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 世 学 魂
—— 王国维诗传(六十四首选二十)
那一双眼睛里的忧郁
—— 盐官镇,王国维故居前的感言
盐官镇的夜晚,海风习习。王国维故居前,我看到一
位白发老翁在吟诵先生早年的一首《人间词》:
“点滴空阶,疏雨迢递……”
从老翁抑扬顿挫、劲健沉稳的低吟中,我又一次看到
了那一双眼睛里的忧郁……
入夜,那一双眼睛里的忧郁
游弋在浩瀚的星空
久久的沉默中,我等待着
某一个瞬间的降临
看一场风暴扫荡一局残棋
入夜,年少的梦想在醒来的
涛声里走笔
词牌把几根苦思的白发捻断
灵魂与一堆甲骨为伍
灵感在时间的缝隙里填词吟诗
紧紧抓住根里的阳光
在学问的“三种境界”里独行
直面落日下那一片
存在的虚无,以一条辫子
感受这个世界的悲凉
夜雾中,你穿越了我
南柯一梦中的习习海风
将一轮秋月投进了
一座饥肠辘辘的餐机
梦醒后,有一种疼痛穿骨而来
棒响三更后的黑暗
淹没了一页厚重的历史
海关的钟声呼唤黎明
岁月的思想
此刻在先生的故居前显灵
哦,逝去的学魂天外归来
千年盐官古镇,潮落又潮生
走进王国维的内心世界
我看到,那一双眼睛里的忧郁
正穿越迷茫,穿透古今……
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平生读书之始
自幼饱读诗书、16岁考中秀才的王国维,一度名列“海
宁四才子”之首。然而,他在这一年购读“前四史”后,才
真正感受到年华之虚度,感叹“是为平生读书之始”……
十年的私塾,十年的八股
十年寒窗里的子曰诗云
当偶尔翻阅历史的春秋
名闻乡里的一代才子竟然
感叹:多年不曾“读书”!
不见花开、没有鸟鸣
十年“囚笼”,凋零着
一个少年昨夜的好梦
一身筋骨,被时间抽成真空
空落一副老气横秋的少年老成
一颗流星,掉进海滨的夜色
船,在海上漂泊
人,在海滨眺望星辰
一弯新月挂上树梢
风,激起无数浪涛的啸喧
一夜秋雨后,万木竟稀疏
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千年古镇的一口古钟
激活了时光的罗盘
生命,以水流的方式诠释永恒
我以自信支撑天空
今夜,从《史记》、《汉书》出发
一支笔,修复着光阴的波纹……
惊 变
——哭六君子殉难
1898年9月21日(农历8月11日),历时103
天的“百日维新”在一场血雨腥风中宣告失败。康有
为、梁启超逃亡国外,谭嗣同、刘光第等六君子被杀。
在海宁家中养病的王国维闻讯后非常愤慨,对于
清廷镇压维新派的罪行感到“实堪气杀。”感叹:“危
亡在旦夕,尚不知病,并仇视医者,欲不死得乎!
