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大寨人(5)

时间:2025/5/18 作者: 南山2020 热度: 52786
  在毛主席的晚年,他进一步发展了他的阶级斗争的理论。他认为中国的知识分子虽然经过共产党的20多年的改造教育,但世界观仍基本上是资产阶级的。而打破知识分子一统天下的办法之一,就是让工人和贫下中农“渗进”知识分子的汪洋大海之中。在这样的背景下,陈永贵作为农民荣登了副总理的宝座。

  1975年1月中旬,第四届全国人大第一次会议召开,陈永贵被任命为国务院副总理,他的后台就是毛主席。

  陈永贵当了副总理后,分管全国的农业,天天要看文件、做指示,不仅如此,他每天还要批阅大量文件材料,这些都由他从昔阳带到北京的秘书先看,然后挑重要的向他谈谈,或把最重要的地方划出来给他看,认不得的地方给他念念,他同意的,就在材料上划个圈,或写个“同意”。

  尽管陈永贵对很多国家大事时常感到“丈二和尚模不着头脑”,但他划圈却划得很快。他的好友张怀英曾问他:“你怎么划圈这么快?”他回答:“华国锋、李先念划圈,我就划圈,我信得过他们!”

  “农民总理”最头痛的事情就是做报告。每当此时,他就先让秘书们将他的“意思”谱成讲稿,但文字稿他是不会念的。于是,昔阳县专门为他印了一种稿纸-------每一个格子抵普通格子大四倍,行与行之间也空得宽,每一张纸只有100字左右。县里有那么几个熟悉他认字习惯的秘书,把他的讲稿用正楷抄在这种稿纸上,他不认得的字,要在空行里注上他认得的同音别字。这种闹剧,恐怕也只有文革时候中国才有!

  到了文革后期,陈永贵的威望到了顶峰,当时,除了毛主席和周总理外,没有一个人敢公开批评他。四人帮和其他人背后也骂陈永贵,但不敢公开讲,更不敢见诸文字。在毛主席去世前,对陈永贵和大寨,全国都是一片赞扬声。
赞(1)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