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3年秋季的一天,原军统特务,特赦人员沈醉受一位老干部的邀请,到他下榻的华侨酒店会晤。
沈醉走进房间,两人热情握手寒喧。沈醉发现房里还有一位年届八旬的老者,正疑惑间,老干部高兴地介绍:“这位就是你多年要辑拿的华克之。”
惊喜交加的沈醉紧握华克之的手,两人热情地谈起50年前一桩震惊中外的南京刺杀案。
1935年11月1日,国民党在南京中央党部举行六中全会,在与会人员拍全体照时,一声枪响,会议主席汪精卫突然中弹倒地。
刺客孙凤鸣是南京晨光通讯社的记者,他当场被击伤倒地,因流血过多身亡。
汪精卫经抢救得以生还,军统特务经多方侦察,发现该案主谋是当时任南京市国民党党部青年部部长华克之。
此后,沈醉带特务到上海英租界埋伏了三天三夜,一无所获。后来,又悬赏十万元在全国通缉,始终未能发现华的踪迹。
这是怎么一回事呢?
1932年,日军进攻上海,十九路军奋起还击,多此击退了日军大进攻。但以汪,蒋为首的国民政府屈从日本的淫威,签署了淞沪停战协定,迫使十九路军退出上海。身为排长的孙风鸣为替死难兄弟报仇,密谋了刺杀汪精卫,蒋介石的行动。
1935年11月1日至6日,国民党在南京召开四届6中全会,开幕式后中央委员合影照相,大礼堂里的秩序比较混乱。
蒋介石见此临时不参加合影,返回会议厅休息,汪精卫见蒋迟迟不到,便去休息室催促,蒋说:今天的秩序不正常,说不定要出事,我决定不参加合影,我也希望你不必出场。
汪精卫说:各中委已等待良久,专候蒋先生,如我不参加,将不能收场,怎么能行,我一定要去。
摄影刚完,化装成摄影师的孙风鸣高呼:打倒卖国贼!向正在转身的汪精卫连开三枪,弹弹中身。
孙凤鸣的刺杀行动,虽未使汪精卫当场毙命,但未取出的子弹,最终还是要了他的命。在日本治病的汪精卫,1944年11月10日在名古屋不治身亡,第二年,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