八月的天空风云突变
一声惊雷,击碎了
朦胧中那个美妙的梦境
翻滚的乱云乱我中华
华夏大地血雨腥风
落叶在秋风里飘零
耳边尽是悲声
浑黄的河流枕着
瘫痪的岁月
万里江山满目疮痍
帝国的秋阳斜照着
年轻书生的落寞
六个名字戳穿波光岁月
站在夜的黑里
我用一杯乡愁消殒青春
八月的风,在飒飒的
追捕中零落成泥
被街灯洞穿的秋雨
漂泊着桨声里的空无
夜行者,在秋雨中哭泣……
国 殇
——庚子之痛
1900年8月,八国联军攻进北京,慈禧太后出逃。次
年9月7日,清廷与侵略者签订了丧权辱国的《辛丑和约》。
国家危急之际,王国维就读的东文学社亦被迫解散。望
着千疮百孔的山河,他心如刀绞……
寒冷与黑夜狼狈为奸
猎猎的西风席卷我
万里锦绣河山
泱泱五千年文明古国
霎那间掉进了
一个阴森恐怖的深渊
黄昏从梦里退去,星光
被葬于土中。绝望的
双臂在空中挥舞
一株冻僵的树,被揭下
一身糜烂的皮肤
希望,被夜晚的泪水浸湿
刻骨铭心的痛,在记忆的
伤口喷涌。闪光的碎片
被掩埋于墨守陈规的河床
风轻云淡,残月无声
思想在囚笼中瘦成一支芦苇
乡愁被夕阳烫伤
叶落花枯,西风飒飒
赔款割地,国将不国
梦,早已被撕裂
心,时时在滴血
轻轻地蘸一滴清泪
看黎明在血泊中徐徐升起……
衣带渐宽终不悔
—— 独学时代
经过一段时间的休养与治疗,王国维的身体于1902年
初基本康复。应罗振玉之邀,协助筹办《教育世界》杂志,
并负责译写书稿,同时译编《哲学丛书》。
孤灯一盏,临窗苦读。从此,王国维开始了他的独学时
代。
棒敲三更,微弱的灯光
闪烁在小巷的深处
从苏格拉底到叔本华、尼采
从“文艺复兴”到“狂飙突进”
在哲学中辨惑,在辨惑中
感悟,在感悟中求索
在求索中搜寻一条攀援的小路
在西学的名著里敲响幸福的钟声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
人憔悴。我的跋涉与风雨同行
一双醉眼中,陡觉天高地远
清晨的寂寞被敲打得
支离破碎
思想穿过虚空回归大地
残阳在云翳爬行
沉淀着冰冷的夜色……
落花时节说红楼
——撰著《红楼梦评论》
1904年春,感染了风寒的王国维在海宁家中养病。淫
雨霏霏,子规啼鸣。孤灯一盏,夜读红楼。
三个月后的落花时节,一部别开生面的《红楼梦评论》
在《教育世界》连续刊出……
落花时节看黛玉葬花
梦的锁被清风打开
一只手的影子
覆盖着另一只手的
空茫
夜幕降临,残月无声
一切都被岁月拿走了
关于红楼的记忆
早已变得破烂不堪
大观园被凋零成一片
枯叶
纷飞在荒原的低空
高温煮熟了的梦
飘荡着断肠的哀音
从“玉”看到了“欲”
请叔本华在梦中立足
悲剧中之悲剧
宇宙之大著述
一部红楼
一幅人间之长卷……
抑扬顿挫中的快乐与忧伤
—— 吟《人间词》,著《人间词话》
1906年4月至1907年11月,王国维自编《人间词》。
1910年10月开始,又著《人间词话》。在诗词的创作与理
论上,他实现了一个新的突破,达到了那个时代的高峰。
背着沉沉的锁链,在天空
缓缓地飞。写满沧桑的
面颊,映照着西下的夕阳
与诗相约的晚上
泪水浇铸希望
暮色中的玫瑰在黯然哭泣
春夜的寂寞破土而出
瞬间长成山林
一声叹息,瘦了窗口的残月
从《人间词》到《人间词话》
以陈年老酒泡自己的神经
抑扬顿挫中,自有他的快乐与忧伤……
那鬓发中的忧国情怀
——辛亥东渡
1911年10月10日,辛亥革命爆发。11月下旬,王国
维携家眷随罗振玉东渡,寄居日本京都,历时五年之久。
在离津赴东瀛的“温州丸”日本商船上,王国维的心情
是沉重的。望着正在远去的祖国,他不禁热泪盈眶……
狂飙掠舷,干戈满眼
西风凉。呢喃的
冷雨,穿越了我的
一丝白发
阴沉沉的天空
罩着这茫茫欲海
若幻若真的记忆
被突然的灯光灼痛
梦,已经从心灵的空间
转移。包裹着历史的
语言,还留存着
那个时代的泪水与体温
