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文学杂志《小说选刊》2009年第七期
偶然买了《小说选刊》2009年第七期,读后觉得这份杂志办得很不错,质量很高。
先夸几句好作品
好的作家是秉笔直书历史的“书记官”,记录真实的历史,反映真实的生活,把人物写真写活。徐坤《通天河》中京城人物的斗智,胡学文《挂呀么挂红灯》中“小”人物的“大”道德、高境界,徐岩《遥远的渔场》中“草根”们的特殊生活,方远《神龟出没》中几个干部和知识分子符合时代的复杂心态,晓苏的《粉丝》通过双关意义的道具对人物的戏剧性刻划,甘铁生的《鸽仙》用文白互用的语言巧妙编织的有些荒诞的“另类”人的生活,都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读了这期《小说选刊》,让人立体地了解了当今各类人物的生活状态,很有认识价值。
对王庆利的《找驴》挑挑毛病
作者的主观设想是不错的,以“找驴”为中心事件,反映特定时期的生活,从而揭示人性和制度的缺陷。但是,作者没有经历过这些历史,又没有认真使用历史资料,导致叙事失真,不符合历史,让一个生活中完全可能有的传奇故事变成了离奇故事,作品给人的认识价值也就变得十分薄弱,没有分量。
首先,历史过渡过于含糊。
大个被渠鹏抢了驴是一九四七年,是淮海战役的前期;“又卖了一年土豆后”,还没有来得及买第二个驴的时候,“村里就开始给每户人划成分了”,应该是一九四八年解放区进行土改的时候,同时也是淮海战役开打的时候,当兵才一年左右的“副班长”级别的渠鹏就能当土改工作组组长?还能有机会、有条件又那么快地安上了假肢?如果这里的“划成分”是指“四清”时的成分复查,时间过去了十六年,渠鹏当组长和安假肢倒有可能,但这时党内已有规定,渠鹏不能在本乡本土搞运动时当组长,当一般队员也不行,得回避。这里“划成分”的事情没有点明是土改时还是“四清”时,时代概念过于含糊。
“若干年后”公社组织地富反坏批斗会,也没有点明是“四清”时还是文革时,从渠鹏的牛头山公社“革委会”主任的身份看,应该是一九六八年“全国山河一片红”后的文革时期,可是,县里怎么没有成立“革委会”?如果县里有“革委会”,当年的老马怎么是“县长”而不是革委会“主任”?“也不知到底过了多长时间”,大个看到红卫兵造“县长”的反,看来又像是文革初期。到了“那是一个奇热无比的夏天”,应该是文革中、后期,当着公社“革委会”主任的渠鹏竟然戴着高帽子被文革初期的红卫兵批斗,在时间上如此颠来倒去,让经历过这些历史的读者闹不清这是哪儿跟哪儿呀?
还比如,说“那时政策宽松了”而不说是改革开放了,说“生产队分给自己的几亩地”而不说自己承包的几亩地,既模糊了时代概念,又失掉了用语的准确性。
小说失真的文字随处可见。
一九四七年协助渠鹏“借”驴的赵加二三十年后才是个营长,“进步”过于慢了暂且不说;文革中造反派不让被批斗、被关押的人吃饭倒也是常事,大个半夜给渠鹏送窝窝头也完全可能,这时突然碰上造反派给被关押者送饭(等于是半夜送“夜餐”)就有点儿离奇;红卫兵称扫厕所的领导干部为“老顽固”而不称当权派、走资派、死不悔改的走资派等等文革时期的流行称谓,还有其他人的讲话几乎不使用文革语言(够得上是“文革语言”的总数不超过二十个字),作者叙事上不说县长被红卫兵打倒了而说“被那些红卫兵给革命了”,凡此种种,这太不符合时代特点了。
涉及日常生活的语言也多处失真,如不说从“炕”上爬起来而说是从“床”上爬起来(见143页左栏),明明是公社时代却让大个说“我要那驴干吗?都是合作社”(“合作社”是十几年前的事了,见145页右栏),明明该说渠鹏没有什么“亲人”了却说成“渠鹏在安乐村里没有什么亲戚”(多数情况下,“亲戚”在外村,“亲人”在本村,见145页右栏),主人公大个从一九四七年(至少二十岁时)到改革开放的八九十年代应该说七十多岁了,作者却让他说“活了快七十岁了”(见147页右栏),赵加、“扇风耳”两个人应该是“离休”干部却说成是“退休”干部(见148页)。
总之,作者对时代背景的模糊交待,再加上随处可见的叙事失真和用语失真,创作初衷设想得再好,也大大降低了作品的分量。作品太失真,读者难问津。
向作家进一言:别写自己不熟悉的生活,年轻作家写历史生活的话,先把历史资料搜集好了再动笔写作。
也向文学刊物的编辑进一言:凡不符合历史、不符合生活而又叙事不清的作品,一律不签发。文学作品的繁荣,传世之作的不断问世,主要靠两条,一是国家在政治思想方面的宽松、宽容,二是作家忠于历史,忠于生活,写作态度严肃认真。国家、作家和读者能否“和谐”好,关键在编辑。
