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谈中国民族唱法与美声唱法的异同

时间:2023/11/9 作者: 文艺生活·中旬刊 热度: 15840
侯艳冰

  摘 要:声乐艺术的繁衍发展是从原始的劳动而产生的“号子”开始萌芽的,到后来才形成“民族唱法”和“美声唱法”这两种形同但意不同的唱法。“美声唱法”实际上是从西欧专业古典声乐的传统唱法发展起来的,从文艺复兴以后逐步形成美声唱法。民族唱法起源于我国,它已有着悠久的历史,和西方的歌唱艺术相比较,存在着一些显著的差别。

  关键词:民族唱法;美声唱法;异同

  中图分类号:J61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7)17-0093-01

  一、 民族唱法与美声唱法在生理要求上的异同

  声乐是一门特殊的艺术,它是以人的发声器官为乐器进行演奏(唱)。不同的唱法主要对下几个生理器官提出要求:(1)声带的要求。民族唱法和美声唱法在声带上的要求是相同的,都要求具有两种混声的机能,不然就没有高音。但是对声道的调节是有区别的:西洋美声唱法要求喉咙充分打开,而中国民族唱法只要求声道不堵塞,即为效果需要而打开,一般也只用前后打开。美声唱法特别强调喉头向下,而中国现在民族唱法在唱高音时,也特别强调喉头向下,使声带打开不堵塞。(2)口腔和咽腔的要求。中国传统的民族唱法主要根据中国民歌演唱特点而定的,中国民歌主要分为:山歌、号子、小调。一般的民歌主要是需要响亮的声音特点演唱,因此对口腔和咽腔较小的人比较适合;而美声唱法主要是在剧场内演出时演唱,中低音时需要非常浑厚、饱满的声音和明亮的共鸣高音,因此也需要较大一些的口腔和咽腔以满足较为沉稳、扎实的中低音。因此在选择学习哪种唱法的时候要跟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出发,比如一般颧骨较高较凸显者比较适合学美声唱法,因为其腔体较大,有一定条优势。

  二、民族唱法与美声唱法在咬字、吐字上的异同

  语言是声乐的重要组成部分,歌曲的旋律是在语言的基础上才产生的,因此歌唱语言的准确掌握是歌唱技术的重要训练课程。当然每种不同的演唱方法都有其自身的咬字、吐字方法,但是较现在的新民族唱法在咬字、吐字的方法上与美声唱法较为接近,可两者之间还是有一定的区别:(1)咬字的区别。中国传统的民族唱法在咬字的时候,要求每一个字都唱的非常清清楚楚,且民族唱法在咬字时主要强调在嘴皮上咬字,用门牙咬字,唱歌时嘴巴成微笑时的嘴型来咬字,整个比较扁平,因此唱出来的声音和字听起来也是扁平的,没有饱满的感觉;而美声唱法在咬字时强调最大度的打开口腔咬字,且注重用大牙咬字,就是咬字的位置相对民族唱法较为向内靠。美声唱法在唱歌时由于口腔打开很大所以咬字时也不要求像民族唱法一样非常咬字要死死的咬的清清楚楚,但是美声唱法演唱出来的字词同样能够以一种饱满、浑厚、扎实的声音展示给大众。(2)吐字的区别。中国传统的民族唱法在吐字的时候正如同咬字时一样,把字咬的非常紧,所以在吐字时也就还是字头音,如“天”字,在咬字时唱的是tian,那么在吐字时还是唱的tian;而美声唱法则较为强调咬字头唱字尾,如“天”字在咬字时是tian,而在吐字时唱的就是an,所以称之为“咬字头唱字尾”。现在的新民族唱法中也比较强调“咬字头唱字尾”。

  三、民族唱法与美声唱法在呼吸运用上的异同

  当然每种唱法也都有每种唱法气息的呼吸方法,民族唱法的传统经验是“善歌者必先调其气”,用气上强调一根线,即从小腹处一直到上口腔,声音比较集中,发音自然而明亮。民族唱法主张腹式呼吸,即气沉丹田,就是肚脐的下面,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小腹。吸气的部位感觉较深,丹田有着强有力的支持,且在演唱高音时小腹快速向里面收一下,给一次力量用气息将高音抛出去。美声唱法主张胸腹式联合呼吸,口鼻同时吸气,吸气动作快,呼吸较腹式和胸式呼吸气息量大并且灵活,气息的运动幅度也较大。美声唱法强调将气吸至肺底部,吸进气时使肺的下部扩张,这种扩张是身体腰部周围的肌肉向外张开,胸腔相应扩大,下肋骨周围拖住,胸腔共鸣得到运用,声音就比较洪亮,音色浑厚而饱满。美声唱法需要满足较大腔体演唱出浑厚、扎实、稳重的声音所以也需要足够的气息去支撑,所以只靠民族唱法的那種腹式呼吸是不够,因此它更需要比较科学的胸腹式联合呼吸。

  四、民族唱法与美声唱法在共鸣腔体运用上的异同

  中国民族唱法在演唱时主要运用的就是头腔共鸣,因为中国民歌的特点就是需要声音“甜、亮、水、脆、柔”,而这些也是头腔共鸣所能够基本全部承担的。

  针对口腔和咽腔共鸣则是所有演唱方法都必须用,且用的最得最多的。民族唱法产生于劳动人民的劳动实践和社会生活,由于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每个民族的文化各有特点,就形成了一个多元化的民族声乐演唱风格。

  美声唱法的表演风格讲究内在深情,充分运用声音技巧对歌曲再创作,主张以声音渲染来感动观众,因此动作比较少,它主要是通过眼睛和脸部的表情变化来刻画人物的内心和表达歌曲的感情。

  参考文献:

  [1]刘雅旭.论声乐教学中美声、民族、通俗唱法的融合[J].长沙大学学报,2011(03).

  [2]肖兵.共鸣、呼吸、吐字在不同唱法中的运用特点[J].湖南第一师范雪豹,2009(03).

  [3]但夏,李嵬.试论美声、民族、通俗三种唱法的联系与区别[J].科技信息,2008(10).

  [4]李萍.中国现代民族声乐论[M]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5]余开基.高考音乐强化训练—声乐卷[M].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2008.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