阅尽天涯离别苦
忧国情怀鬓发中
我的岁月,嶙嶙峋峋
我的乡愁,胎死腹中……
异国他乡,潜心治学
—— 学术转向后的新开拓
1911年东渡之后,王国维寓居日本京都吉田山下田中
村,后移居京都上京区净土寺町字马场八番地。在学术上,
乃从罗氏所劝,“专研国学”。在古文字学特别是甲骨文字、
流沙坠简、钟鼎古器铭文等方面均有建树,其名著迭出,从
而成为一世界影响的学术巨子。
埋头于异国他乡的世外
桃源,穿行在时间深处的
汗水已经沸腾
孤灯下,生与死早就被
置之度外。以远离的
方式,接近这个世界的
心
灾难使灵魂变轨,在一场
秋雨中提炼历史的真经
古老的甲骨文在等待
一句暗香的问候
被淋湿了的惆怅在月下
消融流沙坠简的芬芳
从《通考》、《释币》到
《三代地理小记》
一个爆裂的词语让世界
目瞪口呆、火花四溅
存在的谜底在存在之外
塔楼里依旧堆积着纷杂的
梦……
新旧激变中的执著与坚守
—— 撰《经学概论》,探经学渊源
王国维应聘的“哈园”及其所谓的“仓圣明智大学”, 虽
然非一般的正规学府,且口碑及其不佳,但是王国维仍然利
用其现有条件,进行认真的教学与学术研究。因为他知道,
在这个新旧激变的时代,古老的中华传统文化,很有可能失
传,很有可能遭遇灭顶之灾。他看到了这个危险,他觉得自
己有责任坚守这个古老的阵地。
在新与旧的夹缝中,以
前朝的装束包装自己
梳一条长辫
着一件长衫
带上几箱线装书
潜伏于一个时间的黑洞
从古老的森林里
捞出一片绿色
从一片甲骨的残片中
纠正一段老学究的误读
再把多年积攒的苦涩
掏出来,扔给一条
流淌的小溪
在传统的经学中出生入死
去心灵的岛屿上抑扬顿挫
冷眼看悲欢离合
听晨钟暮鼓
再细细咀嚼菜根
品尝执著与坚守中的孤寂……
独骑瘦马饶宫墙
—— 紫禁城里的“五品”侍从
1923年6月1日,进京的第二天,王国维入朝“觐见”。
次年1月7日,被赐“著在紫禁城骑马”。
忍着痛楚,将卑微的希望
与昨天的“布衣”切割
逊帝的“五品侍从”,被晚风
抛向寂寥
秋雨淋湿的惆怅,被
树为愚忠的标杆
塌方的思路被夜色掩埋
往来成为古今
独骑瘦马,经验因截流而
改道。在盛开的意象里
抽干那可怜的寂寞
韵脚,被几片浪花打湿
从一堆悲伤的文字里爬出
又跌进小朝廷的内斗
梦想被强力切开,一半是
悲剧,一半是回味
一尾鱼在文字里演绎文化
换来一坛酸腐的赞语
度日如年,年华瞬间苍老
风骨,在高热下发生裂变……
千树叶绿,春风入梦
—— 移居清华园
应1925年初开始筹建的清华学校国学研究院之聘,并经胡适
疏通、溥仪敦促,王国维离开“宫廷”赴清华任教。
1925年4月18日,他举家迁入清华园,住西院18号。
一声鹤唳,阳光下的清华园
是如此宁静。清风徐徐
大地清华被隆隆雷声殷勤唤起
政坛上的风雨,已被挡在
门外。昨天的苦乐悲欢
枯叶般凋零在那肃杀的深秋!
我来了!千树叶绿春风入梦
倩倩有志学子伴琅琅书声
学术重镇再开拓,就在今天!
时间的溢出,或丈量希望
夜雾里不再是一盏孤灯
秋雨中会飘溢着八月的桂香
灵感破茧,长出相思。夜半
琴声,破译着世态的炎凉
歌声里的针与刺,缝补忧伤……
蓦然回首……
—— 那学术高地上的无限风光
从19世纪末就读东文学社、独上高楼开始,三十年一路
走来的王国维,可谓辉煌不断,硕果累累。
在清华园的讲坛上回首眺望,那学术高地上的无限风光当
令你陶醉……
拢一把月光,拧出来的或许是
泪。风风雨雨三十年,他的
眼睑低垂,机械般不停地挥臂
击桨。在与时代的对弈中
时光的記憶開滿季節的花朵
东渡日本,西赴武昌。叔本华、
尼采、通州师范。《红楼梦》、
《教育世界》。词、诗、还有
《人间词话》、甲骨文、“爱俪园”、
《经学概论》、《观堂集林》……
所有的荣耀,都不过是往事的
虚拟,都可以忽略不计
那学术高地上的无限风光
是一道亮丽的风景
永远让一个学人陶醉!
