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主席的书我最爱读,千遍那个万遍哟下功夫------”这是上世纪中期中国大学毛主席著作时人们唱的最多最响亮的一首革命歌曲。
毛主席著作是宝贵的精神财富,值得我们学习。中央当时号召全国学习毛泽东选集四卷,这四卷是毛主席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主要著作,经过中国革命实践的检验,是毛著中的精华。
毛著四卷的内容非常丰富,包括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革命理论、军事、哲学、思想修养、文艺理论等。中央提出学习毛主席著作的号召后,全国人民掀起了学习毛著的高潮。广大干部群众从“老三篇”中吸取思想修养的营养,不远万里来到中国的白求恩、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张思德,传说中挖山不止的愚公成为大家的学习榜样,涌现出了助人为乐的雷锋、王杰等学习毛著的标兵。
上了中学以后,学习毛主席著作是学校一切工作的大事,语文和政治课本里就有毛主席的文章,老师要求我们认真读,认真理解,并按照毛主席的教导去做。
在国防部长林彪的号召下,最早是解放军掀起了学习毛著的热潮,然后影响到各行各业,最后成为全国性的政治运动。那时,广播里天天播送学习毛著的先进人物和先进事迹,主要是报道解放军学习毛著的先进人物,如廖初江、黄祖示、丰福生就是当时解放军学习毛著先进人物的代表。廖初江是沈阳部队连指导员,黄祖示是空军部队的一名班长,他们经常到处作报告,介绍自己学习毛著的心得体会,全国新闻媒介也作了广泛的报道,当时,他们已经成为与雷锋并驾齐驱的英雄人物,成为全军甚至全国的典范。
刚上中学时,我还没有真正接触到毛主席著作,倒是看到家里有几本毛泽东选读的单行本,如【矛盾论】、【实践论】、【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的矛盾】、【中国社会各个阶级的分析】等,那是父亲的,因为他在城里工作,单位要学习毛著。
到了读高一时,我才真正接触到毛主席著作,毛选四卷也是那时看到的,新华书店已经有毛选四卷出售,学校号召我们读毛主席的书,做毛主席的好学生,我也买到了一部【毛泽东选集】。接着书店里又发行了【毛主席语录】和【老三篇】,我也买了。
在学校里,同学们开始背诵毛主席语录,老师也选一些毛主席语录叫学生背诵,凡是老师要求背的,我都背得很熟。老三篇我可以背得一个字都不拉,【为人民服务】、【纪念白求恩】、【愚公移山】我甚至连标点符号都能够背出来。我的记忆力特别好,看几遍就可以背下来。班里大多数同学都能够背诵老三篇,因为这是学校和老师的要求,是思想觉悟问题。1965年,学校的政治空气很浓,每天上课开始,老师就点名我们背老三篇。
父亲有一套【毛泽东选集】一至四卷,我有空就看,我特别喜欢看毛主席有关军事方面的论述。由于经常看,毛选四卷的很多篇目和内容我都熟悉。毛选四卷很多篇文章我至今记忆犹新,毛选第一卷第一篇就是【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接着就是【湖南农民运动的考察报告】,再后面就是【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等。在毛选四卷里,很多文章我看了不知有多少遍,印象非常深刻,如【中国革命的战略问题】、【论持久战】、【关于重庆谈判】、【新民主主义论】、【两个中国之命运】、【将革命进行到底】等。
我上了高一时,正值政治大运动的前夜,学校再次掀起活学活用毛主席著作的新高潮,学校和班主任要求班里成立学毛著小组,每天坚持学习一个小时。我和几位同学成立了一个小组,我被班主任指定为组长,每天课外活动时间,我就召集几位同学到教室外面一棵大树下学习毛主席著作。按照学校的规定,每个星期要学习毛主席一篇文章,因而每天只能学一段。我读了一段毛主席著作后,同学们就开始讨论,然后每个人谈心得体会,我就做记录。当时我们是学用结合,学毛著是一方面,学生主要还是要学习各科功课,还有帮助学习后进的同学的责任,比如学习差的,甚至几门功课考试不及格要留级的同学,我们大家要帮助他过关,我们认为学毛著要落实在行动上。
在学毛著的运动中,各地都涌现出一大批学习毛主席著作的积极分子,如符气合、符诗美等是文昌县学习毛著积 极分子的代表人物。我们学校高十六【3】班胡隆成等同学出席了文昌县学毛著积极分子代表大会。
上个世纪60年中期,全国学习毛著的热潮也达到了顶峰,声势浩大,如火如荼。在中央的统一部署下,各地各部门先后做出了学毛著的规定,60年代毛主席两次发出学习解放军的号召,各地结合学习雷锋、王杰、廖初江等解放军中的英雄模范人物,有力地推动了群众学毛著运动。60年代【毛泽东选集】一至四卷陆续出版。1964年,解放军出版编印了【毛主席语录】,至文革中,语录本除在国内发行外,还以50余种文字印出了多种外文版本,发行量达50亿册,当时世界人口还不到40亿,平均全球每人都可以拥有一册以上,成为20世纪世界上发行量最大的书。
大力提倡学毛著已成为历史,但在我的人生中留下了难忘的印记,不能不说对我的人生没有一点影响,因为学习毛主席著作毕竟曾经是席卷全中国的热潮,甚至对世界的影响都非常大。毛主席著作是当时中国人民的精神原子弹。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