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约翰·埃弗里特·米莱斯(1829 - 1896年),是 19 世纪英国拉斐尔前派创始人之一,拉斐尔前派是1848年在英国兴起的美术改革运动。追寻回到拉斐尔以前中世纪的绘画单纯明净,画风唯美浪漫富有戏剧化色彩是拉斐尔前派共同的特色。
关键词:拉斐尔前派;米莱斯;浪漫;诗意
中图分类号:J2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7)17-0074-01
提到约翰·埃弗里特·米莱斯(1829 - 1896年),艺术史学家们将其归类为“好男人”在英国南海岸的南安普顿这个啤酒文化浓厚的小镇成长的他不饮啤酒,只喝茶,婚后家庭生活幸福美满,生活富裕,声誉相随同时不但精通学院派和拉斐尔前派绘画,更是多次参与很多插图的制作。在莱顿去世以后,不再用拉斐尔前派的创作方式进行绘画的米莱斯,被选为皇家艺术学院的主席。可以说是非常幸运的艺术家。
父亲在当地很有声誉同时也很热爱绘画,因此米莱斯从小就展现出很强的绘画天赋。家人看到米莱斯惊人的艺术艺术天分,1838年全家移居到伦敦,让他到素描学院学习,两年后,11岁的米莱斯成为英国皇家艺术学院最年轻的学生。创作许多承袭学院派的作品,并多次获得各种比赛奖项。后来,结识了威廉·霍尔曼·亨特和但丁·加百利·罗塞蒂语1848年创立了“拉斐尔前派”
拉斐尔前派认为,当时英国学院派绘画的作风大多枯燥乏味、平庸无奇、商业味十足并毫无深度的主流艺术大相径庭。拉斐尔前派创立之初成员之一威廉·罗塞蒂这样去叙述当时的情况:“总的来看英国画派比起霍格思雷诺兹庚斯博罗和布拉克那个时期已经大大地败落了而他的平庸水平已经变成自我夸耀的老生常谈说他愚蠢也不为过分了”与此同时他们也感慨文艺复兴早期的作品才是他们想要的真艺术。其鲜明的自然主义美学倾向源于英国工业革命对自然和社会的深刻影响,也就促成了产生的思想文化渊源文化所在。
丰子恺先生曾说过:“欢喜在绘画中寻求文学的意义的人,看拉斐尔前派的绘画,正配胃口。”这样中肯的评价恰好点明了拉斐尔前派这个将绘画与文学相结合的艺术流派米莱斯与其他成员一样,热爱莎士比亚的戏剧,认为其把人类正是真实的的情绪在戏剧中完美的展露出来,因此,在创作《奥菲利亚》时,一方面展现人物的心理深度,画中奥索菲亚浮在水池中逝去,眼睛带着忧伤与无望,嘴半张似乎仍在无止境地叹息。另一方面米莱斯受自然主义中最好的洞察和领悟源自于细致的观察和对自然的精确描绘的美学观念影响,不放弃对衣物质感的呈现,以及运用油彩借以表达大自然的细节,画中米莱斯对奥索菲亚衣物银丝线镂花连衣裙,右手手握着花环,长发在水中飘起。同时,画面背景中的大自然也是在黑格斯米而河边的写生,回到伦敦画室之后才把他加到画面上的。这种刻画进而树立了米莱斯风格的里程碑。
罗斯金极大地肯定了米莱斯对绘画的感受能力,早期在米莱斯遵循自然主义风格的时候他还创作了很多风景绘画。依据自然写生创作的作品但是又在自然的基础上添加了画家的夸张创作,进而使得这幅画与众不同。米莱斯的风景画里有湖水山川庄严的高地。米莱斯对岩石山川形态很有研究他很看重肖像画面中的场景处理肖像画场景时他并没有将背景设置成模糊的风景画而是精确地观察地形地貌的结构形态并呈现在画面上,将风景画的细节观察的和画肖像时的眼部手部一样。比如米莱斯创作的《约翰·罗斯金》的肖像这幅想象作品很到位地宣扬了罗斯金作为艺术批评家的思想。米莱斯把罗斯金的形象设计在一块表面凹凸不平的岩石上面房子旁边边有潺潺的流水,罗斯金安静地站在岩石上面做沉思状。罗斯金身边的环境刻画得栩栩如生和真实的没有两样。
米莱斯能夠为后人所传颂的基本都是其拉斐尔前派时期的作品。华丽闪耀的色彩,精准细腻的自然主义表现手法所传达出的多愁善感与借古讽今,都在当时的整个欧洲画坛独树一帜。
1853年时年24岁的米莱斯当选为英国皇家艺术学院的准会员,由于在学院的杰出的表现很快就遴选成为正式会员。1896年当选为英国皇家艺术学院的主席,此时的他在英国艺术界的地位推到了最高点。次年因患癌症不幸去世,结束了光辉灿烂的人生。
回首米莱斯一生的绘画,画中有对爱情、人生、大自然诗歌般的浪漫抒情,同时,将炙热的情感转化为略带伤感的形式。即呈现出了丰富的故事,也包含了简单纯洁的艺术特质。
参考文献:
[1]楚小庆.西方拉斐尔前派风景绘画的艺术风格及其自然主义美学倾向的文化渊源.学术论坛,2011(12).
[2]王子明.“华丽”的转身,风云过后—英国拉斐尔前派画家米莱斯[J].美术大观,2013.
[3]孙昊.米莱斯画面的内在含义—论米莱斯画面的唯美与忧伤[J].大众文艺,2011.
赞(0)
最新评论