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京都红潮(11)

时间:2025/6/16 作者: 南山2020 热度: 23761
  陶铸是中央政治常委、国务院副总理。中央文革成立后,他进入了中央文革,一直是中央文革中活跃的人物。但是,他对毛泽东发动的这场史无前例的革命并不理解。尽管他尽量去按照毛泽东的意图去搞文化大革命,但是,在打倒刘少奇、邓小平的一片声浪中,他的不理解的思想和行动就成了搬动刘少奇和邓小平的障碍,因此,他的下台也是自然而然的了。

  一九六六年十月九日至二十八日召开的中央工作会议上,对刘少奇和邓小平进行了无情的批判。十月二十五日,知道内情的中央组织部一百多人要去中南海揭发批判刘邓,受到陶铸的劝阻:“组织部几百号人到中南海去喊打倒刘少奇,贴他的大字报,这种做法我不赞成。”陶铸的这种态度为中央文革其他成员所知道。

  在此之前,在中央文革内部,陶铸曾多次跟江青、陈伯达发生顶撞,并招致江青几次大发雷霆,他与中央文革其他主要负责人之间的裂痕越来越大了。

  十一月初,中组部有人贴出了刘少奇的一批大字报。陶铸对贴大字报的人说:“不能把刘少奇同志叫作敌人,不能喊打倒。”他还说:“我不赞成写打倒刘少奇的大字报,他是国家主席,中央政治局常委,犯了路线错误,是团结——批评——团结的问题,是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把打倒刘少奇的大字报贴在天安门上,我是不同意的。”

  对于陶铸的所作所为,学生们感到恼火,他们在北京街头和中宣部贴出大字报,说陶铸是保皇派,有反党、反社会主义、反毛泽东思想的罪行。

  十二月初,武汉赴广州专楸王任重革命造反兵团到北京要求陶铸接见。在接见过程中,面对蛮不讲理的责问和故意的刁难中,陶铸愤怒难忍。

  十二月二十日,戚本禹用给群众组织写信的方式表示:给陶铸贴大字报是可以的。

  十二月底,陶铸再次接见武汉赴广州专楸王任重革命造反兵团的群众代表,接见活动简直象开批斗会,群众狂喊着陶铸是“资产阶级反动路线的新代表”,并扬言要把陶铸带走。

  十二月三十一日,中宣部九十多人联名贴出【陶铸执行了刘、邓资产阶级反动路线】的大字报,揭发批判陶铸在中宣部推行了所谓的资产阶级反动路线。

  一九六七年一月三日,【人民日报】刊登姚文元文章【评反革命两面派周扬】,借批周扬,暗指陶铸。用“必须学会识别两面派型的人物”这种当时流行的影射语言,向全国宣告,必定有除已定案的两面派周扬以外显赫人物作为两面派被楸出来。

  就在这一天,北京某些单位发起成立批判刘邓路线新代表陶铸联络委员会,他们进驻中宣部并设立了联络委员会办公室。刹时间,“打倒陶铸”,“陶铸是中国最大的保皇派”的标语,刷满了中宣部。

  一月四日下午,中央文革接见武汉赴广州专楸王任重革命造反兵团时,陈伯达、康生、江青一唱一和,杀气腾腾地说:陶铸到中央来,并没有执行以毛主席为代表的无产阶级革命路线,实际上是刘邓路线的忠实执行者。刘邓路线的推广同他有关系的,他想洗刷这一点,但后来变本加厉。他是中央文革的顾问,但对文化大革命的许多问题,从来没有跟我们商量过,他独断专行,不但背着中央文革,而且背着中央。他是资产阶级反动路线在中央的新的代表人物,是中国最大的保皇派。

  是夜,“打倒陶铸”的口号,以无线电波发放是速度传遍中国。“打倒陶铸’”的传单、标语转眼之间布满了中国大地。

  在北京,有三十多个造反组织的数千人的队伍,奔向中宣部要求楸斗陶铸。中南海门口也集中了成千上万的楸陶代表。陶铸刚刚接见完一个群众团体,正在中南海里休息,立刻被震耳欲聋的打倒声弄得昏头转向。当他通过周围的人了解到这是怎么一回事时,他的感觉只能是自己无能为力。

  此时,陶铸和刘邓的名字并列在一起了。刘、邓、陶成了当时要打倒的一、二、三号人物了。批判刘邓陶的声势在全国范围内造起来了。批判刘邓陶的群众集会在各单位、各种联合团体中此起彼伏,而真正对准的矛头都是陶铸。

  在中央文革支持下的北京一些红卫兵组织编写了【陶铸是不折不扣的保皇派】、【剥开反革命两面派陶铸的画皮】等文章,并迅速在全国很多红卫兵小报上以醒目的标题和显著的位置转载。全国各种红卫兵小报几乎一个不漏地为打倒陶铸摇旗呐喊。被捧为一个不折不扣的高级两面派的陶铸,逐渐丧失了人身自由。
赞(2)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