既是损下利上,本朝深仁厚泽亦不肯多取于民,只得于商务上格外考究,因其利总在商务上得来。
  
  上问:商务确要考究,去年办的叫什么农工商务,到如今毫无益处。有人说要办商务大臣,方能办得来。
  
  奏对:中国并非无钱,只是向来于商看得太轻。士农工商,以商字为末了一个。更有一种坏处,有钱的人只讲究自谋私利,决不肯做开矿等有益公家之事,臣迭次奉旨经手所办铁路、矿物、轮船、电线、铁厂、银行以及学堂,多要想详细奏明,但恐时刻工夫说不及了。
  
  上问:何谓学堂?(何谓学堂她也不懂,这都是人家曾经奏过的,看来她平常并不复习功课)
  
  奏对:是教习洋务之学堂,曾经奏过在天津、上海两处开办的。
  
  上问:矿物办得如何?
  
  奏对:臣办的是湖北铁矿。现在铁厂出铁、炼钢。卢汉铁路用的钢轨均系自己所炼,与外国一样好。现造枪炮亦是用自己所炼的精钢,比造轨之钢更要加工。
  
  上问:买外国的枪炮总是不好的。我们总要自己多造,天津亦能造得。
  
  奏对:外国枪炮打仗之时,他要守局外之例,买他的格外为难。自己造并不难。多设厂更费,不如将已成之厂扩充。
  
  上问:有人来说湖北另有一块地可以添造?
  
  奏对:添造不难,就是经费为难,其实多造,价钱方能便宜。枪炮现在张之洞办理,臣是办的铁厂。中国要富将来仗着是开矿。
  
  上问:开矿是天生的自然之利。
  
  奏对:开矿不可全与外国人。他们现今纷纷要来造铁路、开矿。在开矿是图利,造铁路还不止图利。现在中国自己做主,要造的路只有津渝、津卢、卢汉、粤汉,这是我们自己要叫他南北相通,好调兵,好运出土货到海口卖出钱来。其余俄、德、法所要铁路,皆是他要造的,将来权不归我,难保不以保护铁路、矿物为名,长驱直入。
  
  上问:各省教案亦不得了。
  
  奏对:从前不解他何以肯赔钱各处设教堂,现在晓得行教是与我百姓通气。闻说各省现办保甲,恐又是具文。如果能办得好,亦可消弭教案,并可将壮丁愿充兵登造册籍,以备征兵,免得招些市井无赖之徒。
  
  上问:你今年多少岁数?
  
  奏对:臣今年五十六岁。
  
  上问:记得你常在直隶省?
  
  奏对:臣是二十余岁李鸿章奏调入营,故亦略知军务。后来还蒙恩典放过山东关道,又调直隶关道。
  
  上问:你可能通外国语言文字?出过洋否?
  
  奏对:臣不曾学过外国语言文字,亦不曾出洋。
  
  上问:你办洋务还要用翻译?近来汉奸甚多。
  
  奏对:臣用的翻译都是正派人。臣亦格外谨慎,所以一个翻译不为,总用两个翻译,便不敢蒙蔽。
  
  上问:这个法子甚好。我晓得你办事极认真。国(个)中艰难,还要你认真好好的办。
  
  奏对:臣孟恩典,总是遵旨认真办理。但臣所办的事总是极难的事,人不知道,百般诽谤,若不是忍辱负重,早已不成了。这般闹的人,叫作清议。恐将来总有一天办不动。
  
  上问:不错,是叫作清议。都是这班人闹坏了,不然皇帝亦不至于如此着急。你不要管他,只是认真做去就是了。
  
  奏对:臣总竭尽心力而已。
  
  皇太后向皇上说:你亦问他几句话。
  
  皇上问:你可是从湖北到保定来?
  
  奏对:臣是从上海到天津,再到保定。
  
  皇上问:上海一带,年岁如何?
  
  奏对:江南六、七、八月,雨太多。稻子还不大碍,棉花大坏了。近年百姓多种棉花,七、八月间大雨,棉花一项民间亦要少收一二千万银子。
  
  皇太后问:南边多雨,北边再三个月不下雨,麦子不能种。宫中天天求雨,你在北边二十年,你晓得这时候不是下雨的时候。天时亦不好,外国又是如此,我近来焦急的睡不着觉,苦得很。
  
  奏对:天下之大,水旱偏灾,总是有的。天下事只要得人,皇太后不要过于焦灼。皇太后是识得人的。只要内外有十几个,同心协力,练成二十万好兵,不难自强的。
  
  上问:你何时动身出京?
  
  奏对:臣尚有事与总理衙门商量,俟商量妥当后,再行请训。
  
  以上便是盛宣怀所追记的奏对全文。奏对时盛宣怀强调:开矿不可全与外国人。他们现今纷纷要来造铁路、开矿。在开矿是图利,造铁路还不止图利。现在中国自己做主,要造的路只有津渝、津卢、卢汉、粤汉,这是我们自己要叫他南北相通,好调兵,好运出土货到海口卖出钱来。其余俄、德、法所要铁路,皆是他要造的,将来权不归我,难保不以保护铁路、矿物为名,长驱直入。
  
  言外之意:“把造铁路、开矿这些权利给我,我是督办铁路大臣。不可全与外国人。”商人嘛,为利而来,可以理解。但是盛宣怀似乎有些主次颠倒,把争取权利和对慈禧的警告这两者,前者对于他来说感觉更重要。后者:“似乎外国人在开矿是图利,造铁路还不止图利”,这样的警告则是次要,说说而已。
  
  而慈禧呢,接下去扯什么教案;对于盛宣怀的这样的正当、合理的要求像没听见似的,不做任何承诺。虽然“圣眷甚好”,但却脑子空空。试想慈禧要是作出正确态度,让盛宣怀觉得她是个英明的主,盛宣怀还会那样积极的参与东南互保吗?
  
  在奏对中有这样的话使人触目惊心:
  
  奏对:东三省确实可虑,外国从前动以兵船恫吓,究竟兵船运来兵不能多,即如法国之战,尚可支持。俄国东半边皆寒苦之地,现借巨款造路,直达吉林。今得旅顺、大连湾海口,已定准直达奉天而至旅大,其势已成。臣过烟台访闻,旅顺俄兵有万余人,添设大炮,布置周密,其意何居?俄国阴险,从前取我兴安岭一带,划我伊犁之地,属智取巧夺不费兵力。将来俄路成功,他若寻衅端要我东三省,我力不能制。到时候只可答应他。德国、法国、英国以及日本,恐怕俄国独占先着,亦必打主意。此却不可不趁此五年之内赶紧设法练兵。
  
  上问:日本与俄国不对?(这句话问得简直像个白痴。与这两个国家签了那么多不平等条约在先,她居然还问“日本与俄国不对?”难道说,在这之前她慈禧皇太后认为日本与俄国这两个侵略国对中国做的事情都是对的吗?他们当然不对,这还用问)估计这句话又是模仿了慈安的语言:左宗棠说李鸿章的不对,慈安问:李鸿章不对?或者李鸿章说左宗棠的坏话,问:左宗棠不对。有这种可能。
  
