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六八年一月二十七日,河南省革命委员会成立,刘建勋担任省革委会主任,后再担任省委第一书记。在党的九大、十大、十一大中,刘建勋当选为中央委员。
文革结束后,河南的造反派和支持造反派的老干部都受到清算,刘建勋和纪登奎等也不例外。据说给刘建勋套上的罪名是煽动武斗,河南烟厂武斗、叶县武斗和开封武斗都和刘建勋有关。
对于叶县武斗,刘建勋给中央写了报告,为自己做了辩护。
所谓叶县事件,是叶县县委书记纪忠良和该县中学校长段发展的矛盾引起的。段发展是地委常委段永建的外甥,文革初期,段带领一部分学生起来造反,发了一个告全县人民书,造县委的反,这时他和纪忠良是对立的。后来他们的观点一致,都支持二七公社。中央七二五表态后,纪忠良先是县革筹的负责人,后是县革委会主任。这时段发展成立了二七指挥部,段为头头。后来他们又分裂了,段一派占领了中学,建立了武斗据点,同县革委会对着干。
地革委多次调解无效,上报省革委会,刘建勋决定派部队去支左,一方面维持社会秩序,另一方面叫部队去可能解决得好些。省革委会根本没有叫他们去攻打什么据点。这支部队最后确定由驻平顶山的炮二师去执行。是经过武汉军区批准的。部队一到叶县,段发展就跑了,据点也就不存在了,根本没有发生什么武斗。几天之后,段发展在某县被群众抓到送到省里,在省里关押不久就释放了。
一九七八年,刘建勋被撤销省革委会主任和省委第一书记职务,调离河南。此后几年一直接受组织上的审查,直到一九八三年逝世。
一九八二年底,刘建勋留下遗嘱:“我死之后,请雪峰、登奎、子厚、陈兰等几位老朋友替我向组织上讲一声,向熟人、朋友们讲一声,如果有机会,请一定替我说句话,我决不是戴苏理、赵文甫所说的那样,我是一个为共产主义奋斗了一生的共产党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