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姓徐名刚,是吉林省著名的造反派头头。在文革中,他奉命造反,官至吉林省革委会常委,省工交办副主任。他一生大起大落,曾经出人头地,闪闪发光,也曾黯然失色,跌入低谷。
徐刚,一九三八年出生,辽宁省沈阳市人,一九五九年考入吉林工业大学汽车设计专业,在学校里入党,六三年他大学毕业,被分配到长春汽车研究所工作。
一九六六年,文化大革命爆发,徐刚狂热地投入造反运动,成为吉林省红二派【当年长春市中央承认的有两大派:一派是红二派,即红革会与二总部。另一派为公社派,即长春公社与东方红公社】的主要负责人之一。
一九六七年七、八月间,吉林省长春市的文化大革命进入白热化阶段,两大派在各自头头的驱使下,大动干戈,大规模的武斗此伏彼起,流血事件不断发生。
一九六七年七月二十七日,徐刚和吴海臣乘有轨电车离开汽车厂去红革会总部。前几天汽车厂派到省红革会的常委于师傅说这几天有人要闹事,要夺一把手的权,让徐飚去了解一下。
昨天【七月二十六日】是汽车厂红二派夺权半周年的日子,一个月前常委扩大会议决定要召开庆祝大会,并邀请市内红二派的战友来叁加大会,这纯碎是为了造所谓革命声势。由于最近一段时间两派磨擦不断,武斗升级,支持红二派的驻厂军代表李鸿昌政委找徐飚谈话,要求汽车厂红二派取消庆祝活动。徐飚接受了军代表的建议,终止了筹备工作并派人将这一决定通知有关单位。
然而在昨天上午,汽车厂的公社派也在厂门前开大会,群情激昂。与此同时,吉林农大毛泽东思想宣传队的学生乘坐一辆汽车来到汽车厂,准备在庆祝大会上演出。他们没有接到大会终止的通知,竟把车开到公社派的人群中去。两派水火不容,仇人相见分外眼红,双方发生了冲突,农大的学生敌众我寡,被公社派的人抓了起来,带到公社派的据点115栋宿舍大楼。
消息传来,徐刚和头头们感到非常震惊,他们立即开会研究对策,决定派作战部长鲍殿元带队,准备救援农大的学生。鲍殿元带领的是设计处的战斗队,都是知识分子,战斗力不强,他们向公社派冲击了几次,没有得手,反而退了下来。
公社派害怕红二派的援军过来,便带着农大的学生突围,从东风大街向地院方向逃去,老鲍率队在后面追赶,也无功而返。
红二派指挥部多次打电话询问救援情况,督促徐刚他们救出农大学生,并指责汽车厂没有战斗力,救援无力。厂里基层组织也埋怨总部指挥无能,给汽车厂抹黑。
晚上,徐刚再次召开会议,研究救援学生方案。在会议中,又传来了农大学生张忠诚逃跑被打死的消息,大家群情激愤,都觉得决不向公社派示弱,要为死难的战友报仇雪恨。在会上他们研究了救援的方案:一是请支左的军代表与公社派联系,要他们放人。二是采取强硬措施,决定抓厂里几个公社派的头头,以交换回农大的学生。他们还决定了由老鲍负责的作战部抓人。
开完会后,徐刚到红革会总部去。红革会总部设在市内的新发广场附近,日伪时期曾经是日本关东军本部,解放后成为省委机关所在地。
徐刚一到总部,就觉得情况异常。当时红革会的作战部长是老罗,他在战争年代是个连长,有一定的作战指挥能力。这天他有逼宫的意图,强迫一把手老曲交权。他认为老曲是位记者,知识分子,对敌斗争太右,双方发生了激烈的争吵,老罗把老曲的衣服都撕破了。
于师傅看到徐飚来了,便把他拉到一旁:“这老罗太不像话了,他要夺权,妄图扭转红革会的大方向。你来的正好,教训教训他一”
徐刚走进老罗身旁,拍拍他肩膀:“老罗,你要干什么?你该知道,这一把手是各单位派代表选出来的,你有什么资格罢免?”
老罗一下子愣了,他对徐刚一向是挺尊重的,这是因为汽车厂是长春市最大的企业之一,是红革会的台柱子。他蒙懂了一阵子,仍装作若无其事的样子:“那我们现在就开会罢免他。”
老曲脱掉被撕破的衣服,有些愤愤不平:“老徐,我知道自己是知识分子,不适合担任这个职务,我请求开会另选合适的人。”
于师傅也为老曲打抱不平:“老罗,你有什么权利罢免老曲?他虽说是知识分子,但他政策性强,能把握运动,不像你那样鲁蛮。”
这时,吴海臣带着几个武斗队员进来,他一把楸住老罗:“姓罗的,你是不是活够了?”老罗一边挣脱,一边向徐刚求救:“老徐,有话好说,有话好说!”
徐刚看到老罗已被降服,便拦住吴海臣:“放他一马,我量他再也不敢逼老曲了。”
临走时,徐刚当着老罗的面对老曲和于师傅交待:“如果老罗再放肆,打电话给我,我是不会便宜他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