  现在盛宣怀说日本与俄国,慈禧问:“日本与俄国不对?”简直就是东施效颦、愚不可及。
  
  有很多迹象表明慈禧的言谈举止都在抄袭、模仿慈安。有一本书,是左宗棠的后人写的一本《左宗棠传》,在这本书里,记有这样的事情:左宗棠调到军机处来,见到左宗棠,慈安哭了,说:这次见到左宗棠看上去老了许多。不要性子急,诸事要看得轻些才好。
  
  这些话多么熟悉,似曾在哪见过。
  
  是的,在德龄写的《紫禁城的黄昏》第十四章:慈禧和光绪帝召见了德龄的父亲,慈禧说德龄的父亲打自法国回来以后,看上去老了许多。须得悉心调养,诸事看得轻些才好。
  
  慈安召见臣工的记载十分罕见,据说只有陈昌的《霆军纪略》偶尔有记载。那么在陈昌的《霆军纪略》偶尔有记载的这些内容,清宫档案中有没有记载呢?为什么会没有呢?再比如,曾国藩写了许多家书,在那些家书中提到过被太后召见的事情,他所说的太后都应该都是指东太后,那么清朝官方档案中有没有和曾国藩的家书相对应的记载呢?如果没有,就说明有些记载是被人故意毁了。曾国藩写了那么多公之于众的“家书”其目的是为了表忠心,“家书”中所提及的事情的真实性毋庸置疑。慈禧毁了关于慈安召见臣工的记载,嫉妒她的政治才能可能还是次要的原因(说不定她还认为自己比慈安更有政治才能),恐怕更主要的还是怕人知道她说的话都是剽窃的人家慈安的语言,人们岂不是会觉得她很蠢。
  
  慈安召见臣工的记载十分罕见这件事情本身就十分蹊跷,她一个大诛赏大举措实主之的人,怎么可能不召见臣工呢?
  
  看看这句话:“当时天下称东宫(慈安)优于德,而大诛赏大举措实主之。西宫优于才,而判阅奏章,及召对时谘访利弊,悉中款会。”这话很值得人回味,“当时天下称东宫……”说明这不是当时记录下的事情,而是后来追记的当时的情境。为什么要追记这件事情呢。一定是史官们觉得有必要,所以才追记。古人做史往往笔削春秋,这句话的重点也许在“当时,东宫(慈安)……大诛赏大举措实主之”这几个字才是史官们真正想说的话。那些史官明明知道事情真相,但是明哲保身的原则使他们想说又不敢说。
  
  再说这句话推理起来也不符合常理:既然西宫那么有才,判阅奏章,及召对时谘访利弊,悉中款会。那么自然是西宫大诛赏大举措实主之,怎么反而是东宫(慈安)大诛赏大举措实主之呢?如果东宫(慈安)不判阅奏章,不在召对时谘访利弊,不能悉中款会,那么她只能是让西宫得出结论,按照西宫的意思去办,自己全无主张,慈安怎么能大诛赏大举措实主之呢。
  
  “当时天下称东宫……”这句话说不定还有更深层次的意思:当时天下人是这样认为的;而现在的人却不这样认为了。当时天下人的认识是正确的;现在的人的认识不正确。所以史官们才觉得有必要追记这件事情。
  
  在慈安统治时期,60年代洋务运动兴起后,在中国大地上出现了一批属于近代意义上的新生事务:
  
  1861年,第一座军火工厂安庆内军械所成立
  
  1862年,第一支近代陆军在天津编练。
  
  1862年,第一所翻译学校北京同文馆设立。
  
  1863年,第一次购买外国军舰,旋又遣散。
  
  1865年,第一座大型综合兵工厂江南制造总局成立。
  
  1866年,第一座造船厂福州船政局创办。
  
  1866年,第一个政府考察团游历欧洲十余国。
  
  1867年,第一所近代海军学校福州船政学堂成立。
  
  1868年,第一个巡回大使团出国。
  
  1870年,第一支近代海军北洋海军开始筹建。
  
  1876年,第一条铁路吴淞铁路建成,不久又被撤毁。
  
  1877年,第一届赴欧海军留学生出洋。
  
  1877年,第一座煤矿台湾基隆煤矿成立。
  
  1879年,第一条电报线北塘至天津40英里的电报线架设成功。
  
  1881年慈安作古。这些所有的第一与地方官员的努力有关、与恭亲王的支持有关、与慈安的决策有关。可是,这与慈禧有什么关系?
  
  慈安统治时期,大臣上了折子,朝廷经常会展开大辩论,比如:关于“海防”与“塞防”的大辩论,这场辩论注定了新疆160万国土的收复;以及,1880年,关于刘铭传的《铸造铁路以图自强折》就铁路问题展开的论战,现今的(京沪)铁路和(京广)铁路的雏形的设计就在这场辩论中讨论过,等等这些有名的、且有益的大辩论使朝廷气氛非常活跃。当然这些好事、美名后来都归纳到了慈禧的名下。问题是,慈安死后这些好的大辩论也就随慈安一起消失。从此再没有听说过什么有深远影响的、留名青史的大辩论。
  
  以慈禧为首展开的大辩论只会臭名昭著,她利用义和团向各国开战之前有一场大辩论。慈禧慷慨激昂地陈词:“被人打死总比被人吓死要强”。可是结果却是以西逃、与十一个国家签订《辛丑条约》收场。什么叫作:“祸国殃民”。
  
  史学家们说慈禧:她,有功、有过。
  
  那么她的功体现在哪里呢:她整饬吏治,制裁庆英、处决何桂清。进行官员考核,奖优罚劣。通过考核裁汰慵懒、老弱、不称职的官员。巧用曾国藩、重用左宗棠这样的汉臣、支持洋务。但是这里有个非常有趣的现象,她的这些功劳都体现在慈安在世时。真滑稽。
  
  而她的罪过全都发生在她一人独揽大权时:终止洋务运动、中法战争、中日战争签下的《马关条约》、八国联军入侵所签的《辛丑条约》。《马关条约》和《辛丑条约》的签订对于这个国家的损失之巨大是史上前所未有的。损失还不止是在物质上、更重要的是在精神上中国人真是被人给打趴下了。
  
  历史,它不是某个当权者毁了真实的记录就可以改写的;那样只会骗过人们一时;却骗不了永远。随着史学家们一步一步的研究,一步一步的揭秘,慈禧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她是一个睿智而美丽的女人,还是一个形象猥琐且蠢笨的东西。慢慢的真相会大白于天下。
  
  在奏对中还有这样的话:
  
  盛宣怀:……去年贝思福来觇(看,窥视)我国势,皇太后知之否?
  
  上问:贝思福来商议练兵,我知其事。
  
  奏对:贝思福先到京,又到北洋、南洋,后到湖北来拜。臣问其来意,据称:议院公举我来看中国局势。如能自强,自当帮助中国;如不能自强,只好自打注意。西三月开议院时即行定议。今年果然,英俄两国订立密约。
  
  那么盛宣怀提到的这个贝思福是个什么人呢?为什么要提到他呢?
  
