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新时期群众文化活动开展的策略研究

时间:2023/11/9 作者: 文艺生活·中旬刊 热度: 26386
赵中伟

  (山东省文艺创作研究院,山东 济南250021)

一、前言

近年来,由于物质生活条件的改善,人民的精神文化需求也更加多元化,为他们科学的安排布置一些有益身心的文化活动,不但能够保证社会的长治久安,也能够凸显中华文化的欣欣向荣,并提高人民的整体素质。在此情况下,有关部门在推展工作时,一定要立足于中国的现实国情,作出的决策要和我国的社会发展面貌相符合,倾听群众呼声,以他们的需求为工作抓手,保证文化活动的正面效应①②。

二、开展群众文化活动的积极意义

(一)有助于保护群众的体格和心理健康

在开展群众文化生活之前,首先要明确活动的核心在于服务人民,保证他们的精神文化需求得到全方位的有效满足③④。在21世纪的今天,中国已经摆脱了过去一穷二白、发展落后的贫困局面,正式进入了资信资源高度发达的网络信息化时代,各种各样的电子产品琳琅满目,普及率非常高。这些电子产品已经成为现代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固然能够给人民的生活带来很多便利,但凡事都要适度,由于它们普遍带有不同程度的辐射,所以使用时间过长,对于一个人的身心健康有较大的负面作用。为此,有关部门要根据人民群众的兴趣爱好,开展一些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鼓励他们放下手机,接触社会,从沉迷于电子产品的怪圈中走出来,保证他们的身心健康。

  当前,参加群众文化活动的人员身份基本上是离退休职工,形式也不过是传统的文艺汇演,无法吸引年轻人的广泛关注,所以应当结合新一代人的文化观念修正目前的文化活动内容,结合一些地方的风俗特点,比如说元宵节、中秋节、春节等节日的猜谜活动来增强他们的参与度,既保证活动内容的积极健康向上,又创新了文艺活动内容。

(二)有助于增强群众的精神品行素养

精神生活必须与物质生活相匹配,不能钱包饱满,精神空虚,更不能因为物质富足就忽视了文化活动的健康⑤⑥。因为健康的文化活动可以有效地温暖人民的心灵,升华他们的道德和精神境界,让老百姓们保持积极向上的精气神,鼓足建设社会主义事业的干劲和积极性,推动我国社会继续平稳向前发展。这也要求全国各地在组织筹划文化活动时,一定要保障活动的积极内涵,且集思广益、群策群力,合力构建一个行之有效的文化活动体制机制或运行体系,大力发动各种年龄段、各种身份背景的群众参与其中。

三、新时期群众文化活动存在的一些问题

(一)群众参加积极性不高

当前,全国各地的群众性文化活动开展的如火如荼,诸如文艺演出、广场舞、歌咏比赛等项目比比皆是。与此同时,很多学校为了迎合学生群体的实际取向,也开展了许多类似于演唱大赛、诗歌朗诵的项目⑦⑧。然而事与愿违,这些活动的类型虽然在形式上有所改变,但并不怎么受欢迎。究其原因,主要是组织者为了完成上级任务,热衷于大干快上,在组织活动之前,对于自己所要面向的参加者的真实想法,没有做好相关的调查摸底工作,没有充分学习业内的优秀做法和先进经验,对文化活动的具体特点更是没有足够的了解,导致所排演的节目对受众缺乏吸引力,掌声寥寥,反应平平。这其实就是犯了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的错误,虽然活动数量众多,但质量不高,实际影响力极为有限,最终并没有取得理想的效果。

(二)活动内容封闭僵化

由于信息技术的高度发达,互联网传播文化的途径越来越趋于畅通,所以群众获取文化资源的渠道也变的极为广泛,在这种情况下,那些形式单一、内容陈旧的传统节目,比如说群团合唱、广场舞大赛等已经无法让群众满意,也不符合社会潮流前进的方向⑨⑩。这就要求相关部门要紧跟时势,以开拓创新的开放心态和广阔胸襟,兼容并蓄,在文化活动中添加适当的潮流元素,以便吸引更多的群众参与其中,实现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的初衷。

四、开展新时期群众文化活动的对策

(一)以传统文化为基础,有效发动群众

开展群众文化活动必须要立足于中国国情,坚持以中华本土的民俗风情为载体,不能盲目崇洋媚外,而要将中国的传统风俗传承延续,融入“接地气”的地域元素,增强文化活动的生动性和趣味性,并以此为契机,改善社会风气,推广社会良俗,激励群众踊跃参与。比如,八月十五是我国民间传统的中秋佳节,整个中华大地都应能够结合家庭团圆、幸福美好的思想内核,组织一些集体赏月或中秋晚会项目,调动群众参与活动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激励他们在活动中努力表现、展示自我,将自己看作活动的主角,改变封闭僵化的活动模式。

