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抓革命促生产

时间:2025/8/13 作者: 南山2020 热度: 66
  抓革命,促生产

  毛主席八一八检阅百万文化革命大军以后,文化大革命在全国轰轰烈烈地展开,越来越多的工矿企业被卷入了这场政治运动,工人阶级成了文化大革命的主力军。

  工矿企业的工人不能象学生那样,停产闹革命。工人必须坚守生产岗位,做到革命生产两不误。如果大批的工人离开生产岗位,厂矿不能正常开工,势必造成产量下降,国民经济就会受到严重的影响,社会秩序也会发生巨大的混乱。

  由于受文化大革命 的影响,许多工矿企业的负责人,为了保护自己,以生产压革命,不让工人起来造反:还有一些单位,则以闹革命的名义,扇动工人离开工作岗位,破坏了正常的生产秩序。更有一些省市的党政机关,组织工人群众围攻前来串连的红卫兵,造成了工人与学生的对抗,有些地方甚至发生流血事件。

  上述的行为跟中央【十六条】关于“抓革命、促生产”的有关规定是相违背的,引起了中央的注意。一九六六年十二月九日,中共中央下发【中共中央关于抓革命、促生产的十条规定草案】,具体指导工矿企业的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

  规定指出:工人“必须坚持八小时工作制,遵守劳动纪律,完成生产定额:”工人“不要大批离开厂矿:”“各单位工人群众之间,工人群众组织之间,可以在业余时间,在本市革命串连,交流文化革命经验:”“学生可以有计划地到厂矿,在工人业余时间进行革命串连,交流革命经验:”“工人业可以派代表到本市学校进行革命串连。”

  规定还指出:“在文化大革命中,被打成反革命的革命工人,必须平反。”

  但是,中央的这些规定并没有得到很好的执行。随着文化大革命的深入开展,越来越多的工矿企业成立了工人的造反组织,本来没有根本利害冲突的工人阶级分裂成为势不两立的两大派组织,大批的工人离开了工作岗位,叁与到本地区的派性斗争中去,甚至叁加武斗,成为社会动乱的主要力量。

  附:中共中央关于抓革命、促生产的十条规定【草案】

  【这一文件发至县、团级和工矿企业、事业、科研、设计单位,供讨论和试行用】

  一、坚决实行毛主席、党中央关于抓革命、促生产的指示。开展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就是为的促进人的思想革命化,带动生产的发展。

  二、贯彻执行以毛主席为代表的无产阶级革命路线,批判资产阶级反动路线。坚决按照十六条办事,由群众选出能够代表自己的文化革命小组、文化革命委员会或文化革命代表会议,让群众在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中自己教育自己,自己解放自己。

  三、八小时工作以外的时间,除了每周一次讨论生产问题以外,都由群众自己商量安排,进行文化大革命。

  四、坚持八小时工作制,遵守劳动纪律,完成生产定额。

  五、保证产品的质量,力求高质量。

  六、由工人群众认真讨论,健全或者改选领导生产的班子,这个班子,对国家生产计划的完成和超额完成,担负责任。

  七、有问题,要在本单位协商解决。必要的时候,工人群众可派少数代表到上级机关反映,特别必要的时候,也可以派少数代表来京反映,不要大批离开厂矿。

  八、在文化大革命中,不许厂矿领导因为群众提出批评,揭露事实,而实行打击报复,不准因此克扣工资,不许开除。在文化大革命中,被打成“反革命”的革命工人,必须平反,不许调动原来的生产位子,不许对工人家属进行威胁迫害。被打击而被迫离开工厂的革命工人,必须允许他们回厂叁加生产,叁加文化革命。革命工人被迫离厂时的工资应该照发。

  九、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宪法的规定,工人群众在文化革命中有建立革命组织的权利。

  十、本单位或本地方工人群众之间,工人组织之间,彼此有意见,要用摆事实讲道理的方法,进行讨论,不要被坏人利用,不要造成对抗的形势,坚持文斗,不要武斗,不要动手打人。

  一切工人组织,都应当保持工人阶级勤劳扑素的本色,不要搞一套脱离群众的官僚主义机构和物质装备。工人组织中的工作人员,一般都不要脱离生产。

  十一、各单位工人群众之间,工人群众组织之间,可以在业余时间,在本市革命串连,交流文化革命经验。

  学生可以有计划地到厂矿,在工人业余时间进行革命串连,交流革命经验,还可以有计划地和工人一起上班,一起劳动,一起学习,一起讨论文化革命问题。工人也可以派代表到本市学校进行革命串连。

  一切革命串连,都不要包办代替,强行干渋其他单位的文化革命。

  一九六六年十二月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