  贝思福:海军少将、下议院议员贝思福(LordCharlesBeresford)他熟谙军务,应英国商会联合会之聘,于戊戌政变结束不久来华考察商务情形。英首相索尔兹伯里曾答应以“秘密服务基金”的名义,拨给750英镑作为贝思福的开支。
  
  贝氏于1898年9月1日从马赛乘邮轮启程,30日登陆香港,第二天即赴沪。他在中国的主要行踪可分为三段。第一段:1898年10月1日至11月23日,上海一北京一天津一牛庄一上海。他在上海访问了上海大副会馆(TheMercantileMarineOfficer'sAssociationofShanghai)、]上海西商总会(TheShanghaiGeneralChamberofCommerce,又名和明商会);与伊藤博文会晤3次;数晤上海道台蔡钧,并与恰好“道出沪江”的新任四川总督(原江苏巡抚)奎俊长谈;在英商中华社会上海分会(TheShanghaiBranchoftheChinaAssociation)的晚宴上作了一次著名的演讲,宣讲他关于英国如何保护其在华商业以及相应的英国对华政策的意见。在北京,他拜见了各国驻京公使、庆亲王奕助、军机大臣荣禄等。在天津,他参观了袁世凯的军队,并与总督裕禄、道台李崛深会晤。
  
  第二段:1898年11月23日至12月12日,上海一南京一九江一汉口一南京一上海。贝氏自沪至南京,受到两江总督刘坤一鸣炮欢迎。贝氏住在“南深”号炮舰上,拜见刘坤一两次。他参观了南京各地的炮台、军工厂、军事学堂,并应刘坤一的要求,拟出两份改革建议书,讲述“何以练中国之王师,何以裕中国之财用”。贝氏在汉口时与张之洞长谈两次,还参观了张统属的军队,与张谈及理财问题,还应张之要求,“开具整顿治国理财之方略”。贝氏在汉口与盛宣怀会晤两次,观看了盛所主持的汉阳铁厂。盛希望与贝氏商定训练全国陆军章程,贝氏以“非分内事”而却之。此外,贝氏还会见了镇江水师提督黄少春、江南提督李占椿等。
  
  第三段:1898年12月18日至1899年1月9日,上海一福州一广州一香港一上海。贝氏在福州会见了闽浙总督许应驳和将军增棋。1月3日在香港大会堂(HongKongCityHall)对香港西商总会(TheHongKongGeneralChamberofCommerce)作了一次演讲。当晚,在海军联合会香港分会(TheHongKongBranchoftheNavyLeague)的宴会上,贝氏又发表了有关海军问题的演讲。4日香港英商中华社会邀请贝氏在香港新公司(HongKongClub)共进午餐。“在香港的几天里,他至少发表了6次演讲,并与许多人会晤。”8日贝氏到达上海,当晚,工部局、上海西商总会、英商中华社会和美国公会(TheAmericaAssociation)在上海总会(ShanghaiClub)为贝氏举行了告别晚宴。由此可见,贝氏来华受到外商等在华外国人的热烈欢迎,也受到中国中央大员、地方督抚以及绅商的广泛欢迎和友好接待。
  
  贝思福的第一段、第三段都是烟幕,是做戏给人看。他真正的目的是第二段,这个人的到来绝对与东南互保有关,刘坤一、张之洞、盛宣怀都是东南互保的主角。贝氏于戊戌政变结束不久的1898年来华。1900年初,慈禧正式立溥俊为大阿哥,遭外界一致反对,英国公使窦纳乐竟扬言:“以后遇有交涉事务,我大英帝国只认光绪二字,他人不知。”日本人也表示:“在康、梁二人的引渡问题上,中日两国在法律、体制、国情上均有差异,目前此事上的合作还谈不上。”而俄国政府虽对慈禧太后重新训政给予了慷慨的支持,但在关于为光绪帝立嗣问题上,则态度十分审慎,始终是不置可否。
  
  慈禧绝不是鲁莽行事之人。以她的行为方式,她事先应该向洋人打过招呼。慈禧真是愚蠢,她想得到洋人的默许,事先向洋人打招呼,向洋人透露了信息,让洋人首先知道了她的阴谋。贝氏很容易就能说服中方官员,他只要说慈禧有阴谋,想废黜你们的皇帝。不久慈禧就真的这样做了。阴谋实施之前,阴谋就已经被人戳穿。这些受儒家思想熏陶的中国官员当然不同意慈禧的做法。像李鸿章这样的人,得到这样的消息甚至想入非非,想趁乱捞一大笔好处,比如自立为王之类的事情都考虑到了。慈禧西逃,东南互保成员讨论过这样的事情:一旦光绪和慈禧在西逃途中罹难,他们将推举李鸿章出来主事。
  
  也许读者会发笑:“对于贝氏此次访华,学术界尚无专题研究,只是在一些著作中略有涉及。你是怎么得出结论?说他来华与东南互保有关呢?”是推测。读者难道相信,他不远千里来到中国,难道就真的是像他说的那样,为了“共同保全中国,向中国提供改革建议、帮助中国训练军队”。谁信?他有病!他是希望中国好的对象吗?而且贝氏自从打道回府之后,他的什么建议、什么练兵方案就再也不提了。这难道不奇怪吗。
  
  既然“学术界尚无专题研究”,学术界都尚无结论,读者也就不能说笔者的推测是毫无道理的。
  
  中国人经历了第一次鸦片战争之后,没想到还会有第二次鸦片战争,之后也没想到有八国联军,一次又一次的侵略,没完没了。总是人家都打到家门口了,还念叨“衅不自我开”。对于贝氏的阴谋的到来毫无察觉,之后也不做研究。总认为赔款、割地之后就结束了,但是没法结束,树欲静而风不止。
  
  接下来,继续分析慈禧和盛宣怀的对话:
  
  上问:我想兵将总要打仗,方能打出好手来。可惜日本后来不打了,意大利为沙门湾的事,我很想与他打仗。他知浙江省有准备,他又不来了。
  
  奏对:沙门湾的事幸赖皇太后坚持定见,不然俄、德、英、法四大国之外都要来了。但目前兵力亦只可备而不用,如果真打,兵饷亦属难筹。甲午之后臣屡询日本人:那年打仗究竟用的萨思马老将或是学堂练出来的新将?他们说老将甚少,都是学堂出来之新将。问他何以一出手就打得如此好?他说日本照西国式样,平常操演就如两军对垒,各决胜负。胜者赏,负者罚。去年大操,我们派人去看,确实与打仗一样,所以能练出胆识来。如同袁世凯、聂士成两军亦可对仗试试。若不如此,虽操得好,总是得其皮毛。
  
  这两句话的核心意思是:
  
  慈禧说:“我想兵将总要打仗”(我要打仗)
  
  盛宣怀回答:“但目前兵力亦只可备而不用,如果真打,兵饷亦属难筹”(我不配合)
  
  盛宣怀知道慈禧在说什么,而慈禧不懂盛宣怀的意思。如此重要的信息提供给她,却被她忽略了。试想谁会愿意为了这么一个愚蠢的老女人去卖命、去打仗呢。
  
  如果慈禧事先知道有东南互保的计划,她会杀了这些人。或许,盛宣怀去见慈禧之前,他还战战兢兢地想:慈禧见他什么事情?会不会是东南互保的计划败露,自己要不要先坦白。可是一番对话之后他发现慈禧什么都不知道。不仅仅是什么都不知道,即使提醒她、忠告她,她都显得那样迟钝。慈禧让盛宣怀见识到了她的愚蠢,也许正是因为这一次谈话更加坚定了盛宣怀东南互保的主张和信心。
  
