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背景下农村传统文化的传承与保护

时间:2023/11/9 作者: 文艺生活·中旬刊 热度: 29851
谭小聪

  (宜章县文化馆,湖南 郴州424200)

一、前言

文明在进步,要求我国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发展也提上日程,可是在新型农村社区的发展过程中,原来农村地区所具有的独特的传统文化吸引力已经变得日渐模糊。我国几千年的农业发展历史和淳厚的农业文化,可谓是源远流长。如今,农村文化仍是历史记忆的重要载体和精神家园,承载着人们的乡愁记忆,并将继续作为人与人之间传播共享的桥梁。传统的农村文化丰富了人们的精神世界,为中华民族的发展和进步做出了巨大贡献。随着现代文明的发展,传统农村文化受到了很大的影响,但作为经过许久的检验和改进而仍遗留下来的遗产,它发挥的作用是独一无二的。因此,在促进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中,应当重视对农村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并且要落实到实处。

二、传承和保护农村传统文化的必要性

文化是世界观的一种文学表现形态,是由历史传递的,体现在符号中的意义模式,它塑造了人们认知和解释世界的方式。

(一)农村文化融于生活

农村文化它是传统文化在乡民生活的体现,是村民在农业生产和日常的生活实践中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道德情感,社会心理,风俗习惯,是非标准,行为方式,理想追求等,体现在民俗,物质生活和行为准则等方面,以微妙的方式通过日常的一些行为表示影响着人们,体现了村民的处事方式,生活理想和社会认知等,是村民日常生活的重要的组成部分。同时也是村民生存的精神支持和心里寄托。与工业的高速发展相比,缓慢的农业发展会给人带来安稳的印象。

(二)农村文化的优点

与城市的复杂多变和高强度的生活相比,农村更具诗意和温馨。农村文化作为当地口音,乡情和淳朴的生活,持久的价值和传统观念的载体,理应得到传承与保护。城市化不断发展,农村地区的大规模消失并不代表着农村文化的消亡。与之相反,农村地区,农村文化更加稀缺和宝贵,农村地区仍然是人们心灵的归属地。

  传统的农村文化是联系当今与过去之间的纽带。农村中修建的石碑,石佛,栽种的古树名木,修筑的庙宇等构造出了一片宁静而又祥和的乡村景观。这些地方承载着过去人们的记忆和精神。农村的房屋,耕地是从居住在该地区的人们那里一代又一代传承下来的,它们作为农村环境的资产拥有独特的价值[1]。

  此外,清澈的溪流,野生的动物和特殊的地形地貌等常常也是在某个地方独有的自然环境。现如今,经济和社会逐渐现代化和全球化,这些对于农村地区的传统印记可能也会在人们的记忆中逐步的变得模糊,但是在新时代中,它们应予以保留,得到继承和保护,因为人们可以利用这些烙印来了解历史,更好的发展现代化。

三、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对传统文化的影响

近年来,我国城市化,城镇化的建设步伐越来越快,出现了农村人口向城市人口流入的趋势。传统农村向新型农村社区的转变已经逐渐的成为大多数人的选择。随着这种形势的发展,作为中华民族“精神归属”的载体的传统乡村文化将遇到继续发展的阻力。

(一)传统自由村落消失

社会,经济,文明的发展,加快了人口的增长的速度,导致人们倾向于选择一种聚集性,现代性,经济性一体化的生活方式。原本传统粗放的而且落后的农业生产方式将逃不了被淘汰的命运。农村作为村民生活聚居的场所也逐步的在发生一些变化,农村传统文化遗产所依附的载体正在被破坏,优秀的农村传统文化的历史的真实性也变得令人怀疑。此外,我国在近年来致力于社会的转型发展,城市化进程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进程越来越快。由于国家现行的许多关于农村土地政策的方面的限制,许多农村基层干部对国家颁发的新型农村政策的理解不充分不到位,商业利益下过度开发农村的旅游业,村民缺乏法律知识等以及许多其他的原因,传统村庄和其文化传统以令人想不到的速度渐渐消逝。

  2013年,有关部门对传统村庄进行了调查,作为第一次对传统村庄的全国性调查,此次调查对象包括具有完整传统建筑和保留传统特色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态传承的村庄三种。被调查的传统村庄数量约为12,000个,仅占全国行政村庄总数的1.9%。据估计,具有保护价值的传统村庄不到5,000个。

