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由于20世纪90年代我国台湾地区独特的社会环境,导致了文化产业的蓬勃发展,本文结合20世纪90年代的社会背景、设计思潮等因素的影响,对该时间段内的海报设计的视觉元素进行深入的分析与总结,探讨出90年代我国台湾地区海报设计风格的独特性。
关键词:海报设计;本土化;研究
中图分类号:J5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8)23-0049-01
一、20世纪90年代我国台湾地区海报设计的发展现状分析
1.社会背景——设计需求。90年代由于禁党和报禁的纷纷解除,使得许多报社和杂志社快速成立,从而增加了海报和设计的需求,使得广告进入多元化竞争市场,社会各行业都需要设计作为与消费者之间的沟通桥梁,也间接的使海报设计有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契机,对台湾设计行业有了一定的刺激作用。
2.民族意识——心系乡情。90年代最具代表性的有游龙明、林磐耸及其好友创办的“海报设计联谊会”,为达到弘扬台湾本土文化、促进台湾海报设计发展的目的,该团体前后举办了一系列与台湾印象有关的设计活动。其目的是激发人们对传统文化的重视,对台湾本土的热爱,经过几年的发展,台湾海报逐渐走上了国际舞台,使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台湾设计的独特性。
二、视觉元素在海报设计中的运用
1.文字元素。文字作为设计元素之一,在台湾地区的海报设计中屡见不鲜。其中喜欢以文字作为设计元素的林宏泽,在他的字体海报设计中,运用墨色的书法字体与红色的九宫格形成对比,给人一种随性但不失严谨的感觉。另一位设计师游明龙,也是一位文字元素的传递者,在文字的形和意上透露出一种亲切感、色彩的运用上给人以现代感。构图上简洁大方,具有强烈的冲击力。他的海报设计作品《真善美》以书法汉字造型为元素,根据形式美法则加以编辑与美化,创作出主题新颖、形式大方简洁的海报作品。使得汉字在传统的记录与阅读的功能上,又多了一个延伸意义——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2.图案元素。台湾地区海报设计中的图案元素大致可以分为两类:原住民图案、台湾地图。原住民文化是台湾灿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图案元素在海报设计中得到广泛的应用,引起了诸多学者的关注与研究,表现出与众不同的古朴感,同时又不失文化原创性。1996年“台湾海报设计联谊会”的设计作品《鱼季》,主要诉求族群的丰年祭、鱼祭等庆祝活动,来传达原住民独特的风貌。同时期高思圣的海报设计作品《再见美丽岛》,也是典型的运用原住民元素设计的海报,整体形象是“台湾”的首字母T,上边部分是表示台湾的九个族群,下半部分是台湾地区常见的动植物形象,体现了原住民文化之美。
台湾地区地图的运用与90年代处于转型时期设计师们的民族意识、民族认同感是分不开的。最具代表性的设计师当属林磐耸了,他设计了许多以台湾地图为形象的海报作品,其中《天地人系列主题》海报就是一个典型的代表,天:祥云献瑞、地:山川绵延、人:热情似火,分别采用红、黄、蓝三原色,形成了具有故事性的海报设计。
三、我国台湾地区海报设计的影响因素
1.日本的設计影响。台湾地区在日本长达五十年的统治中,在文化方面主要表现为同化。日本平面设计大师福田繁雄,擅长错视手法,被誉为日本平面设计教父。他的作品中充满了幽默感,在看起来不可思议甚至有些荒谬的视觉形象中透射出一种理性的秩序感和连续性。台湾设计师游明龙创作的保护动物招贴中,借鉴福田繁雄的创作手法,利用熊和小孩互生互存,黑色底上白色的熊与白色底上黑色的小孩,虚实互补,简约图底反转的视觉效果仍然深受喜爱。
2.台湾地区的“视觉诗人”。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后,欧洲和美国的平面设计形成了新的设计流派一观念形象设计,20世纪60年代,该流派的代表“视觉诗人”派诞生,一直延续到90年代。在整个创作过程中不是简单的编排、构成、布局,而是注重表达自我情感、意识、观念。最具代表性的当属德国设计大师冈特·兰堡创作的土豆系列海报。在战后土豆伴随兰堡度过了苦难的青少年时期,因此土豆给他留下的深刻的印象,他认为土豆是德国的民族文化。
受到观念形象设计影响的台湾设计师林磐耸,在他的作品中,我们不难发现与“视觉诗人”流派之间的相通之处,可称之为台湾的“视觉诗人”。《多彩的世界,迷失的台湾》是1996年林磐耸创作的海报作品,同样是运用台湾岛屿的形象与色盲检查表的巧妙结合,在这密集的背景下给你一种恐慌的心理暗示,映射出台湾人在丰富多彩的世界里迷失自我。在形象与寓意之间寻找到诗意的平衡,这种诗意在海报作品具有一种感人至深的艺术张力。
90年代设计师们通过海报设计来凝聚民族意识,宣扬民族精神,在形式与题材上趋于多元化,在内容上以本土文化元素的应用居多,中后期,全球一体化,经济的快速增长、设计交流的逐渐增多,设计思潮的影响都对台湾海报设计的发展有着强烈的推动作用,使得我国台湾地区海报设计逐步走向成熟。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