  慈禧根本不懂军事,当她利用义和团向各国洋人开战之始,她竟然没有想到南方的军阀也可以助她一臂之力;开战之后,李鸿章向她摊牌:“南方的军队不会到北方来救你。”这时她才傻了眼。从她独揽大权以后拙劣的政绩来看,也可以说她是一个不懂政治的人。她只懂权谋和有巨大的野心。她的能力与她的不知天高地厚的野心不相匹配。
  
  盛宣怀一再嘱咐他的夫人:“此本无底稿,幸勿遗失。……”说明他觉得此本很重要,为什么觉得重要呢?因为他记录的是历史,这里面记录着在决定东南互保之前,他经历了怎样的心路历程。也许他认为这可以解释他为什么要主张东南互保,为自己的东南互保的行为找一个名正言顺的理由。
  
  慈禧与义和团
  
  (一)慈禧为自己而战
  
  慈禧和义和团的关系最能反应慈禧是个两面派、阴谋家、还是一个窝囊废的性格。
  
  慈禧向来都是害怕洋人的,在她二十多岁的时候,她就跟着咸丰等一伙人,为了躲避洋人的追杀,逃到热河。从那时候开始她就知道洋人是不好惹的,她就“执定不同洋人破脸的”,所以,即使打胜仗,她也和洋人签不平等的卖国条约,表现得非常息事宁人。可是在她的一生中唯独有一次是例外的,那就是利用义和团向洋人开战。
  
  那会儿,由于列强欺凌过甚,激起中国百姓普遍的愤恨,造成义和团的兴起,义和团以“扶清灭洋”为号召,拔电杆、毁铁路、烧教堂、杀洋人和教民,他们利用设立神坛、画符请神等方法秘密聚众,称为“义和拳”,其中掺杂有大量教授信众“刀枪不入”的愚昧成分。
  
  慈禧的晚年,每年夏天在颐和园避暑,冬天在皇宫过冬。1900年夏,她从皇宫搬到颐和园,途中在街市碰到一群人闹哄哄的,像是耍杂的,又不像,所以她派人去打听。原来是义和团。义和团的拳民一边表演气功,宣称自己刀枪不入;一边吵吵着“扶清灭洋”;他们宣称他们“忠君”。不过,这里的“忠君”是忠于慈禧太后(她自己)而非光绪皇帝。义和团的口号是,“杀一龙二虎三百羊”,其中的龙就特指光绪皇帝。那时的人没见过气功这种功夫。看见拳民用喉咙顶着刀枪,练功的人居然可以毫发未损。慈禧做梦都没想到天底下有这等好事,以为这是天兵天将,而自己则是受命于天的神,如今有天兵天将来助了。
  
  几乎就在同时,荣禄密报慈禧一件“天大”的事情,说是洋人有四条照会,照会的内容是:一、指明一地,令中国皇帝住居;二、代收各省钱粮;三、代掌天下兵权;四、勒令皇太后归政。
  
  这是江苏粮道罗嘉杰得到的消息,他密告荣禄,荣禄密报慈禧。慈禧是从荣禄那里得来的消息。
  
  慈禧听说洋人要她归政,她火冒三丈:你洋人算个什么东西,我乃“受命于天的神”如今有天兵天将来助,你洋人居然还敢勒令我归政,老娘跟你们拼了。
  
  慈禧决意向洋人开战,她多次召开御前会议,会上,光绪皇帝极力反对开战,他质问主战大臣:一个日本那样的蕞尔小国都没打过,向多国宣战?(不是找死吗)。
  
  慈禧也觉得此话有理,而且她的亲信荣禄也是这样劝她。
  
  但是她明明派赵舒翘、刚毅考察过,他们都亲眼看见拳民们刀枪不入。
  
  慈禧自小是一个遭人遗弃的弃儿到现在已经是皇太后,这奇迹般的经历、神话故事般的走来,她不知自己到底是从哪儿蹦出来的,她相信这是天命,并且她认为自己的天命远远不是一个皇太后那么简单。一方面她用神话来诠释拳民们的“刀枪不入”(实际上所谓的“刀枪不入”不过是我们现在在舞台上看到的气功表演之类的玩意儿,慈禧无知,她相信拳民“请神附体”的说法);另一方面慈禧又觉得一个蕞尔小国都没打过,向多国宣战会不会太冒险。所以,开战的决定做出之后她对光绪皇帝说:这可是大家做的决定,到时候亡国可别怪我一个人哦。这句话吐露出当时慈禧发憷的矛盾心理。
  
  慈禧壮着胆向各国宣战,可是又不具体说明是向哪一国宣战,她称被她宣战的对象为“彼等”(你们一伙)。她向“他们一伙”宣战。
  
  宣战诏书是这样写的:“我朝二百数十年,深仁厚泽,凡远人来中国者,列祖列宗,罔不戴以怀柔。迨道光、咸丰年间,府准彼等互市,并乞在我国传教。朝廷以其劝人为善,勉允所请。初亦就我范围,讵三十年来,恃我国仁厚,一意拊循,乃益肆枭张,欺凌我国家,侵犯我国土,蹂躏我人民,勒索我钱财。朝廷稍加迁就,彼等负其凶横,日甚一日,无所不至。小则欺压平民,大则辱慢神圣。我国赤子,仇怒郁结,人人欲得而甘心。此义勇焚烧教堂、屠杀教民所由来也。朝廷仍不开衅,如前保护者,恐伤我人民耳。故再降旨申禁,保卫使馆,加恤教民。故前日有拳民教民,皆我赤子之谕。原来民教解释宿嫌,朝廷柔服远人,至矣尽矣。乃彼等不知感激,反肆要挟,昨日复公然有杜士立照会,令我退出大沽炮台,归彼看管,否则以力袭取。危词恫吓,意在肆取猖獗,震动畿辅。平日交邻之道,我未尝失礼于彼,彼自称教化之国,乃无礼横行。专恃兵坚利器,自取决裂如此乎?朕临御将三十年,待百姓如子孙,百姓亦待朕如天帝。况慈圣中兴宇宙,恩德所被,浃髓沦肌,祖宗凭依,神祇感格,人人忠愤,旷代所无。朕今涕泪以告先庙,慷慨以誓师徒,与其苟且图存,贻羞万古,熟若大张挞伐,一决雌雄?连日召见大小臣工,询谋佥同。近畿及山东等省,义兵同日不期而集者,不下数十万人,至于五尺童子,亦能执干戈以卫社稷。彼尚诈谋,我恃天理;彼凭悍力,我恃人心。无论无国忠信甲胄,礼义干橹,人人敢死;即土地广有二十余省,人民多至四百余兆,何难翦比凶焰,张国之威?其有同仇敌忾,陷阵冲锋,抑或仗义捐资,助义饷项,朝廷不惜破格懋赏,奖励忠烈;苟其自外生成,临阵退缩,甘心从逆,竟作汉奸,即刻严诛,决不宽贷。尔普天臣庶,其各怀忠义之心,共泄神人之愤,朕有厚望焉。”
  
