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凭栏论世 乱弹八卦 佳作赏析 讽刺幽默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论电视元素的有机统一性之画面解说词的非独特点

时间:2013/12/19 作者: 李芹 热度: 86643

    BBC经典记录片《金钱崛起》成功论证了一点:电视节目是画帧、音效、环境声、解说词等影音元素和电视组分的有机整体。任何一种都不可以唱独角戏,它们之间彼此依附,相互彰显,只有具备了通力合作的特质,才能将影片本身诠释到极致。几年来,画面解说词这一电视对象,更被无数业界人士娓娓畅谈。这种活跃在荧幕上的文本样式,魅力独树一帜,但它仍体现了明显的非独立性特点。论者借影片《金钱崛起》就此做点浅析。

 

在电视节目里,尤其是没有过多人物语言介入的节目中,解说词更是在台本中担纲。但抽掉其它所有的电视元素,解说词就变成了一种以单句为主且欠缺语言内在逻辑性和外在连贯性的纯文本。这种脱离了画面的文字,给人以极大的生僻感,理解起来吃力且毫无美感可言。在《金钱崛起》中。影片一上来就说“币、款、纸、票、证、单、券、卡”,如果没有华尔街一组组金融机构,风投行,证券所的画面,我们在第一时间就不能和价值的货币量表现——钱直接联系起来。即使能敏锐地洞察到这一点,也缺少视觉冲击力,会因为语言的苍白而印象大大降低。所以,人们形象地称解说词与画面是“如同身体和影子那般的依附存在”。任何一方会因为对方的缺憾而大打折扣甚至失去存在的意义。而且,从人的信息接受上说,动态的画面由于其特有的荧屏物理特性,总是先入为主的给人提供一种基本的信息梗概,它本身也具有明显的叙述线索,这都为画面解说词提供了最基本的依据。所以,被架空的电视画面解说词失去了它原有的角色品质。

 

其实,解说词本身不是文本的单体,它是字幕、解说员(或是配音员)的人物声的组合体。字幕效果的运用,配音人员的声音品质及专业素养都会为画面解说词增色提亮。《金钱崛起》中,外景主持人抑扬顿挫的声调,曲折而婉转的声线,给我们营造了一种穿越时空、跨越地域置身其景其情的氛围。语言所带来的时空张力感和唯美效应便可见一斑。

 

 电视画面解说词本身所具有的信息量是比较小的,无论是从视觉还是听觉上来讲都是比较干瘪的。而当与流动的画面、音效、环境声等元素结合在一起时,信息量会扩容,感情色彩也更加浓烈,意境空间会更加立体。在影片《金钱崛起》中,有一节的解说词是这样的:“皮洛珈是当时西班牙的一位野心勃勃的航海家,为了寻‘黄金国’,不远万里来到南美大陆。这次被定义成是殖民主义扩张的航海行动,给当地的土著居民带来了一场血腥的浩劫。”仅解说词,所带来的信息冲击力不大,但是配上欧洲人屠戮土著居民的血腥场景和对当地矿产的掠夺式开发,你就对解说词更具理解力。

 

画面解说词不做锦上添花之功用。倘那样,解说词本身就成了电视节目精良化的一种手段而已,这种手段不会独当一面,甚至是可有可无的。同样,节目中的其它电视元素对其束缚性也会消失,使解说词具有独立性。这种情况下,解说词只是一种附加点饰。而事实并非如此。法国著名雕塑家罗丹一次向前来观赏的人们展出了自己的一女子雕塑作品。当他问人们最喜欢雕塑的哪一部分时,人们纷纷表示那双手精妙绝伦。于是罗丹二话没说就砍掉了那双“完美的手”。人们对此很是疑惑不解,而罗丹认为,就是那双“完美的手”破坏了整体美感的协调水平,那双手应为整体服务,但它太扎眼,反而成为一种缺憾,所以必须要放弃。这个故事反映的是个体从整体,个体具有非独性特点的道理。人们认为,一部真正好的影片,不是它的某一种或某几种组分出彩,而是所有的元素系统相互配合默契,没有“长短板”之分。可以说,每一种组分恰到好处效果最为理想。画面解说词的起承转合以及情感走势、意境发散方向都不是自定义的,它紧跟影片的内容、影片的基调和影片的情绪线展开。在《金动和殖民主义扩张活动的历史影像资料,把“金钱”与生产力方式的变革、商品经济的发展、人们的求富享乐心理的渊源紧密穿织起来,不仅成功的释疑解惑,还营造了一种历史深邃感与历史凝重感。但倘抽掉起配合性解释作用的画面,纯文本的电视画面解说词茕茕相吊,可读性、可分解性一点儿都不强。