(二)以开拓创新为引领,积极回馈群众

文化的兴盛是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一个重要标志,有关部门和地区在推进群众文化活动的时候,不能固步自封,要紧跟社会时事动态,改变传统的文化活动观念,以富有前瞻性和实用性的思维模式进行相关活动的组织和筹划。事后还要做好总结和分析工作,对在活动中暴露出的问题和薄弱环节进行及时解决和改正,进一步提升文化工作管理水平。

  除此之外,也要建立健全一些有利于各部门紧密配合、对相应的文化活动进行适当监督的工作机制,一经发现问题,马上作出整顿和整改,绝不拖沓,积极地回应群众民意和反馈,做好一件事,发出一份光。

(三)完善内容形式,保证达成实效

近年来,由于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各种类型的群众文化活动此起彼伏,且数量庞大,但内容多数雷同,水平大多不高,因此其艺术意义和文化内涵都不可同日而语,也导致很多参加者对此渐渐失去了原有的兴趣,并出现了审美疲劳的现象。要解决这些问题,就要求群众文化活动的组织者不能形而上学,要不断地完善活动的内容和形式,根据条件需要积极组织一些小型或者微型的文娱活动,并向有关部门单位发出请求支援的申请,增强人民群众的活动适应性。文化活动不一定局限于歌唱、跳舞、书画等文艺活动,也可以是体力型的户外运动,甚至爬山、慢跑、散步等慢节奏的体育项目,都可以融入到群众文化活动的序列中来,更好地完成推进精神文明建设的总体目标。

(四)突出文艺性质,增强示范效应

艺术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所以在开展群众文化活动过程中,既要保证活动内容的艺术生命力,又要实现带动群众精神生活建设的示范效应。在具体操作过程中,活动组织者可以选择几个具有代表性的社区作为试点,打造出一些深受群众欢迎的标版活动项目,进而向所有地区逐渐铺开,深入推展文化活动的具体形式,促进该地区精神文化生活的全面进步。

  除此之外,各个地方政府和部门之间还要为人民搭好文艺沟通的桥梁,为各地群众的文化交流做好铺垫,提供足够的便利,争取创设一两个有代表性的共建共享活动平台,在收集好老百姓各种信息反馈的同时,发现存在的亮点和缺陷,进而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不断地整改推进,最终实现文艺性和示范性的相互统一。

(五)加强舆论宣传,擦亮文化品牌

社会主义群众文化推进与开展的核心目的,并不在于要赚取高额利润、创造经济效益,而是要传播社会正能量,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和优秀传统文化发扬光大,为国家富强和民族振兴补充强大的思想和精神能量。因此,要把群众的迫切需求作为主要的文化活动工作任务来抓,最大限度地实现活动的社会价值和文化效益,为国家打造一批符合新时代发展的特色文化品牌。与此同时,酒香也怕巷子深,为了让这些文化品牌更富影响力、更加深入人心,宣传部门要借助广播电视、报纸杂志、“两微一端”等传统或新媒体平台的优势,持续加强大范围、高频率的舆论宣传,尽可能地提升群众参与活动的饱满热情,并不断开拓创新、科学合理地设计活动方案,以丰富的层次感和突出的艺术性渲染出群众文化活动的新颖与健康,切实增强活动品牌的社会知名度和影响力。

五、结语

随着社会主义事业的不断进步,人民群众对于精神文化的需求也在不断增长。为了更好地保障群众对于文化活动的需求,各地有关部门要紧密追踪社会动态,收集百姓群众呼声,不断升级活动模式,持续丰富活动内容,使自己组织的活动始终贴合社会发展形势,传播正确的社会价值观,弘扬优秀的民族文化,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向前迈进。

  注释:

  ①张丽.新时期群众文化活动的组织与策划策略研究[J].戏剧之家,2019(02):292-292.

  ②彭涛.新形势下组织开展群众文化活动的策略分析[J].文化产业,2020(26):157-158.

  ③尹增慧.新时期群众文化活动的组织与策划策略研究——在新时期中文化活动策略的研究与方向[J].神州,2019(004):238-239.

  ④王军.新时期群众文化活动的组织与策划策略研究[J].中国卫生产业,2019(035):11-12.

  ⑤张琳.新时期群众文化活动开展的策略分析——群众文化活动的开展策略与效果研究[J].神州(上旬刊),2020(008):31,33.

  ⑥欧镇德.新时期群众文化活动的组织与策划策略研究[J].新商务周刊,2019(11):251.

  ⑦俞曼莼.新时期群众文化活动的组织与策划策略研究[J].视界观,2019(022):1-1.

  ⑧林明星.浅议新时期群众文化活动的组织及开展策略[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9(024):225-226.

  ⑨童忠华.新时代群众文化活动策划与组织策略研究[J].神州(上旬刊),2020(015):257-257.

  ⑩潘少明.关于新时期群众文化活动的组织与策划策略研究[J].经营者,2020(004):296-296.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