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用科学的方法研究中医,就让我联想到获得诺贝尔奖的屠呦呦院士,是她和她的团队在青蒿中发现和提取到了青蒿素,这种从中药材中提取化学成分的做法会使药物的治疗精准度和效力大幅增加,我认为屠院士的这项成就其意义不只是医疗领域的突破,对中国其它行业领域的进步和发展也有很强的借鉴意义。为如何把更多的中国制造变成中国创造提供了思路和经验。
我对国货印象比较深的是小时候用过的“上海货”,比如金星牌电视机,凤凰永久自行车,上海牌手表等等都是那个年代拿的出手的国货代表,质量可靠,经久耐用。当时的人不但以拥有上海货为荣,还对其有相当的信任度,我想那是因为当时人比较单纯,对工作认真负责,对产品精心打磨的结果。随着时代的变迁,上海的工业化重心被削弱了,从一个生产型城市演变成为一个商业化信息化的大都市,上海货虽然还没有完全被人淡忘,比如杏花楼的月饼,但国货就是上海货好这样的地域强化观念已经渐渐淡化了。
随着80年代改革开放后,大量进口品牌的商品开始涌入,日系的家电,欧美日韩的汽车,法系的箱包美妆,日系的HiFi音响等等,以精美的包装外观,新奇先进的功能,人性化的工业设计吸引着国人的眼球,新世界的大门就此打开,虽然有着很高的溢价,但当时只要购买力够得上的国人对进口货的信赖度是很高的,相信“月亮都是国外的圆”是大有人在的,并且能为这个信念乖乖买单。
在我国刚申请加入WTO的那段时间里,很多人都担心过国货会被各路的进口货彻底打败,但有竞争才有磨炼也是一个牢不可破的真理,国货的生命力至少是比我想象的要强的,随着产业结构的转型,商品以地域化划分优劣的观念被渐渐淡化(很多地方特产也还是很值得购买的),人们更习惯以品牌去判定商品的优劣,一个产品始终很优秀的品牌会在消费者心里产生一种信赖度,比如海信电视,格力空调,比亚迪新能源汽车,天逸音响等等,可以说提起品牌信仰国人心中已经不仅仅只有进口品牌了。
下面说一下国货目前面临的困境和劣势,我认为目前国货的最大困境就是差异化竞争,中国人深谙田忌赛马的道理,在高端市场不与洋货正面硬扛,就想在低端市场发展,但这么想的人多了就把优势变成了劣势,强烈的内卷把低端市场硬生生的卷成了红海,看一下拼多多上充斥着很多两三块钱的用处不大的商品,我能理解就业的需要,但这些东西做出来用不了也没人买造成了大量的资源浪费,现在虽然有商家想到用盲盒的方法把这些积压商品销售出去,但到了最终消费者手里还是难逃被扔掉的命运。再说像盲盒这种取巧的销售方式一旦消费者失去了新鲜感就很少会有人因此买单。
我认为我们还是要有让国货与洋同等正面竞争的勇气和信心,这是一个需要多方面推动和发力的过程,厂商要做好技术进步品牌树立售后保障,消费者要转变观念加强对国货的信任度,政府其实也要开放思想,多方面扶持优秀企业,扩大居民收入来源,让老百姓真正能够消费得起那些有品质的国货,其实这在一定程度上也是一种国力的体现。
如果OPOO手机和iPhone价格相同,你会怎么选?我觉得我已经有选择OPPO手机的理由了,比如充电更快,拍照更好。如果马兰士功放和天逸功放价格相同,你会怎么选?我想我也有选择国产功放的理由,比如推力更大,调音更符合国人的口味。然而这还只是国货慢慢发力的现状,随着时间的推移,我相信国货会在更多方面补齐短板,在更多的领域展露头角,推出更多的国货精品。我认为国民对本国商品的认同度很大程度上就是民族自尊心和国家自豪感的体现。在此我要大声疾呼,国货当自强!中国当自强!
赞(3)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