  这份宣战诏书大概意思是说:我大清国二百几十年来一直都是宽厚仁爱,我们对你们多好,但自道光、咸丰年间,地方上准许“你们一伙”互通贸易,“你们一伙”还乞求在我国传教。朝廷相信了你们“劝人为善”的谎言,勉强允许了你们的请求。没想到“你们一伙”竟然开始在我的范围内,欺凌我国家,侵犯我土地,蹂躏我人民,勒索我财物。朝廷稍加迁就,“你们一伙”竟凭借你们的凶横,一天比一天嚣张,做尽了坏事。……
  
  ……我不曾失礼于你们,你们自称你们是上等人,却无礼横行。
  
  ……(今儿个老娘)跟你们拼了(大张挞伐,一决雌雄)……
  
  当然,这份宣战诏书是以光绪皇帝的口吻发表的,宣战诏书倒是写的很气派。
  
  不过,她的所谓宣战也就是让清军、和义和团围堵一下各国的在华使馆。有道是:“两国交战,不斩使者”。在华使馆的作用是外交,而不是作军事用途的。慈禧攻击各国的在华使馆违反了国际公约,被洋人抓住把柄。本来八国联军进犯北京是以义和团侵犯教会教堂为借口,以保护本国人们的生命和财产为理由;这下更加有理由,以保护在华使馆为借口增加兵源。
  
  慈禧开战之后她也并不是真的打仗,她像是闹着玩似的。
  
  当时在北京的清军和义和团对于据守使馆区和西什库教堂的外国军队有压倒性优势,却始终不能攻下。这与慈禧有关,她为自己留有余地,不肯全力进攻使馆。慈禧后来谈起此事说“依我想起来,还算是有主意的,我本来是执定不同洋人破脸的,中间一段时间,因洋人欺负得太狠了,也不免有些动气。虽是没拦阻他们,但始终总没有叫他们十分尽意的胡闹。火气一过,我也就回转头来,处处都留着余地,我若是真正由他们尽意的闹,难道一个使馆有打不下来的道理?”(《庚子西狩丛谈》)清军多次停止进攻使馆,还向使馆送去米、面、蔬菜和西瓜等物资。对使馆的围攻一直持续到北京被联军攻陷。
  
  当北京被联军攻陷之时,慈禧带着光绪皇帝逃了,逃跑之前,这个恶毒凶狠的老女人还不忘记把珍妃弄死。逃的路上“母子俩”那个狼狈、居无定所、食无定时、饥一顿饱一顿的、餐风露宿,哪里是皇太后和皇帝应该过的日子。慈禧又像回到了她那苦难的童年一般,大概这会儿,她会怀疑她的天命到底是怎样的呢?
  
  慈禧是一个千面女郎,说她是两面派都是不确切的。她对待每一个人、每一件事都用不同的面孔对待;对每一个人和事都分不同时段对待。明明是她自己想利用义和团向洋人开战,主战大臣只是附和,可是战败之后她把一切责任全部推卸给主战大臣。她对待义和团即剿杀又利用、利用之后再剿杀。她无耻地出卖义和团。为了保住她那条老命她杀了伙同她一起主战的大臣百余人。
  
  一场战争打下来国家一败涂地;但是,就她个人而言,她赢了。
  
  她向洋人开战的原因是因为洋人“管她的家事”“勒令她归政”,这是她“万不能容忍之事”。所以她向洋人开战。开战之后洋人不再“管她的家事”。她赢了。
  
  至于国家、民族命运如何,她没有心思去想。估计她这一辈子也很少想到这种事。当洋人攻进北京城、逼近皇宫的时候,慈禧是有经验的,还是学着她那无能的老公咸丰帝的做法:立即投降、逃。找个最能跟洋人搭上话的人李鸿章,去跟洋人套近乎。出卖人民的利益和国家主权,换取她那条老命。
  
  谈判时,荣禄“示意”李鸿章:只要保住慈禧就什么都可以商量。
  
  侵略者和被侵略的统治阶级之间相互权衡利益,一番平衡之后。侵略者们觉得比起他们想要的东西,把慈禧作为罪魁祸首并不太重要。所以侵略者们放弃了把慈禧列为祸首,也没有让她交出权力。
  
  1900年,在西方圣诞节的前一天,八国和西班牙、比利时、荷兰等11国公使将《议和大纲》交给了奕劻,列强要求清政府迅速答复。
  
  《大纲》中既没有将慈禧列为祸首,又没有让她交出权力,慈禧批准了《议和大纲》。
  
  当荣禄把《议和大纲》转告慈禧时,想一想慈禧当时的样子该是多么嚣张、猖狂、她一定是叫嚷着:“他们终于不再提什么“祸首”了,不再勒令我归政了,是吗!你看!你看!只要我们稍微反抗,就能让他们态度改变。我看他们以后还要不要‘管我的家事’;顺我者昌逆我者亡!甭管我的家事,我是皇太后,咱们大清帝国好东西多的是。我做主,要什么我给他们什么。告诉他们,只要‘别管我的家事’”。
  
  这荣禄,在城破不久,就领兵逃到保定,事后才屁颠屁颠追上慈禧一伙,早就被洋人吓得屁滚尿流,他哪里还敢把什么“顺我者昌逆我者亡,别管我的家事”之类的话转告给洋人。但又要把话传递出去怎么办?他用他那奴才的本领,用最卑微的语调说出:“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
  
  这是中国历史文献史上最可耻的语言。
  
  慈禧的蛮横、专制也就只能在荣禄这样的奴才面前找一找心理平衡,在洋人面前,她没有能力纠正这样的奴才的语言。
  
  (二)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
  
  有书这样说:
  
  公元1793年,也就是乾隆五十八年夏天,英国派出的第一个访华使团到达中国。
  
  英国人对这个神秘的国度充满好奇。他们相信,中国就像马可波罗游记中所写的那样,黄金遍地,人人都身穿绫罗绸缎。
  
  然而,一登上中国的土地,他们马上发现了触目惊心的贫困。清王朝雇佣了许多老百姓来到英使团的船上,为英国人端茶倒水,扫地做饭。英国人注意到这些人“都如此消瘦”。“在普通中国人中间,人们很难找到类似英国公民的啤酒大肚或英国农夫喜气洋洋的脸。”这些普通中国人“每次接到我们的残羹剩饭,都要千恩万谢。对我们用过的茶叶,他们总是贪婪地争抢,然后煮水泡着喝。”
  
  这是不可能的。
  
  这很明显是谎言,茶叶在中国是非常普遍而且低廉的东西,任何贫穷的中国人都能喝茶,柴米油盐酱醋茶是中国人的生活用品。茶叶在中国不是稀罕物件儿。茶叶是一次性的东西,从来没有中国人会把别人喝过的茶叶“煮水泡着喝”,从来就不会有。这老外大概是第一次到中国来才喝到茶。居然不知道茶叶是一次性的东西。说些无知的谎话,结果自己露怯了,可笑!
  