二00九年七月十七日
偶然买了《小说选刊》2009年第七期,读后觉得这份杂志办得很不错,质量很高。
先夸几句好作品
好的作家是秉笔直书历史的“书记官”,记录真实的历史,反映真实的生活,把人物写真写活。徐坤《通天河》中京城人物的斗智,胡学文《挂呀么挂红灯》中“小”人物的“大”道德、高境界,徐岩《遥远的渔场》中“草根”们的特殊生活,方远《神龟出没》中几个干部和知识分子符合时代的复杂心态,晓苏的《粉丝》通过双关意义的道具对人物的戏剧性刻划,甘铁生的《鸽仙》用文白互用的语言巧妙编织的有些荒诞的“另类”人的生活,都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读了这期《小说选刊》,让人立体地了解了当今各类人物的生活状态,很有认识价值。
对王庆利的《找驴》挑挑毛病
作者的主观设想是不错的,以“找驴”为中心事件,反映特定时期的生活,从而揭示人性和制度的缺陷。但是,作者没有经历过这些历史,又没有认真使用历史资料,导致叙事失真,不符合历史,让一个生活中完全可能有的传奇故事变成了离奇故事,作品给人的认识价值也就变得十分薄弱,没有分量。
首先,历史过渡过于含糊。
大个被渠鹏抢了驴是一九四七年,是淮海战役的前期;“又卖了一年土豆后”,还没有来得及买第二个驴的时候,“村里就开始给每户人划成分了”,应该是一九四八年解放区进行土改的时候,同时也是淮海战役开打的时候,当兵才一年左右的“副班长”级别的渠鹏就能当土改工作组组长?还能有机会、有条件又那么快地安上了假肢?如果这里的“划成分”是指“四清”时的成分复查,时间过去了十六年,渠鹏当组长和安假肢倒有可能,但这时党内已有规定,渠鹏不能在本乡本土搞运动时当组长,当一般队员也不行,得回避。这里“划成分”的事情没有点明是土改时还是“四清”时,时代概念过于含糊。
“若干年后”公社组织地富反坏批斗会,也没有点明是“四清”时还是文革时,从渠鹏的牛头山公社“革委会”主任的身份看,应该是一九六八年“全国山河一片红”后的文革时期,可是,县里怎么没有成立“革委会”?如果县里有“革委会”,当年的老马怎么是“县长”而不是革委会“主任”?“也不知到底过了多长时间”,大个看到红卫兵造“县长”的反,看来又像是文革初期。到了“那是一个奇热无比的夏天”,应该是文革中、后期,当着公社“革委会”主任的渠鹏竟然戴着高帽子被文革初期的红卫兵批斗,在时间上如此颠来倒去,让经历过这些历史的读者闹不清这是哪儿跟哪儿呀?
还比如,说“那时政策宽松了”而不说是改革开放了,说“生产队分给自己的几亩地”而不说自己承包的几亩地,既模糊了时代概念,又失掉了用语的准确性。
小说失真的文字随处可见。
一九四七年协助渠鹏“借”驴的赵加二三十年后才是个营长,“进步”过于慢了暂且不说;文革中造反派不让被批斗、被关押的人吃饭倒也是常事,大个半夜给渠鹏送窝窝头也完全可能,这时突然碰上造反派给被关押者送饭(等于是半夜送“夜餐”)就有点儿离奇;红卫兵称扫厕所的领导干部为“老顽固”而不称当权派、走资派、死不悔改的走资派等等文革时期的流行称谓,还有其他人的讲话几乎不使用文革语言(够得上是“文革语言”的总数不超过二十个字),作者叙事上不说县长被红卫兵打倒了而说“被那些红卫兵给革命了”,凡此种种,这太不符合时代特点了。
涉及日常生活的语言也多处失真,如不说从“炕”上爬起来而说是从“床”上爬起来(见143页左栏),明明是公社时代却让大个说“我要那驴干吗?都是合作社”(“合作社”是十几年前的事了,见145页右栏),明明该说渠鹏没有什么“亲人”了却说成“渠鹏在安乐村里没有什么亲戚”(多数情况下,“亲戚”在外村,“亲人”在本村,见145页右栏),主人公大个从一九四七年(至少二十岁时)到改革开放的八九十年代应该说七十多岁了,作者却让他说“活了快七十岁了”(见147页右栏),赵加、“扇风耳”两个人应该是“离休”干部却说成是“退休”干部(见148页)。
总之,作者对时代背景的模糊交待,再加上随处可见的叙事失真和用语失真,创作初衷设想得再好,也大大降低了作品的分量。作品太失真,读者难问津。
向作家进一言:别写自己不熟悉的生活,年轻作家写历史生活的话,先把历史资料搜集好了再动笔写作。
也向文学刊物的编辑进一言:凡不符合历史、不符合生活而又叙事不清的作品,一律不签发。文学作品的繁荣,传世之作的不断问世,主要靠两条,一是国家在政治思想方面的宽松、宽容,二是作家忠于历史,忠于生活,写作态度严肃认真。国家、作家和读者能否“和谐”好,关键在编辑。
二00九年七月十七日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