流水悠悠,是没有激情的传奇
情感的堤岸上,已经渐渐
蔓延了荒草。那生命的颜色
正在被光阴漂白。狭窄的
走廊上,回荡着的是学子的呜咽
蓦然回首,夕照黄昏。林子里的
鸟声,瘦成一条乡村的小径
弦月临窗,朦胧着凄美的笑颜
民国的残碑,正锁着时代的情欲
历史,仍然在死亡之光中沉浮……
滴血的伤口
—— 丧子之痛
1926年9月26日长子王潜明在上海病逝,年仅27岁。
一声惊雷,您的突然离去
抽去了我生命中的支撑
白发人送黑发人,滴血的
伤口流着人间的伤悲
被碾碎的肋骨撕裂着我
惨烈的疼痛
您的离去让这个夜晚
没有星光
被街灯洞穿的夜雨
淋湿了我心中的记忆
昨夜的思念与牵挂
在把我的大脑抽为真空
碎了一地的灯光
无法为我的文字疗伤
黎明在血泊中倒下
泪水中的希望已经死亡
孩子啊,在这个漆黑的夜晚
请让我跟上你离去的脚步
长长送葬的行列里
我早就埋葬了我自己……
亲家的“绝交书”
—— “三十年金石之交”的破裂
1926年11月,在经过一段时间的笔墨官司之后,罗振
玉给王国维发来一封措辞严厉的“绝交书”,有着三十年交
情的铁哥们,终于发生了分手的悲剧……
往滴血的伤口上泼下的,竟然
是一桶无情无义的“硫酸”
三十年的“金石之交”,在一种
恩断情绝的暴风雨中谢幕
这捅在心口的尖刀,让我实在
无力拔除
一切都已分崩离析,一切都已
烟消云散,一切都已泼水难收
人生是一本无法读懂的书
命运注定我一生忧伤
三十年了,我在一种迷离中
吸纳着深秋的晚风
亲家呀,感谢你的提携,感谢
你的资助,感谢你给了我
一个撬动地球的支点
可是,我仍然不能够忍气吞声
不能够逆来顺受,不能够
见风使舵、低三下四、忍受屈辱
我不是任人使唤的牛,也不是
给主人看门的狗。我很穷
我没有钱,可是我并不缺钙
我的骨头还没有疏松
我不是一个胜利者,可是我
没有低下这高贵的头颅!
秋深了,那爬行的列车
该已穿越午夜的门槛
那残月之辉正奄奄一息
易水回暖,让匕首回到鱼腹吧!
在一面镜子的反光中
我会选择悄然离去……
【注】这一首小诗,主要是写王国维当时悲凉的心境。在当时的情况下,难免会有一些过激的言辞。并不代表王国维、也不代表作者对罗振玉的客观评价。望看到这一首诗的罗家后辈不必多想。对罗振玉,历史自有公论。他的贡献是无人能够抹杀的!
