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恢复高考

时间:2025/5/18 作者: 南山2020 热度: 212
  1977年下半年,好消息传来:国家要恢复普高招生考试制度了,我们有希望了!这时距离我高中毕业已经有整整十年的时间了。

  1977年12月11日,是我人生中一个值得纪念的日子,它改变了我的命运,是我人生命运中的一个拐点。

  就在这一天,我参加了文革结束后国家恢复高考制度的第一次考试【1966-----1976年国家取消了高考制度】,这是建国以来最特殊的一次高考【在冬季】。

  广东省【当时海南归广东管辖】的高考时间是12月11日。各省自行命题,考试时间也不统一,但都在12月。广东省是考生最多的省份之一,有90多万人参加高考,仅次于四川省的100万人。文昌县因参加高考的人太多【将近10000人】,在很多公社也设了考点。

  后来我才知道,是邓小平改变了我们很多 人的命运。1977年,邓小平第二次复出以后,立即拍板恢复高考制度,为新时期的四化建设打好人才基础。

  在1977年冬天,中国关闭了11年的高考闸门终于打开了,570万考生如过江之鲫涌向考场,这是共和国历史上唯一的一次高考。

  这年的高考,积聚了太多的希望,这是一个民族对知识的渴求,是一个国家的时代的拐点。

  我是一名老三届生,1968年毕业,在参加了包括埋葬高考制度在内的史无前例的文化大革命以后,被打发回家当农民,从此跟高考无缘。在回乡后的十年中,我当过农民,当过渔民,最后当了民师。我当时就立下了在农村干一辈子的念头,因为我没有别的出路。

  在十年动乱中,遭受损失最大的是教育阵线,几代人没有得到正常的教育【大学、中学、小学两年都停课闹革命,也没有招生】,造成科学文化事业上后继无人,跟外国的差距越来越大。取消高考制度是十年动乱的“辉煌”成果之一。运动开展后几年内大学停办,没有招生。后来毛主席说“大学还是要办的”,大学才开始招生,从1971年起开始招少量的工农兵学员,没有经过考试,采取推荐保送的方法。后来听说也进行了“张铁生”式的考试,但只不过是做做样子而已。

  十年来,我看到大队里一个个上了大学,一个个远走高飞,心里除了感到委屈,觉得无奈以外,别无选择。招兵、招工都没我的份,还想去大学?在我的字典里,没有“大学”两个字。

  回乡以后,我从来就没 有放弃过学习。我爱好文学,也喜欢政治、历史、地理等书籍。我在读书时就不喜欢数理化。我家里有很多书,那是我在读书年代所收藏的书籍,有好几百本,里面也有一些是我读小学和中学时的课本。文革打武斗时,我什么东西都丢光了,就是这些书还保存下来。回家后,在紧张的劳动之余,我就喜欢看书,以此来消磨无聊的时光,安慰自己精神上的空虚。我从来就没有想到我还会有考大学、上大学的机会。

  1976年10月6日,以华国锋为首的党中央,采取果断措施一举粉碎了祸国殃民的四人帮,历史掀开了新的一页。

  打倒四人帮,大地展新颜。党中央拨乱反正,深入揭批四人帮,大批老干部重新出来工作,各条战线出现了新的气象。教育战线也发生了新的变化,上级领导部门撤销了大队贫下中农管理学校的机构,取消了开门办学。学校开始重点抓智育教育了,学校恢复了正常的教学秩序,教师和学生的精神面貌发生了新的变化。

  1977年,邓小平复出,主动抓科技和教育战线。8月4日至8日,邓小平在北京主持召开了科学和教育工作会议,邀请了三十多位著名科学家和教育专家参加。后来会议延长到8月底。

  在8月16日下午,会议讨论重点转移到高校招生这个热点问题上来,大家的争论非常激烈。在此之前,教育部以“来不及改变”为由,决定仍然维持文革中推荐上大学的办法,并将方案上报中央,引起与会者的反对,纷纷揭露这种办法的弊病,要求立即恢复高考,建议如果时间来不及可推迟当年招生时间,得到邓小平的支持,他要求教育部立即把报告收回来。邓小平英明果断,当即赢得全场热烈掌声。

  邓小平当时表态:十六字方针【指自愿报名、群众推荐、领导批准、学校复审,文革期间的招生制度】必须推翻,恢复高考从今年开始,宜早不宜迟。他还提出新的招生制度的标准:招生主要抓两点,一是本人表现好,二是择优录取。

  到了9月份,开始了新的学期,我继续担任四年级一个班的班主任,上两个班的语文课。这时,国家要恢复高考的消息不断的传到学校中来。学校里有二十多位民办教师,其中有许多是老三届生。大家都认为民师这个饭碗不稳当,随时都可能被打破,只有参加高考,进入正规的师范院校里学习,才能拿到铁饭碗。当我们听到这个消息后,先是感到高兴,后来又觉得怀疑,因为这毕竟是小道消息,国家当时还没有正式公布恢复高考制度。

  我带着疑问询问了校长,他竟吓唬我:“哪里传来的消息?我怎么没听说?这是小道消息,不要乱传,上级没来正式文件。再说,就是国家恢复高考,也只能招收应届生,你们这些人年纪都大了【我们都三十岁左右】,都结了婚,有了孩子,有哪个大学会要你们?”

  听了校长的话,我感到半信半疑,就去征求我的表叔先导老师和陈家冀老师的意见,他们都说:“我们也听说了,这是好消息,宁信其有,不信其无。这对你们是个千载难逢的好机会,你们要抓住这个机遇。快去准备复习功课应考吧!”我赶快回家去,用了半天的时间,终于挑选出了我要准备复习的初中和高中的课本。

  不久,我的朋友也给我来了信,要我马上复习功课,迎接即将到来的高考考试。他在海南教育局工作,消息非常灵通,这时我才慌了起来,赶快把所有的精力全都投入到紧张的复习功课中去。

  1977年10月21日,【人民日报】头版头条发表重头文章【高等学校招生进行重大改革】,并发表社论【搞好大学招生是全国人民的希望】,向全国人民公布了恢复高考制度的消息。

  社论指出:“招生采取自愿报名,统一考试,地市初选,学校录取,省、市、自治区批准的办法。凡是符合招生条件的工人、农民、上山下乡和回乡知识青年、复员军人、干部和应届高中毕业生,可自愿报名,并可根据自己的爱好和特长,选报几个学校和学科类别,让祖国进行挑选。”

  社论还指出:“为了保证招生质量,必须坚持德、智、体全面衡量、择优录取的原则。文化考试,是考查学生政治理论、文化水平的重要方法之一,是择优录取的主要依据之一。”

  当晚,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在新闻联播节目中,也播送了国家恢复高考制度的消息。

  消息传来,我们欢喜若狂,奔走相告。我们还把喜讯告诉给了校外的同学。第二天,我们一齐赶赴公社报名,我们大队一共有20多人报名,有老三届生,也有70年后的高中毕业生和应届生。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