  这些洋人显然是在以他们的无知的见识来度量中国人。茶叶本身并不贵,那个时候他们国家不产茶叶,出口到他们国家茶叶的价钱就会变得十分昂贵——那都是运输费、以及做生意的中间人赚取了差价。物以稀为贵,那时在西洋国家茶叶是稀罕物、是奢侈品。他们以能有茶喝显示身份,有钱的洋人才能买得起茶叶。在中国却不是这样,再穷的人也能喝得起茶,茶在中国非常便宜。中国的南部地区都生产茶,数量很多。各地区的人都有各自的对茶的喜好。
  
  中国的茶叶分产地、品种,共有三千四百多种。分不同时节,价格有高、中、低档区别。不同时节喝不同的茶,夏天一般喝绿茶、新茶(即当年摘取的),什么龙井茶、碧螺春、毛尖茶等等,最是中国人夏天的选择。这些茶都是选取茶树最嫩的叶子制作而成。到了冬天,贵族们喜欢喝普洱茶之类的黑茶。中国的有钱人喝茶的讲究要多一些,中国的普通人就没有这么多讲究,贫穷一些的人一般喝大叶茶(就是靠近茶树根部一些的叶制作成的茶),比如什么乌龙茶之类。
  
  日本人就知道个乌龙茶;西洋人喝红茶(绿茶存放久了、不新鲜了,就变成了红茶)。后来按照他们的口味制作出高级红茶,这是后话(清朝中期出现了红茶,制作的关键是发酵,就是把新鲜的茶弄得不新鲜,这才是他们已经习惯了的口味)。
  
  那时洋人喝的茶叶,其实都是中国的穷人喝的茶。有茶对于他们来说就算奢侈。他们还说什么中国人“总是贪婪地争抢他们用过的茶叶,然后煮水泡着喝”。说这些低级的谎话,他们真是厚颜无耻。
  
  再有:
  
  使团成员约翰·巴罗在《我看乾隆盛世》中说:“不管是在舟山还是在溯白河而上去京城的三天里,没有看到任何人民丰衣足食、农村富饶繁荣的证明。……除了村庄周围,难得有树,且形状丑陋。房屋通常都是泥墙平房,茅草盖顶。偶尔有一幢独立的小楼,但是决无一幢像绅士的府第,或者称得上舒适的农舍。……不管是房屋还是河道,都不能跟雷德里夫和瓦平(英国泰晤士河边的两个城镇)相提并论。事实上,触目所及无非是贫困落后的景象。”
  
  他搞错了,他说的是日本吧。
  
  偶尔跟日本人谈话能听到这样的声音:“欧美人侵略中国、也侵略日本,欧美人侵略中国能成功,没能侵略日本。因为中国人不团结,欧美人打进来你们中国的军队都不救;我们日本人团结……”。
  
  这些日本人真是天真。
  
  真正抵御欧美人侵略日本的:是那时日本的“贫”和“穷”。
  
  而不是日本人认为的什么“团结”的原因。如果欧美人有意侵略,他们强强联手,一个弹丸之地的蕞尔小国岂能抵挡?!
  
  欧美人第一次看到意大利的旅行家马可波罗写的书,他们便对书中描写的东方乐土产生浓厚兴趣。他们相信:中国和日本就像马可波罗游记中所写的那样,黄金遍地,人人都身穿绫罗绸缎;马可波罗还把他道听途说的关于日本的传言写进书中说:日本有用金子做的房屋(日本在忍者时期的确有用金箔贴满房屋的屋子)。
  
  欧美人冲着财富而来,他们去了一趟日本,想得到那用金子做的屋子的金子。可是到了日本,他们看到的是“触目所及无非是贫困落后的景象”。他们看得很清楚,这样的穷乡僻壤根本不可能有用金子做的屋子。于是欧美人依然还是觉得到中国来寻找财富更加靠谱。
  
  日本虽然什么没有,但日本距离中国近,了解中国,可以充当他们侵略中国的向导和奸细。所以欧美人与日本人结成联盟,让日本加入了列强的队伍。
  
  他们到中国看到的可是和平、繁荣的景象,更让他们欣喜若狂的是,这里的人们几乎不备战,那是乾隆时期,这个国家已经有近半个多世纪没有大的战争。城的周边都不设城墙。那时中国的财富让这些欧美人垂涎三尺,如果中国真像他说的那样贫穷,像那时的日本那般,他们是没有那么大兴趣继续侵略的,相信他们会打道回府,可是他们没有。
  
  来的这一群,是有政治头脑的罪犯,而且他们持有坚船利炮、是具有高科技含量的一群贼。他们不打算用乞讨的方式得到他们想要的,而是想让有钱人给他们“进贡”。即能满足贪欲、还能满足虚荣心。如何才能做到这一点呢?无非就是说谎,他们自称他们是教化之国,掩盖起他们那张灰头土脸的贼的面目,谎言自己是上等人。
  
  他们看到绝大多数中国人,从皇帝、大臣到平民一个个的完美的身材,这里的人们生活如此富足但都不肥胖,比起他们英国公民的像猪一样的啤酒大肚的身材,他们一定感叹:这才是“人”应该有的身段。可是有政治头脑的罪犯怎么能灭自己威风、长他人志气呢,他们要是说真话,又怎能显示自己是上等人呢?
  
  他们冲着财富而来,却说这个当时世界上最富有的国家是贫穷的国家,他们满口胡言乱语。
  
  对于这样漏洞百出的谎言,竟然有中国人会相信,其中不乏有非常正规的宣传工具中都有宣传,
  
  这不光是没有头脑,这是民族自卑心理在作祟。
  
  这一切都是拜那位慈禧老太太所赐。她说的那句著名的话语:“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这句话一出口,整个民族的自尊心便大打折扣。中国人在列强面前开始自卑。
  
  凡是洋人说的是“对”,即使不对,我们也认为它“对”;洋人说的是“错”,即使不错,我们也认为它是错。所谓“成则为王、败则为寇”。在各个领域我们都心甘情愿的认输。
  
  中国人从1840年第一次鸦片战争开始到1900年庚子赔款那年60年间,共经历了两次鸦片战争、中法战争、中日甲午战争、最后是中国军民抗击八国联军的战争,这一过程,多多少少还表现了一种对外的抗争精神。但是,到《辛丑条约》签订,慈禧政府到了要“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这样的程度。说明她心甘情愿的当奴才了。这一仗打下来,损失不止是在物质上、更重要的是在精神上中国人真是被人给打趴下了。
  
  不过就是打了几次败仗吗,胜败乃兵家常事;不过就是被这么个无知、愚昧、窝囊的老女人折腾了一番吗?这个国家今后不会再有这样低素质的统治者了,何至于如此自卑?
  
  问题是:国家、政府在干什么?允许这些人利用国家政府自己的宣传工具面对世人胡说八道。是没有察觉到?这是很严重的失误。如果听之任之必有大害。就像利比亚的前领导人卡扎菲一样。
  
  卡扎菲的二儿子赛义夫·伊斯兰·卡扎菲喝了一点洋墨水,然后把西方人的观点不经过脑子过滤的灌输给他的老父亲。
  
  有报道说赛义夫在父亲面前常畅所欲言,他的不少思想也潜移默化的影响了卡扎菲,最近几年卡扎菲调整了与西方的关系,放弃苦心经营多年的核武器研发等,与赛义夫的劝说有关。他劝说父亲与美国缓和关系。即可摆脱国际制裁和不利处境又可躲开美要改造中东的咄咄气势,有助于重组利比亚在阿拉伯国家的大国地位。
  
  西方人鼓励卡扎菲放弃研发核武器,可是一旦卡扎菲真的放弃研发核武器,当西方人确认卡扎菲毫无还手能力的时候,卡扎菲的死期就到了。
  
  结果是:赛义夫·伊斯兰·卡扎菲害死了他的老父亲、毁了他们的国家、自己也没有落得好下场。
  
  美国人还得意洋洋的向世界宣称:“卡扎菲被我们狠狠的玩了一把”。
  
  这就是糊涂、愚蠢给自己和自己的国家民族带来的灾难。
  
  看看我们的有些人,是不是也和卡扎菲的二儿子一样,正在犯着同样愚蠢的错误?
  