最是人间留不住
——五十初度
1926年12月3日(农历10月29日),王国维50岁的
生日。前来祝贺的师生先后离去,他百感交集……
年到半百,风雨中锈蚀的是
时间的年轮。世事沧桑,
岁月如斯。内视的双眼让
昨夜的好梦纷纷逃窜
一根鱼刺穿越时空。来时的
路,已被秋霜折损得百孔千疮
枕上落发,是生活的漩涡
甩出的碎片。坐在古代
王宫的暗处,在漆黑的静谧里
听三千年前的吹鼓手
吹奏着一代王子的前世今生
花鼓中的乡愁令今人辛酸
学生、同事与朋友都已离去
夜晚这孤寂让我度日如年。
殷勤文字寂寞吟,如烟往事
尽飘零。最是人间留不住,
潇潇夜雨别离轻。一双醉眼
中,无处不悲声……
“五十之年,只欠一死”
—— 留给这个世界的遗言
1927年6月1日(农历五月初二),王国维死意已决。
他有条不紊、不动声色地安排着后事,并于这一天的晚上
写下了遗书……
时事如斯,纷飞的眼泪
洗不尽污浊的大地
夜色残存的衣袖被露水
打湿。一树桃花
在我昨夜的梦里陷落
就要走了,一生的苦泪
正在穿透皮肤,向着
心灵的空间转移
语言,包裹着历史
这遗书里有我的指纹
一滴水就要回到大海
昨天的灰尘沦落为
此刻的稀泥
悲情的魂魄被埋于水中
血管里流淌着孤独的血液
面对一个功利的课题
我没有答案
被烧焦了的语言
正在漂白我这一生的传奇
回忆,随夕阳沉落远山
五十之年,只欠一死
生命碎裂成为一个
无须兑现的承诺
浸泡在语言的浴缸里
我举起了幽微中的灼热……
义无反顾的一跃
——颐和园鱼藻軒前的一幕
1927年6月2日上午11时,颐和园鱼藻軒前。从清华
园赶来的王国维,望着静静的湖水,不禁一声感叹:
今日干净土,惟此一湾水耳!
说时迟,那时快。只见他纵身一跃,跃入湖中……
解脱了,这混乱不堪的世界
再也不必为我忧、为我愁
不必为我胆颤、心惊、受辱了!
解脱了,这污七八糟的滚滚
红尘,再也不必为我奔波、
为我劳碌、为我唉声叹气了!
一个词语突然爆裂
那隆隆的声响
落进湖滨凄凉的月色
梦幻中的意象阻塞了交通
悲鸣的大雁在空中盘旋
一个女人穿越往事走进后宫
成语被烧焦
荒草满园
葬花人去了咖啡屋
孩子们呀,不必为我担心
我的天国比人间快乐
世事沧桑,你们可要好好生活!……
民族不会忘记 ,历史不会忘记
—— 追悼与哀挽
1927年6月14日,王国维的正式追悼仪式在北京的
全浙会馆举行……
巨星陨落!哀挽中的泪雨
飘落在情感失血的京城
十七年家国情怀,犹余剩水
残山。一棵凋零的大树
在上帝绝望的臂膀上落叶纷纷
朵朵白花,泛滥着你我的
泪腺。语言的刀刃上
漫漫长夜被走成短暂的一生
黎明与黑暗交会的街巷
您漂浮中的灵魂不忍远行
一幅幅挽联,是对您的牵挂
一声声抽泣,是痛楚的呻吟
变幻的风云弥漫在思维的
隧道,一双世俗的肉眼
无法圈阅追悼会上的风景
昨天正在死去,大师已经涅槃
可恶的蠹鱼,早就啃光了
我腹內的四书五经
嶙嶙峋峋的岁月被洪水淹没
不安的双手拉下了沉重的夜幕
您走了!永远的走了
义无反顾地走了
无尽的哀挽幻化成您的身影
古老的民族不会忘记!
历史不会忘记!……
与天壤而同久,共三光而永光
——清华园的纪念碑
1929年6月3日,王国维离世二周年忌日,经清华研
究院师生筹备,由陈寅恪撰写碑文的《王静安先生纪念碑》
在清华园内落成……
两年了!您的身影仍然在
这林荫道上徘徊
您的音容笑貌仍然在
我们的心中留存
您没有离去
您永远是我们的导师!
若真若幻的记忆,已经成为
落定的尘埃。校园外的夜
在一束冷冽的月光中等待天明
从含泪的欢笑里,我们望着
您的辫子,读您的遗著
继续走您没有走完的小路
一声雁唳,灿烂的星空落花
如雨。从针眼里窥视苍穹
我心不再伤悲。身体的疼痛
长成悲悯,飘零的桂香
拒绝欲望茂盛的生活
笑,被冷藏在岁月的深处!
与天壤而同久,共三光而
永光。独立之精神
自由之思想,铭刻着这
永远的、历史的丰碑!
薪尽火传,述先生之志事
文化传承,著千秋之文章……
(2013年8——10月,于南京雨花台下秋乐斋)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