 

 

画面与解说词是互为补充,互相纵深拓展的。尤其是解说词的文本性,更加剧了它的单向性和平面型。而当辅以画面时,解说词的立体型和纵深交互性便显而易见。两者有相得益彰、浑然天成的关系,使信息得以连贯而流畅的倾泻。但这种配合后的效果,是独立的解说词永远也不会具备的。画面解说词像是一种提词器,它帮助在观众流动的画帧面前理清观看思路,在适当得宜的地方往往还起着画龙点睛的作用。在影片《金钱崛起》中有一句解说词是“钱所造就的是一座欲望的都市”,虽然文本的指向性很明显,但影片中纸醉金迷的夜生活,上流社会的金钱游戏,以及人们为满足私欲所行的蝇营狗苟,极大丰富了信息量,也更加激起了观众的感同身受。在另一部经典纪录片《三节草》中,解说“腊宝成当年抢了多少待嫁的闺女,转了多少驴牌子”,因为只是编导在想当然的加的台本,这种缺乏影像资料说的被架空的解说词就是附赘悬疣,不但传递不了多少信息,反而造成理解上的困扰。

 

 

画外音、效果声、现场声等音响音效对画面解说词具有渲染气氛、丰富意境、连贯叙述线索的辅助作用。抽调这些元素,解说词的“战斗力”也会大大下降。影片《金钱崛起》中,为了配合解说词“金钱冲击着这个高速发展的时代”,先后插入了夜总会、迪厅等娱乐场所叫嚣的DJ曲,马路上汽车疾驰的声音,股市大厅前人潮攒动的嘈杂声,这些环境声是对前面解说词的一种生动的解释,观众可沿着影片所提供的线索再联系自己所处的时代生活,就会有一种很真切的感受,对影片所塑造的主题产生共鸣的情感。如果仅凭解说词,即便有画面,观众很难立马进入影片所追求的情感效果,更谈不上进入一种深刻思考的状态。从这一点看,电视画面解说词发挥作用离不开声效的辅助,因而电视画面解说词具有非独立性的特点。

 

一部影片中,解说员自身发挥的情况对电视画面解说词的品质起着关键性作用。《金钱崛起》中的外景主持人大卫•科菲波尔同时担任着影片的解说员。就像广播播音员能把一篇死稿子“变活”一样,解说员利用自己的专业品质可以成就解说词的品质。大卫•科菲波尔是一名资深的电视解说员,他深得用活解说词这种文本型东西的要领。当进入西欧殖民主义者在南美洲所留下的矿点矿洞时,望着满目的历史疮痍,他的声调缓慢而沉重,声音深邃到似乎要穿越到那个殖民扩张的血腥年代,强有力控诉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不合理扩张。

 

 

其实,在一部影片中,不应忽视的还应有一点:画面的走帧速度和画面内部的叙述速度与画面解说词是共进退的。更准确地说,电视画面解说词应配合影片叙述的进度,不可以自主发挥。《金钱崛起》这部影片,解说词本身的进度与感情色彩同影片内容的播放进度和情感张力平行持进,处理的相当完美。这也印证了画面解说词具有非独立性的特点。

 

 正如著名的“木桶理论”,决定一只木桶到底盛下多少水的依据是木桶各个木板整体达到的高度水平,也就是说,每一块木板都不具有独立性。同样,决定一部影片好坏的是所有电视元素的综合配合程度。如果哪一种元素太过于出格,就应像罗丹雕塑的那双“完美的手”一样被剃掉。应该意识到:电视画面解说词始终为节目整体服务,它不具有担当一面的独立性。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