  义和团的深远影响
  
  1860年英法联军攻进北京后,与腐败的清政府签订了《北京条约》后,立即撤出北京。
  
  令满朝文武惊奇的是西洋人既不想占领首都、也不想废掉皇帝、更不想毁灭这个帝国。他们只想要钱,一番割地赔款的妥协之后,中国成了西方人可以随意进出的后院,大清国库成为他们的提款机,皇室和官僚系统变成他们的看门人。英法心满意足地撤军,中外似乎暂时可以相安无事。
  
  可是为什么?当时的中国人没有思考一下,为什么侵略者如此容易满足?是真的要了那么一点点就满足了吗?根据后来的历史可以看出,侵略者的胃口很大,那一点点是绝对满足不了他们的贪欲的。那么,他们为什么不趁热打铁呢?
  
  据说有外国使臣第一次来觐见中国皇帝,当他们由西欧到东方、一路见识了中国的大好河山,尤其是进入皇宫的时候,从永定门进城来到正阳门时,中国的卫士请他下来,换乘另一辆轿子(这大概是中国皇帝为了预防刺客的一种做法吧),又由正阳门来到大清门,到了大清门再下来,再换乘另一辆轿子。然后到天安门、端门、午门、太和门、每进一座大门都必须换乘另一辆轿子,如此这般的折腾一番。宏伟气势的皇宫大门、不计其数、多得让这些外国使臣有些不耐烦了。他们暗暗的在心里盘算:中国太大了,一口气是绝对不能把他吃掉的。得慢慢来。
  
  所以,英法联军和奕欣签订了《北京条约》之后的立即撤军。是因为他们知道如果在中国呆得太久,等到各地方省辖市的援军到来,他们就会像拿破仑遭遇滑铁卢之战那样失败。他们撤军是明智之举。可惜当时的中国人没能看穿他们的心思。
  
  第一次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八国联军入侵中国都有一个共同特点:侵略者并不在中国呆多长时间。签个约后立即撤出。因为他们知道想毁灭这个国家还为时太早,条件还不够成熟。
  
  1900年八国联军撤出之前,侵略者们讨论过关于“是否要瓜分中国”的问题,表达了他们各自的意见,这些意见充分暴露了他们的阴谋意图。
  
  侵略联军的统帅瓦德西在给德皇的奏议中这样说:他除了认为各国在如何瓜分的问题上不可能成立妥协以外,根据他在中国看到的情况指出,中国的皇室、官吏和上流阶级虽然很腐败无知,但是中国还有四万万人,“吾人对于中国群众,不能视为已成衰弱或已失德性之人,彼等在实际上,尚含有无限蓬勃生气,……至于中国所有好战精神,尚未完全丧失,可于此次拳民运动中见之。”
  
  瓦德西还说:“无论欧美日本各国,皆无此脑力与兵力可以统治此天下生灵四分之一”,“故瓜分一事,实为下策。”
  
  英国人赫德在那时写了篇《中国实测论》,文中认为:瓜分中国虽然是难免的,但现在还不能马上这样做。
  
  他们分析得对。
  
  通过这次战争,他们已经看到了打败中国很容易,但是要统治中国很不容易。依照他们过去的经验,如果能够把一个国家的军队打垮了,那么这个国家的政府投降了,他们就可以在这个国家建立殖民统治。但是,这次在中国,他们看到的是一种新的情况,无论他们联合多少个国家的军队,战斗力有多强;所到之处,中国人民、老百姓自发地组成的义和团用自己的大刀长矛跟他们拼命。
  
  当时中国的四万万人口占据当时世界人口的四分之一。他们很清楚:“无论欧美日本各国,皆无此脑力与兵力可以统治此天下生灵四分之一”。
  
  1901年各国军队撤出时,那些军官满心欢喜,得到了如此之巨大的赔款,这个数字“远远超过了联军的损失”。他们说:“这是一次最够本的战争”。可是,他们中有些人却不这么认为。有些“有见识”的人认为:其实他们还可以得到比这更多。
  
  1904年12月上旬,中国驻美公使梁诚与美国国务卿海约翰谈论中国的赔款是用黄金还是用白银一事,谈话间海约翰透露出一句:“庚子赔案实属过多——-”。这一信息立刻被梁诚捕捉。梁诚非常机敏地放弃了谈判战略,不再去和海约翰纠缠赔款用金还是用银的了,而是“乘其一隙之明,籍归已失之利”。于是他不放过任何机会,在美国国会及议员中四处游说退还不实赔款。(敌人很狡猾,以上这样的说法,给人感觉好像是中国人占了便宜似的)。
  
  这些说辞应该都是美国方面的说法。
  
  1906年初,美国伊利诺大学校长爱德蒙·詹姆士送呈总统西奥多·罗斯福一份备忘录,要求美国政府加速吸引中国留学生到美国去。同年3月6日美国传教士明恩溥到白宫进谒罗斯福总统(谈了整整一夜)。他建议总统将中国清政府的庚子赔款退还一部分,专门开办和津贴在中国的学校。1907年明恩溥发表《今日的中国和美国》一书,他在书中指出,应该多让一些中国知识分子去美国留学。
  
  在明恩溥等人的推动、鼓吹下,罗斯福给国会提出了一个谘文,指出:“我国宜实力帮助中国厉行教育,使此巨数之国民能以渐融洽于近世之境地。援助之法宜招导学生来美,入我国大学及其它高等学社,使修业成器,伟然成才,谅我国教育界必能体此美意,同力合德,赞助国家成斯盛举。”
  
  1908年5月25日,美国国会通过罗斯福的谘文。同年7月11日,美国驻华公使柔克义向中国政府正式声明,将美国所得“庚子赔款”的半数退还给中国,作为资助留美学生之用。留下的那部分“实应赔偿”,内容包括美国出兵中国的军费赔偿及美在华商人与传教士的损失赔偿。
  
  1909年起,美国将庚子赔款的所摊浮溢部分本利退回,充作留美学习基金,到1924年6月退回余款本利1250余万美元,作为中国教育文化基金。
  
  1911年初,利用庚款而专门为培养赴美留学生的清华留美预备学校正式成立。
  
  美国的退款,产生了很大的国际影响。随后,英国、俄国等国也有庚子赔款,也是用于教育。各国都表示愿与中国“友好”,以便用和平的办法维护和扩张其在华利益,所以都紧步美国的后尘,陆续放弃或退回了庚子赔款余额。退款被广泛地应用到中国的教育文化事业和实业中。只有日本分文不退。
  
  可是为什么呢?
  
  为什么1904年12月上旬的时候侵略者们还在斤斤计较“是用银本位还是金本位进行赔款”的问题上争执不休。突然间,他们又改变主意了呢?
  