  农村地区可以称为自然村庄,是由长期生活在一起的村民自然形成的村庄。发音独特而又统一,习俗是按照居民的生活习惯和经验建立的,以一个大家庭为中心。自然村落是传统农业文明和农业文化的载体。许多古老的村庄都有悠久的历史。村庄的建筑,房屋、小巷布局,道路规划,耕地,树木,独有的习俗和特色文化,传统手工艺以及村庄姓氏和氏族的分布结构和演变历史等都是建筑学、人文学,地理学,社会研究学,历史学和人类学等现代文学来研究中国传统建筑的布局,传统社会文化的发展、变迁以及族群变化的珍贵的资料。传统村庄似是活着的历史书籍和古迹博物馆,里面充斥着古董和艺术品,并带有祖先的智慧和时代的痕迹。这些传统村庄的消失是一个遗憾。

(二)农村传统文化无人继承

如今,我们处于一个信息爆炸,城市化加速的时代,娱乐方式丰富多彩,电脑游戏,音乐节,话剧各种娱乐方式层出不穷,单纯的慢节奏戏剧已经无法吸引年轻一代的眼光,加上建国后的种种因素的影响,除了一些流传范围比较广的京剧,越剧,以后恐怕看不到这种传统曲艺文化了。

  还有就是大规模工业化的产品的影响,类似于编筐这样南方地区常用的工具,在塑料制品的影响下,现在基本上已经看不到有人在做了,无论从损耗,到花费,到方便程度,塑料制品都比竹编的篮子好,慢慢没有人做是迟早的事情。类似还有修钢笔,磨剪刀菜刀,铜匠,补锅匠,纳鞋,打铁匠,锡匠等,都是有更便宜更好的替代品后,慢慢退出人们的日常生活。现在很多变成创意的手工艺品主要是做高端创意市场如此才能继续流传下去。

四、建设新型农村社区如何加强对农村传统文化的传承与保护

我们每个人都受到中华文化的影响,也很有可能会影响中华文化[3]。从出生开始的第一声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到第一句古诗“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从第一次敬茶让梨知孝悌,到明礼守信敬天地;从总角弱冠,到从心所欲不逾矩;从西游水浒到三国红楼;从民间野史到正史典籍;从看花灯贴春联到重阳登高望远等中国传统文化早已融入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所以我们必须要加强对农村传统文化的传承与保护。

(一)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要与农村传统文化相适应

农村建设与传统村庄协调,杜绝随意建设的行为,对因为项目建设而造成的破坏要及时的进行修复。同时还要探索“保古建村”的模式,减少对乡村整体风貌的破坏同时还要满足村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的愿望。重视古建筑房屋的保护,既注重古老建筑的传承和保护,又体现新农村建设的特色,逐步打造古老与现代文明相统一、保护与开发相统一的和谐人居环境;建议让文化部门参与到新农村建设中,文化部门对当地的特色、结构、保护方式等熟知于心,能辅助规划部门在新农村建设中抓出特色和亮点[4]。

(二)使农村村民认识地区传统文化的价值

1.建设农村的“文化墙”

  文化墙接近生活而且通俗易懂。用来促进传统文化宣传,而传统文化以潜移默化方式影响村民的生活。美丽而生动的山水画充满了哲学原理,清晰而真实。谚语和政策的解释,押韵的民谣充斥着村民的日常生活,近年来,带有精美装饰,图片和文字的“会说话的墙”已成为创造“活”乡村文化,培养“真实”乡村文化,创造“新”风格成为良好工具的良好载体。农村的“文化墙”借助农村人口密集的主要农村道路,商店,市场,广场和书店两侧的房屋墙,它融合了民俗,传统美德,科学知识,卫生常识以及新的政策来帮助人们摆脱贫困,促进新型农村建设。以农民喜欢听的各种形式展示和展示城乡的新变化和新面貌,例如绘画,书法,谚语,民谣和诵经。

  2.举办乡村传统文化的公益活动

  如唱诗古歌,推广唱诗古歌到农村的体验,目的是用流行的古诗讲中国故事,让人们感受到古代诗歌的兴致。音乐中的古代诗歌我理解并喜欢古代诗歌诵经,一种濒临迷失的艺术形式。在丰富村民生活的同时,也促进了村民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和传承。

五、结语

中国传统文化就在我们身边与我们共生共存,历久弥新。乡村文化则是中华文化中不可或缺的内容,它更多体现出淳朴之美以及乡村风貌,是新型农村建设的关键,因此我们要加强对农村传统新型文化的保护和传承。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