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难仍在,希望长存,人总是这样活在黑暗与光明交织的历史大背景之下,无法独善其身。
阿富汗算是中国的邻国,只是国境线很短,平时从新闻报道或者电视纪录片里能了解到的情况不多,依稀记得的就是不知哪天喀布尔又发生了自杀式汽车炸弹爆炸事件,这和小说里描述的阿富汗现状是相同的,我能体会这对于一个对自己的国家民族怀着深厚情感的作家来说该是如何的痛心疾首。于是在我阅读这本小说的过程当中,一直想到一个问题,文学可以独立于历史存在吗?那么,如果单看历史,现在的阿富汗在经历了苏联的侵略、塔利班的独裁暴政后,该是怎样的民不聊生,该是怎样的人间地狱?但是我觉得胡赛尼显然是个有责任感的作家,他除了要写出阿富汗的现状与苦难以外,还写出了他们内心的坚韧与美好,典型的如那个阿米尔雇的向导兼司机法里德,开始他想当然的以为阿米尔和很多有钱人一样回阿富汗的目的是为了卖掉房子赚钱,就对他爱答不理,后来从他哥哥那里得知了阿米尔阿富汗之行的真正目的是为了孩子,就开始不遗余力地给阿米尔最大的帮助,这部小说力图描绘出阿富汗民族的整体人格,我觉得他做的还不错,我觉得阿富汗人给我的整体印象有点像新疆人,地理位置上相近,性格上也相近,都能给人热情、好客、健谈、乐观的印象。
这部小说的精神核心或者说是主题,我认为在书里的第一章已经点明了,“那里有再次成为好人的路”。其实当我继续往后面阅读的时候,看到两个关系很好的小朋友,他们一起玩耍嬉戏,一起看电影,关键他们其实说到底不算是平等的关系,在曾经还是和平年代的阿富汗,像主人公阿米尔那样的普什图人注定是社会的主流,而哈桑这样的哈扎拉人大多都是低人一等,只能给人当仆人,但在阿米尔家里的范围之内这种等级偏见的鸿沟几乎是被填平的,在阿米尔的父亲与仆人阿里之间,在阿米尔的父亲与哈桑之间,在阿米尔与哈桑之间,看不到居高临下,看不到发号施令,他们之间感觉就好像是一家人那样和谐融洽,甚至有时连阿米尔都会觉得父亲对哈桑好过对自己而心生嫉妒,其实我觉得胡赛尼是把本书里最好的人格賦给了哈桑,他的忠诚与勇敢让他一再说出这本书里最出名的一句话:“为你,千千万万遍。”这种有趣的关系我一度以为是我看到过的世界上最好的人际关系,但好景总是不长,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这句话总是被一再应验。
其实,这里着重再用一下“其实”一词。其实,看到哈桑在小巷里被阿塞夫等人强暴,在旁人看来阿米尔的表现是处于可以接受甚至是可以被原谅的范围之内的,就算他鼓足勇气冲上去与哈桑合力对抗阿塞夫团伙,双方对比起来也是力量悬殊没有胜算的,他默默退缩走掉不失为一种自我保护措施。然而我的这种说法对阿米尔自己来说是完全开脱不掉的,或许是因为看到了恐怖的场面感到害怕产生的应激反应,或许是因为当时没有冲出去感到心里愧疚,总之这之后他没办法面对这个童年时最好的玩伴,甚至想尽办法把要把哈桑赶走,连栽赃嫁祸这招都用上了,我是万万没想到的,很好地诠释了“一个人做了一件坏事就要用更多的坏事去弥补”这个道理。后来在拉辛汗给阿米尔的信里把这个现象解释的很好:“没有良心,没有美德的人是不会痛苦的。”从始至终施暴的人都是阿塞夫,他对自己的暴行从未有过愧疚感,甚至以此为快为荣,甚至在他以后当上塔利班头目以后更是把自己恶贯满盈的形象做到了极致。而愧疚一辈子的人始终都是阿米尔,因为在他心底的最深处良知从未泯灭。
到了后来我看到走上这条好人的路的阿米尔已经不再是他爸爸担心的那个没有勇气的人,为了营救自己看来最重要的人,也为了自我的心灵救赎,我看到他一直身犯险地,甚至跟阿塞夫正面肉搏,虽然还是没打过阿塞夫,反被其打的遍体鳞伤,但他用近乎自我献祭的方法完成了心灵救赎,我觉得那一刻他的身形显得特别高大。
好事之所以成为好事,在于它是利人的,很多时候利人的事还要以损己为代价,做好事的人被称为好人,然而好人往往不好做,做了舍己利人的事,舍己利人除了舍己的成本以外,总是会碰到有人对这个逻辑将信将疑,会吗?这世上真有舍己利人的人吗?于是做好事的人就像稀有动物一样被旁观、被隔膜。这就是毛主席为什么会说:“一个人做一件好事不难,难在一辈子都做好事。”
我在《追风筝的人》这部小说里看到有人在走好人的路,并且以此为之感动,为之可贵。最后我又想起了鲁迅先生的话:“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就有了路。”
赞(1)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