  因为“白银”价格就像现在的美元汇率一样,有时涨、有时跌。
  
  清廷与十一个国家签订《辛丑条约》中的约定是:向列强赔款白银4亿5千万两。可是各国撤军之后,白银价格跌了。列强们开始耍赖。他们拒绝收白银,以条约中规定有海关两和外币比价为借口进行讹诈,要求清政府用金本位计算方式还赔款。
  
  如果是用黄金计价,这赔款又不知要增加多少。所以,清政府派中国驻美公使梁诚与列强商量:“能不能就按照《条约》约定‘用白银还’?”。
  
  交谈之间,梁诚听到美国国务卿海约翰说:“庚子赔案实属过多——-”。
  
  突然之间侵略者变得那样“大方”。就在这之前不多时,他们还在无理坚持用金本位赔款呢。怎么一下子就由“斤斤计较”变得“不再斤斤计较”了呢?不但如此,反而还要把已经捞到好处再退回一部分。是什么理由让他们有了如此巨大的转变的呢?
  
  根据他们自己的说法:美国伊里诺大学校长詹姆士在1906年给罗斯福的一份备忘录中声称:“哪一个国家能够做到教育这一代中国青年人,哪一个国家就能由于这方面所支付的努力,而在精神和商业上的影响取回最大的收获”;“商业追随精神上的支配,比追随军旗更为可靠”;美国政府采取措施通过吸引中国留学生来“造就一批为美国从知识和精神上支配中国的新的领袖”。是因为这样的理由说服了当时的美国总统;并且美国的国会也通过了。看来这理由是很充分的。
  
  但这些话,具体是指什么呢?
  
  它一定是对美国具有巨大的利益,所以这理由才能说服美国的总统和国会。
  
  对侵略者有利;对被侵略者就一定有损。
  
  看看利比亚的前领导人卡扎菲的悲剧的失败,卡扎菲的二儿子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他是列强“造就的为他们从知识和精神上支配了利比亚的领袖(卡扎菲)”的典型案例。
  
  卡扎菲的二儿子赛义夫·伊斯兰·卡扎菲,曾赴瑞士、奥地利、英国等地留学,能讲一口流利的英语、德语和法语。因为在西方留过学,赛义夫思想比较开放,生活也比较西化。有报道说赛义夫在父亲面前常畅所欲言,他的不少思想也潜移默化的影响了卡扎菲,最近几年卡扎菲调整了与西方的关系,放弃苦心经营多年的核武器研发等,这与赛义夫的劝说有关。他劝说父亲与美国缓和关系。即可摆脱国际制裁和不利处境又可躲开美要改造中东的咄咄气势,有助于重组利比亚在阿拉伯国家的大国地位。
  
  受了他的影响之后看看卡扎菲都得到了什么样的结果。
  
  我们的国家现在也在经历着同样的人和事情。一些所谓的学者、知识分子他们说出的话;他们所站的立场完全在列强一边,根本不像中国人本身应该持有的立场。
  
  比如:文革前的教科书里,李鸿章是反面人物、是卖国贼;慈禧是祸国殃民的败家子儿。可是这两个人近来仿佛都换了一张面孔。尤其是李鸿章他成了中国人的救星。电影电视里还有史学界都给他平反了。1988年开始,上海的史学家陈旭麓给他开专题研究会,说他是中国近代化迈出第一步的代表人物。以前的卖国贼现在俨然就是个正面的人物了。
  
  说他:是代表没落的清政府签订《马关条约》《辛丑条约》等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
  
  说他:以北洋一人之力搏倭人倾国之师;
  
  还说他:与刘坤一、张之洞等人在庚子国变时进行的东南互保是共扶危局。
  
  这些观点都是错误的。而且大错特错。
  
  其一:他代表没落的清政府签订卖国条约。没落的清政府固然是腐败,但李鸿章个人在签《马关条约》《辛丑条约》的前前后后做的事情,无论如何都有推卸不掉的责任。
  
  首先他在和伊藤博文签订的《天津条约》,这份约定直接导致了甲午战争;而在甲午战争中作为前线的指挥官李鸿章一味避战而导致惨败;战败之后又为了在谈判席上使他个人占据些微的优势与俄国人签订《中俄密约》。使国家的损失更大。
  
  其二:说李鸿章“以北洋一人之力搏倭人倾国之师”。这种说法也不能成立。当初俄国在伊犁挑衅,清政府也就是派左宗棠以甘肃、新疆两省对付。人们没有说“左宗棠以一人之力搏俄国之师”。中国国土面积幅员辽阔,距离中日甲午战争的百年之后,1979年,中国对越南的“自卫反击战”中,中方也仅仅动用广西、云南两个省对越南作战。不懂军事的老百姓为此唏嘘不已,老百姓们认为:中国真厉害,仅仅用了两个省就打赢了越南一个国家。但其实专业人士知道:这是“杀鸡用牛刀”。对付一个小国家用中国的两个省,足矣。
  
  那些说李鸿章“以北洋一人之力搏倭人倾国之师”。说明他们不懂军事。清政府确实腐败无能,战争稍稍失败就投降,他们过惯了暂且偷安的日子。但李鸿章就能推卸掉他个人的责任吗?他难道可以置身事外的说,他只是“代表”没落的清政府签订卖国条约吗。
  
  其三:庚子国变,国人全都愤怒了,都对侵略者的侵略行径忍无可忍了,李鸿章是两广总督,作为国家的正规军,他居然搞什么东南互保。签订《辛丑条约》难道他没有责任吗。
  
  有些史学家真的很奇怪,他们不为左宗棠这样的收复国土的民族英雄开研讨会;也不对“东南互保”之前,神秘来到中国的英国人海军少将、下议院议员贝思福做研究;却为李鸿章这个卖国贼开什么专题研讨会、给他平反。开这样的研讨会是谁做经济后盾?是谁提供的资金让他开这样一个“李鸿章的专题研讨会”的呢?
  
  欧美人很狡猾,他们只花了点钱就能让中国人自己改写历史教科书;比起日本人用蛮横的手段篡改他们的中学历史课本来,欧美人比日本人高明多了。
  
  现在的学者把以前的“庚子国变”说成了“庚子事变”。以前史学界对东南互保一直持否定态度,现在居然有人认为东南互保有积极意义。
  
  列强为再一次类似“东南互保”之类的活动在做铺垫。而中方对于这样大的历史教训,没有听说采取了什么相对应的措施。或者制定法律、或者制定大纲。规定国家既能代表人们的意志向侵略者宣战;又能钳制“帅,因怒兴师”;还要对对国家不负责任的搞什么“互保”的人或团体制定处罚措施。没有这样的法律对应曾经发生过的“东南互保”这样大的历史教训。
  
  相反对于那些愚蠢的说法,说什么“主政东南的两广总督李鸿章、两江总督刘坤一、湖广总督张之洞进行东南互保是共扶危局。”这样危害民族命运的言论听之任之。
  
  如果将来发生战争,中国再来一次什么“东南互保”“东北互保”或者什么“民间互保”这个国家可就太危险了。
  
  到那时候,美国人会像嘲笑卡扎菲那样嘲笑我们中国人,他们会说:中国人被我们狠狠地玩了一把。
  
  美国人的教育卓有成效,什么胡适、马寅初等人都曾经赴美国留学。他们都非常有效的影响了中国的文化、政治和经济。
  
  ——-完——-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